帚珍集:那些年,還未褪色的感時與懷舊

帚珍集:那些年,還未褪色的感時與懷舊
定價:380
NT $ 238 ~ 342
  • 作者:張祖詒
  • 出版社:世界書局
  • 出版日期:2012-09-2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0604921
  • ISBN13:9789570604924
  • 裝訂:平裝 / 449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觸及題材廣泛,包括緬懷過往長官和友人之生平事蹟、影響整個時代之歷史事件、以及翻譯外文,痛斥「雅爾達密約」對近代中國權益之損害等。

  張祖詒先生曾為嚴家淦、蔣經國兩任閣揆、元首掌理文翰。在他所撰寫的文章中,以其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為許多事件做了說明,解答疑問,像是〈善未易明、理未易察〉中,對於二二八事件的政府處理報告,或是〈當初為何選他〉中,李登輝先生當選副總統的提名經過等。而在他為兩位元首擬的講稿中,更表現出了當時國家的困境,與國人在困境中仍舊堅毅不撓、上下一心的精神。此外,在人物寫照上,心平氣和的沈昌煥先生、冷靜機智的俞國華先生、亦狂亦俠亦溫文的孫法民先生,其音容舉止,躍然紙上。

本書特色

  本書乃作者感時抒懷作品之結集,內容多元,包羅萬象,除緬懷長官蔣經國總統、友人孫法民先生、沈昌煥先生等人的生平事蹟外,尚提到親身參與的近代歷史大事,如抗戰勝利時於東北長春之所見所聞等,文章豐富深厚,箇中所含學問涵養可見一斑。

  另附多張彩圖,佐以文章,堪為歷史之見證。

 

目錄

出版者的話
作者的話──代序

(一)國內外形勢的分析與檢討
──民國五十五年三月二日行政院嚴院長家淦在國民大會第一屆第四次大會報告辭
(二)近代工程技術面面觀
──民國五十七年六月二十四日嚴副總統家淦對中國工程師學會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致詞
(三)從複雜困境中走出簡單的道路
──民國六十一年六月十三日行政院蔣院長經國就任後向立法院第一屆第四十九次會議施政方針報告詞
(四)中國之統一與世界和平
──民國七十五年三月廿九日蔣主席經國在中國國民黨第十二屆三中全會開幕致詞
(五)蔣總統在中華民國行憲四十週年紀念大會講詞
──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蔣總統經國在國民大會行憲四十週年紀念大會致詞

以上是作者為嚴、蔣二位先生所撰許多文稿中選錄的五篇講詞

(六)投資保證與投資爭執的仲裁
──民國五十六年一月「今日經濟」月刊
(七)對馬文「三項挑戰、四項標準」的看法
──民國七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送中央社發表嗣因故撤回
(八)盛德遺澤 無盡追思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十三日中央日報
(九)我所認識的費驊先生
──民國八十年二月費先生八秩冥誕紀念文
(十)善未易明、理未易察
──初讀「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有感
(十一)一代完人嚴靜波先生
──民國八十三年四月一日聯合報──嚴前總統哀思錄
(十二)冷靜機智的俞總裁
──民國八十三年三月俞國華先生八秩榮慶祝賀文
(十三)老夫聊作少年狂
──民國八十五年五月一日「新聞天地」週刊
(十四)當初為何選他?
──民國八十八年三月「傳記文學」月刊
(十五)一次值得永遠回憶的行政院會議
──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中外雜誌」月刊
(十六)心平氣和的沈昌煥先生
──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沈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文
(十七)亦狂亦俠亦溫文
──民國九十六年元月孫法民先生百歲冥誕紀念文
(十八)教我如何不想他
──民國九十七年一月五日中國時報
(十九)「經國之治」的時代意義
──民國一○○年三月天下文化事業編輯「百年仰望」
(二十)我在長春一百天
──民國一○○年六月郝柏村解讀蔣公中正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插文
(二十一)稱奇、稱道、稱賞
──民國一○○年六月焦廷標著「見景生意創實業」序文
(二十二)九一八事變和雅爾達密約
──民國一○○年九月海峽兩岸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綜合座談報告文
(二十三)雅爾達和顧問們(伊莉沙白.勃朗原著)
──民國一○○年九月海峽兩岸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綜合座談報告之參考文
(二十四)中華民國第一號公僕──蔣經國
──民國一○○年十月行政院新聞局編輯「百年風華」
(二十五)國史館《蔣中正總統五記》新書發表會致詞
──民國一○一年一月十八日國史館「蔣中正總統五記」新書發表會致詞

