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
定價:180
NT $ 157 ~ 160
  • 作者:閻崇年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2008-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1061524
  • ISBN13:9787101061529
  • 裝訂:平裝 / 30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閻崇年說︰中國兩千年皇朝史,堪稱大帝者︰前有唐太宗,後有康熙帝。

《百家講壇》開壇元勛閻崇年五種視角全新解讀康熙大帝!


本書以作者在央視“百家講壇”所作同名講座為基礎整理潤色而成,從國際、平民、電視、公正和人文等五大視角出發,對康熙帝的成長經歷、豐功偉績、日常生活、遺憾缺失等一一進行闡述,視野開闊,情節跌宕,分析精當,給讀者呈現出一位性格鮮明、大智大勇、文韜武略的千年一帝的豐滿形象。

通過閱讀本書,您會明白︰

1.康熙皇帝為什麼能稱“大帝”?作者通過橫向和縱向的比較,也就是通過與他同時代的俄國彼得大帝、法國路易十四等的比較,通過與他不同時代的中國2000多年皇朝史上的歷代帝王比較,得出結論——不論是立足于中國,還是放眼世界,康熙皇帝都堪稱大帝。

2.在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學習康熙時代的歷史?作者始終把康熙時代的歷史作為一面鏡子,意在為今天提供一種借鑒。始終把康熙帝不僅看作一代帝王的楷模,更將其當作一個成功的人,探討他如何學習,如何處事,如何做人,甚至如何養生,也是為了給當代人提供一種經驗和教訓。

本書將將學術的謹嚴與電視講座的生動完美結合,以26講的篇幅全面介紹了康熙皇帝起伏跌宕的人生,特別是61年的執政經歷,讓您在輕松閱讀中全面了解康熙朝的歷史。

特別精選200余幅圖片,其中包括難得一見的康熙皇帝洋裝像、西方傳教士手繪的中國地圖等,這些圖片為您直觀呈現康熙時代的盛世景觀。

作者簡介:

閻崇年,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論文集有《滿學論集》、《袁崇煥研究論集》、《燕史集》、《燕步集》共四部;專著有《努爾哈赤傳》、《天命汗》、《清朝通史‧太祖朝》、《清朝通史‧太宗朝》、《清朝皇帝列傳》、《正說清朝十二帝》、《明亡清興六十年》、《袁崇煥傳》、《古都北京》等32部。主編《袁崇煥學術論文集》、《戚繼光研究論集》、《20世紀世界滿學著作提要》、學術叢刊《滿學研究》第一至七輯等14部。先後發表明史、清史、滿學論文300余篇。
 

目錄


引言
第一講 偉大時代
第二講 生于憂患
第三講 少年天子
第四講 智擒鰲拜
第五講 御門听政
第六講 削平三藩
第七講 收攬士心
第八講 統一台灣
第九講 抗俄簽約
第十講 北疆長城
第十一講 進兵安藏
第十二講 以農為本
第十三講 治理黃河
第十四講 六下江南
第十五講 御史彈相
第十六講 康熙字典
第十七講 愛好西學
第十八講 樣式雷家
第十九講 文字之獄
第二十講 讀書之道
第二十一講 養生之道
第二十二講 後宮生活
第二十三講 立廢太子
第二十四講 悲苦而死
第二十五講 康熙盛世
第二十六講 千年一帝
附錄一 康熙後妃表
附錄二 康熙皇子表
附錄三 康熙皇女表
附錄四 參考書目
 

2008年3月至5月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播出我的系列歷史講座《康熙大帝》,這個系列講座的文案稿與錄音稿整合,就成為這本文20萬字、圖262幅的《康熙大帝》書稿,現在由中華書局出版。

事情緣起,其實很早。

2006年12月10日上午11時,我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錄制現場,終于講完了《明亡清興六十年》最後一講第48講。整整一年,無間晨夕。這時,我如釋重負。當晚,我和夫人約請《百家講壇》馮存禮、魏淑青、萬衛、王曉、解如光、高虹、吳林、馬琳、那爾蘇諸君,在一起小敘。席間,萬衛先生說︰“閻老師,您稍微歇一下,接著錄康熙!”我當時一愣:怎麼還要講啊!觀眾喜歡看嗎?所以我含糊回答:“想想再說。”

