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要玩

我還要玩
定價:250
NT $ 198 ~ 225
  • 作者:林佳靜
  • 繪者: 劉麗月
  • 出版社:世一
  • 出版日期:2016-06-2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4291688
  • ISBN13:9789864291687
  • 裝訂:精裝 / 36頁 / 21 x 28.2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同理心與創造力的故事
孩子只想玩,不吃飯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對他而言,吃飯、睡覺一點都不重要!
不想當怒吼媽、怒吼爸,有方法!

  《我還要玩》敘述BON BON是位愛車成癡的小孩,吃飯和睡覺對他一點都不重要。成天開著蹦蹦車,與家中貓咪比賽,大玩追逐遊戲,常把家裡弄得一團亂,讓迪太太相當頭痛。

  只要吃飯時間一到,迪太太就得追著BON BON餵飯,使得兩人關係十分緊張壓迫,然而當迪太太看到BON BON的眼淚後,決定以「競賽性」的遊戲任務,讓BON BON收拾環境並產生想要吃飯的動機。

  BON BON對迪太太上山下海的任務感到相當好奇,當BON BON完成收拾任務時,迪太太的超級作戰計畫也完成了。他看到迪太太端出了精心設計的餐盒,餐盒中帶有童話般的擺飾引起了BON BON,主動想吃飯的動機,因此解決了成人與兒童間的緊張關係。

  親愛的家長們,何不讓我們放慢腳步,試著發揮創意,用逗趣的方式及想像,建立成人與孩子教育與平等的關係,達到讓親子關係依然甜蜜蜜。

本書特色

  當孩子只想玩,不吃飯時你會怎麼做?
  像暴龍一樣大爆走?還是變身為超級塞亞人?
  這些在生活中令人抓頭狂叫的小衝突,正消磨著親子之間的感情。

  告別怒吼媽、怒吼爸,管教小孩,可以很優雅!
  請隨著台南市智慧森林兒童閱讀文化學會 黃愛真老師的導讀
  讓自己換個腦袋,冷靜下來吧!

熱情推薦

  黃愛真 教育部閱讀推手‧臺南市智慧森林兒閱會理事長
  許奶爸 知名親子桌遊講師  
  林穎慧 國小寫作‧翻轉教育老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佳靜


  形容自己「在字裡行間攀爬無意識的叛逆,欲潛逃到天馬行空的雲端上。」大學就讀應用英文系,專題研究為小說創作,曾任學生編劇,改編兒童文學作品畢業展出。

  也曾是《大學用了沒?》作者群之一、共同撰寫「緣」英語戲劇‧一個大海夢。畢業後,陸續展開個人文藝復興運動,重拾圖文創作夢,進而擔任兒童美術、英文與閱讀寫作教學老師。

  現為台東兒文所錄取生,致力於多元創作與創意教學的可能,並與臺南市智慧森林兒童閱讀文化學會,一同推廣在地兒少閱讀活動。部落格:非分之想@創作日誌

繪者簡介

劉麗月


  出生於臺南樸實的小鄉村,有個令人回味無窮的童年,目前居住在臺南市中心,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及細膩度,於人物、動物、植物的動態描繪及色彩運用上活靈活現,也能靈活應用多媒材,擅長掌握主題氛圍,創作出一幅幅令人愛不釋手的作品。

  作品有《冬瓜女兒》、《月亮茶》、《魔法師的神奇壺》、《小石獅遊府城》等繪本,還有數不清的幼兒教材和國小課本。
 
 

封底推薦文

  迪太太的「超級任務」,與其說提供好吃的料理,不如說如何成功的運用創意,讓孩子在遊戲後收拾及按時吃飯等常規的建立,此皆出自孩子的意願,非成人的命令。迪太太傾聽孩子的需求、跟隨著孩子腳步給與挑戰性任務及完成任務後的想像空間,建立了成人與孩子教育與平等關係。BonBon的作為無異於一般孩子行為的縮影,迪太太從孩子觀點出發的創意方法,可以作為家長思考的範例。
 
黃愛真   教育部閱讀推手‧臺南市智慧森林兒閱會理事長

  「跟孩子講道理,不如跟他玩一場遊戲」,《媽媽也是遊戲專家》一書的作者這樣寫著!故事中的迪太太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讓BonBon乖乖的吃飯,但是小孩總是愛玩的,總不會乖乖吃飯的!此時,迪太太巧妙的運用遊戲的方式,極其用心的把各式各樣的食材,料理成一個繽紛多彩的玩具世界!讓吃飯這一件事情,變得如此的有趣!故事也傳遞了一種很棒的親子互動方式;用遊戲的方式可以跟孩子們有美妙且良好的互動。
 
許永清(許奶爸) 知名親子桌遊講師

  本書的故事情節,似乎是自己或周遭家長常發生的事情,讀起來特別親切。的確,遇到問題要想辦法解決,而不是生悶氣讓事情停留在原地。迪太太這次找到對的方法,讓小孩有目標去完成,透過事先設計的活動,達到自己想要的成果。小孩也從活動中學習成長,是一本寓教於樂的好書。
 
