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濤裡的精彩:李憲榮回憶錄

驚濤裡的精彩:李憲榮回憶錄
定價:360
NT $ 110 ~ 360
  • 作者:李憲榮
  • 出版社:翰蘆
  • 出版日期:2014-05-1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860392
  • ISBN13:9789865860394
  • 裝訂:平裝 / 23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一九九○年代以前,政府以違反人權的手段阻撓政治異議人士返台,許多海外台灣人無法獲得返台加簽,從此有家歸不得,長年飄零其他國家。

  「黑名單」像一道森冷的高牆,雖然封鎖了返鄉路,但無法阻擋歸鄉之情。許多的黑名單人士,想盡辦法「翻牆回家」。其中,黑名單的「首惡」分子李憲榮,更在重重鐵籬阻隔下,於一九八九年在台灣成功現身,並以「世台會」會長的身分親自主持「世台大會」,此舉震驚了執政當局,也激勵了全島民心。這段面臨逮捕、牢獄 囹圄的驚險過程,以及不出示證件而能獲得通關禮遇離台的經過,都在這本《驚濤裡的精彩》清楚說明了原委。

  自從黑名單解禁後,作者總算能「合法」返台,他在大學校園裡傳播學術、用心教育下一代子弟,並以「台獨生活化,生活台獨化」很沉潛地和台灣土地共呼吸。這本書是作者的唯一人生回顧,有精彩的故事,有深厚的期許,更有他對時局的看法。這是當代台灣人從事反對運動,不屈從威權政治,所保留的第一手見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憲榮


  1942年7月19日 台中市北屯

  現任
  ‧長榮大學名譽教授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理事長
  ‧台灣加拿大研究學會常務理事

  學歷
  ‧美國北德州大學政治學公法組博士
  ‧美國西伊利諾大學政治經濟學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畢業
  ‧台中商職初高中、台中篤行國小

  經歷
  ‧長榮大學翻譯學系(所)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兼任教授
  ‧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兼任教授
  ‧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
  ‧靜宜大學通識中心兼任教授
  ‧台灣文化學院教授兼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教務長、代理院長
  ‧美國及加拿大數所大學教授
  ‧台灣翻譯學學會理事長
  ‧現代文化基金會董事
  ‧台灣國際研究學會理、監事
  ‧台灣教授協會法政組召集人
  ‧台灣國會辦公室主任
  ‧台北寶島新聲廣播電台(TNT)理事長
  ‧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世台會)會長
  ‧加拿大台灣同鄉會(加台會)會長
  ‧多倫多台灣同鄉會會長
  ‧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中央委員
  ‧制憲運動海外聯盟總召集人
  ‧「人民制憲會議」中央政府組召集人
  ‧李登輝之友會全國總會副總會長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中央委員、國際關系部主任、台中工作站召集人
  ‧美國華盛頓台灣國際關係中心兼副主任
  ‧趙耀東先生(前經濟部部長、利台公司董事長)英文秘書
  ‧台灣陸軍軍法官
  ‧政治大學法律學會總幹事
 

目錄

第1篇 家世和求學篇
從小鄉村到大江河
父祖的樂天知命/快樂無憂的日子/進入台中商職/拒絕國民黨/高職生考取政大法律系/不再嚮往司法生涯/擔任趙耀東的英文秘書/攻讀學位克服困難/我的求知觀
 
第2篇 服兵役篇

匍匐前進的軍旅
成功嶺上/軍隊裡的黑文化/李法官不和稀泥/軍中人權不昌明/全民防衛的國防
 
第3篇 海外生活篇
太平洋的彼岸
 前往美國途中/留學期間精打細算/在海外留學增廣見聞/在美國安家立業/峰迴路轉定居加拿大/參與台灣人社團活動/台獨生活化與生活台獨化/台灣人家庭的海外生活
 
第4篇 學術活動篇
在大學校園裡
赴美深造的轉折/優游於教學與著述/成立「台灣文化學院」/中山大學劉維琪打壓教職/在長榮大學的悠哉與忙碌/長榮大學的7-11教授/大學裡的「戶長」/台灣的大學沉淪/學術深耕與人才扎根
 
第5篇 海外政治運動篇
海外的浪濤
留學生的政治選擇/擔任台灣同鄉會會長/海外的草根力量/海外同鄉會/選上世台會會長/世台會自由返鄉運動/燕子湖的世台會/FAPA的政治與外交/中華民國的虛幻神話
 
第6篇 世台會與黑名單篇
突破返鄉的封鎖線
黑名單的白色恐怖/被綁架的約談/黑名單的迢遙返鄉路/衝破封鎖在台灣現身/鬥智與鬥法/國民黨政府束手無策/通關禮遇離開台灣/國民黨政府死要面子/解禁黑名單的遲來正義
 
