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蜜‧鹽的分齡教養金律:灌溉孩子一生的安全感、樂觀自信與責任感

奶‧蜜‧鹽的分齡教養金律:灌溉孩子一生的安全感、樂觀自信與責任感
定價:290
NT $ 143 ~ 261
  • 作者:張文質
  • 出版社:如何
  • 出版日期:2017-12-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365001
  • ISBN13:9789861365008
  • 裝訂:平裝 / 25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父母在孩子生命不同的階段,提供足量的奶、蜜、鹽三樣成長配方,
  讓孩子一生心靈富足、不虞匱乏!
  用生命之初的「奶」,為孩子的一生塗上溫暖底色,
  讓孩子浸潤在如「蜜」般的情感中,健康陽光成長,
  再添加適量的「鹽」,培養處變不驚的堅韌生存力。


  本書作者被譽為「中國真正懂得素質教育的專家」,帶你用減法教育還原初心!
  補給孩子每個階段所需的養分與能量,滋潤親子關係。
  
  ◆2歲以前,以愛為「奶」提供養分,滿足孩子的本能需求:
  用豐沛而親密的愛陪伴照護,讓孩子充滿安全感。
  ◆2~6歲,提供甜如「蜜」的情感支持,讓孩子認識體察「美好世界」:
  用鼓勵與讚賞讓孩子肯定自我價值,奠定自信。
  ◆6歲以後,為品格與智識撒「鹽」,永遠站在孩子身後:
  透過約束與引導塑造孩子的品格與責任感,打造大格局。
  
  本書補充教養配方也提供教養錦囊,每個父母都能勝任愉快!
  
  ◆好父母的標準是什麼?
  ◆父母最應該培養孩子哪些素質?
  ◆父母要不要與孩子做朋友?
  ◆作業太多,孩子不願意做怎麼辦?上課老是分心怎麼辦?
  ◆愛打架的孩子是不是壞孩子?
  ◆孩子的興趣導致學業成績退步怎麼辦?
  ◆孩子早熟,父母該怎麼引導?
  ◆孩子遭遇挫折時,父母可以做些什麼?
  ◆為什麼一次批評,需要二十四次表揚才能補償?
  ◆孩子最害怕的三件事是什麼?為什麼孩子會閉上傾訴的嘴巴?

本書特色

  ◎隨書附贈《有問必答!給父母的隨身家教小錦囊》
  ◎諮商心理師&暢銷書作家 許皓宜、親職教育講師&暢銷書作家 魏瑋志(澤爸) 暖心推薦
  ◎回歸家庭教育初衷,簡單、直接、有效解決上億家長的教育問題。
  ◎破除父母教養迷思,引爆熱烈反思。
  ◎讓孩子受用一生的教育之道,適時、適事、適度,幫助孩子成為真正的人生贏家。
  ◎教養不是刻意教育而是還原初衷,用最尋常的方法教出有韌性的孩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文質


  教育學者,暢銷書作家,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

  長期扎根於中小學教育,與上千萬家長保持親密互動與溝通。在深諳教育現實的基礎上,首次提出「教育是慢的藝術」「保衛童年」等教育理念,得到教育界人士一致認可,將這些教育理念推廣到千萬學校、家庭中,被譽為「中國真正懂素質教育的專家」。多部著作入選為中國「全國教師教育優秀課程資源」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繼暢銷書《父母改變,孩子改變》深入上千所中小學,與家長、父母和孩子傾心交談,為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問題把脈,並結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總結出影響孩子成長與發展的「奶、蜜、鹽」三大核心元素。只要父母在每個階段給予足夠的「奶、蜜、鹽」,孩子一生都將不虞匱乏。
 
 

目錄

前言 給足童年各階段教養配方,孩子一生不虞匱乏

奶:從滿足孩子的本能需求開始
發現與滿足孩子的隱性需求
※哈佛的「面無表情」母嬰互動實驗
母親不能缺席也無可取代
※成為「夠好的父母」
教養不是刻意「教育」,而是還原
※沒有陪伴,愛從何說起?
讓愛回歸日常
※家庭的日常生活,是安全感的基礎
孩子因父母而歡喜憂愁
※四十歲以後的相貌自己決定
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
※童年時給足「愛的存款」,一生都心靈富足
童年的傷痛一觸即發

