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雜記

倫敦雜記
定價:120
NT $ 79 ~ 247
  • 作者:朱自清
  • 出版社:博雅書屋
  • 出版日期:2011-12-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098397
  • ISBN13:9789866098390
  • 裝訂:平裝 / 100頁 / 32k / 13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詩籍鋪真是米米小,在一個大地方的一道小街上;
國家畫院匹對著特拉伐加方場一百八十四英尺高的納爾遜石柱子;
倫敦乞丐在路旁畫畫的多,寫字的卻少。

  福也爾書店有著世界最大的新舊書店之稱,乍進去,彷彿書海般,你必須要自己慢慢地殺出一條道兒來;海德公園周圍滿是鐵欄杆,車門九個,遊人出入的門無數,占地二千二百多畝,繞園九里,是倫敦公園最大的;英國講究早飯,有麥粥、火腿蛋、麵包、茶,有時還薰鹹魚、果子;聖誕樹的風俗是從德國來的,德國也許是從斯堪第那維亞傳下來的,斯堪第那維亞神話裡有所謂世界樹,用根和枝子聯繫著天地幽冥三界;倫敦人對動物園的趣味很大,有的報館專派有動物園的訪員,給園中動物作起居注,並報告新來到的東西。……倫敦看似古老難以滲透的文明,卻在朱自清細膩、簡煉的文字下,活靈活現了起來,彷彿可以看見一幅幅的風景在眼前浮動過,這遊記不僅僅是物的記載,更看見了英國人道地的生活方式,也體會他們對生活的態度。

  一本體驗倫敦「人」、「情」、「味」的旅遊隨筆,帶著你我走過倫敦豐富多變的歷史和景色。

本書特色

  倫敦,作為英國的首都、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擁有的是非凡的歷史和文化。

  朱自清在倫敦居住達七個月,一段不算長的時間,卻讓他看見了多樣的人和情。

  在朱自清細膩、簡煉的文字下,倫敦的「人」、「情」、「味」活靈活現了起來,搭配鉛筆畫風的倫敦風景圖片,彷彿可以看見一幅幅的風景在眼前浮動過,這遊記不僅僅是物的記載,更看見了英國人道地的生活方式,也體會他們對生活的態度。

作者簡介

朱自清

  原名自華,號實秋,後改名為自清,字佩弦。

  幼年受傳統的古典教育,大學時代即開始創作新詩,一九二三年發表長詩〈毀滅〉,在當時的詩壇上發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九二五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古典文學的研究。抗戰爆發後,曾與葉聖陶合著《國文教學》。享年五十一歲。

  作品尚有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你我》等,有著作二十餘種,約二百萬字。

 

目錄


三家書店
文人宅
博物院
公園
加爾東尼市場
吃的
乞丐
聖誕節
房東太太

 

  一九三一到一九三二年承國立清華大學給予休假的機會,得在歐洲住了十一個月,其中在英國住了七個月。回國後寫過一本《歐遊雜記》,專記大陸上的遊蹤。在英國的見聞,原打算另寫一本,比《歐遊雜記》要多些。但只寫成九篇就打住了。現在開明書店惠允印行;因為這九篇都只寫倫敦生活,便題為《倫敦雜記》。

  當時自己覺得在英國住得久些,尤其是倫敦這地方,該可以寫得詳盡些。動手寫的時候,雖然也參考裴歹克的《倫敦指南》,但大部分還是憑自己的經驗和記憶。可是動手寫的時候已經在回國兩三年之後,記憶已經不夠新鮮的,興趣也已經不夠活潑的。—自己卻總還認真地寫下去。有一天,看見《華北日報》上有記載倫敦拉衣恩司公司的文字,著者的署名已經忘記,自己在《吃的》那一篇裡也寫了拉衣恩司食堂;但看了人家源源本本的敘述,慚愧自己知道的真太少。從此便有擱筆之意,寫得就慢了。抗戰後才真擱了筆。