第7篇 島內政治活動篇

回到美麗島
不尋常的返鄉/擔任「台灣國會辦公室」主任/參與「台灣獨立建國聯盟」運作/舉辦「台灣發展經驗國際研討會」/參觀日本海軍大演習/擔任台北縣政府顧問/參加「台灣教授協會」運作/參與廣播電台運作/對美洲外交雙軌的計畫/制憲和台灣正名運動/推動全民防衛的國防/立院「十三大惡」記者會/二十二名「利委」記者會/台灣加入聯合國運動/公民投票運動/社團參與的歷程/長榮大學的歲月/不斷論政/台灣憲政體制何去何從
 
第8篇 總結篇
回首與前瞻
勇於追求精彩的人生/轟轟烈烈的政治運動參與/我的期望與擔憂
 

代序

  追求精彩的人生有人說,人從出生就一步一步走向死亡,這是沒錯的。當然從出生到死亡之間,每個人走的方向、路徑、時間長短、方法,以及沿途遭遇到的人事物各不相同,因此死後所遺留下來的足跡和成就也不相同。

  從出生到懂事之間,個人並沒有什麼自主的能力,端靠扶養者(父母或他人)的資源、扶養的環境和方式。因此出生於古代的貴族和現代的權貴家庭,一開始就佔有很大的便宜和優勢,他們成功的機會當然比一般人大很多,但這並不保證日後一定就會有很大的成就。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人並非生於貴族或權貴之家,他們想在身後留下什麼足跡那就要靠自已的能耐了。

  我的出生家庭只能算是普通甚至卑微,我從未見過祖父,祖母有綁小腳,會抽煙(但不是鴉片,因為抽不起)。據我所知,祖父到父母這兩代都是農家出身,並未受過正式的教育,母親是一生都不識字的家庭主婦,父親原不識字,但能自力自強,很辛苦地去私塾旁聽而成為識字的人。在當時,甚至現代,識字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改變了我們一家的命運,父親可以不必辛苦種田來賺取非常微薄僅能餬口的收入,而能經商,甚至幫人寫田契,自己買賣田地而賺錢,大大地改善了我們家的生活,兄姐們也曾經有過比鄰居小孩更富裕的生活。後來不幸田產都被國民黨政府徵收(其實是沒收),又回到小康之家,但至少家裡的小孩都能享有教育的權利。

  我小學畢業後,父親原希望我去讀商業學校,畢業後能在銀行或金融機構謀得一份安定的工作。這個用意當然是很好的。不過就在中學(高商)畢業後,我有一個很大的志願,想成為法官或律師,為社會伸張正義,追求一個比較精彩的人生。這樣的志氣從何而來,我已不記得。總之,我完成我的志願,從商職畢業考上政大法律系。在讀法律系的時候,心智也暫成熟,在大四住台北國際學舍時和一位耶魯大學博士生、來台灣搜集寫博士論文(關於亞洲人類考古學)資料的加拿大人為室友,開始嚮往到國外進修充實,追求更高的學識,到了當預官(軍法官)的時候被調往景美軍法學校(後併入政工幹校、現為國防大學),和一群司法官和檢察官們同在「戰地司法班」受訓,聽到許多有關司法界的貪污腐敗事情,於是改變追求司法官或律師的初願,下定決心出國去進修。

  要出國要有錢也要有點本事,特別是知道家裡不可能拿出一筆很大的錢,那就要自己想辦法。所幸我大學四年的成績不錯,英文能力(特別是文法和字彙)也在考大學前的努力而奠定很好的基礎,在大學期間又繼續加強,所以托福分數考得很高,申請到兩個頂尖大學(McGill和Toronto)的入學許可卻得不到獎學金,所以再延遲一年申請美國的大學,得到美國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的助教獎學金,通常美國的大學和加拿大的大學一樣,對外國學生來校之前不會給獎學金,尤其是助教獎學金 (teaching assistantship),也許是我的運氣好或是註定要去美國,加上我在政大法律系時的恩師和系主任張彝鼎在出國程序上的幫助,就這樣才順利完成出國留學的夢。

  初到美國時,我已是一個二十六歲的青年,大學已畢業、當完兵、還做過一年多的事,心智應該都已成熟,對各種問題,尤其是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那時對國民黨統治台灣的手段,眼見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和處境,因而有很強烈的不滿,所以當時出國是為了求學外,主要還是帶著對國民黨政府的厭惡的心態。我認為台灣必須走向民主的體制,要成為被世界各國公認的獨立主權國家,並加入聯合國,因此在國外開始和國民黨政府唱反調,而被國民黨情治機關列入「黑名單」,久久不能回到台灣。我擔任世台會會長時,兩次把世台會年會帶回台灣召開,衝擊國民黨政府的「黑名單」政策,這和國民黨政府日後取消「黑名單」政策應有一定的關連,使許多海外傑出的人才能回來台灣貢獻他們的所學,也使台灣的民主向前邁一大步,這是我參與民主運動最精彩的一段,也是我人生比較精彩的一段。

