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戰

猴戰
定價:200
NT $ 158 ~ 180
  • 作者:沈子如
  • 出版社:白象文化
  • 出版日期:2019-05-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58813X
  • ISBN13:9789863588139
  • 裝訂:平裝 / 192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用小說筆法書寫本土生態保育議題,人類與自然究竟該如何相處?

  ◎本篇作品題材取自於真實發生的動物保護新聞或案件,許多層面的實際概況都是第一線相關人員的自身經驗。
  ◎以東部山區為背景,透過居民、生態保育員、猴群、其他動物等不同的視角,用小說筆法完整呈現這場人猴大戰。
  ◎作者手繪獼猴、白鼻心、山羌等多種出現在故事中動物的插畫,並附上簡介,讓書中動物的形象躍然紙上。

  以人類的角度道出對自然環境的開發與保育難以兩全之矛盾情結,同時也透過動物的眼睛,觀察人類對原生環境和棲地的破壞,以及動物與人之間的愛恨糾葛。

  僻靜清幽的東部山區村落裡出現了不速之客!
  一群原本棲息於山林中的台灣獼猴不知為何開始侵入人類的居所,
  牠們破壞農地、偷取作物,甚至還會攻擊村民。
  損失慘重的村民在歷經多次嚴重災情後,展開了各種防範措施試圖與獼猴鬥法。
  然而依舊無法成功阻止在人類地盤上撒野的獼猴,
  憤怒又無奈的村民於是請來了農業處承辦人負責解決猴害問題。
  就在人與獼猴之間的鬥爭越演越烈的同時,一場無聲無息的風暴正悄悄地在山區蔓延。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8139.pdf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沈子如


  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熱愛動物與大自然,閒暇之餘除了投身山林海洋的懷抱,也喜歡閱讀各類書籍,縱情於書寫文章及生態藝術創作。

 
 

目錄

序:人類、動物與土地的故事

引子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幕後花絮大揭密
小說裡的主角台灣獼猴是怎麼樣的動物呢?
獼猴為什麼會破壞人類的田地,偷取食物?
什麼是動保員,他們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山豬吊是什麼?
小說中令村民深感恐懼的狂犬病,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關於熊英傑口中所提到自己童年所目擊到的殺鯨事件,那時候難道沒有立法保護動物嗎?
小說裡有一段喪子母獼猴收養乳犬的情節,這是騙人的吧?
我可以飼養台灣獼猴當作寵物嗎?

附錄
動物圖鑑檔案──出現在小說中的動物們

 
 

作者序

人類、動物與土地的故事


  我一直構想著創作出帶有獨特本土色彩的自然書寫,以這片土地上的人類、動物和歷史為主角,描繪下自然環境與文明間的種種形貌和關聯性。

  選擇以獼猴作為本書的主角,一方面是因為牠是這塊土地上人類以外的靈長動物;另一方面則是我個人認為獼猴頗能反映出文明所帶來人與自然的衝突,現今開發密度越來越高,不少野生動物都因為棲地與人類的活動範圍重疊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擾或衝擊,許多影響是雙向的,並非僅有人類影響動物,有時動物也影響到了人,我們經常可從報章雜誌、影視媒體上得知各種人與動物相關之新聞,諸如獼猴對農業的危害、流浪動物議題、人畜共通的疫病傳染等等。

  在完成這本篇小說的期間,台灣獼猴自保育類動物更改為一般類野生動物的消息甚囂塵上,保育人士、學者、民眾對於這方面的議題紛紛抱持著不同看法,究竟這樣的改變是否恰當,會造成那些可能產生的後續問題,目前一切都尚在討論與觀察之中。

  猴害問題的發生伴隨著人類的開發,以及保育意識的轉變,現今人們面對動物的態度已和從前大不相同,文明與生活水準提升的同時,與動物相關的保護和生態保育也越發受到重視。然而在保育意識日益提升的當下,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卻顯得更加複雜,人與野生動物在有限的土地上爭奪棲地與資源;傳統狩獵文化與當代保育意識的衝擊;野生動物保育和同伴動物保護團體之間的觀念歧見;社會大眾普遍對於保育的認知不足或存在偏見。

  本篇作品題材取自於真實發生的動物保護新聞或案件,許多層面的實際概況都是第一線相關人員的自身經驗。過往以自然生態為主題書寫的文章甚少從保育工作者之外的角度切入,且多半偏向學術研究類型的文章,一般讀者往往只能以旁觀者的角度來觀看,對於文本內容難以達到共鳴。

  那麼為什麼選擇以小說的方式呈現呢?

