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本能:找回自控力

反本能:找回自控力
定價:320
NT $ 106 ~ 288
  • 作者:衛藍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8-02-1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373206
  • ISBN13:9789571373201
  • 裝訂:平裝 / 28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經常重蹈覆轍、積習難改、行事拖延而錯失良機……
面對各種人生大小問題,你需要突破「本能」的舒適圈!

  資訊爆炸時代,只靠本能不足以因應時勢變化
  唯有「反本能」,才能全面升級,讓你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

  徹底提升自我
  ‧「簡單」永遠是新計畫的第一步
  ‧遊戲般的心理獎懲,改變既好玩又容易

  掌握人際關係
  ‧「自我實現預言」讓建議更容易被接受
  ‧理性「吵架」──聚焦問題、不翻舊帳、避免人身攻擊

  熟悉社會洞見
  ‧小心「控制感陷阱」,拒絕不聰明消費
  ‧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的「資源轉換性」

  本書運用豐富的心理學研究理論與實驗成果,針對每個人在自我提升與人際交往、理解社會等方面迫切感受到的問題,提出了許多有價值、可參考、能實行的建議,畢竟大多數人不缺戰勝慵懶和膽怯的勇氣,只要加上改變的技巧,我們的人生就能從優秀進化到卓越。

名人推薦

  「這本書建築在豐富的心理學研究成果之上,針對每個人在自我提升和人際交往等方面迫切求援的問題,提出了許多富有價值的建議。它像一本面向普通人的心理學錦囊大全,很有參考和借鑑的價值。」
  (采銅 中國亞馬遜2016年度新銳作家、《精進的力量》作者)

  當當網上超過兩千條讀者評論、99.6%好評率!

  ──「這本書解決了我人生路上80%的疑惑。從個人、群體、社會三個層面闡述了我們生活經常遇見的生活問題,非常有啟發性。」

  ──「非常棒的一本自我改變心理書,有很多實用性強的知識定義闡述以及大量心理學家案例引述,更像故事型的教材,讀下來剩的頁數愈來愈少,竟有些許不捨。全部做到不現實,至少可以帶來正確的思考方式。讀了絕對不會後悔的一本書!」

  ──「太超值了,集中了現在市面上經典的心理學、社會學理論,還有哲學思考,適合想要快速提升自己學習力,與碎片化、電子化的現代環境對抗的人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衛藍


  知乎心理學達人,時間管理講師,領英、爭鳴網專欄作者,創業公司行銷人,自媒體人。

  在大學期間閱讀超過三百本以上的心理學和自我管理類書籍,同時查閱大量文獻,致力於心理學知識的生活化應用,讓枯燥的理論變得有趣而實用。

  高認知的人更喜歡思考與反省自己,他們更喜歡有邏輯和詳細的資訊,而低認知的人更喜歡聽有情緒的故事,更容易自己感動自己。雞湯愈是橫飛,我們愈是要潛心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
 

目錄

自序 走出生活舒適圈,挑戰未來無限可能

【Part I 反本能之自控力提升──戰勝本能舒適圈】

第一章 探索拖延
感性vs.理性
虛假性疲勞引導逃避
享樂的大腦──滑手機的誘因
驅動力的開/關
不走陌生路──改變很難?

第二章 對症下藥
從簡單開始的蝴蝶效應
進步視覺化,改變更有效
有效重複──讓新的好習慣替代舊的壞習慣
讓改變像玩遊戲一樣有趣
有效放鬆,正確休息
記憶的線索──到適合的地方,做想做的事

第三章 3C時代的長效自控術
時間「黑洞」
網路社交與IQ的拉鋸戰
接納性對抗──減少手機的負面影響
完美計畫不完美
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儀式感

第四章 超越障礙
知道感──知道代表懂了?
立場決定注意力
攀登障礙──學習也要打怪升級
假設大腦是臺高階超級電腦
忘掉不開心──大腦的自清理過程
愉悅情緒與大腦最佳效能

