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關於這個時代的一些喜悅與憂傷

我們:關於這個時代的一些喜悅與憂傷
定價:300
NT $ 210 ~ 270
  • 作者:馬家輝
  • 出版社:花千樹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7-1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628971069
  • ISBN13:9789628971060
  • 裝訂:平裝 / 28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議論之書,卻亦是一本抒情之書。
這本書談論家國大事,卻也細述兒女私情。

  從曾蔭權到梁文道,從溫家寶到陳水扁,從天星皇后到萬里長城,從書本到電影,從賭博到性愛,對這樣那樣,對這個那個,這本書的作者都有意見;或言之成理,或無理取鬧,總之,作者都有話要說,或許,因為作者相信另一位作家說過的一段話語:

  「年輕時,我努力寫作,因為知道青春是有限的,理想與感動或許也是有限的。我的心底藏著一股祛除不掉的恐懼,不知哪一瞬間會有怪獸倏然躍出,大口大口吞噬我的青春與理想與感動,只留呆木與疲倦給我。對抗這想像怪獸的方法,我惟一的方法,就是寫作,留下白紙黑字的記錄,留下怪獸吃不掉消滅不了的鐵證,證明自己青春過、理想過、感動過。

  一路寫下來,對於怪獸的恐懼仍然不時閃動著,不過卻也慢慢發現了寫作不同層次的意義。原來以為寫作只是保留青春、理想、感動證據的手段,寫到一個程度才驀然理解:原來寫作同時可以刺激,甚至逼迫青春、理想與感動,不那麼快從生命舞台上謝幕隱退。累積的一行一行,一頁一頁,就像是過程的自己,不斷向現在的自我提醒喊話。」

  為了自己,寫出《我們》,而你,可會忍得住不看?

作者簡介

馬家輝

  一九六三年出生於香港灣仔。中學畢業後,赴台升學,再赴美,再回港,曾於廣告公司、報社、電視台等上班。現於大學任職,每天寫作,文章刊於兩岸三地。

  出版作品包括:《消滅李敖,還是被李敖消滅?》(商周)、《心理學小品》(桂冠)、《消費者心理學》(遠流》、《女兒情》(次文化堂)、《都市新人類》(遠流)、《愛戀無聲》(天窗)、《江湖有事》(天窗)、《在廢墟裡看見羅馬》(天地)、《我們》(花千樹)等。

博客網站:makafai.blogspot.com

 

目錄

自序:關於感謝
我們——及他的中期風格 張家瑜

第一章:關於歲月的隱密情事
關於小女孩和我的香港十年
關於我的攝影機下的小習作
關於澳門以及賭博的十段往事
關於一段英雄回憶
關於我的文字四大天王
關於書、書店,以及火劫?的書緣
關於足球,以及男體,以及女人,以及我
關於靈異、詐騙,以及幾則死亡筆記
關於春節,以及儀式
關於英女皇,以及牆上的照片
關於愛情、性愛,以及美好或不美好
關於禁煙,以及梁文道以及我
關於地鐵、粗口,以及女人
關於暴君,以及皇帝,的死亡

第二章:關於我們的言論空間
之一︰To撐,OrNotTo撐?
──論「香港電台執迷症候群」的併發現象
之二︰香港電台到底值不值得「救」?
之三︰香港電台的絕望與希望
之四︰媒體逆流?的擅泳者
──吳志森的媒體生涯與寫作位置
之五︰閱讀一個勇於提問的女子
──我看莫宜端新書

第三章:關於身體的性慾自主
之一︰什麼人有權說什麼話?
──同志戀人的禁語無聲
之二︰當市民發聲抗議的時候,高官不應該銷聲匿跡
之三︰你昨日上了床沒?
──情人節前夕的性愛思考
之四︰在「視姦社會」?作一點點通識思考
之五︰你信民政局,抑或信「淫審處」?

第四章:關於天星皇后,以及文化戰鬥
之一︰我,卑微的銅鐘,在廢墟?睡得非常安穩
之二︰讓抗爭也成為集體回憶
之三︰誰打救得了皇后碼頭?
之四︰二○○六年,新@結社運動
──寫在「青年節」來臨以前

第五章:關於一位姓曾的先生以及我們的民主
之一︰民主是好東西?
──你有「曾式虛假」,他有「梁式天真」
之二︰打工無罪,普選有理
──一句競選口號的兩種讀法
之三︰「一旦當選,就要停止競選。」
──企管學家彼得杜拉克對領導人的提醒
之四︰曾蔭權應該對孩子說的一個蘇格蘭童話
之五︰誰為陳方安生上街頭?
之六︰上街遊行就是最好的禮貌

第六章:關於日本以及被他們欺壓的人
之一︰天可憐見,她們是「性奴隸」,不是「慰安婦」!
──華文媒體的荒唐和荒謬
之二︰三十萬與三百
──安倍晉三的道歉,當然不夠!