  過去幾十年來,在島內和海外冒著很有可能被逮捕下獄的危險,參與反對國民黨、人權運動和台灣獨立建國的運動的人數很多,每個人都有他(或她)的理由和抱負;我的抱負就是打破「黑名單」政策,做一個能貢獻國家社會的人,促進台灣成為民主自由的獨立國家,換言之,就是追求一個精彩的人生,而不是權勢名利和榮華富貴的人生。我有不少朋友和同學在「中華民國」體制內,擔任國民黨或民進黨的高官,享受名利,我有時也會羡慕他們。很不謙虛地說,以我的學識和條件其實有機會追求地位與權勢,特別是在二○○○年中央政府首次政黨輪替後,我也有幾次機會可以位居高官和權勢,享受榮華富貴,但我都不為所動,所以今日還只是一個兩袖清風的大學教授。

  在寫回憶錄時,比較遺憾的,第一,資料的散失。除了住在美國和加拿大我曾搬了幾次家外,回來台灣後也把許多資料分散在多處,早期資料大部分放在加拿大的家中,目前人在台灣取得不便。我放資料的地方總共有十處以上,包括在台北工作時的「台灣國會辦公室」、住處,後來到台中任職台灣文化學院和靜宜大學的辦公室、住處,以及搬到台南長榮大學的研究室和宿舍,這每一個地方都有好幾個大紙箱,有些紙箱因搬來搬去而已經遺失,也有很多文件和資料還留在未曾開箱的紙箱。第二個遺憾是早期沒有數位相機、錄音(影)機和個人化電腦,所以搜集和保存資料比較不便,只能靠紙本資料,而紙本資料不易留存也容易失散。在這本回憶錄大部分是靠我的記憶以及身邊不是很完整齊全的資料。

  西諺說「相片會說話」(一張圖片說出千言萬語),有相片就不必說得太多。遺憾的是在比較早的年代,數位相機或手機還不是很普遍,而且手機都還沒有照相的功能,所以並無法像現在一樣隨時可以照相,把事件記錄下來。當然可能有人將某些畫面用照相機照相下來,但我無法查出來是誰拍的,去向誰要。我曾透過網路搜尋一些,但很多是媒體或政府機構所拍存的,要價很高,而且也不一定願意釋出,至於私人拍下的,更是無處可找。在這本回憶錄只能儘量放些我能搜集到的相片,讓讀者有親歷的感覺。

  在過去這四十年,不論在海外或島內遇到無數志同道合、非常優秀、大公無私、有使命感的朋友,雖然大家共同參與了台灣的民主和獨立運動,但所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所見所聞不盡相同,但都是整個台灣歷史的一部分,這些朋友後來分道揚鑣,有的繼續做政治和社會運動,有的投入政治和選舉,有的重回學術,各有不同的發展。這些朋友中,很多已出版回憶錄或傳記。我儘量避免別人的回憶錄或所著書中或所寫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傳記中已經提過的,當然有小部分會重複是免不了的。我希望這本回憶錄能是一幅留給後人瞭解台灣歷史的大拼圖中的一小塊。

  每個人的生命無論怎麼渺小,都還是社會和歷史的一部分,都值得把它記述下來,俗語說「凡走過的必留痕跡」,但這些痕跡不一定被人發覺,所以要把這些痕跡以各種方式保留下來。有不少人已寫下他們的回憶錄或在其他的書中或文章中記述他們可貴的歷史點滴和片斷。我個人以能參與一段很重要的台灣歷史感到非常榮幸,雖然自己所看到的和能做的極其有限,但還是有責任將這些故事記述下來,和讀者分享我的所見所聞,讓現代和後代沒有機會參與我所經歷過的人,有機會知道這些故事,知道比較完整的台灣歷史。這本書就是記述我參與台灣歷史的經過和我追求一個精彩人生的經驗和寫照。當然,什麼是精彩的人生,每個人的見解不同,從這本書的篇章裡應可看出我對精彩人生的看法。

  本回憶錄分成八篇:第一篇「從小鄉下到大江河」(家世和求學,包含海內外的求學經過);第二篇「匍匐前進的軍旅」(服兵役);第三篇「太平洋彼岸」(海外生活);第四篇「在大學校園裡」(學術活動,含海內外);第五篇「海外的浪濤」(海外政治活動,包含在台召開的第十五屆世台會年會);第六篇「突破返鄉的封鎖線」(世台會與黑名單,包含在台召開的第十六屆世台會年會);第七篇「回到美麗島」(島內政治活動」;第八篇「回首與前瞻」(總結)。

  我要感謝我的台師大的學生陳雅齡小姐在搜集資料和寫作過程中給予很多的協助,本回憶錄有一部分是我向學生講故事閒聊時她記錄下來的。她曾透過Dropbox做編輯或建議。我只是想要善盡知識分子的一點責任,想透過這本回憶錄敘述我所經歷過的歷史,也許不很重要,但總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希望透過它能讓認識我的人進一步瞭解我,不認識我的人能一窺台灣歷史的一部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1
    $110
  2. 新書
    85
    $306
  3. 新書
    95
    $342
  4. 新書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