容閎年圖譜:中國留學生之父

容閎年圖譜:中國留學生之父
定價:300
NT $ 201 ~ 270
  • 作者:許小華
  • 出版社:宇宙光
  • 出版日期:2017-08-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7274668
  • ISBN13:9789577274663
  • 裝訂:平裝 / 268頁 / 16.8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他(容閎)從頭到腳,身上每一根神經纖維都是愛國的。
他熱愛中國、信賴中國,確信中國會有燦爛的前程,配得上她壯麗的山河和偉大的歷史。
——美國友人對容閎的評價——

  容閎——

  中國第一批洋學堂學生,第一位自費留學生,第一位公派留學生倡導人……
  什麼樣的時代,孕育這位有著許多「中國第一」頭銜的人?
  什麼樣的機緣,造就他的決定,成為「中國第一」?

  有「中國留學生之父」之稱的容閎,生於國勢漸弱的晚清,是第一位受過完整美國教育並取得學位的中國人,深知教育的重要,終身致力實現「教育救國」的理想,促成120位中國幼童赴美求學,貫徹他「以西方之學術,灌輸於中國,使中國日趨於文明富强之境」的理念。

  本書以編年體記錄容閎的一生。自他出生至辭世,逐年記錄他的成長、學習和經歷,並佐以該時代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以及與他相關的人和事,透過逐條史料和事件,以及相關的圖片,為後世讀著勾勒出一個平凡的人物如何在一個變動的時代成就他身上的許多「中國第一」的具體圖像。

  出身於紀念第一位入華宣教的馬禮遜而創辦的馬公學堂,是華人歷史中第一位被宣教士帶領進入耶魯大學畢業的小留學生,也是鼓吹並帶領第一批小留學生赴美留學的人。在中國近代史上,容閎無疑地是一位重要的人物。

  容閎從小就有遠大抱負,胸懷松柏之志,常葆赤子之心。幾十年來,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謀求中國的復興與富强。容閎7歲到澳門就讀,18歲跟隨鮑留雲牧師遠渡重洋赴美求學幷在美國受洗成爲基督徒,21歲成為耶魯大學創校以來接收的第一個中國籍學生,25歲獲得耶魯大學文學學士學位,成為第一個受過完整的美國教育並取得學位的中國人。

  在美國求學8年之後,容閎毅然回到祖國,終身致力于「以西方之學術,灌輸于中國,使中國日趨于文明富强之境」。他極力宣導並促成120名幼童赴美留學,以求實現「教育救國」的理想,爲中國培養了包括詹天佑、唐紹儀、梁誠等一批近代化政治、科技、外交人才,其歷史功績炳彪史冊。

  容閎的一生激昂慷慨,與時俱進,參與洋務運動、歷經戊戌變法、創立國會、策劃自立軍起義,直至被清政府通緝流亡海外,仍在謀劃推翻清政府的「紅龍計畫」,得知辛亥革命成功時,依然在為新生政權的運轉出謀獻策……。

  他的生命歷程可堪稱爲一部波瀾壯闊的中國近代史的縮影,他是一個「從頭到腳,身上每一根神經纖維都是愛國的。他深愛中國,信賴中國,確信中國會有燦爛的前程,配得上她的壯麗的山河和偉大的歷史。」希望讀者能從這本年圖譜中窺視出容閎更深邃的思想和可貴、高尚的品格!

  許小華基於專業工作的需要,從人才培育養成的觀點出發,花了許多功夫編寫成這本文圖並茂的《容閎年圖譜》,使我們對華人歷史中第一位出國留學丶在人才培育上扮演重要關鍵角色地位的歷史人物,有更清楚的瞭解認識,當然是件極有意義的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許小華


  1962年11月生於浙江龍泉,福建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畢業,廈門大學法學院進修法律。曾任中學二级教師、廣播電視大學副教授,後入福建省人事人才研究所,從事人事人才政策與理論研究,現任福建省人事人才研究所副所長、高級經濟師。
 

