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鶯傳、董西廂“人物”之形象

鶯鶯傳、董西廂“人物”之形象
定價:300
NT $ 237 ~ 315
  • 作者:邱安慈
  • 出版社:白象文化
  • 出版日期:2019-05-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588148
  • ISBN13:9789863588146
  • 裝訂:精裝 / 212頁 / 14.8 x 21 x 2.9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西廂故事人物探討與比較,深度剖析鶯鶯、張生、紅娘等主次角色的形象與營造!

  ◎〈鶯鶯傳〉、《董西廂》為“西廂”故事中影響後世最大的二部著作,但二者布局不同,值得深入探討。
  ◎本書先於第叁章分析兩部作品的故事背景,進一步在第肆章就人性的“衝突”與“矛盾”探析其“兩極性格”的組合。
  ◎透過主要“人物”與次要“人物”的“比較”,以不同角度來看“西廂”故事“人物”個性的改寫,與其對後世作品的影響。

  〈鶯鶯傳〉為唐代愛情“傳奇”,對於“人物”的刻畫鉅細靡遺,“西廂”故事以〈鶯鶯傳〉為原型,後改編成董解元的《董西廂》和王實甫的《王西廂》,《董西廂》重新改造“人物”,劇情極豐富,有學者甚至認為,“才子佳人”的模式自《董西廂》開始建立,自〈鶯鶯傳〉始,及其以後的“西廂”故事的發展,更啟迪《紅樓夢》的思維。

  〈鶯鶯傳〉和《董西廂》分別是兩個迥異的布局,〈鶯鶯傳〉最終為悲劇,劇中的“人物”受社會的氛圍所左右;《董西廂》將故事導向喜劇,則著墨於“人物”的個性。“人物”是故事的靈魂,“人物”與“人物”的相處,易產生“矛盾”、“衝突”,具曲折劇情的著作,必成不朽名作。

  本書先分析產生“人物”形象的背景,進一步就人性的“衝突”與“矛盾”配合文本探析劇本中“兩極性格”的組合,並將〈鶯鶯傳〉與《董西廂》的人物,分類為主要“人物”及次要“人物”作前後作品的“比較”,同時從女性形象的研究擴大為“人物”形象的研究。

  本書收錄於逢甲大學唐代研究中心、臺灣學術機構,是研究“西學”、戲劇、小說人物者,必選的佳作。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8146.pdf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邱安慈


  學歷:
  世新傳播管理學院學士畢
  中國文化大學碩士畢

  論文題目:〈鶯鶯傳〉、《董西廂》人物形象研究
  論文收藏於:逢甲大學唐代研究中心、國家圖書館、臺灣學術機構、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

  出版二冊“西廂”故事的“比較”文學
  第一冊:〈鶯鶯傳〉、《董西廂》“人物”之形象
  第二冊:《董西廂》、《王西廂》突出之“編劇”
 
 

目錄

序言
摘要

◎第壹章 緒論
第壹節 近代學者研究概況
第貳節 研究動機
第叁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第貳章 〈鶯鶯傳〉、《董西廂》的流傳與沿革
第壹節 〈鶯鶯傳〉與《董西廂》的關係
第貳節 〈鶯鶯傳〉的流傳
第叁節 《董西廂》體制的沿革
第肆節 〈鶯鶯傳〉、《董西廂》的版本

◎第參章 〈鶯鶯傳〉、《董西廂》“人物”形象形成的背景
第壹節 〈鶯鶯傳〉的背景
第貳節 《董西廂》的背景

◎第肆章 〈鶯鶯傳〉與《董西廂》“人物”形象的研究
第壹節 人性的“衝突”與“矛盾”
第貳節 主要“人物”形象
第叁節 次要“人物”形象

◎第伍章 結論
第壹節 〈鶯鶯傳〉、《董西廂》的研究成果
第貳節 〈鶯鶯傳〉與《董西廂》對後世的影響

◎參考書目
一、古籍
二、專書
三、期刊論文

 
 

作者序

  筆者以研究界的新人寫這篇序言,面對浩瀚的領域,感到惶恐,似乎沒有時間猶豫;立刻,要習慣於嚴肅的氛圍,緊接著,是定研究大綱、研究方向,畢業論文為兩年苦修的成果。正在傷腦筋之際,腦中燃起一絲希望,就是學分班時的結業報告,沒有想到,它卻得到李德超老師的點頭認可。城區部在課程的設計上,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畢業論文非常重要,攸關以後的研究之走向。大夏館的師資和本校的師資是一樣的。

  探析“西廂”方面的議題,已有甚多傑出的著作,不易找到切入點,“比較”文學會是考慮的方向。學分班的結業報告是《董西廂》的女性形象研究,它與〈鶯鶯傳〉的淵源頗深,筆者不加思索的,便栽進“西廂”故事裡,《董》劇的劇情改編自〈鶯鶯傳〉(“唐傳奇”),“董解元”不遺餘力的描寫“人物”,增加次要“人物”的分量;萌生將兩者放在一起的念頭。原先,並不知道戲劇類可以“比較”,經過研究、考證,得到驗證。