  如果採用報導文學的方式書寫,同樣可以將這些事件以真實的手法呈現於讀者面前,但小說的筆法或許更適合這部作品,我採用了第三人稱全知觀點的敘事方式,讓讀者能看到書中各個角色的心聲與視角,畢竟涉及動物保護或是生態保育的事件原本就複雜多變、環環相扣,若能藉由多面向的方式去切入,整個主題結構會更加完整。

  於是這部作品藉由人和動物的內心來體現整個事件,針對大環境變遷,動保與保育意識的流變,經濟開發和動物生存之間的衝突與對決。

  以人類的角度道出對自然環境的開發與保育難以兩全之矛盾情結,同時也透過動物的眼睛,觀察人類對原生環境和棲地的破壞,以及動物與人之間的愛恨糾葛。

  這些觀點若是透過小說情節來展現,或許會比散文來的更有張力,也能讓讀者在閱讀文本時更能深入書中內容的情緒和氛圍。

  過往類似題材的小說書寫方式不多,在構思和下筆之間也讓我猶豫許久,關於動物部分的描寫方式不能太偏向童話,但也不要像在寫動物行為研究論文那樣過多科學性描述,而扼殺了作品的文學性。

  這類文體不是太容易拿捏,儘管我小心翼翼地下筆,許多情節橋段還再三琢磨,最終完稿時才總算鬆了口氣。但隨即我又發現文本中似乎出現了些涉及部分專業的問題,如果僅只是把小說內文寫完了事,那麼沒有相關知識背景的讀者讀完了可能心中會有抱存些許疑惑,這樣就失去了本書的完整性,於是我在小說結尾後針對劇情內容做了些科學與保育層面的補充,並加入在內文裡登場過的動物手繪圖鑑和簡介,讓一般讀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書中的內容和觀念。

  刻劃動物與人之間關係的作品多半僅止於寵物或同伴動物,涉及自然、人類、動物的文學性本土著作宛如鳳毛麟角,這不僅只是作者專業背景的問題,還涉及了出版市場。人們會關切與自身相關的周遭事物,但在邁向文明化的過程中,原始蠻荒的美逐漸被人們給遺忘。

  其實我在進行環境與動物保護教育的時候偶爾會發現,人們對於自然的嚮往和崇尚依然存在。當我們還是孩童時,總是對身邊的自然萬物充滿好奇,身處都市文明環境的現代人休假或閒暇時會前去依山傍水的風景區度假洗滌身心,或是在忙碌繁重的生活中為求紓壓而照顧起寵物與盆栽,大自然它有種無形而巨大的力量,吸引著我們去欣賞、去領會。

  以小說形式來讓本作問世,另一項主要的目的是提供讀者自行思考的空間,那些人和動物們的喜怒、痛苦、掙扎與希望或許只是個故事,抑或是曠野山林間那曾經被人遺忘的、埋藏於心底的初衷。
 
 

內容連載


 
距離中央山脈和東部山區不遠處,許多村落都身處群山環繞,遠離城鎮中心的偏遠地區,早些年這裡開發較少,最近幾年來卻隨著道路拓展,人口流動和土地結構發生了變化,雖然在多數人的認知中,開發會帶來經濟發展,然而如此偏鄉之處,即便再怎麼變化,也改變不了東部鄉鎮年輕人口外移,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的鄉下小地方。
 
即便近幾年青年農民的趨勢似乎漸漸流行起來,許多農二代也決定放棄都市的工作,回來耕作自家田地;但更多的情形,是年輕一輩怨懟鄉下就業機會稀少、發展不如大都市、過不慣務農生活等,種種因素加在一起,自然留在家鄉的意願不高。
 
於是支撐當地經濟來源的依然是農業,而在田中辛苦幹活的,往往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
 
以往當地的農民們只需擔心天候或病蟲害問題,然而最近幾年他們的田裡又多了項來自山林的威脅:獼猴。
 
在一般的情況下,獼猴應該是會害怕人類的,牠們秉持著野生動物對人類的忌憚,保持了那一條人與動物間看不見的界線,伊娜的族群並不知道農田裡的美味作物是人類農民辛苦的結晶,身為猴群內的長老,牠的責任是維護族群安全,帶領牠們繁衍壯大。
 
一開始的時候,伊娜並不打算和人類有任何糾葛,獼猴的活動範圍在山區樹林帶,平時根本不會接觸到人類,就算偶爾有人上山經過牠們的地盤,伊娜也會用身體語言告誡同伴,如果無法在人類抵達前靈巧躲開,那就移動到高處靜止不動。
 
若是發現繫著鈴鐺的獵犬,那更是不可貿然接近,憑藉著樹林制高點,一有獼猴發現狗經過,便會發出警戒聲提醒附近其他同伴快閃。
 
伊娜這隻上了年紀的雌獼猴,憑藉著豐富的過往經驗和生存本能,讓牠的族群得以安然度日,至今沒遇上什麼重大災禍和危險。
 
由於獼猴是母系社會,猴群內的當家是成年雌猴,牠們是猴群內的核心成員,雄猴則成年後便離開自己的群體,到其他地區去闖天下。如此一來,猴群的基因得以和其他族群進行交流,不至於發生近親交配的現象。
 
靈長動物的社會結構複雜,當猴群數量龐大時,為了便於管理猴群內的事務,維持群體間的安定和諧,當家的母獼猴們會推選一隻成年雄猴,負責管理族群,也就是人類眼中的猴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158
  2. 新書
    79
    $158
  3. 新書
    79
    $158
  4. 新書
    85
    $170
  5. 新書
    88
    $176
  6. 新書
    9
    $180
  7. 新書
    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