目錄

總序
作者自序
1828年(清.道光八年),容閎出生
1829年(清.道光九年),容閎2歲
1830年(清.道光十年),容閎3歲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容閎4歲
1832年(清.道光十二年),容閎5歲
1833年(清.道光十三年),容閎6歲
1834年(清.道光十四年),容閎7歲
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容閎8歲
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容閎9歲
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容閎10歲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容閎11歲
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容閎12歲
1840年(清.道光廿年),容閎13歲
1841年(清.道光廿一年),容閎14歲
1842年(清.道光廿二年),容閎15歲
1843年(清.道光廿三年),容閎16歲
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容閎17歲
1845年(清.道光廿五年),容閎18歲
1846年(清.道光廿六年),容閎19歲
1847年(清.道光廿七年),容閎20歲
1848年(清.道光廿八年),容閎21歲
1849年(清.道光廿九年),容閎22歲
1850年(清.道光卅年),容閎23歲
1851年(清.咸豐元年),容閎24歲
1852年(清.咸豐二年),容閎25歲
1853年(清.咸豐三年),容閎26歲
1854年(清.咸豐四年),容閎27歲
1855年(清.咸豐五年),容閎28歲
1856年(清.咸豐六年),容閎29歲
1857年(清.咸豐七年),容閎30歲
1858年(清.咸豐八年),容閎31歲
1859年(清.咸豐九年),容閎32歲
1860年(清.咸豐十年),容閎33歲
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容閎34歲
1862年(清.同治元年),容閎35歲
1863年(清.同治二年),容閎36歲
1864年(清.同治三年),容閎37歲
1865年(清.同治四年),容閎38歲
1866年(清.同治五年),容閎39歲
1867年(清.同治六年),容閎40歲
1868年(清.同治七年),容閎41歲
1869年(清.同治八年),容閎42歲
1870年(清.同治九年),容閎43歲
1871年(清.同治十年),容閎44歲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容閎45歲
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容閎46歲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容閎47歲
1875年(清.光緒元年),容閎48歲
1876年(清.光緒二年),容閎49歲
1877年(清.光緒三年),容閎50歲
1878年(清.光緒四年),容閎51歲
1879年(清.光緒五年),容閎52歲
1880年(清.光緒六年),容閎53歲
1881年(清.光緒七年),容閎54歲
1882年(清.光緒八年),容閎55歲
1883年(清.光緒九年),容閎56歲
1884年(清.光緒十年),容閎57歲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容閎58歲
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容閎59歲
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容閎60歲
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容閎61歲
1889年(清.光緒十五),容閎62歲
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容閎63歲
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容閎64歲
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容閎65歲
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容閎66歲
1894 年(清.光緒廿年),容閎67歲
1895年(清.光緒廿一年),容閎68歲
1896年(清.光緒廿二年),容閎69歲
1897年(清.光緒廿三年),容閎70歲
1898年(清.光緒廿四年),容閎71歲
1899年(清.光緒廿五年),容閎72歲
1900年(清.光緒廿六年),容閎73歲
1901年(清.光緒廿七年),容閎73歲
1902年(清.光緒廿八年),容閎75歲
1903年(清.光緒廿九年),容閎76歲
1904年(清.光緒卅年),容閎77歲
1905年(清.光緒卅一年),容閎78歲
1906年(清.光緒卅二年),容閎79歲
1907年(清.光緒卅三年),容閎80歲
1908年(清.光緒卅四年),容閎81歲
1909年(清.宣統元年),容閎82歲
1910年(清.宣統二年),容閎82歲
1911年(清.宣統三年),容閎83歲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容閎84歲
附錄一  容閎家族關係示圖
附錄二  曾國藩〈擬選聰穎子弟出洋習藝疏〉
附錄三:留美幼童名單(共四期)
主要參考資料
 



基督教入台及中國內地會創設150年紀念套書總序


  2015年是台灣教會歷史年,因為第一位入台宣教的馬雅各就是在1865年6月正式進入台灣,展開他拓荒奠基丶設立教會的艱巨工作的。無巧不巧,對整個中國及1949年後台灣宣教工作極有貢獻的中國內地會(今日之海外基督使團),也是在1865年6月創設的。為了這兩個特別的事件,宇宙光馬禮遜學園決定舉辦幾件特殊的活動,以作紀念。  

