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傳

蔣經國傳
定價:336
NT $ 265
  • 作者:嚴如平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2018-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112013X
  • ISBN13:9787101120134
  • 裝訂:平裝 / 434頁 / 16k / 23.9 x 17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1-1
 

內容簡介

嚴如平著的《蔣經國傳》客觀如實地記敘蔣經國的一生,從孤寂刻板的青少年時期,艱難困苦的留蘇歲月,贛南主政、上海打虎等歷練生涯,到台灣的苦幹實幹歲月,出任閣揆和“總統”時期。蔣經國在各個領域摸爬滾打三十餘年。
他一生充滿傳奇又波瀾起伏。
 
他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又高喊“不談判、不接觸、不妥協”,維護國民黨獨裁專權統治不遺餘力;先是實行恐怖政治,後又主導了一場令人嘆觀的台灣經濟騰飛的大劇。
 
在生命的最後兩年,他以“向歷史交代”的氣概,斷然排除重重阻力,開放黨禁,取消報禁,解除戒嚴,開放台胞赴大陸探親等,顯現出了一位開明政治家的風範。
 

作者介紹

嚴如平,男,1932年生,浙江杭州人。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從事中華民國史研究。著有《蔣介石的兄弟隋結一一政治掌中戲》、《陳儀全傳》等,參與編寫《中華民國史大事記》、《中華民國史人物傳》(中華書局,2011)。
 
 

目錄

第一章 山鄉兒童(1910.4-1922.2)
一、錦繡山鄉
二、蔣氏世系
三、父親介石
四、嬰兒降生
五、小學開蒙
 
第二章 少年時光(1922.3-1925.10)
一、來到上海
二、進入中學
三、“五卅”風暴
四、北京三月
五、報考留蘇
 
第三章 留學蘇俄(1925.11-1930.5)
一、中山大學
二、托派信徒
三、風雲人物
四、風光一時
五、與父決裂
六、躲過整肅
七、紅軍戰士
八、險遭槍決
九、三年深造
 
第四章 苦難歷程(1930.6-1937.3)
一、厄運臨頭
二、工廠學徒
三、農村磨煉
四、勞改營地
五、在烏拉爾
六、喜遇佳人
七、一封假信
八、結婚生子
九、命運轉折
 
第五章 回到祖國(1937.4-1939.3)
一、拜見父母
二、讀書洗腦
三、遷居南昌
四、江西少將
五、訓練新兵
 
第六章 主政贛南(1939.3-1943.2)
一、自律公僕
二、嚴禁鴉片
三、禁賭禁娼
四、懲辦貪污
五、清匪反霸
六、回鄉葬母
七、三年計劃
八、集訓公僕
九、試行土改
十、社會救濟
十一、掃除文盲
十二、辦兒童村
十三、改造罪犯
十四、反共風暴
十五、辦青幹班
 
第七章 重慶領兵(1943.3-1945.7)
一、轉入團務
二、辦青幹校
三、青年“黃埔”
四、管青年軍
五、復員管理
 
第八章 東北外交(1945.7-1946.1)
一、出使蘇俄
二、“特派”東北
三、再開談判
四、“私人代表”
 
第九章 南京歲月(1946.2-1948.8)
一、抓三青團
二、黨團矛盾
三、拒組新黨
四、青年軍夢
五、黨團合併
六、“戡建大隊”
七、諫讓總統
 
第十章 上海打虎(1948.8-1948.11)
一、“緊急處分”
二、臨危受命
三、出手重拳
四、鎩羽“揚子”
五、迅速失敗
 
第十一章 陪侍父親(1948.12-1949.12)
一、風雨飄搖
二、下野回鄉
三、負隅溪口
四、漂泊海上
五、內外奔波
六、撤離大陸
 
第十二章 經營台灣(1950.1-1954.8)
一、控制軍隊
二、主管特工
三、“改造委員”
四、辦“救國團”
五、承命辦事
 
第十三章 掌管軍務(1954.9-1969.5)
一、安置老兵
二、修建公路
三、撤退大陳
四、負隅金門
五、兩次訪美
六、“國防部長”
 
第十四章 出任閣揆(1969.6—1978.4)
一、主掌實權
二、革新政風
三、懲辦貪污
四、向下紮根
五、訪美遇刺
六、“外交”困境
 
第十五章 發展經濟(1969.6-1978.4)
一、穩定物價
二、振興農業
三、六年計劃
四、十項建設
五、喪父祭哭
六、中央主席
 
第十六章 出任“總統”(1978.5-1984.4)
一、接班上台
二、建新班子
三、緊抓經濟
四、“斷交”風暴
五、社會動亂
六、拒和抗統
 
第十七章 向歷史交代(1984.5-1987.12)
一、再任“總統”
二、民心思變
三、強推革新
四、開放黨禁
五、解除“戒嚴”
六、開放探親
七、兩岸密談
八、答記者問
 
第十八章 逝世前後(1988.1)
一、突然病逝
二、喪事隆重
三、遺屬凋零
四、兩子歸宗
五、弟弟之謎
 
附錄一 蔣經國生平大事紀年
附錄二 蔣經國世系簡表
附錄三 徵引和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後記
 

