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心匠意:香港城鄉風俗憶舊

農心匠意:香港城鄉風俗憶舊
定價:300
NT $ 270
  • 作者:陳雲
  • 出版社:花千樹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6-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62897131X
  • ISBN13:9789628971312
  • 裝訂:平裝 / 408頁 / 14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故土風物,一去不返。低首沉吟,無力回天,聊以文字,錄存舊蹟。兩朝政府為香港撰寫偽史,我為山村癡情朋友、叔伯婆娘、游方術士、剃頭匠人作傳,為野魚昆蟲、山精水怪、番薯芋仔寫記。

  黃鐘委地,豺狼當道。山窮水盡,風流雲散。追憶逝去的水土與人情。陳雲在《信報》文化版「我私故我在」專欄的結集。

作者簡介

陳雲

  筆名,本名不傳。香港專欄作家及文化與政治評論人,文章曾見於《明報》、《信報》、《蘋果日報》、《明報月刊》等,近見《信報》及《明報》,以黃老之道謀食,混跡江湖。

  一九九五年於德國哥廷根大學獲文史學院哲學博士,專攻民俗學。去德之前,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中西比較文學及英國文學,復於樹仁學院及珠海書院執教西洋文學。回港之後,曾於香港政策研究所、藝術發展局及民政局供職。

  陳雲是客家人,香港土生,祖籍廣東寶安,幼居山村,長居城鎮,祖父輩在南洋落籍,走上不回歸之路。香港氣候不冷不熱,政局不民主也不專制,社會不開放亦不封閉,好壞兼得,良莠不齊,淹留此地,亦樂事也。

 

目錄

懷舊集總序
是次結集小序
蕉林
死門
崇洋
媚外
辱華
食字
香港大四喜
守成
文社
憶羅志華
變化
農心
毒土
派米
風俗淳厚是福氣
年俗夢憶
鼠年有餘
瘟疫
瘟君出使
財多身子弱
風波
遺囑寫不完
風水與權力疆界
運程書
打小人
真假包山
天星
皇后
廣場
地上鐵
崗松
匠意
紮鐵
茶果
蒸糕
撞邪
燒衣
夜光
土豬
田鼠
浪牛
米飯
真心
失真
馬勒用於民運
史家論國運

 

  刊登一二懷舊文章之後,蒙讀者厚愛,《信報》文化版前編輯梁冠麗君遂於一九九九年一月提議開闢專欄,每隔週四刊登,稿擠或疏懶時,則每三、四週一刊。專欄縱橫議論,報社從不干涉。余性好閑逸,能筆耕多年,有賴編輯鞭策,近年無心正事,每思隱退,幸得現編輯周淑賢君,督促提攜,乃振作為文。

  是書乃專欄文章第四次結集,以農心與匠意為主題。嶼O次結集,以城鄉風俗懷緬之概念,大抵輯錄二○○五年七月至二○○八年三月散見於報章雜誌之文章;配合主題,亦雜有二○○三年之瘟疫舊作。農心是取法自然,匠意則是虔誠製作,前者是鄉村風俗之本,後者為城鎮風俗之源。斯二者,在香港都陷入困境,懷緬之外,亦須思考復興之道,是故書末收入二○○一及○五年之舊文,以民俗學的圖像學(Bildkunde),分析往昔之圖文配置,並借史景遷(Jonathan Spence)之言,略論明朝滅亡之遺憾。

  在新界土地規劃失當之後,香港農業式微,然而有機農產及有機耕作之熱潮,內地漁農產品有違禁毒藥之新聞不絕,又令港人關懷農業及糧食安全;二○○五年,世貿組織在香港召開會議,韓國農民團體來香港示威,令一般香港人認識農民苦況。近來農產價格暴漲,全球糧食告急,亦令現代城市人回歸本根,理解人類日用供應之豐足,並非必然。至於都市公共空間之縮減與舊區重建之規劃,天星碼頭、皇后碼頭、灣仔喜帖街重建、深水?舊區重建乃至紮鐵工人之抗爭,也令一般香港人關懷城市之格局與匠人之命運。

  自二○○六年七月開始,承編輯雅興,余在《信報》專欄開拓系列寫作。以「崇洋系列」開始,繼以「色事系列」及「香港文字學系列」。「崇洋系列」完成,輯錄與此;「色事系列」漣漪重重,餘情未了,暫不收入。「香港文字學系列」寫了七篇,尚待充實,日後再以專題出版。

  是次結集,有所改革以有所傳承。散見多份報刊之文章,以概念組合,順序編排,是為改革;潤飾文字,註解細節,則是傳承。結集成書而需註腳,皆因報紙文章,多用時事起題,又受篇幅之限,事過境遷者,當補註事實,令讀者掌握全豹,不假外求;未盡其意者,則言明道理,註解細節。至於了知事態之長期讀者,閱讀時大可略去註腳。
文章經花千樹出版社編輯孔德華君校閱,三易其稿,感激不已。若有錯字衍文,責任當歸於己。

民國九十七年夏曆戊子三月初四日,西元二○○八年四月九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