第七章:關於中國以及被他們欺壓的人
之一︰一句輕佻喚醒了一縷冤魂
──寫在「六四」十八周年來臨以前
之二︰窮人的銀行家 中國的好模範
之三︰霍英東先生與中國百年商戰之路
之四︰如何跨出「和諧新長征」的第一步?
之五︰敢言不如能言,中國不如帝國
之六︰北京會議上的死魚的眼睛
之七︰他們為什麼要來香港?

第八章:關於福爾摩莎以及島上的一些人和事
之一︰陳水扁哪有資格拆蔣介石銅像?
之二︰陳水扁為何清算蔣介石?
之三︰遙觀李敖,近看煲呔
──略論台港「怪雞政治」之必要性
之四︰解讀「九九起義」的政治密碼
之五︰誰是英雄?誰又是懦夫?
──施明德政治學
之六︰陳水扁下不下台,有什麼關係?
之七︰連戰應該如何維護台灣尊嚴?
之八︰信不信由你,謝長廷曾經打敗馬英九!

 

關於感謝

老毛病又犯了。

  猶豫不決,三心兩意,臨門急轉彎;這都是我的老毛病,而它們,再次展現在編輯這本書的過程中。

  去年一口氣出版了四本書,今年本來打算靜一靜,直至五月中旬,讀到「花千樹」替一位評論人出版的一本作品,覺得從編排到內容都相當不錯,於是,心動,很想自己也有一本,乃撥了一通電話給素未謀面的葉海旋先生,見了面,談妥一切,便著手編輯。

  這本書,本來打算只把在《明報》「筆陣」專欄上的稿子結集,但到了最後整理階段,又跟去年出版《在廢墟裡看見羅馬》(天地)一樣,忍不住刪去了一些、加入了另一些,讓內容不被一時一地的事件困住,比較耐讀、好讀、值得讀。而明眼人一看即知,加入了的主要是第一個單元的「關於歲月的隱密情事」。

  感謝張家瑜寫序。她很不幸,動筆前閱讀的是未經換稿的舊材料,故「關於歲月的隱密情事」未在其立論之列。我擺了她一道,而這,當然並非我第一次擺她一道,她對於我的老毛病以及各式各樣的壞習慣,早已見慣,並且總是溫柔和善地或無可奈何地接納。

  感謝胡恩威設計封面。相識十年,在我眼中,他總是像患了「過度活躍症」地停不下來,有他在,就有創意,或許,同時就有爭議。

  感謝張大春替書名題字。他近年醉心書法,每次來港,都送我一堆字,我隆而重之地收藏起來,準備日後變賣換錢退休,但這傢伙有一次突然說,以前的都寫得很差,不值錢,趕快扔掉;害我的退休計劃全盤改變。

  感謝楊照,他沒替這本書的出版做過什麼事情,但他在《面對未來最重要的50個觀念》書裡寫過一段話,大可讓我借之自道持續提筆的理由:「年輕時,我努力寫作,因為知道青春是有限的,理想與感動或許也是有限的。我的心底藏著一股祛除不掉的恐懼,不知哪一瞬間會有怪獸倏然躍出,大口大口吞噬我的青春與理想與感動,只留呆木與疲倦給我。對抗這想像怪獸的方法,我惟一的方法,就是寫作,留下白紙黑字的記錄,留下怪獸吃不掉消滅不了的鐵證,證明自己青春過、理想過、感動過。

  一路寫下來,對於怪獸的恐懼仍然不時閃動著,不過卻也慢慢發現了寫作不同層次的意義。原來以為寫作只是保留青春、理想、感動證據的手段,寫到一個程度才驀然理解:原來寫作同時可以刺激,甚至逼迫青春、理想與感動,不那麼快從生命舞台上謝幕隱退。累積的一行一行,一頁一頁,就像是過程的自己,不斷向現在的自我提醒喊話。」

  楊照與我同年出生,比我大一個月,但原來,除了年齡,尚有其他相同,或許畢竟凡人皆有過青春、理想,以及感動。

是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
    $210
  2. 新書
    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