蜜:讓孩子認識與體察「美好的世界」
先弄清楚愛的本質,然後去愛
※別讓父母的愛變成孩子的債
讓孩子只是孩子
把每個孩子都當成天鵝一樣鼓勵
※獲得父母肯定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孩子的世界,比成年人慢
※瞭解生命的「複演」,讓孩子自然成長
與孩子的不足友好相處
※自卑也能成為正能量
差一點,也無妨
※不要輕視「弱勢」孩子的內驅力
勵志教育,九十%是無用的
※「聞雞起舞」害人不淺
成不了天才,卻得了天才病
※莫札特若生長在農家?
真正的天才是擁有持續工作的能力
※過早判定,可能毀掉孩子一生
每個孩子都應該體驗「意義非凡」的事
教育遊戲化,孩子樂在學習

鹽:形塑孩子的品格、智識與擔當
教育的權利掌握在父母手中
※家庭戰爭爆發前,請先算一筆帳
讓孩子瞭解生死—生命教育刻不容緩
※家庭教育的核心:健康教育
幫孩子裝上「避雷針」
※兒童十大安全宣言
如何與孩子訂「契約」?
※小問題不處理會變成大麻煩
小時無擔當,老大徒傷悲
培養孩子的勞動力
※讓孩子遠離「空心病」
制定與孩子成長相應的學習目標
※你的孩子是追趕者,還是飛翔者?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應並行不悖
電子產品的使用,也需要「駕照」
把孩子放到群體環境中
懲罰教育的傷害是雙向的
強勢的父母背後,可能站著懦弱的孩子
※一次批評,需要二十四次表揚補償
孩子的敏感與無感
為什麼孩子會閉上傾訴的嘴巴?
永遠都要站在孩子身後
※孩子最怕的三件事
必須承擔的生命之重

附錄給父母的進階課
 

前言

給足童年各階段教養配方,孩子一生不虞匱乏


  教養的矛盾,就是父母之「教」與孩子的「發育成長」常常無法同調而導致衝突。具體來講,一方面,每個孩子都需要在父母的呵護照料中長大成人;另一方面,人的成長本質上都是自我成長,這是當今許多心理學家研究得出的結論。

  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教養問題的方案,所以更常反思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發育成長」?父母為什麼會這麼「教」?

  經過多年研究,我現在可以斷言:教養問題的根源都來自童年,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要去認識、理解緩慢又漫長的童年,包括父母與孩子的童年。因為,父母童年時期的經驗,會在孩子身上重演;而童年時期可能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建立良好親子關係方面,父母童年時期獲得哪些核心供應,能讓他擁有具建設性的學習能力和人際能力?而哪些核心供應的不足,會致使他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產生破壞?孩子童年時期的哪些核心供應可能直接影響他的一生?我在這裡所說的「核心供應」,指的就是每個人童年時期不可或缺的「奶.蜜.鹽」。從這個角度來講,教養的基本矛盾,其實也是「奶.蜜.鹽」的供需雙方無法同調所導致的矛盾。

  奶、蜜、鹽是生活中極為常見和不可或缺的三種物質,在教養層面,它們意味著什麼?它們會怎樣影響每一個生命個體的成長?這是本書要討論的話題。

  用生命之初的「奶」,為孩子一生塗上溫暖底色

  我談到的「奶」,最淺顯、直接的意思是指母親的奶水。更深刻的意義是指以母親為核心,充滿溫暖、充分照料的生活環境。這個環境以充分的愛和滿足感為導向,所有孩子都不可缺少。來自母親的愛與照料也是其他人不能取代的。只有在母親的懷抱中,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健康,更活潑,更舒坦。

  英國著名的兒童精神分析大師溫尼科特認為,從完全依賴到相對依賴,再到趨向獨立,是每個孩子個體成長的必經過程。完全依賴階段強調母親對孩子的懷抱,即時時刻刻懷抱孩子,全方位滿足孩子的要求。母親要做到始終能滿足孩子的需求,這就像人離不開空氣一樣—不是說孩子需要她時才在,而是時時刻刻都在孩子身邊。這會使孩子產生一種生命的「全能感」—覺得可以自由地發展自己,自由地釋放自己本能的需求。

  所以,母親要給予孩子甜蜜的注視,對孩子的表情、動作、聲音做出及時反應,讓孩子從小就能產生更多的自我肯定。這樣,母親就創造了一種對於孩子成長有促進作用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孩子慢慢趨於獨立。

