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德語兒童文學大師經典  揉合幽默與真理
國際林格倫文學獎得主克莉絲蒂娜.涅斯林格經典作品
國寶級兒童文學作家林良.知名兒童文學工作者柯倩華
作家暨體制外資深教師李崇建  聯合推荐

他的頭上戴了一頂鑲滿寶石的金皇冠,腳趾塗了鮮紅色指甲油,
而且,只吃發芽的馬鈴薯。
這位國王陛下現在正大大方方的坐在我家的廚房……
據說,每幢老房子的舊地下室裡,都住著一個小黃瓜國王……

  星期日早上,一條半公尺高的小黃瓜竟然闖進渥夫家,他頭戴寶石皇冠,腳塗紅色指甲油,自稱是庫米歐利王。小黃瓜國王聲稱自己被暴民逐出國門,傲慢的向渥夫一家尋求政治庇護。除了崇拜權力的爸爸和純真的弟弟尼克以外,爺爺、媽媽、姐姐瑪汀娜和渥夫都不喜歡小黃瓜國王,更不想讓他待在家裡作威作福。

  小黃瓜國王得不到渥夫一家的尊敬和喜愛,便利用爸爸攀權附貴和急於付清房貸的心理支配爸爸、偷窺瑪汀娜和男朋友在花園吵架的情況、搜集渥夫模仿父親簽名的便條紙、偷取大門的鑰匙、郵票、圖書館寄來的逾期通知單、瑪汀娜的日記、信件和媽媽超額的帳單……藉機製造渥夫家人之間的衝突,以達到復仇的目的。

  然而,渥夫查訪地下室、找到了庫米歐利人後,卻發現小黃瓜國王其實是個暴君,終日奴役人民,不准人民受教育,不讓他們填飽肚子,逼迫他們成天坐在地上咬泥土,為他建造一座巨大的宮殿……庫米歐利人忍無可忍,終於推翻暴政,將小黃瓜國王趕出地下室,準備合力建造屬於自己的安樂家園。

  就在小黃瓜國王利誘爸爸弄破地下室水管、打算淹死庫米歐利人之際,渥夫一家及時採取行動,不僅拯救了可愛善良的庫米歐力人,也讓全家重拾以往的歡樂與和諧。至於可惡的小黃瓜國王,早已被裝在娃娃車裡送走了,再也不會回來……

  來自奧地利的德語兒童文學大師克莉絲蒂娜?涅斯林格,以輕鬆、幽默的小說手法,讓讀者在捧腹大笑之餘,深刻明白「民主」的真義與可貴。尤塔?鮑爾的插畫精緻且充滿趣味,生動勾勒出小黃瓜國王傲慢的神情與姿態,更替本書添增不少閱讀樂趣。

作者簡介

克莉絲蒂娜.涅斯林格 Christine Nostlinger


  一九三六年於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出生,現仍住在這座優雅的城市裡,是當代奧地利和德語地區最著名的青少年暨兒童文學作家。

  剛開始創作時,克莉絲蒂娜為報章雜誌和「奧地利廣播公司」(ORF)撰寫文章和劇本。一九七○年,她出版了第一本自寫自畫的童書《紅髮姑娘佛瑞德里卡》(Die feuerrote Friederike);一九七三年,以《小黃瓜國王》榮獲德國青少年文學獎。這兩部作品都是以一九六八年以後開始盛行、反獨裁的自由主義運動為創作背景。克莉絲蒂娜也因這兩本書展開了兒童文學作家生涯,從此創作不輟,並且不斷在新作品中探討獨裁、性別……等各種被視為禁忌的議題。每年總會有數本繪本、兒童與青少年小說自她筆下誕生,繼而出版;截至目前為止,她已創作了一百多本作品。

  除此之外,克莉絲蒂娜獲獎無數,曾獲德國青少年文學獎(1973)、奧地利青少年暨兒童文學獎(1975&1979)、國際安徒生文學獎(1984)、奧地利國家榮譽獎(1989)、蘇黎世童書獎(1990)……國際林格倫文學獎(2003),以及維也納童書獎(2007)。

  她曾說:「我猜得出來孩子想讀哪種書,也知道孩子該讀哪些書。我迫切渴望把靈魂裡的某種東西寫出來,並期望孩子能一邊閱讀一邊大笑。我的每本書都是揉合這四個信念創作而成……」

  克莉絲蒂娜不僅創作兒童與青少年文學作品,還寫了不少電視、電影和廣播劇本。即使如此,她仍謙虛的自稱為「文字工廠」。然而,在德語讀者的心目中,她地位崇高,被譽為「德語兒童文學大師」;其作品更被譯成二十多種語言,深深影響了世界各地的兒童與青少年讀者。

