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主權的人民:一個現實主義者眼中的美國民主

半主權的人民:一個現實主義者眼中的美國民主
定價:72
NT $ 63
 

內容簡介

謝茨施耐德(E. E. Schattschneider, 1892-1971)曾在1956-1967年擔任美國政治學會主席,並兼任該學會屬下的政黨委員會主席。作為一位終生致力於民主理論研究與實踐的政治學者,他認為,民主體制中的真正問題應當是:民眾如何能夠實現對政府的控制?所以,他畢生探索和倡導能夠使民眾控制政府的方法和途徑。他的教學和研究均服務於這一最高目標。他不但鼓勵學生積極投身於政治實踐,而且自己在Wesleyan大學擔任教職的同時,一度供職於全國政治教育中心,威斯康星州選舉法委員會和調解與仲裁委員會等機構。
謝茨施耐德一生著作甚豐,主要著作有:《政治、壓力和關稅》(1935),《政黨政府》(1942),《爭取政黨政府的斗爭》(1948),《半主權的人民》(1960),《兩億美國人尋求一個政府》(1969)。其中《政黨政府》和《半主權的人民》在美國政治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並成為美國各大學政治學專業的必讀書。
所謂「半主權」,顧名思義,即從「人民主權」概念演繹而來。在謝茨施耐德看來,當政黨未能有效制定和實施政策計划動員,而只局限於選任官員時,「人民主權」——這一現代民主制度的基本理論前提只能說實現了「一半」,人民只是一半主權的擁有者而非全部,他們對政府未構成真正的控制力量。而「人民主權」原則的真正實現則有賴於「政黨政府」的建立,后者要求對美國政治體制及政黨性質進行改造。這一觀點在他早先出版的《政黨政府》一書中得到系統闡述。
在《半主權的人民》一書中,謝茨施耐德以美國政制的運作為基本素材,分析現代民主的實質及其內涵。書中指出,現代民主並非如古典民主理論所倡導的「人民的統治」 (government by the people),而是基於「人民的同意」 (consent of the people),而后者是以民主政制(主要是政黨)提供給民眾的有效選擇為前提的。該書從「沖突」的表現形態角度入手,對政黨、壓力集團、不投票現象等做出了極富創見的分析。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