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史 上卷

道教史 上卷
定價:560
NT $ 316 ~ 647
  • 作者:卿希泰唐大潮
  • 出版社:龍圖騰文化
  • 出版日期:2018-08-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88068X
  • ISBN13:9789863880684
  • 裝訂:平裝 / 432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的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宗教。它是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沿襲方仙道、黃老道的某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而於東漢中後期逐漸形成,相信人經過一定修煉有可能長生不死,成為神仙。將老子及其《道德經》加以宗教化,稱老子為教主,尊為神明;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並對它做了宗教性的闡釋。

  研究道教思想史有助於深入認識道教文化的歷史價值與社會作用,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構成因素及其相互關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卿希泰


  教授。四川三台人,1951年畢業于四川大學法律系。195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班。歷任四川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哲學系副主任、教學研究所所長、專于道教史,對道教有深入的研究。著有《中國道教思想史綱》(第一、二卷),主編《中國道教史》。

唐大潮

  湖南澧縣人,生於1956年7月,1982年於四川大學獲哲學學士學位,1988年於四川大學獲哲學宗教學碩士學位,1994年於四川大學獲哲學宗教學博士學位。現為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教授。主要從事哲學、宗教學、中國道教的教學及科學研究工作。
 

目錄

引言
作者的話

第一章 道教產生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淵源
第一節 秦漢社會危機與統治思想宗教化
第二節 各種思潮的湧出與融攝

第二章 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
第一節 民間興起的漢代道教
第二節 魏晉道教的分化和發展
第三節 南北朝道教的改造和充實

第三章 隋唐五代北宋道教
第一節 隋代道教的轉折
第二節 盛唐道教的鼎興
第三節 中、晚唐及五代十國道教的低落
第四節 北宋道教的高漲

第四章 南宋金代道教
第一節 符篆派統領和金丹派興起
第二節 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三大道派的創立

附錄
一 道教大事記
二 主要參考書目
 
 

引言

  在中國歷史上,「道教」一詞曾被賦予過廣泛的含義。它最初的意思是指以「道」來教化眾生的各種理論學說和實踐方法,諸子百家都曾以「道」來稱呼自己的理論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陰陽家以及佛教等,都曾自命或被認作是「道教」,但這種意義上的「道教」顯然不是我們要談的。

  我們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沿襲方仙道、黃老道的某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漸形成,以「道」為最高信仰,相信人通過某種實踐經過一定修煉有可能長生不死、成為神仙的中國本民族的傳統宗教。它尊老子為教主,奉老子的著作《道德經》為主要經典,並對其進行了宗教性的闡釋。它在創始之初主要流傳於民間,曾同當時的農民起義相結合。魏晉以後,封建統治者出於某種需要對其扶植、利用,使流傳於民間的道教逐漸上層化並與儒家綱常名教相結合,在有些朝代還捲入了宮廷政治活動。在民間,則繼續流傳著通俗形式的道教,從中還演化出一些秘密宗教組織,在一些農民和平民的起義鬥爭中,成為發動和組織民眾的旗幟和紐帶。道教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經籍書文,後多被編入《道藏》。道教對於中國封建時代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音樂、藝術、醫學、藥物學、養生學、化學、天文、地理以及社會心理、社會習俗、思維方式等各個方面都有過不同程度的影響,有過一定的貢獻,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本書特色】
  簡單扼要、通俗易懂的道教通史性著作,提供全面又有系統的道教文化知識,且滿足廣大的道教文化愛好者迫切需求!
  《道教史》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時間為經,以教派分化為緯,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道教產生、發展和流傳的歷史。

  全書所記時限始於道教產生前的秦漢社會狀況和思想淵源,止於當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所記內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經籍、教義、人物、教制、教職等等,同時兼及道教的節日、禮俗、聖地、遺跡、建築、文學、藝術等等。在對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時,書中還對道教與中國古代政治、社會、經濟、文化、思想的關係,作了深刻的分析,對一些重要史事和學術問題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見解。

 
 

內容連載

第一章道教產生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淵源
 
第一節秦漢社會危機與統治思想宗教化

 
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道教,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關於此,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例如:《魏書·釋老志》稱:「道家之原,出於老子。」葛洪《枕中書》認為道教起源於「二儀未分」之時的「元始天王」。《隋書·經籍志》則雲:「道經者,雲有元始天尊,生於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氣,沖虛凝遠,莫知其極。……以為天尊之體,常存不滅。每至天地初開,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窮桑之野,授以秘道,謂之開劫度人。然其開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龍漢、開皇,是其年號。其間相去經四十一億萬載。所度皆天仙上品……諸仙得之,始授世人。」《隋書》,第1091—1092頁,中華書局,1973。如果說《魏書·釋老志》的說法還多少有點根據的話,那麼,《隋書·經籍志》的說法則完全是荒誕無稽之談了。然而,這也反映出道教的起源問題確有其錯綜複雜的特點。
 
宗教同其他社會歷史現象一樣,其產生總是與當時的客觀歷史條件相聯繫,有其產生、發展的過程。道教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一種意識形態、一種社會歷史現象亦不例外。當然,道教與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相比,在起源上有它的特殊性,這表現在:它不是由某個教主在短時期內創建的,而是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醞釀過程。
 
具體說來,道教的正式形成是在東漢的中後期,促使其產生的客觀歷史條件有以下幾個方面。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56
    $316
  2. 新書
    79
    $442
  3. 新書
    79
    $442
  4. 新書
    79
    $442
  5. 新書
    79
    $443
  6. 新書
    85
    $476
  7. 新書
    88
    $493
  8. 新書
    9
    $504
  9. 新書
    $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