第五章 事半功倍的大腦使用技巧
資訊編碼與加工決定記憶品質
集中學習vs. 發散學習
疲憊身心效率低
活用網路提升自己
建構知識體系──大腦認知資源的節能模式

【Part II 反本能之人際關係──成就高EQ】

第一章 人際盲點
「聽我的!」──控制欲是關係殺手
「每次都這樣!」──吵架時的全盤否定
情人眼裡出西施

第二章 良性循環
熟悉即安全
自我表露建立信任基礎
相對剝奪感──助人的邊際效應
讚美是門技術活

第三章 溝通的藝術
改掉愛爭辯的毛病
家會傷人──如何與家人親密相處
釋放善意,友好聊天
以「自我實現預言」為建議

第四章 相處的藝術
不理性的厭惡──本能干涉
放下執念
順利合作不推托
如何減少負面情緒
面具背後──如何了解一個人

第五章 情緒拔河
「有始有終」對情緒的影響
情緒擺盪惹的禍
與內心談判──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被低估的心理暗示
減少競爭焦慮

【Part III 反本能之社會洞見──看穿看不清的,說出想說的】

第一章 決策圈套
控制感陷阱
故事的祕密──畫面與臨場感
眼花撩亂,決策癱瘓
難以「獨善其身」的群體壓力
縮限視野的「白色猴子」

第二章 自我設限
比他人優秀的潛意識偏心
專業錯覺
為反對而反對:信念固著
金字塔塔尖之外──成功者背後的無數失敗者
要不回來的成本──堅持還是放棄,這是個問題
衝動是魔鬼

第三章 組織化表達
表述的利器──金字塔原理
利器出鞘──如何使用金字塔原理
開頭、結尾最重要──結論先行
經驗參照成就優質內容

第四章 洞悉本質
存在的意義
社會流動──如何更上一層樓
「美麗」的騙局
偽科學的新衣──為什麼有人相信星座?
沉默螺旋──偏激才有人支持
磨掉的棱角──我們是如何變得平庸的?

後記
 

內容連載

【不走陌生路──改變很難?】
 
人類大腦的有意識決策系統非常複雜,而決策路徑相對較為固定。一般路徑大致可以總結為:場景資訊的吸收→情緒加工→記憶/經驗抽取→認知思考→決策→行為。
 
資訊刺激達到感官閾值時,資訊會透過身體的感官系統進入大腦;一般是到「爬蟲腦」的丘腦組織,將信號「翻譯」成大腦能夠解讀的語言。再提取邊緣系統的海馬體中的經驗資訊,形成一定的場景記憶,這個時候已經有較為模糊的資訊思考加工可以做出反應。
 
但是更為精細的加工,需要透過理性的新大腦皮層進行認知思考,並且結合經歷和知識,憶起我們以前在這種場景或相似場景的選擇。幾乎同時在大腦杏仁體產生一定的應激情緒,透過經驗和記憶,做出我們當下認為的最優解,再將資訊傳達到小腦和「大腦警衛」網狀結構採取應激行為。
 
當然,動物產生應激行為,不用新大腦皮層也能夠完成。而不經過新大腦皮層就能夠產生的行為,我們稱之為無意識行為。生理學家曾嘗試切除小鼠的大腦皮層,結果發現小鼠依然能夠進行情緒學習和行為反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佛洛伊德認為的「潛意識行為」的存在。
 
這個較為固定的行為反應路徑不像大馬路一樣暢通,它的複雜程度堪比森林裡面錯綜複雜的各種野路。大腦皮層區域本身就是一百五十億到二百三十億個神經元和數量巨大的神經膠質組成的。這條決策路徑在經過大腦每一特定區域時,就會進行一次新的加工,而且也會面臨各種選擇。就像走到一個擁有成千上萬條路徑的交叉口,裡面很多是已經被消化掉的「死路」,也有很多通向同一個區域。
 
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會使一個有意識的行為很難產生。而在選擇是否拖延的決策時,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對一個事物的認知和記憶/經驗抽取。
 
/簡單粗暴的潛意識大腦
 
如果我們對一件事物的認知是正面的、有所偏好的,便會因為這樣的認知,在記憶/經驗的抽取中產生積極的情緒。我們在面對這一事物時能更持久且有效率。
 
因為控制我們大多數行為的是潛意識系統,可是它的思維能力又極為有限,無法進行精密的加工。潛意識系統會把所有能夠讓我們產生愉悅感的事情都等同於「交配和進食」,認定是享樂的事情都會有保護和傳承基因,所以會不斷為我們提供動力。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3
    $106
  2. 新書
    66
    $211
  3. 新書
    75
    $240
  4. 新書
    78
    $251
  5. 新書
    79
    $253
  6. 新書
    79
    $253
  7. 新書
    84
    $270
  8. 新書
    85
    $272
  9. 新書
    9
    $288
  10. 新書
    9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