  目前已由東方出版的作品有:「法蘭茲系列」(Geschichten vom Franz)、《伊爾莎離家出走》(Die Ilse ist weg)和《阿非的青春心事》(Olfi Obermeier und der Odipus)。

繪者簡介

尤塔.鮑爾(Jutta Bauer)


  一九五五年生於德國漢堡,現居於德國,是歐洲相當知名的繪本插畫家與漫畫家,曾替許多童書與青少年書籍繪製插畫;克莉絲蒂娜.涅斯林格諸多作品的插畫都出自她手。另外,才華洋溢的尤塔也創作繪本,曾以繪本《尖叫媽媽》(Schriemutter)榮獲二○○一年德國青少年文學獎。

譯者簡介

林倩葦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生。現居於世界一個美麗的角落,與綠林和小溪為鄰,喜歡孩子與童書。譯有《當獅子向你問時間》、《狗兒沉睡時分》等書。

 

導讀 

一種寧靜的革命╱李崇建(作家.體制外資深教師)

  有一天,如果突然有位不速之客闖入你家,樣子像一條半公尺高的黃瓜,你會怎麼處理?

  這條黃瓜「客」從你家地下室跑上來,頭頂鑲寶石的金皇冠,手戴棉質白手套,腳趾甲塗成紅色,趾高氣昂,自稱國王。你別看他一身貴氣,行為舉止可一點也不高貴,他絲毫不懂得尊重:沒有友善問候,態度輕蔑,並且張口、閉口「寡人」,只會對你的家人頤指氣使。

  這位黃瓜國王怎麼會到你家呢?據說,他遭到自己國家的臣民「叛變」,才逃到你家來避難。

  看到這裡,你是否已經想好該怎麼處理「這條黃瓜」了呢?將他掃地出門?還是報警處理?或者忍氣吞聲?

  如果是我,可能會將他送進動物園,或是上網拍賣。

  但是,本書的作者涅斯林格是一位人道主義者,絕不會像我一樣,用如此粗暴的方法對待「這條黃瓜」。她讓黃瓜國王闖入侯曼家,藉由這個家庭成員的對待方式,製造出一連串荒謬卻幽默的故事,嘲諷了某些人物,也喚醒受壓迫者的心靈,讓讀者從中省思。

  小黃瓜國王落腳侯曼家,在爸爸的庇護之下,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而且目中無人;但是他的所作所為,並不真的像一位國王。你可以發現,古今中外所有受人稱頌的國王,不會只用權力壓榨、控制人民。因為國王雖有權力,卻也有其天職。

  從外表的裝飾看起來,小黃瓜國王充滿高貴與權力。但他的行為無疑卑鄙難堪,想以控制的手段捍衛他的權利。就像德國的希特勒派遣蓋世太保監控人民;像明朝的宦官以東廠箝制百姓:小黃瓜國王竟然竊聽瑪汀娜的隱私,偷藏大門鑰匙、郵票、圖書館寄來的逾期通知單……等。這些伎倆,使他掠奪別人不願示人的祕密,用來討好爸爸,控制其他家人,得以繼續享有權利。

  如果侯曼一家人繼續悶不吭聲的忍受,小黃瓜國王的權力將更擴大,家人的生活將更難以忍受。

  我們不妨一起思索:是誰賦予小黃瓜國王這樣的權力?

  從書中來看,第一個給予的人是侯曼家的爸爸,只因為愚蠢的利益交換。

  爸爸既然能給予,表示他也是有權力的人,而且侯曼一家人都深為父親粗暴的對待所苦:渥夫考試成績不好,被爸爸打耳光!媽媽花錢,得瞞著爸爸。至於瑪汀娜,更道出了爸爸的控制:「看電視要看爸爸的臉色!吃飯要看爸爸的臉色!穿衣服要合爸爸的意!連笑也要爸爸高興才可以!」

  這樣看起來,爸爸和小黃瓜國王有沒有相似之處?還有學校的林恩老師,也是以老師的權力粗暴的對待學生。

  那麼,是誰賦予這些人權力?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另外,涅斯林格還在書中藉由瑪汀娜說:「如果有人帶著軍隊去解散國會,將他不喜歡的人關起來,而且禁止報紙的言論自由,那就是『叛變』。可是,如果是人民把國王驅逐出境,成立國會、舉辦選舉、讓大家在報紙上說出想說的話,那才是『革命』。」

  關於叛變與革命,很適合小讀者們討論,或者從歷史中找題材印證,這是有趣的議題,也相當耐人尋味。涅斯林格當然不是要小孩向父親革命,或者學生向老師革命!但受壓迫的人該如何說出自己的感受、維護自己的權益呢?這是大人及小孩都該思考的重點。