  首先是承續先前的經驗,在「馬禮遜入華宣教200年歷史圖片展」丶「印尼華人基督教宣教歷史圖片展」丶「風雨彩虹:基督徒與民國百年繽紛錄」三大歷史圖片展覽之後,製作「馬雅各入台宣教150年歷史圖片展」巡迴各地展出,並依例製作導覽手冊,以利有心人士收藏參考。同時與中原大學及內地會共同舉辦「內地會與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共收論文20餘篇,宣讀研討後將再結集出版。在這些較為專業的活動進行期間,宇宙光愛心合唱團和師曠知音雅集國樂團也將舉行四場以馬雅各事蹟為主調的史詩音樂演出。除此以外,就是本套文集的出版工作了。

  老實説,出版一套文集,確實讓我們猶豫考慮了許久。在文字出版事業如此沒落蕭條的此刻,出版一套文集,無異是一種重大的挑戰,特別是一套相當專業性的華人教會史的專業文集。它的讀者在那裡?它的市場何在?幾經折騰考慮,我們忽然發現,2015年也是第一位入華宣教士馬禮遜所創辦的華文第一份報刊《察世俗每月統計傳》創刊發行200年紀念。終於在一種使命感的催促下,我們決定排除萬難出版這套文集。希望這一股追懷先賢丶捨我其誰的壯懷,也能得到你的回應支持。

  收在這套文集中的共有五本六冊專書。首先是舍禾耗費十年精力,上天下地丶收集資料丶歷盡艱辛寫成的《中國的耶路撒冷:溫州基督教歷史》一書,這本厚達三十八萬字的巨著,我們會把它分為上下兩冊出版。在這本書中,也是溫州人的舍禾,筆端深情款款的把溫州的過往歷史和溫州基督教歷史,巨細靡遺的描繪得一清二楚,令人佩服。我在舍禾這本書的序言中,曾特別就他的研究方法,說了下面一段話:
   
  從元朝也里可溫進入溫州開始,將溫州教會史分為古代教會史丶近代教會史丶現代教會史幾個不同階段,配合溫州文化社會的發展,將溫州教會史與溫州社會文化發展史緊密連結,的確在教會史的研究方法上,是一大創舉。因為過去中國教會史的研究者,往往會忽略文化社會的影響力,而研究中國文化社會史的學者也往往不自知的忽略基督教在文化社會中的影響力。形成所謂「中國教會歷史去社會化,中國歷史去教會化」的偏差。使得中國教會史及中國文化社會史的真相都有隱晦不明之處。本書作者小心翼翼丶廣搜基督教及溫州地區相關社會文化資料,仔細加以排比分析,尤其對不同教派丶不同宣教士個人生命背景,措意尤深,精凖掌握其特質特性,加以論述。對宣教士的宣教對象——溫州人,作者也花了相當多的精力時間,收集了相當多的檔案資料,務求精凖掌握每一次宣教過程中彼此相遇相碰的真實經驗。經過這樣仔細的爬梳整理,形諸論述,讀者在捧讀之際,會親切的感受到一股溫煦的人味人趣,浮上心頭,讓你不由自主的把這本厚厚的書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
      
  當然,就華人教會史而言,溫州也一直是一個極端重要卻被忽略了的地方。溫州人是天生的生意人,為了跑生意,普天之下丶尤其是歐美各地,到處都有活躍的溫州生意人,更特別的是只要有溫州生意人出現,就有溫州教會出現。而溫州的基督徒及教會,在各種困難壓力之下,依然發展迅速,令人刮目相看。溫州被人稱之為「中國的耶路撒冷」或「中國的安提阿」,決非浪得虛名。但是何以至此?卻一直沒有人探討研究。有了舍禾這本書,庶幾可以彌補這項遺憾。尤其在教會各界高喊宣教的今天,這本書就更加值得閲覽細讀了。

