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對後現代范式在藝術、科學、政治與理論中的發生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後現代理論》中,作者對後現代的關思想家與關鍵主題作了深得贊譽的導引。

《後現代轉向》則涵蓋了眾多的學術與藝術場域,從建築、繪畫、文學、音樂、政治學、到物理學與生命科學。斯蒂芬·貝斯特與道格拉斯·科爾納批判性地介入後現代理論與文化,在現代主義的過去與為規定自身而斗爭的未來之間,向我們闡明了我們那些重大的變遷。
 

目錄

《當代學術棱鏡譯叢》總序
序言與致謝
第一章 後之時代
「後」的出現
後現代轉折點:80年代以降
從現代到後現代
後現代話語:某些概念的澄清
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
第二章 通向後現代之路:克爾凱郭爾、馬克思和尼采
克爾凱郭爾,大眾社會與通向後現代之路
馬克思與對抽象的理解
尼采與現代性
尼彩的繼承者
第三章 從景觀社會到類象王國:德博爾、鮑德里亞與後現代性
境遇主義者:商品化、景觀和資本主義
鮑德里亞:真實的消亡
商品化的本質:政治經濟學和後現代
走向批評的解釋學
尾聲:德博爾的瓦解
第四章 藝術中的後現代主義:拼湊、內爆和流行
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
建築中的後現代階段
繪畫中的後現代轉換
後現代藝術的變遷
第五章 後現代科學:熵、混沌和有機主義
現代科學的世界觀
熱動力學、熵和進化:後現代科學的誕生
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多重世界
混沌理論:非決定性和預測的有限性
轉向一種後現代科學
科學戰爭和後現代的磨難
第六章 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理論與政治的范式轉換
邊界的跨越
生態學和後現代科學與社會理論的缺陷
後現代政治與為了未來的斗爭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過去幾十年在理論、藝術和科學方面出現了一種后現代轉向,它在某些方面是一種主要范式的改變,有些人認為是從現代世界到后現代世界的划時代轉型。生活尺度出現每一次激動人心的變化和騷動都會使一些人聲稱我們已離開現時代而進入一個新的后現代時代。這些觀點在過去的二十年里(據貝斯特與科爾納研究,1991)促進了后現代話語興旺發達,並使現代與后現代的支持者論戰不已。一些主要的后現代理論家認為當代社會,以其新的技術、新的文化范型與經驗形式、引入注目的經濟社會和口政治轉型,構成與以前生活方式的徹底決裂而終結了現時代。在文化領域有對現代主義的否定,在藝術方面后現代主義迅速發展,它遍及從建築再到電影到新的多媒體制作等每一藝術領域。此外,不同形式的后現代理論在學院話語領域也無所不在,它向眾多領域的知識成規包括科學發起挑戰,並改造之。

我們把這個在社會生活、藝術、科學、哲學與理論方面的劇烈變化稱為「后現代轉向」,並認為我們正進入一個位於現代與后現代之間的新的和基本上是未知的領地。后現代轉向包括從現代到后現代眾多領域理論的一種變化,此變化指向一種考察世界、解釋世界的新范式。后現代轉向也包括后現代政治的產生、后現代認同的新形態以及文化與技術的新格局。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許多理論家聲稱我們已把現代性拋棄身后,我們已來到一個新的歷史空間,在那里有新的挑戰、新的危險和可能性,而對另面一些人說來,我們正在體驗歷史本身的終結。

后現代轉向之令人興奮和激動,在於它包含了一種經驗、思想與生活方式的沖突,即與已為人們所接受的思想和行為模式斗爭,在於它提供了觀察、寫作和生活的新方式。后現代轉向放棄了常見的已為人們所接受並被認為是安全可靠的支撐點,而要求拼行一次到新的思想和經驗王國之遠行。它包含介入新興形式的文化和日常生活,以及迎接一種廣泛的全球化經濟和新的社會政治秩序的到來。的確,后現代轉向是全球性的,涵蓋幾乎全部世界,從學院派和先鋒文化圈到傳媒文化和日常生活,以致成為現時代一個特有方面,盡管意見高度不一。

雖然許多人起初僅把后現代轉向視作一種時尚,預言其幾年后就會衰亡,但后現代話語仍然在蓬勃發展,它贏得了熱心的支持者也激怒了反對者,從而吸引了人們的關注。因此術語「后現代」很快被視為當代社會轉折的同義語,被視為描述其不同於現代文化和社會的新穎處之標志。然而構成后現代的是什麼,我們是否確實處於一個新的后現代時代,或者什麼樣的理論能夠最好地說明此時此刻的動力與經驗,對此卻莫衷一是。因此,在這里以及以后的研究中我們將探尋那許多蜿蜒曲直相互交織的通往后現代之路徑,探討一些在理論、藝術和科學方面已進行后現代轉向的理論話語。

因此我們將探詢和分析后現代轉向的某些特定時刻,以試圖闡釋我們的當前處境。我們的目標是質問在理論、文化和社會中那些主要的轉型,以洞察從現代到后現代的通道。我們把社會理論與文化批評結合起來以助於寫出「當下的歷史」(米歇爾·福柯)與發展「一種當代社會的理論」(馬克斯·霍克海默)。我們相信探詢從現代到后現代的轉向需要作社會學與歷史學的考察,即把當下時刻與其從之而來的過去以及即將參與其中的未來聯結起來。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