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國日常生活中的協商︰中古契約研究

傳統中國日常生活中的協商︰中古契約研究
定價:120
NT $ 104
 

內容簡介

本書抓住中國古代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協商與契約”這一中心主題,揭示了中國中古時代官府、百姓、鬼神三者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以及這三者相互協商、討價還價並在這種角力中共存的社會過程,展現了中古時代社會變革的某些側面︰老百姓互相協商並訂立契約,是為“現世契約”;老百姓與神鬼之間的協商與契約(買地券),是為“冥世契約”,即“幽契”或“陰契”。官府對待老百姓所使用之現世契約的態度與政策前後歷有變化,反映了所謂朝廷“政法”與民間“私契”從對立、並存到契合的演變過程;而冥世契約則不僅反映出老百姓對死後世界的看法,折射出冥府、鬼律與陽世官府、官法之間的對應關系。
 

目錄

譯者的話
致謝
第一章 為什麼要研究契約
一 踏入契約研究之門
二 研究界定
三 契約反映了什麼
第一部分 現世契約
第二章 官府勉強承認私契
一 唐律
二 吐魯番文書
三 地契
四 放高利貸者左憧熹的墓
五 商業契約
六 官府干預民間糾紛
七 結語
第三章 官府承認契約
一 文學作品中的契約
二 吐蕃統治下的敦煌
三 敦煌以外的地契
四 遇赦不除
五 放妻文書
六 習書中的契約
七 契約和地方官府
八 契稅制度
九 過渡中的契約
第四章 官府征收契稅時期
一 官府努力征收契稅
二 知縣黃與謝知府家族的斗爭
三 《名公書判清明集》
四 平民百姓的法律知識
五 有爭議的婚約
六 離婚糾紛
七 推翻不正當交易所使用的契約
八 徽州土地契約
九 結語
第五章 蒙古統治時期及其以後的契約
一 鄭勝一之死
二 類書里的契約樣式
三 元劇中的契約
四 非漢文文獻中的契約
第二部分 冥世契約
第六章 買地券
一 最早的買地券
二 組織性道教的興起
三 掘地之險
四 最常見的買地券
五 《地理新書》
六 隨葬品
七 盜葬
八 喪葬如儀
第七章 陰間的法司
一 早期道教的觀點
二 佛教的看法
三 其他記載
四 柏人
五 道教的《鬼律》
六 俗世的看法
七 為陰司準備的文書
八 元劇中的陰司
九 再看道教《鬼律》
十 結語
第八章 陰陽兩界的法司
附錄一 已知買地券
附錄二 買地券中的賣主——神
征引文獻
 

中國曾經遺忘過世界,但世界卻並未因此而遺忘中國。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後,就在中國越來越閉鎖的同時,世界各國的中國研究卻得到了越來越富于成果的發展。而到了中國門戶重開的今天,這種發展就把國內學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們不僅必須放眼海外去認識世界,還必須放眼海外來重新認識中國;不僅必須向國內讀者移譯海外的西學,還必須向他們系統地介紹海外的中學。

這套書不可避免地會加深我們150年以來一直懷有的危機感和失落感,因為單是它的學術水準也足以提醒我們,中國文明在現時代所面對的決不再是某個粗蠻不文的、很快就將被自己同化的、馬背上的戰勝者,而是一個高度發展了的、必將對自己的根本價值取向大大觸動的文明。可正因為這樣,借別人的眼光去獲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歷史使命,因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過強烈的反差反觀自身,中華文明就找不到進入其現代形態的入口。

當然,既是本著這樣的目的,我們就不能只從各家學說中篩選那些我們可以或者樂于接受的東西,否則我們的“篩子”本身就可能使讀者失去選擇、挑剔和批判的廣闊天地。我們的譯介畢竟還只是初步的嘗試,而我們所努力去做的,畢竟也只是和讀者一起去反復思索這些奉獻給大家的東西。

劉東
1988年秋于北京西八間房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