  除了考證祥確的文字敘述以外,舎禾也苦心收集了150幅重要的圖片,所謂有圖為證嘛!在圖文相互對證參閱之下,歷史的真相就更瞭然清楚的浮現在我們眼前,也讓這本書的可讀性大大增加。

  當然,選編這本書的理由,除了上述種種優勢以外,也是因為第一個進入溫州丶奠定溫州宣教堅實基礎的宣教士曹雅直夫婦,就是內地會成立初期最早被派往中國的先鋒宣教士。就內地會的歷史而言,曹雅直夫婦的宣教故事自然應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件,但卻一直被史家忽略,鮮少提及。曹雅直在內地會事工尚未正式展開之時,單槍匹馬,進入溫州,夫婦二人,二十六年據守在溫州,從零開始,建立教會,奠定教會在溫州傳佈的基礎。無疑地溫州教會史在內地會歷史上,必然佔有重要的一頁。舍禾這本書的出版,就更加具有特別的意義了。
    
  在本套文集中,編號3的第二本書是許小華所編的《容閎年圖譜:中國留學生之父》一書。許小華是一位專業的人力資源工作者,而容閎出身於紀念第一位入華宣教的馬禮遜而創辦的馬公學堂,是華人歷史中第一位被宣教士帶領進入耶魯大學畢業的小留學生,也是鼓吹並帶領第一批小留學生赴美留學的人。在中國近代史上,容閎無疑地是一位重要的人物。許小華基於專業工作的需要,從人才培育養成的觀點出發,花了許多功夫編寫成這本文圖並茂的《容閎年圖譜》,使我們對華人歷史中第一位出國留學丶在人才培育上扮演重要關鍵角色地位的歷史人物,有更清楚的瞭解認識,當然是件極有意義的事。

  在本套文集中編號4的則為魏外揚的《宣教繽紛錄》一書。魏外揚是歷史系科班出身,一生從事歷史教學,為了更多投入華人教會史的研究撰著,他欣然申請提前退休。在這本書中,魏外揚把他多年來在各個不同雜誌專欄中所寫的六十篇專稿,分成五大部分刊出。分別是:

  一丶〈馬禮遜拼圖〉:有關第一位入華宣教士馬禮遜的研究,近年來越發引起學界的關心注意。馬禮遜的著譯作品,相繼影印出版;馬禮遜生平事跡的論述文章,也紛紛發行出版。在這一股馬禮遜熱潮風起雲湧之際,魏外揚也提起筆來,捕捉馬禮遜言行事跡,小處着眼丶捕捉全貌,共十五篇;取名併圖,缺一不可。是瞭解馬禮遜成就偉業不可輕忽的細節。

  二丶〈內地會精兵〉:內地會在華人群體中宣教已屆150年,此輯共收相關文稿9篇。敘述內地會宣教士事跡故事及相關研究。

  三丶〈天國醫師〉:在華人宣教史中,以醫師身份進入中國,從事醫療宣教工作的宣教士非常多,在這一部分中,魏外揚信手拈來,寫了十一篇在華從事醫療宣教工作的宣教士,醫德醫術丶救身救靈丶視病如親丶令人感動。這十一篇文章原先皆刊載於專為有心從事醫療宣教工作的現代醫護人員閲讀的「路加」雜誌。而有關基督教醫療宣教工作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也吸引了更多人的關心注意。希望你也能喜歡這些文章。

  四丶〈佳美腳蹤〉:收集在這個部分的共有十二篇文章,向你娓娓細述一群中西基督徒宣教士腳蹤所踏之地所留下的芬芳見證。魏外揚在這些篇章中,慧眼獨具,以他慣有的輕鬆筆觸,輕鬆揮灑,卻能觸動心靈,生發讚歎。