  這個時期,一旦母親不在場,孩子就會感覺到缺失,他會驚惶、缺乏安全感,然後就會去尋找母親的替身,從而「遺忘」真正的母親。事實上這不是真實的遺忘,而是產生一個虛假的替身—假裝自己是一個不需要母親的孩子,可以找別人替代母親。這是孩子的一種自我蒙蔽,埋藏自己的本能需求。如此一來,孩子成年後,只要身處特定情境,就會展現出缺乏母愛所帶來的痛苦與麻煩。

  那些所謂「不夠好」的母親,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不願意成為母親的母親;不懂如何做母親的母親;人在場但「責任缺席」的母親,這類母親往往沒有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與孩子的情感、言語、表情的交流及身體互動等都是缺席的。相較之下,在孩子身邊的「虛假的母親」問題更為嚴重。她想愛孩子的時候就去愛他一下,不想愛的時候就不聞不問,或者以工作忙碌為由放棄陪伴、教育孩子的責任。母親是孩子成長最直接的促進者,健全的母愛可以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健康成長;同樣,母親的缺席也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留下陰影。

  我說的「奶」,既是真實有形的乳汁,也是一種無形的象徵;這種以愛為「奶」的營養,一定要灌注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無一例外。大量的兒童研究成果證明,孩子早期生命的狀態影響一生。所有孩子對母親的依戀都是持續終生的,而孩子日後表現出來的種種問題,根源往往是「奶」的缺失。

  健康陽光的孩子,是被「蜜」浸潤過的

  我們談到的「蜜」,是指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將鼓勵、讚賞這些甜蜜的情感支援方式,變成家中最重要的互動方式。這樣的互動,依照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的觀點,是舉凡對孩子成長「有益」的父母都會採取的行為。

  用鼓勵、讚賞的方式開啟孩子生命無限的可能,孩子的主動、樂觀、探索精神等與生俱來的生命熱情就會被釋放出來。

  遇到事情就畏縮、遇到挑戰就沮喪,這種消極的狀態,和早期成長過程中缺少被鼓勵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生命中幾乎所有潛在能力、美好的可能性,都需要激發才能展現。兒童發展心理學提醒我們,孩子反覆犯錯正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孩子是在不斷犯錯、不斷失敗中發展出各種能力以及獲得認知。如果父母害怕孩子失敗而趨利避害,會讓孩子的眼界越來越狹隘,從而讓生命發展的可能性越來越受限。

  那些所謂「對孩子有益的父母」總會鼓勵孩子,並積極參與他們對世界的探索,激發其內驅力—孩子有幸福快樂的體驗,就會自我激發出快樂幸福的能力,這樣的孩子更懂得悅納自我、欣賞世界美好的一面。

  「蜜」會幫助我們體察和探索出一個更好的世界。

  生命之「鹽」,讓成長舉重若輕

  至於「鹽」,主要可分成三方面來看:第一,正如耶穌基督教誨人應該成為「世上的鹽」,鹽既是世上最尋常又不可缺的食物,同時還是一個人堅毅、勇敢與有責任心等優異品格的象徵。第二,「鹽」意味著生命的現實感,無論在什麼環境、接受什麼任務、面對什麼困難,都有面對現實去承擔、接受的能力,從而在淬煉中成長,而不是迴避、逃避和退縮。第三,它指向生命的自由度,包括心靈開放、從容,以及精神方面的信念、追求,無論在什麼環境,都有精神目標。人一生總要承受一些沉重的東西,責任感可能會使人心事重重,感受巨大的壓力。無論遭遇什麼事、在什麼處境,都能心境從容創造美好生活,需要強大的心靈包容能力—而適當的「鹽」有助於打造這種能力。

  在不同環境裡,人會有不同的心境和情緒。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會經歷從對母親的本能依戀,漸次發展為對父親、家人、同學和老師的依戀或依賴,然後再發展成對社會的依靠,形成與他人更為複雜的社會關係。人生總是與各種挑戰相伴,父母幫助孩子成長的同時也要學會放手,而幫助孩子減少對親情和家庭的依賴,就是培養孩子品格力最好的方法。我們終將明白,一生命中所添加適當的「鹽」,能夠讓人處變不驚,在不同環境中形成不同的適應力,這樣的人才具有改造現實的能力。

  今天的家庭教育,多半著重在孩子如何適應社會現實、如何才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如何才能成功等,但真正的精神自由,在家庭教育中卻很少談到。如果不談精神自由度這種形而上的東西,家庭教育的價值何在?

