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畫派大師︰高劍父

嶺南畫派大師︰高劍父
定價:90
NT $ 78
  • 作者:王丹
  •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18066216
  • ISBN13:9787218066219
  • 裝訂:平裝 / 17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高劍父,廣東番禺人,中國近現代著名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大師、辛亥革命元老。14歲拜師居廉學畫,對傳統國畫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後多次赴日本游學,對日本及西方繪畫進行探討學習,並在日本結識孫中山、黃興等人,加入中國同盟會。回國後曾主持廣東同盟會,參加黃花崗起義、光復廣州等民主革命活動。辛亥革命後,淡出政壇,致力于中國畫改革,從事美術教育,創辦春睡畫院、南中美術院,歷任廣東省立工業學校、佛山美術院、廣州市立藝專、南中美術院校長,兼任中山大學、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等職。高劍父在藝術上倡導“折衷中西,融匯古今”,其繪畫融合了中國傳統技法、西洋畫法以及日本畫法,創立了獨特的風格。他的藝術觀點和藝術創作在近代中國畫壇上影響深遠。《嶺南畫派大師:高劍父》以高劍父的生平事跡為線索,夾敘夾議,深入淺出地展現出畫家的事功、思想和藝術成就。


王丹,1971年出生,河北石家莊人。美術學碩士,現任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美術史與中國畫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著有《美術常識與鑒賞》等,發表專業論文數十篇。
 

目錄

第一章 艱苦學藝
一、坎坷童年
二、拜師居廉
 三、伍門苦修
第二章 游學東瀛
 一、初登教壇
 二、東渡扶桑 
 三、入同盟會
第三章 革命畫家
 一、同盟會廣東分會會長
 二、投身革命活動
 三、參與創辦《時事畫報》
第四章 藝術革命
 一、創立審美書館
 二、興辦陶瓷實業
 三、倡導新國畫運動
第五章 潛心藝術
 一、春睡畫院
 二、壯游南亞
 三、痛失奇峰
 四、高校任教
 五、紙筆抗日
 六、返粵辦學
第六章 名耀千秋
 一、病逝澳門
 二、博學多才
 三、桃李滿園
 四、嶺南畫派
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中共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廣東文化大省的發展目標,體現了順應時代潮流把握廣東未來發展的戰略思維和遠見卓識。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賴于先進文化的引領和支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省是否強大,不僅取決于經濟實力。而且取決于文化實力。文化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一個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為民族復興、祖國統一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發展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基本途徑。經濟發展之後,如果沒有文化發展做後盾,不僅不會持久,而且難免滑向邪路,甚至導致社會的畸變。因而,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經濟發展成為經濟大省,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設文化大省的號召,是非常正確、非常及時的。

建設文化大省任務艱巨,因為這項社會系統工程具有豐富的外延與內涵。建設文化大省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繼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把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作為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深厚根基。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她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屹立五千年,歷經各種磨難,飽嘗難以想象的艱辛,戰勝驚濤駭浪,創造了兌輝燦爛、絢麗多彩的中華文明,就是因為我們有著優秀的氏族傳統和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文一個國家和民族生生不息興旺發達的巨大精神力量,文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內涵。因此,在建設文化大省中,我們晏有博大的胸懷、開效的視野、遠大的目光,充分發掘、繼承和弘揚我們偉大的民族所創造的優秀文化遺產。

廣東地處南疆,北負五嶺,南臨大海,史稱呤南。嶺南並非“南蠻”,她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嶺南文化是一種地域文化,它與中華大地上的其他地域文化,如齊魯丈化、巴蜀文化、荊楚文化等,共同構咸了中華文化的絢麗畫卷。在中華文化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上, 有嶺南本樹起的豐碑,如惠能開創的中國禪宗、陳獻章開啟的明代心學、康有為和梁啟超引領的近代維前思潮、孫中山開拓的走向民主共和的歷文適珞,等等。嶺南文化在其歷史發展長河中,逐漸形成的兼 並蓄、勇于開拓、大膽革新、求真務實的鮮明特色,哺育著一代又一代奮發進取的嶺南人。

在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的嶺南丈化�,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弋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決定選取廣東歷史文化名人作為礬冤介紹的對象,共同組織策劃編寫《廣東歷史文化名人叢書》。這里所說的“歷史支化名人’,是指在一定的歷文時期、一定的頷域或學科,曾經取得卓越的業績,或其思想具有重大影響,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文上具有相當高知名庋的杰出人物。歷史發展客觀必然性的存在,並不否定個人在歷史發展鹽程中的作用。文化歸根結底是勞動人氏創造的,因為物質生產是文化乃至整個社會賴以存在的基礎。同時,在嶺南文化的形成和演進過程中,知識分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眾多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和政治家的創迨性活動,促進了嶺南文化的繁榮和發展。我們研究宣傳這些杰出搗代表性人物,是為先迸文化展示一種典範,使我們的人氏尤其是青少年認識先輩如何開拓歷史,如何創迨光輝燦爛的中華優秀文化,從而更加激發愛國愛鄉的熱情,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努力去創造更加曼加美好的未未。

我們初步選定數十位歷史人物作為“叢書”的佶主,分期分批組織揆寫和出版。我們編寫這套叢書,堅持實事求是、批判繼承的原則,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堅摶深入淺出、雅俗共賞的原則。既講求科學性和學術性,做到言必有據,並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又努力面向在會,面向大眾,面向市場,用通俗生動的文字和精莢的圖片資料反映傳主的生平與思想。如上原則是“叢書”的共性,而“叢書”中的每本著作所特有的立意、結構、行文,則體現了作者們的獨創性勞動,這是每本書的個性。希望通過這套“叢書”的出版,展示廣東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提升廣東的文化品位,培養廣東人的文化素質,為建設文化大省盡綿薄之力。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