2007年4月,我應美國華美協會的邀請,到美國進行學術與文化交流。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貴賓餐廳的飯桌上,一位先生問:“閻教授,您下面講什麼?”我反問:“您說呢?”答:“講康熙!”不久,我去芝加哥。我國駐芝加哥領事館徐盡忠總領事請我和閻鵬吃巴西烤肉,當地一些留美博士、專家都不約而同地也有上述想法。5月,我應邀到台灣進行學術與文化交流。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林載爵先生問我下一步講什麼。我還是反問。回答︰“講康熙。”5月底,我應邀到馬來西亞作演講。他們指定的題目是《康熙盛世》。12月,我應周曾鍔先生邀請到新加坡進行學術與文化交流,周先生又提出這個問題,他的看法也還是同樣的。這就在我的腦子里產生一個結論︰海內外的不少華人都希望我能在《百家講壇》講講康熙。

我對講康熙還有點信心。這信心是從哪兒來的呢?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我就決定研究清史。從何入手呢?從人物研究開始。從研究誰開始呢?我選了康熙。當時主要讀《清聖祖仁皇帝實錄》,看《康熙起居注冊》等。1964年,我寫出長篇論文《評康熙帝》。這篇論文幾經周折,時過多年,才獲發表,而且鑒于當時的文化環境,被編輯作了“穿靴戴帽”的處理。這是我的第一篇清史學術論文,後來收在拙著《燕步集》里。爾後,雖然研究重點轉到清入關前,但對康熙朝歷史的關注從未懈怠。1983年《努爾哈赤傳》出版後,中國檔案出版社等幾家出版社曾約我寫《康熙帝傳》,我很想寫,也做了準備,但因為當時忙于單位的課題無暇分心,而沒有承應。後來,我寫過《論雅克薩之戰》、《明珠論》、《納蘭性德與吳兆騫》、《郭繡論》、《張吉午與〈康熙順天府志〉》、《康熙皇帝與木蘭圍場》和《康熙大帝》等文,均不夠深入,也不夠系統;但四十多年來我一直沒有放棄對康熙朝歷史的學習與關注,時時事事處處,始終縈繞于心。

這次,我想試試,通過完成《康熙大帝》系列講座,對康熙朝歷史做一次系統的梳理,實現多年的夙願。

事情定下之後,我將能找到的有關康熙帝的資料,全部匯攏,集中精神,夜以繼日,進行準備。2007年7月3日,在北京社會科學院貴賓室,舉行小型“神仙會”,張永和、馬琳、那爾蘇、宋志軍、李洪超、左遠波、解立紅、閻崇年八人與會,就篇目、講法交換想法。李岩先生也提出頗中肯綮的意見。7月13日,《百家講壇》制片人萬衛先生專門舉行《康熙大帝》研討會,該欄目全體領導、編導和部分主講人出席。我在會上就《康熙大帝》的基本構思作了拋磚引玉的發言。講康熙帝,要處理縱與橫、君與民、俗與雅、古與今、事與人、負與正、滿與漢、文與武等八個方面的關系。(1)縱與橫——于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的關系,縱橫兼顧,而突出橫;(2)君與民——于君王與民眾的關系,君民兼顧,而突出民;(3)俗與雅——于通俗與高雅的關系,雅俗兼顧,而突出雅;(4)古與今——于古代與當今的關系,古今兼顧,而突出今;(5)事與人——于事件與人物的關系,事人兼顧,而突出人;(6)負與正——于負面與正面的關系,負正兼顧,而突出正;(7)滿與漢——于滿族與漢族的關系,既不揚滿,也不抑漢,力求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上觀察與講述;(8)文與武——于文治與武功的關系,康熙帝的一個特點是“經文緯武”,因此講述時盡量文武兼顧.這次研討會,我得到不少啟發和收獲.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
  2. 二手書
    8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