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大教堂建築的故事

聖彼得大教堂建築的故事
定價:360
NT $ 110 ~ 378
  • 作者:米勒
  • 原文作者:Keith Miller
  • 譯者:鄭明萱
  • 出版社:貓頭鷹
  • 出版日期:2010-05-0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620110
  • ISBN13:9789862620113
  • 裝訂:精裝 / 24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一座建築,一個傳奇;一座建築,一部歷史。

走過千年歲月的璀璨建築奇蹟,它是新耶路撒冷,是上帝之城。

  基督將天國的鑰匙交給彼得,彼得成為基督在地上的代言人,將福音傳到世界。西元四世紀,君士坦丁大帝在彼得的埋骨之所建造一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到了十七世紀初,它歷經修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能容納六萬人望彌撒;它是梵蒂岡城的地標,也是歷任教宗埋骨的聖堂。

  西方歷史上最著名的藝術家、建築家,都曾參與這座教堂的建造或裝飾工程,包括米開朗基羅、貝尼尼、卡諾瓦幾位大家,完成了震攝人心的巴洛克圓頂、精雕細琢的青銅華蓋、由兩百多根廊柱環抱著的聖彼得廣場,以及文藝復興時期多位藝術家的曠世巨作,如聖母慟子像等。

  當你拜訪這座世界最大的教堂,等於走訪一趟歐洲歷史。這座教堂走過千年歲月,從西元四世紀一座彼得埋骨的小教堂,歷經羅馬帝國的興衰、基督教世界的建立、文藝復興時期的革新洗滌,緩步走進二十一世紀,經過歷任教宗與世俗權力的更迭,而這些人最後埋在它底下。循著這條路徑,你可以看到文化、宗教、歷史、藝術在這座教堂裡頭刻畫的痕跡,再沒有其他建築有如此滄桑又輝煌的歷史。

  作者一層層剝開千年來同一建地原址上的先後教堂,敘述這樁企圖龐大、過程艱巨的大工程。描述大教堂所展示的帝王與教皇之間的權力關係,如何在歷史上同時作為一個進行敬拜、朝聖、集會、與觀光多角色的空間;建築本身形成的時空對話、與近旁梵蒂岡其他建築以及整個羅馬城之間的互動。我們也要深入這棟建築,再現四世紀舊堂的僅存遺跡,探索深藏它底下的墓群謎團。

  這是一本切入角度非常與眾不同的「建築物傳記」,是歷史、也是偉大藝術與建築的探索。書後還提供遊覽的詳細建議,你可以跟著作者的步伐漫遊這座世界最大的教堂。文中還穿插精采圖片與畫作。對於初次接觸聖彼得大教堂的人,這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如果你已造訪過,你會希望那年去羅馬時,就已經看過這本書。

作者簡介

米勒(Keith Miller)

  曾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歷史,他深入研究這座負有盛名又充滿爭議的建築物:誰建了它、它的造型如何又為何如此造型;它底下有什麼;在它裡面走動參觀之際,它又如何地刺激啟迪我們。這是米勒的首部著作,他一一呈現這座建築的歷史、傳記,也深入偉大藝術與建築的探索。他現在是新聞從業者、大學教師、評論者,居於倫敦。

譯者簡介

鄭明萱

  政大新聞系畢,美伊利諾大學廣告碩士、北伊利諾大學電腦碩士,曾任美國某大公司企業資訊分析部門經理,公餘從事翻譯寫作。著有《多向文本》,主要譯作包括:《極端的年代》、《少年時》、《到葉門釣鮭魚》等,並以《從黎明到衰頹》(貓頭鷹出版)一書,獲二○○五年第二十九屆金鼎獎一般圖書最佳翻譯人獎。

 

目錄

推薦序 宗教藝術的寶庫:聖彼得大教堂 漢寶德
前言
再版前言

第一章 走向聖彼得堂
聖彼得大教堂,不但是教堂,也是步行好去處,在這方面它可說獨步天下……彌補了世上各型知名大道:倫敦皮卡迪利、紐約百老匯街的不足。它是全世界最宏偉壯麗的區域。即或不然,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最能消閒娛目的所在。  ──亨利.詹姆斯

第二章 作祭司也作君王
教宗管多少部門?  ──(據稱)史達林(所言)

第三章 重生
人一定要為宗教所改變,而不是宗教被人所改變。  ──十五、六世紀神學家義大利樞機主教∕維泰博的吉列斯

第四章 精雕細琢
如果你不經常打破一下規矩,就永遠無法超越規矩。  ──貝尼尼

第五章 聖龕
你們已經用墳頭、墓穴,塞滿了整個世界,然而在你們的經文裡面,卻沒有一處說道:你必須匍匐屈膝墓間,對它們敬拜致意。  ──「背教者尤利安」,《反對基督徒》

第六章 藝術學園
從薩賓丘地來的八、九位農民,呆站在歷山七世墓前,嘴大張著……瞻仰過教宗遺骸之後,回到自己山區的家鄉,他們包準比來之前會是個更好的天主教徒。  ──斯當達爾《漫步羅馬》

第七章 視野
我問磚,它想要什麼;它回答,我想當一個拱。  ──二十世紀建築名家路易斯.康
計畫一遊?

附圖列表
致謝
中英對照表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1
    $110
  2. 二手書
    72
    $260
  3. 新書
    9
    $324
  4. 新書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