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緣.情緣

人緣.情緣
定價:260
NT $ 80 ~ 234
  • 作者:楊小雲
  • 出版社:健行
  • 出版日期:2010-03-0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798283
  • ISBN13:9789866798283
  • 裝訂:平裝 / 24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圓是完美的形體,彎彎曲曲的圈出優雅的線條,那第一筆是起初、也是完成;是起點,也是終點,既有趣又充滿禪意。而有緣千里來相會,多麼神奇的命定?無緣對面不相識,多麼冷酷的錯失?那麼,決定這一切的因由又是什麼呢?是偶然加巧合?還是源於一種心動而萌生的喜歡、情愛所衍發的生命交集。在本書中,作者援引各種例子,闡述人與人之間的「緣」與「圓」,讓老朋友們再回到從前,年輕朋友撥開時光簾幕,探身看看過往,更了解人與人之間得來不易的緣份,並懂得惜福、惜緣。

本書特色

  ★精選暢銷作家楊小雲溫暖親切的生活散文,並搭配精美情境插畫,傳達出人與人之間難能可貴的緣分

  ★全書分四輯,循序漸進就像一本全新的勵志散文。

作者簡介

楊小雲

  是一個醉心於文學花園的女作家。筆調1溫柔敦厚,委婉細緻,創作多元,有小說、抒情散文、兒童文學等多種風格的創作。創作量驚人,出版作品多達五十幾本。她的小說細膩、感人,曾多次搬上螢幕改編為電視劇,感動無數觀眾的心。作品曾獲「中山文藝獎」、「文協」及「中興」文藝小說獎章的肯定。

 

目錄

輯  一 撒嬌是必要的

撒嬌是必要的 017
擦在臉上的是—希望 021
穿在身上的是—自信 025
甜言蜜語 029
喜新厭舊不可怕 033
人緣.情緣 038
情 調 043
相思的滋味 047
情之所鍾 050
迷 054
誰不講理? 058
男人的擔待 061
減肥總在吃飽後 064
大男人的小心眼 068
誰在誰背後? 072
以問答問 076

輯  二  留一盞燈

抱抱我 083
留一盞燈 087
家的向心力 090
牽  掛 094
可愛種種 098
我要她待在家裡 101
聽我細訴 105
家庭娛樂 109
主婦無價 113
夫妻是永遠的朋友 117

輯  三  給我一個微笑

以色事他人 123
給我一個微笑 127
說句好話 131
三輪車憶往 134
分手.結束 139
如果心中有愛 143
常心存感激 147
一諾千金 151
剎那即永恆 155
經驗是不能移植的 159
惜 福 163
隱私權 166
婚 禮 169
你哪裡找? 174
快樂鳥 178
高帽子 182

輯  四 紙上歲月長

迷糊大仙 187
捨不得 195
別迷信聰明 199
心靈蒙塵 204
媽媽的學生,不好當 208
紙上歲月長 213
幸災樂禍 220
一定要做強人嗎? 224
乞討的小手 227
真小器與假大方231
姑息不是同情 235

 

有期望,有快樂—新版代序

  1

  日子要過得有趣味,取決於心態。

  左右心態的要因,在於對生活的期望。

  所謂幸福,並不是建築在什麼了不得的大期望上,而是依附在許多細微的小期望間。大期望常常操之於命運之手,而小期待往往可以握在我們手裡,我們具有控制它、完成它的能力,並且能享受過程,達到自我滿足的愉悅境界。

  世界上小事永遠比大事多,生活裡更是充滿細瑣的小事,真正的快樂要從小事上去找,一面期待,一面生活,每個期待都是希望、都是夢想、都是生命的動力。

  許多期望聽來有點傻、有點俗,別人可能會嗤之以鼻,但是,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是屬於自己的,都是珍寶,都值得等待,都好,都會帶來專屬的快樂和滿足。

  八十二歲的丁爺爺每天五點起床,外出運動兩小時,和「同學」一起上麥當勞吃早餐,聊天、看報、交換回憶。午睡醒來,再約上二三老友去聽紅包場,喝喝茶,打打盹,偶爾相約出國旅遊,吃吃小館,看看書畫展,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挺好。

  「有個盼頭」是丁爺爺生活的金科玉律,這盼頭,就是期待。

  生命最大的悲哀不是死亡,而是失去活下去的動力,若是當一個人清早睜開眼睛,卻找不到起床的理由,那將是何等蒼涼的悲慘?

