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經典講座 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

傅佩榮‧經典講座 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
定價:350
NT $ 277 ~ 8,690
  • 作者:傅佩榮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8-10-0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3:4713510945780
  • 裝訂: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老子是道家的創始者,建構了完整的道家體系。
  他以「道」代替「天」,超越以「人」為中心的思考模式,具有革命性。
  「道」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是「究竟真實」,主張從道來看萬物,
  亦即將人生依託在永恆不變的基礎上,再由此觀照人間,安排適當的言行方式。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探究老子的政治願望與人生價值。
  學習道家,讓我們成為自己生命的統治者,人生就能得到很大的轉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傅佩榮


  民國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

  著有《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的舞者》、《向孔子學做人》等數十本。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著有《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孔子:追求人的完美典範》、《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與《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易經入門與國學天空》、《國學與人生》、《人生,一個哲學習題》等書(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目錄

自序

主題一:面對天下大亂
第一講:虛無主義的危機

周文疲敝:文化失去活力
虛無主義:價值上與存在上
換個角度思考人生意義

第二講:與儒家的三點差異
不以「人」為中心的思考模式
以「道」代替「天」
以德報怨:包容一切

第三講:從認知提升到智慧
以知為區分
以知為避難
以知為啟明

主題二:道的深刻意義
第一講:道是什麼?

萬物的來源與歸宿
整體與永恆的觀點
悟道方法:虛與靜

第二講:道與德的配合
德是萬物「得」之於道者
德:本性與稟賦,人的問題?
自然:自己如此的狀態

第三講:從道來看萬物
一往平等的精神
平衡和諧的狀態
得失可以泯除

主題三:聖人無心而為
第一講:聖人的定位

雙重角色:悟道的統治者
與儒家大異其趣
獨立自足

第二講:聖人的表現
悟道: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無為:無心而為,沒有刻意的目的
正言若反:辯證思維的特色

第三講:聖人的榜樣
為道日損:去欲,不爭
知病不病:平靜,自得
智慧所彰顯的美

主題四:三寶足以安身
第一講:慈:慈愛對待人與物

以道為母,母之愛惜子女(萬物)
慈故能勇:真愛必有勇氣
一念之仁慈,與大道相通

第二講:儉:節儉珍惜萬物
自然生態的資源有限
儉故能廣:損有餘而補不足
少私寡欲,更能悟道

第三講:不敢為天下先
不爭,居後,退讓
可以成為真正的領袖
既以與人己愈多:精神豐足

 
 



  值得做的事很多,但我一生做不了幾件,值得念的書很多,但我一生念不了幾本。因此,面對自己短暫的一生,人首先要學會的就是「給一個說法」:我做這幾件事,我念這幾本書,以及我選擇如何如何,都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

  這無異於探討一個大問題:人生有什麼意義?因為「意義」不是別的,而是「理解之可能性」。我過這樣的生活,以這種方式與人來往,這一切作為是「可以理解的」嗎?如果說不出所以然,也就是沒有一個說法,那麼,我的人生就談不上什麼意義,只是人云亦云,隨俗浮沉,十六個字就講完了:「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恩怨情仇,悲歡離合。」其他的大道理都只是風聲吹過而已。

  面對如此處境,似乎只有一條出路,就是「愛好及追求智慧」,而這句話恰好是古希臘時代對「哲學」一詞的原始定義。不過,我在此不是要介紹西方哲學,我要推薦的是與我們一樣使用中文的,中國古人的哲學。雖說是古人,但一點也不老舊;他們使用古文,卻依然照亮了今日世界。蘇格拉底有一個年輕朋友,這個朋友借酒裝瘋,說出他對蘇格拉底又愛又恨的心情:「他使我覺悟生命不該因循苟且,忽略自己靈魂的種種需要,迷失在政治往還的生涯中。我起初無法接受,掩耳疾走,背他而去。他是唯一使我覺得自己可恥的人。我曾多次暗咒他早早死了才好,但我又知果真如此,則我的哀傷將遠遠蓋過我的欣喜。」

  「掩耳疾走,背他而去。」我好像也曾有過這樣的念頭,但針對的「他」是誰呢?不是別人,就是我在這兒要向大家介紹的「孔子、孟子、老子、莊子」。他們並稱為「中國四哲」,但我年輕時,只覺得他們難以親近,也不易理解。孔子說話精簡扼要,如念格言金句;孟子倡言仁政理想,結果落個好辯之名;老子看似很有見地,內容卻是恍惚難解;莊子寓言常有巧思,讓人感嘆浮生若夢。我曾想過,如果沒有這四哲,我們求學時會不會輕鬆一點?傳統的包袱會不會減少一點?