  家庭教育解決的都是看得見的現實問題,而孩子的生命存在價值卻無人關注,這是目前社會最大的困境之一。如果沒有夢想的照耀,更容易趨向功利和勢利,更容易被「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價值觀左右。我們需要回到生命發展本身來看待孩子的成長,需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人生,而不僅是在學習成績上斤斤計較。

  我經常拿樹來比喻。那些長得高和長得好的樹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生長初期都看不到它的成長,好像長得特別慢,其實,它是先長根,讓根先扎向大地,扎得越深越好。從表面看的確長得很慢,但是,一旦根長好了,後期就會長得特別好。這就是所謂「慢慢的快」,先慢,然後才是快,關鍵在於慢,慢的問題解決了,快才能真正地順其自然,迸發出個體的豐富性和獨特性,這才是快的真義。

  為人父母應對照反省:我們成長過程中,「奶.蜜.鹽」是否充足?孩子身上有哪些問題可能和「奶.蜜.鹽」不足有關?還有,有些教養問題是不是因為我們遲遲沒有讓孩子「斷奶」造成的呢?

  著名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說,童年的問題是人一生的問題,一個人得的病,病根若是在童年最難醫治。所以,家庭教育是關乎孩子、家庭和社會的複雜多角關係,而「奶.蜜.鹽」正是我們當下以及整個社會需要密切關注的新課題。
 

內容連載

成為「夠好的父母」
 
不夠好的父母有三種,你是其中一種嗎?
 
1.還未準備好就當父母
 
首先,父母必須從內心認同自己的新身分,從心理和身體上接納孩子的到來。那些認為自己還是孩子或者意外懷孕的媽媽,往往都會遭遇更多麻煩;還有一些媽媽在意自己的身材更甚於孩子,產後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恢復身材上,疏於與孩子互動交流。
 
對於與○到六個月大的孩子,最好的母子互動是抱持,如同西方繪畫中常見的聖母和聖子的姿勢。豐腴媽媽的身體感覺軟軟的、暖暖的,讓孩子有安全感。在孩子還是嬰兒時,媽媽給予更多愛的關注、更多抱持,孩子就會覺得從來不缺母愛。愛會讓孩子擁有自然生長的力量。反之就會對愛感到饑渴,這種感受將伴隨一生。
 
2.不懂如何做父母
 
父母心智成熟,與孩子對自我身分的認同和其成長息息相關。為人父母需要瞭解很多專業教養知識,例如:○到六個月的孩子需要「完全依賴」父母;七到十八個月的孩子需要「相對依賴」父母;十八個月以後的孩子需要「趨向獨立」。而孩子在六到十八個月期間,需要專業的母愛,需要母親對孩子的眼神、聲音等做出正確的判斷,理解並回應孩子的需求。孩子小的時候,哭是他唯一表達的方式,哭就意味有需求。所以,孩子一哭,父母應該立刻做出回應。一方面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處在有人照顧的狀態,產生安全感;另一方面父母也能從與孩子的互動中判斷自己哪些是正確的回應,哪些是錯誤的回應,父母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理解孩子的需要。
 
3.不在場的「隱形」父母
 
孩子需要父母日常的陪伴和關心。然而現在很多父母因工作繁忙,常常缺少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幸福不等於物質豐富,也不等於位高權重,幸福是心靈的富足。在孩子小的時候,幸福還只是一個時間的概念,對他們來說,父母的陪伴越多,他們感受到的幸福就越多。要讓孩子的童年更加幸福、未來成長得更好,父母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陪伴越多,孩子體驗到的安全感、信任感就越多,所以,要在孩子○到三歲期間盡可能給予大量的陪伴,這樣孩子在三歲以後較能順利克服「分離焦慮」,從容離開父母去幼兒園,逐漸走向獨立。這種獨立是建立在安全感、信任感的基礎上。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49
    $143
  2. 電子書
    69
    $200
  3. 二手書
    72
    $210
  4. 新書
    79
    $229
  5. 新書
    79
    $229
  6. 新書
    79
    $229
  7. 新書
    79
    $229
  8. 新書
    79
    $230
  9. 新書
    85
    $247
  10. 新書
    9
    $261
  11. 新書
    9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