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吉姆‧凱茨和羅恩‧萊斯在網絡研究盛行之前就開始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了。他們寫出了我們對這些先驅者期盼已久的著作,一部偉大的全景之作。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的內容包括︰對數據資料進行的全新研究,對令人愉悅的且具有開創性的網絡的介紹,以及對互聯網影響所做出的公正深入的結論。互聯網使用對于越來越多的人都至關重要,這也是這部著作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

“凱茨和萊斯的這部及時之作的巨大貢獻在于,它深化了我們對互聯網是什麼和互聯網不是什麼這二者間關系的理解。這本書思路清晰,論證嚴密,勢必將成為有關網絡社會中的理論與實踐的必備參考書。”
 

目錄

前言
有關互聯網的社會影響的第一次全國隨機調查研究
鼠標發揮了什麼作用?
雙面計劃(Syntopia Project)
致謝
1 美國與互聯網:登錄上網、參與和社會互動
理解互聯網
互聯網的三個核心社會問題:登錄上網、市民和社區參與、社會互動和表達
反烏托邦的主要主張
烏托邦觀的主要主張
雙面(Syntopian)現實
I 登錄上網
2 登錄上網:基本問題和前期證據
登錄上網的概念和影響
反烏托邦觀點
烏托邦觀點
結論
3 登錄上網和數字鴻溝:結果
互聯網意識和使用的影響因素
不同調查年份的非用戶和用戶
一個持續存在但呈下降趨勢的數字鴻溝
不同人口統計變量的不同群體(Cohort)和不同調查年份的使用差異
意識
對互聯網使用和意識的綜合影響
互聯網使用的動機:非用戶和用戶,新近用戶和長期用戶,1995年和2000年
Pew互聯網和美國生活研究計劃2000年3月的調查結果
結論
4 退出互聯網:互聯網中輟者
結果
討論
結論
5 上網和數字鴻溝的實例
關于數字鴻溝的觀點
登錄上網:一項重要的人權
克服群體或個人孤立的上網程序
登錄上網以尋求自我身份和拓展個人興趣
減少獲取文化信息的障礙
由于缺乏可覺察到的用途而限制了上網的興趣
伴隨嘗試克服數字鴻溝所出現的循環問題
是文化障礙和社會障礙,而非技術障礙
結論
II 市民和社區參與
6 市民和社區參與:基本問題和以往證據
市民與政治參與
社區參與
更廣義的“影響”
結論
7 政治參與:調查結果
離線政治活動和在線政治活動
Pew互聯網2000年調查的相關結果
結論
8 社區參與:調查結果
參與宗教組織、休閑組織和社區組織
結論
9 參與實例:“無形鼠標”的證據
社會支撐網絡
家庭
人際交流社會網絡:維持、重建和確認
關于生命和死亡的參與:記憶永存
性作為參與互聯網的一種動機
社區建設:政治參與
社區建設:種族、文化和歷史方面的隸屬關系和努力
社區建設:社會性和娛樂性
利他主義行為提升參與感
某些參與形式的負面影響
結論
III 社會互動和表達
10 社會互動和社會表達:基本問題和前期證據
反烏托邦觀
烏托邦觀
潛在的變革
結論
11 社會互動:調查結果
用戶和非用戶的離線互動
附加的1995年離線分析
附加的2000年離線分析
在線互動
附加的1995年在線分析
附加的2000年在線分析
Pew互聯網2000年3月的調查結果
結論
12 互動和表達:自我、身份和個人主頁
什麼是自我?
後現代主義論點的反例
個人網頁是整合自我的表征
結論
13 互動和表達的案例
互動以建立社會聯結和關系
自我表達:互聯網被低估的一面
自我表達導致與他人互動
政治表達
自我表達,自我身份,人類記憶
結論
IV 整合與結論
14 互聯網中的登錄上網、參與、互動和社會資本:數字鴻溝與數字橋梁
基本問題和調查結果總結
互聯網:登錄上網、參與、互動和社會資本
結論
附錄A 方法學
覆蓋全國的電話調查
統計分析
用戶訪談和網站取樣
附錄B 調查中的描述統計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我們與商務印書館合作推出《電子社會與當代心理學名著譯叢》,是為了讓已經到來的電子社會和蓬勃發展的心理科學相得益彰。本譯叢將在五到十年之內介紹大約二十部研究電子社會的當代心理學名著,旨在打造一個研精覃思、深人淺出的學術著作翻譯精品,培養一支齊心協力、不分畛域的理論實踐研究隊伍,形成一門博采眾長、生機勃勃的電子社會心理學科。

從人類傳遞信息媒介的視角來看,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口語社會階段,主要是用口語傳遞信口息;二是文字社會階段,主要是用文字傳遞信息;三是電子社會階段,主要是用電子傳遞信息。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個人計算機開始進人家庭;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因特網也開始進入家庭。人們普遍認為,當今世界正在步入電子社會的時代。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電子銀行、電子學校、電子圖書、電子簽名、電子戰爭、電子競技、電子游戲、電子垃圾……應接不暇的電子信息滲透到現代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網吧、網游、網迷、網癮、網蟲、網戀……光怪陸離的網絡現象已成為報刊影視作品的熱門話題。

打開世界各國近年來出版的任何一本心理學百科全書,人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事實:當代心理科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學科群,它具有上百個獨立分支,擁有數以萬計的心理學家。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咨詢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性格心理學、商業心理學、工業心理學、政治心理學、軍事心理學、媒體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家庭心理學、學校心理學……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心理科學的潛能,越來越期盼通過心理學知識與方法改進自己的生活。如今,心理學已經成為歐美地區大學文理學院學生選課最多的學科之一,心理學類的書籍在歐美齙區激烈競爭的圖書市場上動輒成為營利豐厚的暢銷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電子信息元所不在,觸及當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心理科學林林〞崽’總,探究人類心理行為的形形色色。運用心理學知識與方法來研究電子社會,不僅有益于提高電子社會時代的生活質量,而且有益于推動當代心理科學的發展進程。正是基于這樣一種宏觀判斷,我們策劃並運作了這套《電子社會與當代心理學名著譯叢》。
      
金秋時節,丹桂飄香,謹以此套叢書獻給為中國心理科學事業殫精竭慮的老一輩心理學家。他們在前方引導著我們做好《電子社會與當代心理學名著譯叢》的工作。仰之彌高,任重道遠。

傅小蘭 嚴正
2005年10月1日
北京‧波士頓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