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有史以來,德魯克最深刻的思想第一次集中在了一處,那就是《德魯克日志》。本書采擷了德魯克畢生作品的精華,向我們提供了理解德魯克思想的金鑰匙。它不僅僅是對德魯克一生著述精髓的回顧,更是一本行動手冊。正如德魯克自己寫到的︰“書中每頁最下端空白處的‘行動指南’部分是本書中最為重要的。相信讀者能從中汲取靈感,從而改善自身的行動、決策以及決策的成效。本書正是一本行動手冊。”


彼得‧德魯克(1909—2005年),生于維也納,1937年移居美國。以教書和咨詢為業,在管理界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思想大師。德魯克一生筆耕不輟,共著書39本,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文章30余篇,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杰克‧韋爾奇、比爾‧蓋茨等人都深受其思想的影響。德魯克年逾九旬的時候創作了這本《德魯克日志》,概括了他畢生管理理念的精華。《紐約時報》稱贊他為“當代最有啟發性的思想家”。
 

目錄

推薦序(一) 憶彼得‧德魯克 吉姆‧柯林斯
推薦序(二) 偉大的探索者和奠基者 趙曙明
推薦序(三) “創建一個新社會” 黃建東
前言(一)
前言(二)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參考書目與網上材料注解
每日主題匯總
每日材料來源
彼得‧德魯克著作總表
譯後記
 

很多年來,彼得‧德魯克一直是世界公認的現代管理學之父。人們之所以給予德魯克如此高的評價,稱之為“大師中的大師”,絕不僅僅是因為他著述眾多,更在于他在研究管理中體現出的歷史和社會深度,以及他對所研究對象的洞察力和真知灼見。他的很多思想不僅得到了企業界、政界的廣泛認可,甚至很多非專業人士都將之視如至寶。

如今,這些思想的精華第一次集中在了一起,這就是《德魯克日志》(TheDaily Drucker)。該書收集了德魯克從1939年發表的第一本著述《經濟人的終結》(TheEnd o廠Economic Man)到2002年出版的《功能社會》(A FunctioningSociety)中幾乎所有重要著作中的精闢論斷。同時,德魯克還將以往許多並未用傳統的印刷方式出版的重要而且集中的論點容納進去。其中有些論點還包括在德魯克親自為管理者做的遠程教育的網絡課程中。該書的特點之一就是,根據管理者業務繁忙、時間緊張,但又渴望學習的特點,把這些論斷精選成每天一段,每段不超過一頁。這樣,管理者可以在繁忙的事務中,逐步領略大師的風采,結合自己的工作,逐步學習到大師的管理理念。此外,該書在每一段德魯克關于管理的論述後,都有一個精心設計的“行動指南”( Action Point),以利于管理者在實踐中應用這些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說,德魯克不僅教給管理者“管理是實踐”這樣一個理念,同時在他本人為管理者寫的書中,也在實踐著這樣一個理念。

閱讀《德魯克曰志》,正如縱覽德魯克一生的思想軌跡。大師早期的著作絕大多數創作于上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內容主要專注于新的社會現象,組織及組織結構,組織的管理,組織的作用等等。從50年代後期開始,另一個主題在德魯克的著作中出現了︰知識作為一種核心資源的興起,知識社會,知識的特點,責任,知識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但是,不管怎麼看,在德魯克的著作中,從早期到後期,始終貫穿著一個主題︰自由,尊嚴和社會中人的位置,組織的作用和功能,人的成長和組織的成長以及社會的健康發展。

德魯克並不是簡單地就管理論管理,而是把社會、組織和個人置于一個大的系統中研究管理。他從研究法學和政治學人手,漸漸深入到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組織。

在對組織進行研究的時候,德魯克發現,管理是一種專門知識。管理使各類組織(包括各種機構和企業)產生績效,所有這些組織組成了社會;組織是社會的器官,管理層則是每個組織的器官;組織是為了擔負社會的某種特定功能,完成某種特定的任務而存在;否則,組織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而組織的生存取決于管理。

因為德魯克把社會、組織和個人置于一個大的系統去研究,所以,他的著作涉及到人文學科的多個領域︰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他研究組成社會的不同部門︰政府部門、企業以及非營利機構。這也使得他能夠站在一個不同于其他管理學家的全新的高度來研究組織,研究人,研究社會。

德魯克式的管理學的基本理念和理論來源于管理實踐,而不是從抽象的概念到概念的堆砌、推論、抽象化。德魯克認為︰“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成就。”從《管理實踐》(1954年)和《成果管理》(1964年)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也正因為他從實踐出發,經過總結,又回到實踐中去,所以,德魯克的管理理念能夠為廣大的企業界、非營利界以及政府部門所接受。

德魯克認為,一個社會包括了政界、企業界和非營利界。“管理”原本不是應用在企業上,而是應用在非營利組織和政府機構。“管理就是企業管理”的想法很普遍,但它只不過是一種過時的假設。“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大聲疾呼,管理不等于企業管理,正如醫學不等于婦產科一樣。”正因為德魯克式的管理學的基本理念和理論來源于管理現實,所以,他的管理理念不僅得到企業界的歡迎,也受到政府和非營利機構的歡迎。

更為重要的是,德魯克能夠把“管理”在社會的政界、企業界和非營利界這“三界”融會貫通,使這“三界”互相學習、共同提高,以改善人們的生活,促進社會的進步。德魯克指出,社會把資源交付給企業,因此,企業需要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客戶創造價值。而非營利組織是要改變人們的生活。在對非營利組織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後,德魯克在《非營利組織教給企業什麼》這篇文章中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的非營利組織正在成為美國管理方面的先驅。在戰略和董事會的有效性這兩個領域,他們正在從事絕大多數美國企業還停留在嘴上的活動。而且在最關鍵的領域,即調動知識工作者的積極性及提高其生產力方面,他們是真正的先驅者。他們制定的政策及其實踐是企業界明天必須加以學習的東西。”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