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北京:八十年代印象

實錄北京:八十年代印象
定價:144
NT $ 125
 

內容簡介

錢瑜先生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在專注於拍攝北京市民在公共空間中的日常生活之時,攝影中的人(攝影的,被攝影的,從旁觀看攝影的),集中地出現在他的照片里。這些在鏡頭前后的中國人,成為他的觀看對象。盡管當時他的攝影技術並不高超,但他獨特的視角與幽默感,使我們看到了被攝影這個現代性儀式所激發並被攝影表現出來的豐富的人性。我們從他的照片發現,攝影成了促使長期被壓抑的自我甦醒的一種媒介。從《拍照》這個獨特的角度,我們可以發現,中國人的精神面貌與生活態度,在與攝影的接觸中,開始有了實質性的變化。現在回頭想想,通過攝影這個活動所展現出來的個性與所確認的自我,肯定會向他們生活中其他方面延伸並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發揮微妙的影響。而這也許就是攝影對於人的意識、對於現代生活所產生的深刻的、然而卻又是無形的影響。

錢渝,新華社高級編審,熱愛攝影,拍攝的9·11事件照片(飛機穿過雙子樓中之第二座)獲全國新聞攝影獎一等獎。

李健鳴,曾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校工作,從事德語方面的工作,翻譯出版有《愛的藝術》、《布萊希特劇本》及一些心理學著作。在德國讀過戲劇博士學位,在中國做過戲劇實驗,創作過劇本。
 

目錄


從旁側寫歷史的可能/顧錚
沉默的訴說/史鐵生
走進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的時髦
兩情相悅
拍照
午睡
讀報
盲流
老人是國家的寶
童年
買賣公平
看字識圖
討生活
房子
 

錢瑜先生是一位非專業攝影工作者。在中國,這樣的攝影愛好者何止成千上萬。然而,他的攝影最終卻與大多數攝影愛好者的「攝影作品」有所不同,成了一個時代的見證。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社會變動,其速度之快,力度之強,廣度之寬,實乃前所未有。然而,這種變動與那些一夜翻轉的社會震盪性的革命變故畢竟有所不同。時代的變化在各方面映現的征象,雖然就個別而言也有「彈眼落睛」的,但總的過程卻是漸變的,無論對老百姓實際生活與觀念意識的影響,還是整個社會結構的內外變化。對於普通並不出入重大事件場合的人來說,如果想要對於社會變化做出自己的見證,顯然,從日常生活下手才是可能。社會變動下的具體而又持續的變化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還是有跡可尋,足可耐心捕捉的。但是,這種細微而又具體的變化,對於那些志在制作宏大敘事的新聞報道攝影人來說,也許太微不足道了,職業的記者們也許更願意見證驚心動魄的事件,有朝一日或可爭取到普利策新聞獎、荷賽新聞獎或范長江新聞獎,為國爭光,為報社爭雄。

與這樣遠大的志向相比,另一種見證歷史,進入歷史的路徑,或者說,另一種觀看方式,如那些譜寫正史的邊角余料,難道就不能給出有關時代與歷史的信息與氣息?

錢瑜先生的這些照片拍攝日期始於1970年代后期,止於1980年代后期,拍攝地點僅限於北京一些人人去得的公共場所。而他就從日常生活的小處入手,細細勾勒出一部中國人在改革開放最初階段的生活史。雖然照片中的事像並不驚心動魄,但卻未必不能看出中國現實生活內里的深刻變化。比如,他的《拍照》專題,就非常值得咀嚼。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由於物質條件與政治現實的限制,攝影在中國一直可以說是一種權力與地位的象征。攝影不是權力的附庸就是富人或知識者的余技,平頭百姓與攝影的關系從來都是陌生的。只有到了改革開放之后,隨着思想的活躍與物質生活的改善,攝影才真正地逐漸走進民間生活,中國的普通大眾才真正與攝影有了全面的接觸。對於中國大眾來說,在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初期和中期那個還沒有多少娛樂方式可以選擇的時代里,接觸攝影,通過攝影豐富自己的生活,為自己的生活保留某種物質形態的記憶,就意味着接觸現代生活,意味着渴望好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也意味着通過影像確認人的自我與尊嚴。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攝影就是一種現代性的象征。攝影,是一種表征了現代性進入平民生活的象征。與后來的彩電冰箱等大件相比,攝影也許是更早的使平民與現代意義的生活發生實質聯系的媒介之一。或者說,通過攝影這個行為,平民開始想象現代生活的意義,開始思索人的自我表達與尊嚴的具體性。