  五丶〈神國勇士〉:收集在這個部分的文稿共有十三篇。魏外揚仍然以他一向慣有的筆觸,輕描淡寫地引導他的讀者,跨出書冊的字裡行間丶跨出四面牆壁的侷限丶跨越國界疆域的控制,陪伴你進入世界各地巨人的心靈,進行一次短暫的訪談,引導你的思緒,飄向異域遠方。讀這些短文,卻有這些意想不到、回味無窮的收獲,的確是一件想不到的意外。

  收錄在這套文集中編號5的則為陳中陵所著《為基督造橋的人》。顧名思義,便可知道這本書的內容也是在介紹一些傑出的宣教士,為了向中國宣教而作的各種努力。作者將其內容分為三卷:

  一丶〈中國開門〉:共收十篇相關文稿,探討進入中國各地各領域先鋒宣教士的工作。這些一百多年前進入中國不同地區丶不同民族丶不同事工領域的先行者,他們面對的困難是什麼?他們如何去面對解決這些困難?他們的成效貢獻是什麼?

  二丶〈紙上說書〉:收在這一卷的18篇文稿都是作者多年來閲讀入華宣教士所寫的專書或回憶錄的筆記報告。因為絶大多數的宣教士,來華前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與訓練,不同於其他來華的政客丶軍人或生意人,這些人只要達到軍政或商業目的,旋即離開中國,返回故鄉。傳教士則多半長期居留中國,與中國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他們所經歷的文化震驚丶文化適應,自然遠較其他人敏銳丶直接丶深入。所以有許多宣教士至終都成為偉大的漢學家,留下了許多傳世之作。同時,還有許多傳教士,為了傳教的目的,翻譯聖經丶出版刊物丶介紹西方文學思想作品丶或中國傳統思想學説,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扮演重要角色地位。讀陳中陵「紙上說書」這卷18篇文稿,不知不覺就讓你走過一段艱難的思想歷程,令人興奮丶令人感動!

  三丶〈墓園遊蹤〉:中國人強調「蓋棺論定」,研究華人教會史的人,對於宣教士終極藏身之處,也向極關切,不敢輕忽。收集在「墓園遊蹤」這卷中的十三篇文稿,是作者陳中陸遊訪這十幾位宣教士墓園,回憶追思他們一生事跡貢獻的感動。中國人喜歡說「未知生,焉知死。」其實如何面對死豈不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嗎?在華人宣教史中,我們看到許多宣教士視死如歸丶一代又一代的為着宣教事工獻上生命,葬身異域他鄉,埋骨偏郊荒野,甚至像耶穌一樣飽受羞辱丶抱屈而終。如果不是在生死之間為生命找到了一個更高的價值意義,是不可能坦然面對丶欣然領受的。讀這幾篇文章,你會找到答案的。

  《宇宙光》創刊於1973年九月,到今年十二月,將出版第五百期,2016年元月號的《宇宙光》,就是五百零一期了。《宇宙光》42年來,一直以關懷歷史文化社會自居,四十多年來,一直盡力推動華人教會史與華人歷史文化社會的相關研究工作,如研討會的舉辦丶論文集的出版丶宣教經驗見證的推廣培訓等。如今華人教會史的研究已經由四十多年前的「險學」逐漸變成「顯學」,海峽兩岸三地的研究者越來越多,論文的質量也越來越精采。這一轉變的過程,可以説是我們的親身經驗。因此,本套文集的最後一本我們決定把宇宙光過去四十多年來所發表的論著文集的序論前言,匯聚成一本書,署之為《腳印:宇宙光華人教會史論著序文集》。一方面可以見證宇宙光過去四十多年來走過的這段感恩歷程;另一方面也為這四十多年來參與這段歷程的各次會議、參與學者丶發表論文丶出版書籍作一簡介記録,也可以說是華人教會史發展的一段歷史記錄。在所謂的華人教會史歷史年,出版這本書,我相信是有其歷史意義的。

  歷史的巨輪會不停的向前滾動,如果我們錯過了今天的歷史,未來的歷史中將沒有我們的蹤跡。一個不認識今天歷史的人,也不會認識自己。這種人只好茫然無措地走向未來,走向未知。