汪朝光
嚴如平先生的《蔣經國傳》殺青,即將付印,囑我為序。實話實說,我是嚴先生的晚輩,32年前,我到近代史所工作時,嚴先生已經是《民國人物傳》編寫工作的主持人之一,我從中受益良多。其後,我在90年代中期開始主持民國史研究室的工作之後,嚴先生又傾力支持,亦未敢忘懷。 2011年,《中華民國史》全36冊完成出版,其中8卷本的《中華民國史人物傳》,便是嚴先生和多位前輩同仁共同努力多年的結晶,出版後廣受好評。故嚴先生囑我為其大作作序,實在是感覺有點誠惶誠恐,既覺難當此任,又以嚴先生誠意相邀,只能恭敬不如從命,抱持學習的態度,勉力為之吧!
嚴如平先生長期從事歷史人物研究,多有心得。早在20多年前,他就曾與鄭則民先生共同撰寫過《蔣介石傳稿》,長銷不衰,多次再版。這次,他又將研究和寫作的主題下伸到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自是順理成章之舉。
研究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史,蔣介石是不可或缺的人物,而他的兒子蔣經國,起初不過是父親身影遮蔽下的一個不起眼角色,甚而在蔣經國留學蘇俄期間,因為內外情勢所逼,父子一度反目,成了兩股道上跑的車,走的不是一條道。直到全國抗戰爆發前夕,蔣經國束裝回國,參加抗戰,受到蔣介石的著意栽培,開始從地方而中央、從政治而黨務、從軍事而外交的歷練,逐漸展露出其政治抱負和新銳氣勢。可是,形勢比人強,在戰後的國共爭奪中,蔣經國為其父的“剿共戡亂”決策站台,雖也使出了全副精力,但仍然是節節失利,直至在金網券改革中,他督導所謂的上海“打虎”行動,結果以失敗告終,可謂乘興而來,敗興而去,於其個人聲望亦不無負面影響,並以此基本結束了他在大陸時期的政治生涯。
以1949年為界,到了20世紀下半葉,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政治角逐中敗北,退守台灣,他雖然仍是台灣政壇的主角,但畢竟年事漸高,開始佈局將政治權力傳給其子,蔣經圉的身影逐漸脫離乃父的遮蔽而凸顯,權力職掌由軍特而政經,擔負的責任日漸全面而吃重。到了1972年蔣經國接任“閣揆”之際,顯然已成為台灣政壇實際的當家人。 1975年蔣介石逝世,1978年蔣經國出任台灣地區領導人,台灣政治最高權力完成了從蔣介石向蔣經國的過渡。
經歷了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蔣經國在台灣的施政所為,從起初的部門領導到以後的全局領導,從軍界到政界,或多或少都吸取了大陸時期的經驗教訓,比較注重實際和成效,比較注重基層和民意,並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從政與當家的資本。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蔣經國在台灣政壇的脫穎而出,雖然離不開蔣介石的全力扶持,但與他個人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蔣經國實際在台灣主政之後,能夠把握世界經濟發展大勢,因利乘便,著重經濟和社會建設,推動台灣經濟有了較快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並基本完成了台灣社會的現代化轉型。蔣經國當政的後期,面對內外情勢的變化,能夠體察大勢,決策開放大陸探親,緩和兩岸關係,解除戒嚴,革新政治,從而推動了台灣政治的轉型,開啟了台灣結束獨裁威權統治的進程。
蔣經國的政治生涯雖然開始於大陸,但主要活動在台灣,其歷史定位多半也是出於他在台灣的施政所為。蔣經國的施政對於台灣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眾生活帶來的變化,為台灣民眾所切身感受並予以相應的肯定,他也因此而在台灣地區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留下了自己的一份遺產。但是,蔣經國畢竟是曾經的國民黨領導人和蔣介石繼承人,在他的身上同樣體現出繼承於舊時代的種種特徵,如對特務恐怖政治的運用、對獨裁專制統治的維繫等等,這也在台灣歷史上留下了陰影。蔣經國堅持“一個中國”立場,堅決反對“台獨”活動,有利於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但他同時又堅持“反共復國”,沒能把握歷史機遇,實現國共合作相商,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尤其是他晚年所選非人,導致台灣政壇波瀾起伏,“台獨”聲浪喧囂一時,也反映出他的歷史局限性和個人局限性。
歷史自有歷史的事實和邏輯。蔣經國早已故去,已然是個歷史人物,他的所作所為也已成為歷史的一部分,而當由後人去評說。嚴如平先生歷多年之功而成之《蔣經國傳》,秉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以豐富的史料為依據,據實寫史,不僅重現了蔣經同的個人生平史,而且也反映了蔣經國個人史後面的時代史。正如嚴先生所說,他力求“歷史地辯證地考察蔣經國的言和行,不同於成見,不從既定的框框出發”;“客觀如實,準確公允”。應該說,嚴先生的大作實現了他的追求,其間不少歷史情境的再現、史實細節的敘述、史料圖片的運用等等,在在都表現出作者的用心和用意,也使本書成為一本可讀之書。當然,對於蔣經國的歷史及其評價,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嚴先生的看法也只是其中之一,學界完全可以有也應該有更多的研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是推動學術研究不斷進步並達致真理的不二法門。
應嚴先生之囑,寫下此簡短的讀書感想,以表晚輩對前輩之敬意,然其中掛一漏萬、不甚了了之處,或為晚輩力有不逮,誠不足道也。
衷心期待嚴先生身體康健,並續有大作問世!
2016年5月15日
北京東廠胡同一號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