錢瑜先生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在專注於拍攝北京市民在公共空間中的日常生活之時,攝影中的人(攝影的,被攝影的,從旁觀看攝影的),集中地出現在他的照片里。這些在鏡頭前后的中國人,成為他的觀看對象。盡管當時他的攝影技術並不高超,但他獨特的視角與幽默感,使我們看到了被攝影這個現代性儀式所激發並被攝影表現出來的豐富的人性。我們從他的照片發現,攝影成了促使長期被壓抑的自我甦醒的一種媒介。從《拍照》這個獨特的角度,我們可以發現,中國人的精神面貌與生活態度,在與攝影的接觸中,開始有了實質性的變化。現在回頭想想,通過攝影這個活動所展現出來的個性與所確認的自我,肯定會向他們生活中其他方面延伸並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發揮微妙的影響。而這也許就是攝影對於人的意識、對於現代生活所產生的深刻的、然而卻又是無形的影響。

當然,錢瑜先生的((拍照》專題作品,也是一個關於攝影的攝影,關於觀看的觀看。他不僅使我們看到了人與攝影的關系,也讓我們思考什麼是攝影這個問題。那些人圍繞着照相機所表現出的各種姿態神情,其實深刻地反映出攝影於人意味着什麼這個問題。我們就會發現,歷史也可以從這麼一個側面旁觀的立場來記錄,而且這樣的歷史更有質感,更可親,更自然,也更具有說服力。

我現在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我們的宣傳工作經常會事倍功半,往往讓人感到沒有誠意,也常常被別有用心的人別有用心地指為「欺騙」。究其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許多新聞從業人員總不能夠以平常心對待自己的國家與人民,結果反而弄巧成拙,把一個與世界上所有國家一樣擁有自豪與缺陷的正常國家,打扮成了一個失去「常態」的國家,其結果則是失信於世人。不能夠以平常心對待自己,其實是一種缺乏自信的表現。如果世界上更多的人看到的是像錢瑜先生這樣的中國影像,我相信,那些對於中國的不負責的言說會少有市場。而錢瑜先生看到的,正是一個有着正常心態的中國人所看到的一個正常國家的日常生活?而真正的人民生活史。其實也只能存在於這樣的生活與現實中。

錢瑜先生在國家通訊社工作一生,也曾經熱烈向往成為其攝影部的一員並一廂情願地想要投奔之。然而,他不被接受。我們無從得知考試的標准如何,但從我們今天看到的錢先生的照片來看,他所感興趣的卻正好是他們所不重視的。那種分歧不僅僅反映雙方對於攝影觀看的認識不同,更本質的不同是對待生活的認識。然而,對於錢先生來說,這個不接受反而成全了他。這使他得以心無旁騖地從自己的生活立場出發去觀看世界。從他落選的一刻起,熱愛攝影的錢先生就有福了,一切的題材手段方法的限制從此與他無關了。

其實,攝影作為一個大眾廣泛參與的、體現自己觀看社會方式的媒介,其真正的實踐主體應該是攝影愛好者。雖然他們的攝影實踐也許還不會對拓展攝影的表現領域做出某種革命性的貢獻,但就觀察社會生活而言,他們更有可能對某個個人感興趣的問題持續地保持關注,這樣,心無旁騖地把握一個題材是完全有可能的。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歷史時期,他們也許更能避免當時主流話語方式的影響,只從個人的興趣出發拍攝記錄,這樣就更可能真實地映現歷史的某些真相,為歷史保留一份珍貴的視覺文獻,其價值並不低於那些專業的攝影工作者。

視覺化的中國人民的社會生活史,應該而且可以由真正的攝影愛好者與專業工作者這兩方面的人所拍攝的照片構成。如果說專業工作者是正寫歷史的話。那麼業余工作者是側寫歷史。有時候,側寫者未必不能寫出堂皇的正史,而正寫者.也可能連野史也寫不出。當然,在錢先生,側寫歷史也許於他只是一種自然的也是根本的姿態。與其與歷史正面相交.短兵相接,還不如在旁熱眼旁觀,兼收並蓄地一舉拿下。

有豐富內心的人才會有豐富內容的照片。錢先生的照片,不乏幽默,有時還有一點揶揄,所有這一切,全都是以飽含溫情的視線送出而最終又返回到他的底片上。他的每張照片,都保留着過往時代的現實溫度,沉淀着歷史余香。他的照片是溫和的視線觸碰現實之下激起的浪花,自然而又親切。他關注的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這些小事又與現實世相的波動密切相關。以這樣特質的照片.他為我們見證時代,保留歷史。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