附錄──選錄隨興雜文
(一)有險無驚
──二○○七年投稿美西世界日報未蒙刊出
(二)九十感懷 賦歌自娛
──二○○八年寫於美西舊金山寓次,僅傳族人閱覽
(三)「最後」「第一」──拔牙有感
──二○一一年寫於台北,僅傳族人閱覽

卷後語

 

出版者的話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每個時代裡都蘊藏著無數的挑戰和機會,每個時代的人都會鑄下不可逆轉的成功和失敗,這些過往的人與事好似一磚一瓦般堆疊出今日我們立足的基石,這就是這本書所記述的─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為堅持他們信奉的人生道理所走過的路,為保護他們至愛的家園所做過的努力。

  張祖詒先生的大作《帚珍集》能委由世界書局編輯出版,是我與所有同仁的榮幸。張先生曾為兩任閣揆與元首掌理文翰,他在此書中撰寫的文章,都是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此刻細讀,也為許多近代歷史事件和問題做了極好的說明與解答。像是〈善未易明,理未易察〉一文中,有關二二八事件的處理報告,或是〈當初為何選他〉一文中,李登輝先生當選副總統的提名經過等等。而他為嚴家淦先生和蔣經國先生所撰寫的重要文稿中,更清晰顯示出了當時國家所面臨的困境,和政府領導人沈穩睿智、堅毅不撓的精神,也讓我們鮮活地回憶起那個物質不甚豐饒,但全國上下一心,精誠團結的年代─大時代啊!是那個時代特有的人情與風骨、堅持和寬容確保住寶島同胞安身的命脈、鐫刻出令世人拍案敬服的台灣奇蹟。

  張先生文采精妙,筆鋒所及之處,均能發人深省,不論是大政方針的擘劃策勵,或是思憶故人的溫婉深沈,都讓人感觸萬千,特別是〈教我如何不想他〉一文,從此文刊出一波三折的過程,到檢視當今環境中充斥的自私猜疑、混亂貪婪,讓我們深深捫心自問,眼前社會中彌漫的忌恨挑撥、分裂對立真的就是前人走過的痕跡?就是歷史想告訴後人的事?誠如作者文中所言:「懷舊是為了未來」,今日社會發展處處面臨瓶頸,年輕一代找不到自己的路,我們若能敞開胸懷、平靜客觀地去看看那些讓貧困的台灣在世界上站起來的人曾經怎麼說、怎麼做,是否會幫助我們更能看清未來的方向?相信本書能帶給追求獨立創新的現代人極好的省思。

  在編校此書的過程中,時時可見作者的謹慎認真、細心用心,對工作同仁體貼親切,做事要求迅速確實。我們深深敬佩他謙和誠懇的風範,我想,他就是書中締造中華民國光輝歷史的人。他見證了國家興衰起伏的關鍵時刻,也經歷了世代流轉的悲歡冷暖,卻始終保持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清逸脫俗,在平淡的生活中修為出高亮的品格,在平實的言行中成就了非凡和偉大。

  張祖詒先生和夫人也是家父母的好朋友,我數十年來見他二位總是親切優雅、笑臉迎人。家父閻奉璋生於民國五年,和張伯伯同樣經歷了那段驚濤駭浪的歲月。我讀書中〈我在長春一百天〉時,想起父親也曾對我深深憶述他獲派往東北接收,在新聞工作崗位上報導蔣夫人為收回東北與蘇聯交涉的艱苦,他當時在報上刊出的〈再別長春〉同樣反映出山河破碎的感懷,他和郝伯伯、張伯伯一樣,都對一九四五年的長春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我寫此文時,正是父親往生六週年的紀念,父女連心,他必有感,或者再深深憶起那美麗又破碎的長春……。父親生前指示,世界書局肩負的是文化傳承的使命,要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相信這本書頁中記述的人與事,都深入淺出地留載了前輩們寶貴的經驗,作為後生晚輩的我,虔誠感念父執前輩們篳路藍縷、身體力行所昭示的堅忍、寬容和處事智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3
    $238
  2. 新書
    85
    $323
  3. 新書
    9
    $342
  4. 新書
    9
    $342
  5. 新書
    9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