  現在我明白了。如果沒有他們,我的哀傷將遠遠勝過欣喜,甚至這一生只剩下十個字:重複而乏味,茫然過日子。讀懂他們的文字,領悟他們的思想,實踐他們的教導,品味他們的智慧,然後這才發現自己身為中國人,並且能夠從小使用中文,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

  他們身處危機時代,虛無主義的威脅有如張牙舞爪的惡魔。孔子與孟子代表儒家,主張「由真誠引發內心行善的力量」,使價值的基礎安立於人性中,如此可化解價值上的虛無主義。老子與莊子代表道家,主張「凡存在之物皆有其來源與歸宿」,那即是作為究竟真實的道,如此可消除存在上的虛無主義。前者重視「真誠」,後者肯定「真實」,殊途同歸但皆使人的生命展現明確意義,有如麗日當空,光明普照,而人生的喜悅與快樂也有如空氣般自然遍存。

  我歸納儒家思想為四字訣:對自己要約,對別人要恕,對物質要儉,對神明要敬。至於道家,也有另一套四字訣:與自己要安,與別人要化,與自然要樂,與大道要遊。這簡單的八字心得,可以在這四本書中找到詳細的說明。

  「孔孟老莊」四哲,每一位都是千年難遇的良師與益友。我研究中西哲學四十餘年,最大的收穫就是學習並了解這四哲的思想。我出版有關他們思想的書籍與有聲書很多,現在這一套書原是一系列四十八講的課程,整理成文字稿再經修訂而成,所以內容淺顯易懂,文字輕鬆可讀,結構完整周延,論述一氣呵成。不限時空,隨手翻閱,壓力不大,心得甚深。談到「哲普」作品,目的不正是如此嗎?

  本書之整理,要感謝葉蓮芬小姐,她在中學擔任煩忙的輔導工作之餘,全力在短時間之內完成任務。天下文化出版社的編輯們也付出很大的心力,非常感謝。有關「孔孟老莊」四哲的原典與譯文,請參考我在天下文化出版的《人能弘道》、《人性向善》、《究竟真實》、《逍遙之樂》。每次出新書,我都憂喜參半。喜的是心得可以與人共享,憂的是我還可以做得更好啊!

  摘自《傅佩榮‧經典講座──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自序
 
 

內容連載

虛無主義的危機
 
哲學,是對人生經驗作全面的反省。人有理性,總希望能夠明白人生究竟是怎麼回事,尤其是在亂世裡。周公制禮作樂之後,時代演變愈來愈快,到了春秋時代末期,可以用四個字來描寫:周文疲敝。「禮壞樂崩」一語就足以說明周朝原來的構想失效了。一方面是天子失德,既無仁愛也無正義,百姓生活陷入困境;另一方面,社會開始急遽演變,有學問有專長的人流落到民間。春秋時代百家爭鳴,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與道家兩派。儒家重視學習與修養,而道家老子所發展出來的思想卻另有特色。
 
周文疲敝:文化失去活力
 
老子是哲學家,是道家的創始者。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是楚國人,在周朝負責管理國家檔案,他退休後騎青牛西出函谷關,遇到關尹(守關的官員),他聽說老子很有學問,想請他留下一些智慧資產,所以老子在短期內寫了五千多字。這是傳說,要在短期內寫出《老子》五千言,可能性不大,應該是由一群隱居的人長期生活留下的心得。據說後來關尹隨老聃一起隱居去了。《莊子‧天下》有一段說:關尹、老聃都嚮往「道」。過去談「道」,通常會配合「天之道」或「人之道」。但是,做為道家的老子,他談的是「道」的本身,並發揮成一套完整的系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77
  2. 新書
    79
    $277
  3. 新書
    79
    $277
  4. 新書
    79
    $277
  5. 新書
    79
    $277
  6. 新書
    79
    $277
  7. 新書
    $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