  基督教信仰是一個注重歷史傳承的信仰。聖經第一卷書就從人類的始祖開始,逐代記載人類的起源丶發展與傳承,巨細靡遺。〈馬太福音〉一開始就把耶穌的譜系交待得清清楚楚。基督教一向就是一個注意歷史的宗教。上帝是創造時空的上帝。也把上帝所創造的時空賜給我們,讓我們進入時空的維度中,有了歷史,瞭解過去丶認識今天丶窺探未來。上帝就是歷史的主,但願我個門能成為握在上帝手中的一支筆,寫下「祂的歷史」(His-story)。一個有歷史的人,是一個多麼幸福的人,知道自己在那兒,也知道自己是誰,更知道自己將往那兒去,多好!

  編完這套文集,心中充滿恩典。謹將這套文集,獻給上帝;祈求上帝將這套文集中所有的慈愛丶恩典丶智慧丶能力都豐豐富富的賞賜給毎一個看到這套文集的人。

林治平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總幹事
中原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2015年2月4日

作者自序

  之所以編輯《容閎年圖譜》,當然跟本人所從事的工作性質有關。2001年10月,我開始從事人事人才政策和理論研究,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地接觸到人才史、留學史,容閎作爲近代第一位嚴格意義上接受西方高等教育的中國人,很自然地進入我的視野。2004年,看過中央電視臺播放了五集電視紀錄片《幼童》之後,對進一步瞭解容閎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在工作之餘,我常常設法收集有關容閎的資料。

  隨著掌握的資料增多,容閎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容閎的音容笑貌似乎就立體地呈現在我的面前,曾經有一段時間,遇到對歷史有些許興趣的人,我必談容閎。為使容閎高尚的品格和愛國情操感染更多人,我著手編寫劇本,想通過電視載體為現代人提供一份營養豐富的精神食糧。

  當我構思好劇本計畫,並開始草擬前兩集劇本時,我開始擔心起來,這主要是緣於大陸地區的「名人熱」,近20年來各地都在挖掘當地歷史文化資源,容閎的祖籍地在廣東珠海,興許珠海方面也會做這篇文章呢,如此,不是做重複工作嗎?在得知珠海方面已經與中央電視臺(CCTV)合作擬以容閎的生活爲題材的40集電視劇時,我感到很欣慰。一是自己沒有繼續做重複的勞動;二是容閎的精神有人傳頌了。

  之後,我每年都在等電視劇《容閎》的出現,在互聯網查詢相關資訊,幾次電話詢問珠海方面都讓我有些失望。說來也是,我應該知道這部電視劇可不好拍。

  有一天突然想起來,我收集到有關容閎的眾多資料,將之編輯成年譜可好?!就這樣前後花費近四年的工餘時間,我將容閎的相關資料按年譜的模式編輯完成。在編輯過程中,感覺容閎所處的時代背景及與他相關的人,與我們今天有些距離,如果設法加些圖片輔佐是否更有益于讀者對那段歷史的認知和感受?

  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我又在互聯網上極盡所能,將與容閎相關的圖片資料一一囊括。雖說這個過程很辛苦、很疲憊,但苦中有樂。當找到容閎寫給康同壁的書信影本、當找到容閎帶到美國留學的幼童薛有福更清晰的圖片時……我的興奮溢于言表!

  容閎從小就有遠大抱負,胸懷松柏之志,常葆赤子之心。幾十年來,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謀求中國的復興與富强。容閎7歲到澳門就讀,18歲跟隨鮑留雲牧師遠渡重洋赴美求學幷在美國受洗成爲基督徒,21歲成為耶魯大學創校以來接收的第一個中國籍學生,25歲獲得耶魯大學文學學士學位,成為第一個受過完整的美國教育並取得學位的中國人。

  在美國求學8年之後,容閎毅然回到祖國,終身致力于「以西方之學術,灌輸于中國,使中國日趨于文明富强之境」。他極力宣導並促成120名幼童赴美留學,以求實現「教育救國」的理想,爲中國培養了包括詹天佑、唐紹儀、梁誠等一批近代化政治、科技、外交人才,其歷史功績炳彪史冊。

