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自八十年代末期開始,把西方的民主模式奉為人類文明終極模式的便不乏其人。然而這種過分的樂觀情緒旋即遭到現實的沉重撞擊。不論民主體制在八九十年代怎樣的進展,這種模式面臨的種種新老問題卻不斷凸顯出來:在采納了西方模式的新型民主國家內部,民主非但未能成功解決舊政權與民眾間的矛盾,反而造成各種社會經濟問題的表面化和尖銳化。另一方面,民主模式普適性的傳統觀點,也受到傳統國家發展特殊性理論的有力沖擊。民主不僅沒有成為全球一統的標准模式,其所受到的挑戰也是空前巨大的。

本書面對的,正是民主體制在發展變動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作者們均是比較政治領域的知名學者,既具有扎實的政治分析功力,又多半具有融貫東西、兼容並蓄的治學經歷,遂能敏銳地把握民主體制面臨的各種問題,洞察西方民主模式發展演進的基本規律。
 

目錄

第一章 引言:變動中的民主
第一部分 定義與標准
第二章 有關民主之鞏固的一些基本假設
第三章 「大轉折」之後五直年:社會秩序和政治行動者的反思
第四章 走向鞏固的民主制
第二部分 民主與社會構架
第五章 民主與憲政
第六章 大眾傳播與參與式民主
第七章 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的政黨代議制
第三部分 民主和全球力量
第八章 民主化進程和市場
第九章 政治代表和經濟競爭力:可以設想一種新的民主的綜合嗎?
第十章 和平的結構:一種民主的、相互依賴的、制度化的秩序
第四部分 民主的地區特征
第十一章 亞洲式的民主?
第十二章 後共產主義的歐洲:比較的反思
第五部分 振興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第十三章 費城模式
第十四章 聯合國的民主
第十五章 民主的沉思
譯者後記
 

中國乃一文明古國,而入文精神又於其間特見其長ω「周文」已燦然可觀,而孔孟老庄荀韓等先秦諸子更大略厘定此後二千年中華文化發展綦本格局,且時有奇芭競放,異彩紛呈。然近代以來遇強勁歐風美雨,不免花果凋零。究其因,既有外來文明之橫決,亦有自身後繼之乏力。

今日世界一體,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能孤立發展乃至生存,古老的華夏文化更有從域外接引各種源頭活水之亟需。百年來國人譯事多多,今不揣淺陋,亦立此一「人文譯叢」,名稱不憚其大,俾使各種有價值譯著多能收人其中,且有願為中華人文復興略盡綿薄之意焉。

譯叢取材選目則不吝其小,且力求主題相對集中,現約略勒成數專輯:一曰西方古典思想與人物,尤以古希臘為要。二曰西方政治璀論與實踐,特重近代以來作為西方思想制度主流之自由民△的發展。三曰知識分子與自由市場,全球化使我們皆卷入市場經濟9而人文知識分子對此的態度尤可玩味。四曰基督精神與人文,此種超越性大概正是較現實的中華人文所需特別留意處。五曰陀思妥耶夫斯基與俄羅斯思想,藉此希望國人眼光也能注意我們近鄰心靈的深邃。六曰《學術思想評論》,由賀君照田主編,其中有譯有評,最近幾輯尤注意中西歷史交叉延人「現代性」的曲折與展開。

數年來能有此初步實績,端賴吉林出版界領導周君殿富、胡君維革大力支持,及責編與諸多譯校者鼎力相助。「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文復興並非「指日可待」之事,我們願使「人文譯叢」 成一長久的事業,除繼續充實現有專輯外,亦將開辟新專輯,並深祈此一事業繼續得到各界同人的關注與支持。

何懷宏
2002年11月18日
謹識於北京西郊泓園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