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陶錄圖說

景德鎮陶錄圖說
定價:210
NT $ 183
 

內容簡介

《景德鎮陶錄》是清乾隆、嘉慶年間景德鎮人藍浦所著,後由其門人鄭廷桂輯補的一本瓷器專著。原書共分十卷,有陶冶圖說、清御窯廠、陶務、景德鎮歷代窯考等內容,詳記了景德鎮陶瓷制作的十七工與十八作,開列了各種釉色的配方,對瓷土、釉料、青料的出產地與精粗記錄也頗為詳盡。此外還介紹了景德鎮自唐宋以至明清各期的的瓷窯,匯輯了自唐宋以來有關景德鎮的文獻記載。今次推出圖文本,由連冕先生對原書文字做了校注,遴選兩百余幅瓷器圖片,以期做到圖文並茂,更好地詮釋原著。
 

目錄

總序
幾點說明
專論:《景德鎮陶錄》初探
一、《陶錄》的成書及取材
二、總結了明清鎮瓷生產技術及專業化程度
關於原料
關於燒窯
關於專業化生產
三、反映了獨特的鎮瓷瓷俗
關於「件」
關於「官窯瓷器」
關於「洋器」
關於「紅店」
關於「陶」和「磁」、「瓷」
四、《陶錄》的學術地位
地方色彩
重視民生
五、《陶錄》的版本
漢文
外譯
原序
重刊序
卷一 圖說
景德鎮圖
御窯廠圖
取土
鍍匣
修模
洗料
做坯
印坯
鏇坯
畫坯
盪釉
滿窯
開窯
彩器
燒爐
卷二 國朝御窯廠恭紀
廠器歲解運數例
廠給工食人役
鎮器原起
卷三 陶務條目
卷四 陶務方略
卷五 景德鎮歷代窯考
卷六 鎮仿古窯考
卷七 古窯考
卷八 陶說雜編 上
卷九 陶說雜編 下
卷十 陶錄余論
書後
初遺 陶陽竹枝詞

附錄一:器物目次
附錄二:參考文獻
 

與宮崎駿的其他動畫片一樣,《千與千尋》也有一個超乎孩童觀者經驗之上的故事情節:在現代社會生活的一家三口人無意之中跌入忘川,千尋的父母因為貪圖物欲,而被淪為動物,千尋也幾乎忘了自己的名字,從此成為奴隸,生活在一個完全由物質控制的世界里。而在忘川中惟一的正面的代表——「小白」,雖然時刻保護千尋並提醒千尋牢記自己的名字——因為忘記了自己的真實身份意味著永遠回不到故鄉,然而,即便是「小白」自己,也只記得自己原是人類某一河里的白龍,但究竟出自哪條河流——這關乎著他的名字,卻已經遺忘。影片的結尾當然光明戰勝邪惡,千尋偶然回憶起自己家鄉那條早已在城市文明進展中干涸並已經淹沒在立交橋下的河流的名字,千尋和父母及其「小白」終於回到了故鄉。

在新千年到來的時候,宮崎駿推出的這部動畫片無疑是耐人尋味的,成人的觀眾,在《千與千尋》的象征中讀到了意味深長的寓意,它讓我們覺得古代的一切並不遙遠,仿佛在城市的某一個黃昏,你坐在沙發的扶手上,恍惚之際,推開某一扇門,你就來到古代,就如同威廉·莫里斯在《烏有鄉消息》中寫的那樣。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在現代科技的飛速進步背景下,人類給自己編寫了許多偉大的神話,並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預期,事實也確實一直在印證著這一點,我們的互聯網技術發展得太快了,我們的生物技術的進步令人瞠目結舌,具體到我們每一個平常而普通的家庭,以月份周期在更新換代的家用電器,讓我們深深恐慌和無奈!但是,當我們回到了「家」,關上門,面對自己、自己的身體,以及由此而來的靈魂的需要,發覺我們仍然還是那個過去的「人」,面對著這些,我們自問:今天的一切,離古代已經發生過的究竟有多遠?

也許並不遠。人在物質「進步」面前的解放,確實改變了幾代人的生活樣子,但是在夜深人靜時,或者在血緣為背景的傳統關系中,我們有很多理由認為,人類的昨天、前天,仍然還很清晰,很親近。這不是懷舊,而是人類對「原鄉」的一種與生俱來的記憶。因此,在21世紀重新審視我們並不遙遠的物質文化傳統,也許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當代的物質的發展並未帶來精神提升的同步,我們有理由重新探索過去生活的意義。在那里,我們仿佛躍入那個以身體接觸全部物質創造的年代,在融會天地的古代勞動中體會生命存在的快樂。

另一方面,從當代學術的發展來看,中國古代物質文化也確有重新審視的必要,以典籍為主要載體的中國古代文化傳統,因了各時代無數文人俊傑的努力而充滿了他們的真知灼見,但是這種強烈個人色彩的「真知灼見」因了人們認識的不斷進步,而呈現出局限性,需要後來的人去不斷發現;情況還不僅僅於l止匕,近幾年來,物質遺存超乎典籍之上的無言的可靠性,正受到了學界越來越多的注意,因為考古發現的古代物質遺存活動在很多時候還有賴於偶然,而田野調查又有巨大的時空局限,因此,探索一種針對古代物質經典的綜合闡釋方法,也許是十分有意義的,這就是《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經典圖說叢書》的緣起。

需要提醒自己的是,正如前面所強調的那樣,有關「故鄉」的生活物質文化,經驗的感性總是讓我們感到親切,我們常常在這種心情的驅使下,對傳統作了許多誇大其詞的贊美,很多時候對它在大工業面前的節節敗退熟視無睹,那些不知不覺中來臨的、滋長的鄉土情懷,在愈有教養的人群中,就愈成為一種保守的出發點。因此,這提示我們應該有一個「本土知識體系」的角度,因為「本土知識體系」雖然也指「傳統」, 但它又與「傳統」迥然有異。它是一個現代的概念,它雖然強調「本土」,但它不保守,它是開放的系統。它的強調「本土」,是為了提示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本土文化的價值的重要性;強調「本土」,是為了整理出知識體系——一個科學的、冷靜的、非民族主義的、全方位的傳統文化系統,這就使得我們把眼光放遠,去那復雜的現實和歷史的迷霧中尋找真正的「本土價值」所在。所以它能小心地繞過經驗的誤區,拒絕偏執,在廣義綜合的大背景下,使終極關懷精神自然而然貫穿學術研究的始終。

這套叢書的設想,冀望「圖說」是一種重新闡釋,「圖」是真實之圖,所選圖片均來自出土、傳世文物,或源自古代版刻、民間藝術實物、民俗活動、手藝過程的記錄等,「圖」是文字的創造性的發展;「說」是重新做注,是今日的視點,但是為了使更多的讀者能有興趣,除了有「概說」介紹所選版本的作者事跡、版本流傳、內容和思想及其影響外,還強調注釋的可讀性。

所選典籍計划有《考工記》、《雪宦綉譜》、《營造法式》、《長物志》、《園冶》、《髹飾錄》、《天工開物》、《陶說》、《景德鎮陶錄》、《格古要論》、《裝潢志》、《古玉圖考》、《綉譜》等等,陸續完成。

這樣的一個工作,難度是可想而知的。雖然有前賢、同仁的學術成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圖像資料缺乏,又囿於學識,所以一定會有許多不足之處,還請同行、方家指正和支持。如前所說,如果這套「新瓶裝舊酒」的叢書,在我們未來生活中,在心靈回「原鄉」的途中,能起到一些作用,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