林穎慧  國小寫作推手‧嘉義縣和順國小老師

推薦導讀

運用創意,建立孩子中心式的教養觀
教育部閱讀推手‧臺南市智慧森林兒童閱讀文化學會理事長 黃愛真


  一則幼兒園實作

  「小朋友們自己有車嗎?」我問。地點在馬祖莒光鄉的一所混齡幼兒園。

  「有!我有坦克車、汽車!」孩子們的興趣全被挑起,紛紛舉手回應。

  「我有腳踏車!」小女孩說。

  「我也有腳踏車!」另一些小男孩也同樣回應。

  雖然莒光鄉西莒這個小島,地勢陡峭,孩子們從幼兒到中學,上學多是父母接送或走路,不太鼓勵孩子騎車就學,但似乎仍會讓孩子將腳踏車做為一種遊戲素材。

  課程中我就圖畫書的圖像對孩子和家長分享臺灣的玩具,有學前幼兒自行操作的scooter、小轎車等,臺灣的孩子很早就被訓練騎腳踏車,上小學或中學時,腳踏車逐漸成為代步工具。因兩地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慣的差異,加上「車子」的運用似乎也有作為遊戲或交通工具使用上的不同。

  故事進行到第20~21迪太太的超級任務一頁,圖像上呈現迪太太坐在開往山頂的蹦蹦車,車裡、手裡拿著各種工具。我請孩子看圖,問問孩子看到什麼?

  「豆腐」、「青菜」、「樹」、「甜甜圈」……

  「所以,你們覺得迪太太的超級任務可能是什麼?」我嘗試帶入簡單推論。

  「做菜﹗」孩子們回應。

  「Bingo﹗」我說。

  圖畫書中帶入適當的提問,孩子也可以做簡單的思考活動。

  當孩子們看到迪太太的任務揭曉︰白色盒子內滿滿的食物,非常興奮。馬鈴薯車、香菇、紅蘿蔔跟白蘿蔔交錯的房子、青菜「樹」、荷包蛋(像「池塘」—我口頭補充)、池塘上的魚等等。他們對各色糖果串(孩子們解讀為糖果串,實則為五彩青菜串)、整條玉米、糖果屋上的糖果及甜甜圈更是喜歡。整本書互動下來,大家最喜歡這幅圖畫,成人無須念讀文字,孩子們就已經用話語把故事填滿。

  我發現孩子們較喜歡書中「任務」和「祕密」等遊戲性概念,及車子的主題和如同糖果屋般具有想像空間的迪太太餐盒等。問及孩子們如果很想玩,媽媽卻叫他們吃飯或洗澡時,該怎麼辦?孩子們回應:「先吃飯再玩」、「請媽媽再給我一點點時間」,都是不錯的解決方式。難能可貴的,在於孩子感受到故事中兒童與成人衝突時,能聯想到自己的生活經驗,提供合理的應對方法。

  關於故事.兒童

  《我還要玩》敘述孩子BonBon愛玩蹦蹦車,不願意吃飯,成天與家中貓咪比賽追逐,把家裡弄得一團亂,讓迪太太相當頭痛。然而迪太太看到BonBon的眼淚後,決定換個方式,採用遊戲型的「競賽性任務」,讓BonBon收拾環境並產生想要吃飯的動機。當BonBon進行任務期間,對迪太太的任務不僅感到好奇也充滿了想像。最後迪太太的超級作戰計畫完成了,端出了精心設計的餐盒,餐盒中帶有童話般的擺飾深深吸引了BonBon,讓他主動想吃飯,因此解決了成人與兒童間的緊張關係。

  迪太太的「超級任務」,與其說提供好吃的料理,不如說如何成功的運用創意,讓孩子在遊戲後收拾及按時吃飯等常規的建立,此皆出自孩子的意願,非成人的命令。

  在現今國際環境與社會重視兒童權利的觀念下,主張把兒童當成一個獨立個體,而非成人的附屬。對於兒童,可以「教育」他們,但決不是命令、打罵等,更不用說要讓兒童因為恐懼而順服。成人與兒童的關係應該可以逐漸走向關懷、平等與合作的世界觀。  
 
  書中迪太太傾聽孩子的需求、跟隨著孩子腳步給與挑戰性任務及完成任務後的想像空間,建立了成人與孩子教育與平等關係。BonBon的作為無異於一般孩子行為的縮影,迪太太從孩子觀點出發的創意方法,可以作為家長思考的範例。

  圖畫書的故事.圖像

  作者在《我還要玩》,以現實生活的角度切入,寫一個貼近孩子又具有完整情節的故事文本。圖像則表現了另一種脫離現實的想像性風格。兩者的閱讀緊密結合,卻創造了一種縫隙——「想像」的空間,讓孩子產生幻想與解讀的各種可能。

  美國語言教育學家希爾伯特.寇兒(Herbert Kohl)在《幻想的文法》,曾經指出,「想像」讓心靈探索事物成為可能,同時讓兒童有機會脫離日常生活的現實,去體會假設引發的經驗。《我還要玩》圖像位置上下左右布局活潑、跳動、不安分,如同故事裡孩子靈活的特質;脫離現實生活的背景顏色,隨著人物情感變換,傳遞溫馨、包容的氣息,同時非滿版而依著版面自由呈現的背景色,間或帶著暈染或深淺不一的變化,圖像位置與顏色的自由不羈,展現圖畫書的自在幻想與自由調性,容易吸納低年級或學齡前心靈活潑自由、不受約束的孩子進入圖像中,讓生活中平實的故事開始躍動而不再平凡,同時引發孩子與貼近的生活經驗產生聯想。在前述故事實作中可以感受到,圖像激發孩子豐富的想像,此時不需要講述文字故事,孩子已經透過圖像集體創作屬於他們自己的想像故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198
  2. 新書
    79
    $198
  3. 新書
    85
    $213
  4. 新書
    88
    $220
  5. 新書
    88
    $220
  6. 新書
    9
    $225
  7. 新書
    9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