  容閎的一生激昂慷慨,與時俱進,參與洋務運動、歷經戊戌變法、創立國會、策劃自立軍起義,直至被清政府通緝流亡海外,仍在謀劃推翻清政府的「紅龍計畫」,得知辛亥革命成功時,依然在為新生政權的運轉出謀獻策……。

  他的生命歷程可堪稱爲一部波瀾壯闊的中國近代史的縮影,他是一個「從頭到腳,身上每一根神經纖維都是愛國的。他深愛中國,信賴中國,確信中國會有燦爛的前程,配得上她的壯麗的山河和偉大的歷史。」希望讀者能從這本年圖譜中窺視出容閎更深邃的思想和可貴、高尚的品格!
 

內容連載

1828 年(清.道光八年),容閎出生

● 1828年11月17日,容閎生於廣東香山(今中山縣)南屏村,父親容丙炎(又名容名建,Yung Ming Kun),母親林蓮娣(Lin Lien Tai)。伯父容名成(Yung Ming Cheong)。是年,容閎已有哥哥達苗,姐姐。

1829 年(清.道光九年),容閎2歲

是年,梁發著手撰寫《勸世良言》。

● 10月14日,美部會(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派遣的裨治文與代表美國海員之友協會(American Seaman’s Friend Society)的雅裨理搭乘奧立芬公司的商船「羅馬號」(Roman)從紐約啟程前往中國宣教。
● 11月26日, 郭士臘與瑪麗亞.紐維爾(Maria Newell)結婚。

1830 年(清.道光十年),容閎3歲

是年,奧利芬藉商務回國之機,發動紐約曼哈頓區布立克街長老教會的會眾捐款,為裨治文購置一整套印刷設備交由美部會起運廣州。

是年,首批美國傳教士抵達中國,裨治文牧師為終身在中國傳教的美國傳教士,雅裨理牧師專在外國海員中傳教,任期一年。

● 1月22日,裨治文與雅裨理抵達澳門。
● 2月19日,裨治文抵達廣州。
● 2月25日,裨治文拜見馬禮遜。

1835 年(清.道光十五年),容閎8歲

是年,溫施蒂創辦的女子學校受馬禮遜教育會資金資助。容閎的父親將他送到溫施蒂創辦的女子學校,接受英文教育。

● 1月25日,為紀念故去的馬禮遜,由英國商人和教徒發起成立的馬禮遜教育協會(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在廣州召開籌備會議,通過了教育會章程;裨治文擔任教育協會臨時委員會的召集人和書記,顛地擬任董事長。確立了教育會的宗旨:通過建立或支持中國創辦學校,使中國青少年受到教育,讓他們學會說、寫英文,並以此為媒介,使他們接受西方的各種學問,聖經和關於基督教義的書籍乃學校必讀之物。
● 2月,馬禮遜教育會收到捐款4,860美元,各種書籍1,500餘冊。
● 9月,容閎免費入溫施娣創辦的女子學校就讀。

1836 年(清.道光十六年),容閎9 歲

是年,容閎就讀於溫施蒂創辦的女子學校。年底,該校有23名學生。

是年,裨治文給英國倫敦「國外學校會社」(The Foreign School Society)發送信函,請求派人到中國執教,未得到英國方面回覆;裨治文給耶魯大學去函請求派人到中國執教,耶魯大學接受請求。耶魯大學校長傑里邁.戴為鮑留雲到中國書寫了推薦信:「鮑留雲在校期間,以自己的淵博知識和才幹贏得人們的尊重,他的每一門學科成績都非常突出,由於他的謙虛和品性優良而受到人們的愛戴……。」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7
    $201
  2. 二手書
    76
    $229
  3. 新書
    79
    $237
  4. 新書
    79
    $237
  5. 新書
    79
    $237
  6. 二手書
    8
    $241
  7. 新書
    85
    $255
  8. 新書
    88
    $264
  9. 新書
    9
    $270
  10. 新書
    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