  也因為有人不斷思考,使得社會有了革命性的改變,以臺灣為例:老師體罰學生,父母痛毆小孩(家暴),過去被視為理所當然,如今的法律已明令不准。

  涅斯林格寫這本書時,也許反映了奧地利當時的社會狀況;果真如此,這本書也在進行一種寧靜的「革命」,驅逐的正是「小黃瓜國王」這樣的人或者體制。

  克莉絲蒂娜?涅斯林格是一位傑出的童書作家,她的作品常在幽默中充滿關懷,對權勢充滿嘲諷。尤其在這本書中,將看似不重要的細節,輕輕以幽默帶過,卻又如此值得思索、討論。

  比如小黃瓜國王,他的樣子如此可笑、穿戴如此高貴,卻只吃發芽的馬鈴薯(對人類來說,發了芽的馬鈴薯會分泌毒素,因此不能食用。);當他離開皇冠時,又顯得如此虛弱……這些細節,彷彿密碼潛藏在書中,各位小讀者不妨細細咀嚼,將會看到無比豐富的寓意在其中。

 

內容連載

在我們的廚房桌上,正坐著一個差不多半公尺高的東西。如果說,這個東西沒有眼睛、鼻子、嘴巴和手腳的話,那麼他不折不扣就是一條大又肥的小黃瓜,或者也可算是一顆中瘦型的南瓜。他的頭上戴了一頂鑲滿寶石的金皇冠,手上戴著白棉手套,腳趾還塗了紅色指甲油。

這個戴著皇冠、像南瓜又像小黃瓜的「東西」向我們鞠躬後,他那兩條瘦瘦的腿交叉著,並用很低沉的聲音說:「寡人乃是庫米歐利二世,特烈家族的後裔,庫米歐利國的國王。」

我無法詳細描述當時的情況,因為我根本沒去注意其他人的反應。這個長得像小黃瓜又像南瓜的東西,真把我大大的嚇了一跳!

那一刻,我腦袋瓜裡既沒想:「世界上怎會有這樣的東西?」也不是想:「這東西看起來真奇怪!」我什麼都沒想。我的朋友胡伯說,人受到驚嚇時,腦袋會停止運轉。我想,我就是那樣。

我只依稀記得,爸爸那時連說了三次「不」。第一次「不」說得很大聲,第二次普通大聲,第三次則相當小聲。平常,爸爸只要一聲「不 」,就是「不」;可是,這回他的「不」一點影響力也沒有。這個像黃瓜又像南瓜的東西依然坐在桌上,雙手交叉放在他的黃瓜肚皮上,不斷的重複那句:「寡人乃是庫米歐利二世,特烈家族的後裔!」

爺爺最先由驚嚇中清醒過來。他走向庫米歐利王,對他鞠躬,說:「非常榮幸能認識您!我姓侯曼,是這家的爺爺。」

庫米歐利王隨即將他的右手伸到爺爺的鼻前。爺爺望著那隻戴著白手套的手,不清楚他要什麼。

媽媽說,他的手可能受傷了,需要繃帶。媽媽常常認為每個人都需要繃帶、消炎粉或冷敷巾之類的。

可惜,庫米歐利王不要繃帶,他的手健康得很!他不斷在爺爺鼻前揮動手指,然後說:「寡人乃習慣讓每個人吻寡人的手!」

爺爺說,他絕對不吻庫米歐利王的手,因為他一向只對漂亮的女士做這種事,庫米歐利王又不是漂亮的女士。

庫米歐利王那黃瓜綠的皮膚立即出現黃斑。他生氣的尖叫:「寡人乃習慣被尊稱為『陛下』!」 爺爺惡狠狠的瞪著小黃瓜國王,眼神就像他平常看不屑一顧的人那樣。小黃瓜國王只好識趣的抽回手。他調正頭上的皇冠,說:「寡人乃被一群暴民逐出國門。寡人要求政治庇護!」 接著他又說:「寡人累了,這陣混亂把寡人累壞了!」

他打了個呵欠,閉上那珠子般的眼睛,頭開始上下晃動,就跟爺爺在電視機前打瞌睡一樣,嘴裡還咕噥著:「寡人要被子和枕頭。」

尼克跑進他的房間,推來那輛用柳條編的舊娃娃車。馬汀娜把娃娃車裡所有的廢物清了出來,有一個乾硬的麵包、三個火柴盒、一根發霉的醃黃瓜和一隻尼克的襪子,還有我丟掉的學生證。謝天謝地,我已經找它找了三個星期。娃娃車裡還留有幾顆李子核,瑪汀娜懶得把它們挑出來。我一直扶著睡著的庫米歐利王,免得他從桌上摔下來。他摸起來的感覺很奇怪,好像是用塑膠袋包著、還沒發酵的麵糰,這種感覺有點恐怖!我把庫米歐利王放進娃娃車之後,媽媽拿了一條擦碗巾蓋在他身上,並把那頂鑲滿寶石的金皇冠放到冰箱的冷凍庫裡。對於這一切,我們沒有一絲半毫的驚奇。由此可知,我們當時真是被嚇得糊里糊塗了。

唯一沒讓這一切搞糊塗的是尼克。不過,似乎從來就沒有哪件事讓他驚奇過。他還聲稱他的床底下住了六隻獅子、一頭大象和十個小矮人。一個床底下住著小矮人的人,怎麼可能會被庫米歐利王嚇著呢?