  不過在英國的七個月畢竟是我那旅程中最有意思的一段兒。承柳無忌先生介紹,我能以住到歇卜士太太家去。這們老太太如《房東太太》那篇所記,不但是我們的房東,而且成了我們的忘年朋友。她的風趣增加我們在異國旅居的意味。《聖誕節》那篇所記的聖誕節,就是在她家過的。那加爾東尼市場,也是她說給我的。她現在不知怎樣了,但願還活著!倫敦的文人宅,我是和李健吾先生同去的。他那時從巴黎到倫敦頑兒,有了他對於那些文人的深切的嚮往,才引起我訪古的雅興。這個也應該感謝。

  在英國的期間,趕上莎士比亞故鄉新戲院落成。我和劉崇鋐先生,陳麟瑞先生,柳無忌先生夫婦,同趕到「愛文河上的斯特拉福特」去「躬逢其盛」。我們連看了三天戲。那幾天看的,走的,吃的,住的,樣樣都有意思。莎翁的遺跡觸目皆是,使人思古的幽情油然而生。而那安靜的城市,安靜的河水,親切的旅館主人,親切的旅館客人,也都使人樂於住下去。至於那新戲院,立體的作風,簡樸而精雅,不用說是值得盤桓的。我還趕上《阿麗思漫遊奇境記》的作者加樂爾的紀念—記得當時某刊物上登著那還活著的真阿麗思十三歲時的小影。而《泰晤士報》舉行紀念,登載《倫敦的五十年》的文字,也在這時候。其中一篇寫五十年來的男女社交,最惹起人今昔之感。這些我本打算都寫在我的雜記裡。我的擬目比寫出的要多一半。其中有關於倫敦的戲的,我特別要記吉爾伯特和瑟利文的輕快而活潑的小歌劇。還有一篇要記高斯華綏的讀詩會。—那回讀詩會是動物救濟會主辦的。當場有一個工人背出高斯華綏《法網》那齣戲裡的話責問他,說他有錢了,就不管正義了。他打住了一下,向全場從容問道,「諸位女士,諸位先生,你們要我讀完麼」?那工人終於嘀咕著走了。—但是我知道的究竟太少,也許還是藏拙為佳。

  寫這些篇雜記時,我還是抱著寫《歐遊雜記》的態度,就是避免「我」的出現。「身邊瑣事」還是沒有,浪漫的異域感也還是沒有。並不一定討厭這些。只因新到異國還摸不著頭腦,又不曾交往異國的朋友,身邊一些瑣事差不多都國內帶去的,寫出來無非老調兒。異域感也不是沒有,只因已入中年,不夠浪漫的。為此只能老老實實寫出所見所聞,象新聞的報道一般;可是寫得太認真,又不能象新聞報道那麼輕快,真是無可如何的。遊記也許還是讓「我」出現,隨便些的好;但是我已經來不及了。但是這九篇裡寫活著的人的比較多些,如《乞丐》《聖誕節》《房東太太》,也許人情要比《歐遊雜記》裡多些罷。

  這九篇裡除《公園》《加爾東尼市場》《房東太太》三篇外,都曾登在《中學生》雜誌上。那時開明書店就答應我出版,並且已經在隨排隨等了。記得「七七」前不久開明的朋友還來信催我趕快完成這本書,說免得彼此損失。但是抗戰開始了,開明的印刷廠讓敵人的砲火燬了,那排好的《雜記》版也就跟著葬在灰裡了。直到前些日子,在舊書堆裡發現了這九篇稿子。這是抗戰那年從北平帶出來的,跟著我走了不少路,陪著我這幾年—有一篇已經殘缺了。我重讀這些文字,不免懷舊的感慨,又記起和開明的一段因緣,就交給開明印。承他們答應了,那殘缺的一篇並已由葉聖陶先生設法鈔補,感謝之至!只可惜圖片印不出,恐怕更會顯出我文字的笨拙來,這是很遺憾的。

朱自清,三十二年三月,昆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6
    $79
  2. 新書
    66
    $79
  3. 新書
    85
    $102
  4. 新書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