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存在主義是現代西方哲學中影響極大、流傳極廣、風行一時的哲學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國哲學家薩特,他的思想滲透於各種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之中。

本書由兩篇文章的構成:《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和《今天的希望:與薩特的談話》。前者發表於1946年,薩特此文的「目的是針對幾種對存在主義的責難而為它進行辯護」。同時指出它與其他哲學流派的異同,澄清了各種無意的誤解和惡意的歪曲。後一篇發表於1980年薩特去世前不久,在其中,薩特一再強調,他的存在主義本質上是一種對人生充滿希望的樂觀主義哲學。
 

目錄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今天的希望:與薩特的談話
 

1980年4月15日,法國當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動家讓-保羅·薩特逝世了。他是繼羅曼·羅蘭和法朗士之後209世紀法蘭西文壇的巨星;他的名字將永遠載入法國文學的史冊,這是沒有疑義的。我們在電視里看見巴黎千千萬萬群眾給他送葬的鏡頭,不禁感到心潮澎湃:是什麽使他這樣深深受到法國廣大群眾的愛戴?他的文學?他的哲學?還是他的一系列正義的言論和行動?回答是這一切都包括在內。但是就薩牡為說,理解他的哲學思想恐怕要比了解別的文學家時更為重要。我們在這里選擇了他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1946年)一文,就是為了這個目的。他早年本來是研究哲學的,後來以官費留學德國受到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和胡塞爾學說的影響,所以形成一種存在主義哲學思想體系;其影響所及,比他的先行者還要大。

薩特自稱他的存在主義是一種無神論的存在主義,這就是說,他既否定了上帝造人的神話,又否定了先天的性善論和性惡論。在他說來,先是有人,然後通過人的自由選擇的行動,人才成為他那樣的好人或者惡人。英雄或者懦夫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人的主動選擇使他成為英雄或者懦夫。這就是存在先於本質的基本論點。由於人的行為出於自由選擇,所以要承擔責任,不但對行為的後果負責,而且對自己成為怎樣的人也要承擔責任。正因為如此,所以它是一種人道主義,即把人當作人,不當作物,是恢復人的尊嚴。這些道理在西方道德哲學關於自由意志的論爭中,本來是常見的,因為除非我們承認人有選擇自由,並對其行為負責,我們就無法對作惡者進行報復性懲罰,而只能像功利主義者(和一切機械唯物論者)那樣,說懲罰只是防止別人效尤。但是受懲者可以回答功利主義者說,既然我本身不應受到懲罰,懲罰我又為著何來?若你為防止別人效尤而懲罰我,則你豈不是把我當作手段,當作東西,當作物看待,我何罪之有,而應得到如此懲罰?這些反問是功利主義者無法回答的。

但是存在主義者並不到此為止,它還進一步說,人在為自己作出選擇時,也為所有的人作出選擇。換言之,人在自由行動時,他就是為所有的人作出示范;人在模鑄自己的形象時,這就意味著這個形象對所有的人,以及我們所處的時代,都是適用的。「我們的責任要比先前設想的大得多,因為它牽涉到整個人類。」這樣無限度地擴大行為的後果,也就無限度地加重了行動者的責任;所以薩特說,行動者只能依靠他的行動有密切關系的可能性作出決定。但是他只能盡力而為,因為對現實太沒有把握了。現實不僅包括物,更包括人;每一個人代表一個「主觀性」,人就是處在一個「主觀性林立」的世界里,然而要決定自己是什麽,和別人是什麽。可是薩特又說:「存在主義者從不把人當作目的,因為人仍舊在形成中。」所以他反對孔德的那種以人類為崇拜對象的人道主義,認為最後會導致法西斯主義。

薩特把人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到這種地步,是不是完全無視有所謂客觀規律呢?也不。但是他在本文中只是輕輕帶過。他承認有「生存在世界上所少不了的限制」,如勞動,而人的意圖就是超過或擴大這些限制,不然就是否定或適應這些限制。所謂限制,就包含有客觀規律在內。但是存在主義的核心思想則是自由承擔責任的絕對性;人發現自己處在一個有組織的處境中,他沒法避免選擇,他不選擇也等於作出選擇。所以它是一種行動的哲學,是入世哲學,而還是出世哲學;即使不能有力地樹立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人生觀,至少可以使「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而這種哲學在經受過法西斯鐵蹄蹂躪、精神狀態處於瓦解狀態的歐洲,是有其一定的吸引力的。

以上是綜述本文的大意,並就其本身略作評述,以供讀者研究薩特全部存在主義哲學的內容及其在文學上表現的參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