  “唐傳奇”有助於研究者進入戲劇的領域,〈鶯鶯傳〉是每位老師的必選教材;老師特別重視《董西廂》,“董解元”的文思,讓我讚嘆不已。所以,論文的範圍是,由對女性形象的研究擴大為人物形象的研究(包括男性的主角及次角),第二冊的重點置於“編劇”。具故事性的“唐傳奇”,是“說話人”喜歡的題材,造成宋“話本”的流行。

  〈鶯鶯傳〉與《董西廂》是“西廂”故事流傳中影響後世最巨的兩部著作,單篇的研究已不少,尤其是〈鶯鶯傳〉的“人物”剖析;資料顯示,研究《董西廂》者,對“人物”之分析較不深入,若將兩部作品放在一起,就失去平衡,而筆者研究董作,則著重在“人物”的刻畫。論文〈鶯鶯傳〉、《董西廂》人物形象的研究,受到教授們的青睞,年輕學子的喜愛,點閱率進入一千八百大關;觀察學生們偏愛的部分是故事的解析。論文得到小小的迴響,首先,必須感謝李師的嚴格要求,寫作的階段,李師利用課餘的時間,往返於大夏館與本校,和我反覆的討論,糾正不周全的地方,倘若沒有老師針對每一章每一節的缺失校正,勢必難以完成。同時,亦懷念“口試”委員王更生老師的妙語如珠、李李老師對拙作的指正與鼓勵。特別要向逢甲大學唐代研究中心、臺灣學術機構致意,收錄拙作作為學術的研究,今後,更要戰戰兢兢於研究工作。

  修業期間,印象最深的課程有廖一瑾老師的“樂府詩”、林文慶老師的“文獻學”、高禎霙老師的“論文寫作”、羅賢淑老師的“文學與人生”、黃沛榮老師的“史記”、張仁青老師的“唐詩”。廖師、張師帶我進“唐詩”的殿堂,筆者猜想:除了“死背”、融會貫通外,豐富的閱歷也是重要的。想念德芳班代的水煎包,班代的私釀酒喚起我的兒時回憶,感激佩芬、文琍、淑貞、淑芳、振源、致遠等,感謝致逺在我“口試”時,自告奮勇擔任招待,招呼王更生老師,王師備感溫馨,且手下留情。

  謹以本文的付梓,獻給所有提攜我的師長及關愛我的好朋友,與他們分享喜悅。
 
 

內容連載

近年有關“西廂”故事的研究很多,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西廂記》;喜歡《王西廂》的讀者,認為《王西廂》比《董西廂》有成就,王實甫改編的故事,仍擺脫不了〈鶯鶯傳〉的故事,在《董西廂》的架構下變更劇情。研究《董西廂》的學者,多係針對“諸宮調”作研究。〈鶯鶯傳〉和《董西廂》分別是兩個結局,〈鶯鶯傳〉為悲劇,“董解元”將故事導向喜劇,他強化角色的個性。“人物”是故事的靈魂,“人物”與“人物”的相處,易產生“矛盾”、“衝突”,曲折劇情的著作,必成不朽名作。
 
本文共五章十四節,約七萬言,第壹章緒論,列舉說明對《西廂記》或“西廂”故事的有關研究、作者的介紹,及闡述夲文研究“人物”形象的動機、方法和範圍。〈鶯鶯傳〉、《董西廂》有傳承的關係,第貳章第壹節首先簡述〈鶯鶯傳〉與《董西廂》的關係;第貳節述及〈鶯鶯傳〉在唐代與以後的流傳;第叁節介紹與《董西廂》“說唱”體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體裁及曲與詞的相異;第叁節的第三點安排“才子佳人團圓”模式的確立,本文用確立而非建立,“唐傳奇”的寫法是“才子佳人”的模式,但〈鶯鶯傳〉的收場沒有“團圓”。有學者認為“才子佳人”的方式自《董西廂》開始建立,本文將此議題置於第貳章,表示《董西廂》的創作多少受〈鶯鶯傳〉的影響。第肆節介紹〈鶯鶯傳〉、《董西廂》的版本。
 
文學作品反映作者的人生和時代的背景,這是恆久的定律。第叁章、第肆章為本文的主題,第叁章述產生“人物”形象的背景,以社會、經濟、教育、宗教為研析的對象,這些因素是相輔相成的。宗教的傳入,衝擊中原的社會、經濟、教育。第肆章的主旨在分析兩部著作裡的“人物”形象,第壹節先就人性的“衝突”與“矛盾”配合文本探析劇本中“兩極性格”的組合;第貳節的部分和第叁節的部分將〈鶯鶯傳〉與《董西廂》的“人物”,分類為主要“人物”及次要“人物”作前後作品的“比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37
  2. 新書
    79
    $237
  3. 新書
    85
    $255
  4. 新書
    85
    $255
  5. 新書
    9
    $270
  6. 新書
    9
    $270
  7. 新書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