  生命沒有我們以為的那般嚴肅,生活也不如我們以為的那般沉重;趣味、快樂、幸福就藏在許多細微小事中,工作上的完成,目標達到,孩子的笑聲,和家人去旅行,克服一些障礙,等一封信,認識新朋友,學習新東西,做一件以前不敢做的事,吃頓好餐,喝杯好茶,品點好酒,看本好書,出去走走,許多好山好水等著,為別人服務,服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偶爾犒賞自己一下……都好,都會因盼望而喜悅。

  同樣的星期一,有人精神抖擻地去上班,心裡想著「有班上真好!」有人滿心鬱卒地出門,心裡抱怨著「又要去上班了!」有工作時嫌累,想休息;沒工作了,又恐慌;放假時該好好放鬆,該出去走走,卻又怕人多、怕花錢、怕堵車;待在家裡吧,又覺得無聊,總沒個讓自己開心的方法,總覺得不快樂,老看別人過得比自己好,老看見別人花園的繁花,卻不肯用心開墾自己的園地;沒有栽種又哪來成果?小時候奶奶常說:「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很通俗的一句話,卻蘊涵著很深奧的真實,不是嗎?

  2

  一直相信文字是有生命、有屬性的。

  有些字怎麼看怎麼美,能牽引出廣瀚的想像空間且腦中會浮現出畫面。王維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不僅對詩作了最好的詮釋,也是將文字的美,推疊到最高點。

  很喜歡「圓」和「緣」這兩個字。

  細細念念,慢慢品品,竟嚼出甜甜的幸福。

  圓是完美的形體,彎彎曲曲的圈出優雅的線條,那第一筆,是起初、也是完成,是起點,也是終點,既有趣又充滿禪意。緣於愛圓,特別訂作了一張直徑一○六公分的圓形餐桌,一個人坐著用餐不覺得孤單,兩個人同桌,有幸福感,過年時,一大家人圍爐,絲毫不嫌擠;妙的是,每週三的家庭小組聚會,姐妹多到必須擺十把椅子,圍出一個大圓,好圓滿,有時只來五位,照樣邊邊不缺,還是圓滿。「圓」竟是如此神奇,如此具包容性,它能將大小聚攏,融成一體。福建土樓獨特的圓形建築,堪稱建築史上一絕,把一大族人圍在一塊,既溫馨又安全,正是「天地方圓交相映,方圓錯落聚相依,外城內家各有序,千百年來貫古今」,中國人的智慧藉著建築呈現出外柔內剛的圓融,真是獨具巧思,神乎其技。

  青春年少時,曾夢想擁有一張大圓床,身子隨著夢境飄浮旋轉,一覺醒來,剛好轉回原點,豈不美妙、有趣?

  再來說說同音字「緣」,那就更有味道了。

  不同於「圓」的是,這個「緣」字有溫度,有色度,唸起來有點纏綿、又有點無奈。

  有緣千里來相會,多麼神奇的命定?

  無緣對面不相識,多麼冷酷的錯失?

  那麼,決定這一切的因由又是什麼呢?

  是偶然加巧合?還是源於一種心動而萌生的喜歡、情愛所衍發的生命交集。

  據一份統計資料顯示,人的一生中大約會認識一千七百個人,而能成為朋友的,不過二百人左右,至於真正的知心好友,最多不過十人。可在現實生活哩,能有二三知己,算是幸運的;如果這二三知己當中包括你的另一半,那就太幸福了,這意味著你們真個是緣定三生呢。

  學歷好、人漂亮、身高一六五公分的小菱,常常愛嬌地捧著她不良於行的丈夫的臉自我調侃:「我還真會挑呢。」丈夫則捏著她鼻子說:「妳是上帝派給我的天使。」

  當初他們要走進禮堂時,女方父母激烈反對,朋友也不看好,在接受婚前輔導時,牧師很委婉地提醒小菱「要冷靜,再多禱告。」小菱堅定地說:「我看他是用心,不是用眼睛。」

  兩個陌生人的生命在偶然中有了交集,相互融合,成就了一段姻緣,很美。

  3

  二十年前出版的「人緣.情緣」曾陪伴許多朋友走過青春歲月,人長大了、變老了,但是,文字卻不曾老去,仍以一種奇特的魅力存活著,好堅韌的生命力。這生命力源自於蘊涵於文字內在的情感,一份人類普遍、共通的情感,包括了親情、愛情、友情、人情、物情。這些屬於人類特有的情感,遠遠超越了動物性的基本需求,成為世間極美極真極寶貴的人類非物質文明寶藏。

  而書寫每一個文字之作者,將觀察所得消化融合之後,彙集出個人的看法,以文字加以表達,便成為一篇篇作品,在這些作品裡,既有著屬世的觀點,也有著屬人的意見;既流露出輕淡的批判,又帶著些許美感;既溫馨又真實,最重要的是,有一股自自然然的親切,流曳在字裡行間,靜靜地萌生著互動,進而引發認同與共鳴。

