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史 下卷

道教史 下卷
定價:640
NT $ 395 ~ 576
  • 作者:卿希泰唐大潮
  • 出版社:龍圖騰文化
  • 出版日期:2019-04-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880809
  • ISBN13:9789863880806
  • 裝訂:平裝 / 512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的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宗教。它是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沿襲方仙道、黃老道的某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而於東漢中後期逐漸形成,相信人經過一定修煉有可能長生不死,成為神仙。將老子及其《道德經》加以宗教化,稱老子為教主,尊為神明;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並對它做了宗教性的闡釋。

  研究道教思想史有助於深入認識道教文化的歷史價值與社會作用,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構成因素及其相互關係。

本書特色

  簡單扼要、通俗易懂的道教通史性著作,提供全面又有系統的道教文化知識,且滿足廣大的道教文化愛好者迫切需求!

  《道教史》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時間為經,以教派分化為緯,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道教產生、發展和流傳的歷史。

  全書所記時限始於道教產生前的秦漢社會狀況和思想淵源,止於當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所記內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經籍、教義、人物、教制、教職等等,同時兼及道教的節日、禮俗、聖地、遺跡、建築、文學、藝術等等。在對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時,書中還對道教與中國古代政治、社會、經濟、文化、思想的關係,作了深刻的分析,對一些重要史事和學術問題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見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卿希泰


  教授。四川三台人,1951年畢業于四川大學法律系。195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班。歷任四川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哲學系副主任、教學研究所所長、專于道教史,對道教有深入的研究。著有《中國道教思想史綱》(第一、二卷),主編《中國道教史》。

唐大潮

  湖南澧縣人,生於1956年7月,1982年於四川大學獲哲學學士學位,1988年於四川大學獲哲學宗教學碩士學位,1994年於四川大學獲哲學宗教學博士學位。現為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教授。主要從事哲學、宗教學、中國道教的教學及科學研究工作。
 
 

目錄

作者的話                                      
引言
                                       
第五章  元代道教                              
第一節  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三大道派的發展
第二節  全真道的南傳與金丹派南宗
第三節  龍虎宗及其支派玄教
       
第六章 明代道教                        
第一節 明代統治者與道教
第二節 全真道和正一道
第三節 道教的世俗化和民間化
       
第七章 清代民國道教                               
第一節 衰落期的道教
第二節 陳攖寧與「仙學」
       
第八章 當代道教
第一節 道教的新生
第二節 台灣、香港、澳門的道教
第三節 道教在世界各地的傳播
第九章道教的基本信仰及其他              
第一節 基本信仰及神仙
第二節 仙境、宮觀、組織、戒律及清規
第三節 道藏的編纂及分類
 
第十章 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
第一節 道教與儒學
第二節 道教與佛教
第三節 道教與民間宗教
第四節 道教與民俗、少數民族宗教信仰
第五節 道教與文學、美術、音樂
       
後記                                       
新版後記
                                       
附錄                       
一、道教大事記
二、主要參考書目
 
 

引言

  在中國歷史上,「道教」一詞曾被賦予過廣泛的含義。它最初的意思是指以「道」來教化眾生的各種理論學說和實踐方法,諸子百家都曾以「道」來稱呼自己的理論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陰陽家以及佛教等,都曾自命或被認作是「道教」,但這種意義上的「道教」顯然不是我們要談的。

  我們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沿襲方仙道、黃老道的某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漸形成,以「道」為最高信仰,相信人通過某種實踐經過一定修煉有可能長生不死、成為神仙的中國本民族的傳統宗教。它尊老子為教主,奉老子的著作《道德經》為主要經典,並對其進行了宗教性的闡釋。它在創始之初主要流傳於民間,曾同當時的農民起義相結合。魏晉以後,封建統治者出於某種需要對其扶植、利用,使流傳於民間的道教逐漸上層化並與儒家綱常名教相結合,在有些朝代還捲入了宮廷政治活動。在民間,則繼續流傳著通俗形式的道教,從中還演化出一些秘密宗教組織,在一些農民和平民的起義鬥爭中,成為發動和組織民眾的旗幟和紐帶。道教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經籍書文,後多被編入《道藏》。道教對於中國封建時代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音樂、藝術、醫學、藥物學、養生學、化學、天文、地理以及社會心理、社會習俗、思維方式等各個方面都有過不同程度的影響,有過一定的貢獻,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內容連載

第六章 明代道教

第一節    明代統治者與道教


從總體上看,明朝的統治者對道教採取了尊崇的態度,管理上的措施也較為完善,超過了歷代王朝。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到了明中葉,明統治者對道教的尊崇可說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道教發展到極為興盛的狀況,不少道教徒被委以朝廷重要官職,參與朝政,聲勢極為顯赫,其地位之高、權勢之大,為歷代所罕見,這主要以正一派為代表。

明朝第一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一三六八—一三九八在位),對於如何利用道、儒、釋三教為其統治服務,有著極為深刻認識,在奪取政權之後,即制定了三教並用的宗教政策,並撰有《三教論》、《釋道論》等著作,闡發其對三教的主張。他在《三教論》中說:「三教之立,雖持身榮儉之不同,其所濟給之理一,然於斯世之愚人,於斯三教有不可缺者。」彍也就是說,在朱元璋看來,三教對於民眾都可起教化作用,於國家統治,尤其是加強對民眾的思想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朱元璋首重儒教,他說:「仲尼之道,祖堯舜,率三王,刪詩制典,萬世永賴」彍,「凡有國家不可無」鈫。對於道、佛二教,他說:「昔梁武好佛,遇神僧寶公者,其武帝終不遇佛證果。漢武帝、魏武帝、唐明皇皆好神仙,足世而不暇舉。以斯之所求,以斯之所不驗,則仙佛無矣。」表明朱元璋是根本不信仙佛的。但是,這並不表明他認為二教就可以棄絕,他說:「其佛仙之幽靈,暗助王綱,益世無窮。」旔「若絕棄之而杳然,則世無鬼神,人無畏天,王綱力用焉?」焩朱元璋最看重的是佛、道二教對民眾的教化作用,說:「僧言地獄鑊湯,道言洞裡乾坤、壺中日月,皆非實象。此二說俱空,豈足信乎?」烄「然此佛雖空,道雖玄」,卻可「感動化外蠻夷及中國假處山藪之愚民」,使其「未知國法,先知慮生死之罪,以至於善者多,而惡者少」。總之,朱元璋的這些論述三教的著作,既表明了他利用和扶植宗教的指導思想,也為整個明代三教並用政策奠定了基礎,他的以儒學為主,道、佛為輔的宗教政策,對其後的繼任者們具有重大的影響,且為其繼任者們一直奉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2
    $395
  2. 新書
    68
    $436
  3. 新書
    79
    $506
  4. 新書
    79
    $506
  5. 新書
    79
    $506
  6. 新書
    85
    $544
  7. 新書
    88
    $563
  8. 新書
    9
    $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