尼克把娃娃車推到陽臺上,坐在車子旁,對著小黃瓜國王唱「搖籃曲」。
庫米歐利王在娃娃車裡整整睡了一天,鼾聲既平穩又規律。爸爸則趁這時候打電話給他常看的那家報社。由於是復活節假日,所以編輯們都不在,報社裡只有看門的管理員。管理員嘲笑爸爸,叫爸爸把這個故事留到明年的愚人節吧!

爸爸對他大吼:「這是什麼態度!你們將來會後悔的!」
他掛斷電話,準備再打通電話到總編輯家。爸爸說,這種事最好直接和上面的人溝通,和下面的人鬼扯是沒用的。

他要我去拿報紙,並叫瑪汀娜查總編輯的姓氏「烏柯烏」,看看那兩個「烏」是不是一樣。

爸爸開始查電話簿,他找到十個同名同姓的烏科烏。他們之中有一個名字旁註明是裁縫師,一個是貿易商,一個是理髮師,還有一個是醫生。另外有兩個住在西門圓環區,爸爸說他們都不可能是總編輯,因為住在西門圓環區的都是勞工階級。爸爸打電話給其他四個同名的人,其中兩通電話沒人接;另外一通是一位太太接的,她說烏柯烏是她兒子,他出門釣魚去了。她還說,她一點也不反對她兒子當總編輯,可惜他是在「黑貓酒吧」彈鋼琴的。最後一個烏柯烏正是爸爸要找的總編輯,他剛好在家。於是爸爸告訴他庫米歐利王的事,還要他立刻派記者和攝影師來採訪,這可是頭條新聞呢!誰知總編輯和報社管理員的反應一樣,根本不相信爸爸的話。爸爸氣得面無血色,立刻掛了電話。

「兒子,總編輯怎麼說?」爺爺一面問爸爸,還一面偷笑。

爸爸表示,總編輯講粗話,他不想在孩子面前重複。其實,我們在一旁都聽到了,因為總編輯講得很大聲。

爺爺假裝一臉震驚的說,他實在無法相信,這麼有名的報社總編輯竟然會說出如此粗魯的話。其實爺爺才不氣憤呢!他是故意說來氣氣爸爸的。爺爺和爸爸經常為報紙的事吵架,因為爸爸喜歡看的報紙是爺爺最討厭的,而爸爸也受不了爺爺偏愛的那家報社。

媽媽建議打個電話給爺爺喜歡的那家報社,可是爸爸和爺爺兩人都反對。爺爺說,那家報社有更重要的事要報導,才沒時間採訪這條被驅逐出境的小黃瓜呢!

在這陣慌亂中,媽媽忘了烤肉的事。她忘了打開烤箱的開關,所以到了中午,豬肉依然又生又冷。我們只好吃麵包夾香腸和昨天剩下的馬鈴薯沙拉。

爸爸有五臺照相機,拍照是他的嗜好。他那架最新的相機是「拍立得」,是那種按下快門幾分鐘後、就會跑出彩色相片的相機。爸爸拿著拍立得,偷偷走到陽臺上,幫庫米歐利王拍照。他準備寄一張庫米歐利王的相片給那位總編輯。沒想到,拍出來的相片上都看不到庫米歐利王 ,只有一輛空的娃娃車和一隻桌腳。爸爸不死心,一次又一次的拍,可是相片上的娃娃車裡仍然是空的。於是,他又拿了萊卡相機、羅萊伸縮相機和日本相機,瘋狂的拍攝睡著的庫米歐利王;有時用閃光燈,有時不用;黑白底片、彩色底片,甚至連九釐米、二十三釐米的膠卷都用上了。拍好後,他跑到洗衣間沖洗底片。他把相片洗出來,還盡量放大尺寸,但是相片上依然看不到庫米歐利王。

到了晚上,爸爸已經洗出一大籃相片,上面全是空娃娃車和桌腳。

爺爺說,相機根本拍不出庫米歐利王。媽媽也說:「既然這樣,我們也不須費力打電話給報社或電視公司了。如果拍不出照片,怎能造成轟動?沒有人會相信的!」

──摘錄自〈第一章〉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3
    $108
  2. 二手書
    44
    $109
  3. 二手書
    44
    $109
  4. 二手書
    51
    $128
  5. 二手書
    52
    $130
  6. 二手書
    54
    $134
  7. 新書
    79
    $198
  8. 新書
    8
    $200
  9. 新書
    9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