  這,便是文字不老的原因。

  歲月改變的是容顏,變不了的是人性,是人類共通的情感。這本書中的一些文章,雖然寫的時間距今有點遠,然而那許多內容,在今天看來,依舊鮮活生動,依舊不陌生、不覺老套,就如同《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古典名著雖是古典小說,千載後讀來,一樣美麗動人,絲毫不減新鮮,遠遠高於任何時代。

  站在這些文學巨著旁,「人緣.情緣」自是微不足道!像小嬰兒一般,有點幼稚,卻不失可愛;未必有多經典,卻滿是誠懇;正如我的寫作風格,文字不是頂完美,內容不是特高遠,但每個字、每句話,都是用生命以最誠懇的心去灌注、去呈現,希望在展讀時,能感受到這份溫暖、貼心的溫暖。

  老書新印,並選入《圓內圓外》《有你有我》部分文章,給了本書新生命,是復古,也是懷舊。就讓老朋友們再回到從前,年輕朋友何不撥開時光簾幕,探身看看過往?然後,在新舊交錯間,會發現全然不同的看見。

  挺美、挺有趣的。

 

內容連載

撒嬌是必要的
撒嬌不是賣弄,和發嗲不同,不是存心取悅於誰,而是自然流露。要自然流露,最重要的必須要有很美、很羅曼蒂克的心態……

撒嬌,是一種動、靜兼併,極可貴、可愛的情致,也是一味調劑生活、增進情感的上上柔軟品。

可惜的是,真正懂得它的人甚少,知道運用、受用、享受它的男人女人不多,更可歎的是,長久以來,這麼好的一份潤滑劑,卻被蒙上一層晦澀的陰影。撒嬌,遂成為「次等人」賣弄、討好的手段,正常的一等人,是不屑於此,只有小女孩,或是一些「特殊職業」的女子,施狐媚、弄姿色的「惑術」,普通女人,豈可如此,更何況用之於夫妻之間?別說做太太的不敢,就是一般大男人也無福消受。反正都做了夫妻,又何必來那一套?

問題就出在這裡,反正都做了夫妻,一切都免了,於是,丈夫變成早出晚歸工作賺錢,妻子則沉默地操持家務。孩子小的時候,還以孩子為重心,容易產生話題,有共同目標,等孩子一天天長大,彼此的維繫力便日益薄弱,各自在對方眼中,逐漸變成視而不見,就像擺在屋裡的一張桌子、板凳。於是,丈夫感歎於自己的寂寞、勞苦,妻子自憐於青春不再,兩人都對家感到失望,都覺得自己付出太多,所得不過是一片空虛,於是,便有所謂的「婚姻倦怠期」出現,於是,稍一不慎,便會接納另一份新的情感,於是,無盡的痛苦、煩惱便接踵而至,於是……

如果,在一開始,兩人都能了解相處之道,除了「相敬如賓」外,還得添加很多調味品,如撒嬌、幽默、調侃等等。如果一個丈夫有欣賞妻子撒嬌的雅興,並間接地予以鼓勵,如果一個妻子懂得在適當的時候,運用一下屬於女子的「嬌」來化解丈夫的「僵」,那麼,不僅僅自己愉快,更能使得夫妻間的關係更美好、更甜蜜。

只是,和許多其他能力一樣,撒嬌也需要學習,需要幾分智慧加以運用的,否則「東施捧心,徒增其醜,鄉人不忍視之」。
首先,在觀念上必須正確,撒嬌不是賣弄,和發嗲不同,更不能用之於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再者,撒嬌並不是存心取悅於誰,而是自然流露,要自然流露,最重要的必須要有很美、很羅曼蒂克的心態。一個女人,儘管年齡再老、再成熟,能力再強,但保有一顆童稚之心,和一份少女情懷,是必要的。這並不表示要在言行舉止上裝出嬌滴滴的樣子,而是指在心態上要有一個角落裡,讓它永遠柔軟,永遠充滿了感性,當妳面對丈夫時,用那一小方溫柔來包容,來做為交會的聚點。

同樣的,撒嬌不是女人的專利,一個聰明的丈夫,應該會向太太撒個嬌,當然不是忸怩作態、擠眉弄眼,或許是一句話、一個要求,往往會比妻子撒嬌的效果大得多呢。
撒嬌,一點都不丟臉,運用得當,絲毫不覺肉麻。樂府詩裡裏有一首〈丹陽孟珠歌〉:「望歡四五年,實情將懊惱,願得無人處,回身與郎抱。」堪稱撒嬌的典範。

「願得無人處,回身與郎抱」,多少嬌、多少情、多可愛?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1
    $80
  2. 二手書
    37
    $97
  3. 新書
    79
    $205
  4. 新書
    85
    $221
  5. 新書
    9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