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非寫實小說之類型研究

唐代非寫實小說之類型研究
定價:120
NT $ 104
  • 作者:李鵬飛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5-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074492
  • ISBN13:9787301074497
  • 裝訂:平裝 / 378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的基本觀點乃至具體的作品分析上都能做到擺脫依傍,很少蹈襲前人,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對唐傳奇三種類型的源流都作了長線追溯。不但溯源到漢魏六朝小說,許多手法的表現更追尋到先秦。中國的小說是經過了漫長的醞釀階段,在不自覺的過程中逐漸從筆記雜說中脫胎而出的文體類別,在進入自覺的創作階段這前,吸取了先秦以來各種思想觀念和各種他類文體的表現方式;其淵源之駁雜,頭緒之繁多,若無極大的耐心,是很難摸索清楚的。本書作者沒有僅僅限于小說類文體的閱讀,而是將視野放寬到諸子百家、史傳、詩賦、散文、駢文乃至俳諧文筆各種與該類型有關的資料,以驚人的閱讀量為基礎,多方發掘並清晰地總結出三種類型的發展過程,因而能夠提出許多重要的創見。
 

目錄

序一
序二
緒論
第一章 唐代諧隱精怪類型小說的淵源與流變
第一節 “諧隱”辨體
第二節 “諧隱”之流變
一 諧辭之源流
二 隱語之源流
三 諧隱之源流
第三節 諧隱精怪類型小說之源流
一 精怪小說之源流
二 精怪小說與諧隱藝術之融合及發展
第四節 緒論
附錄 諧隱精怪小說在唐以後之發展
第二章 唐代遭遇鬼神類型小說的淵源與流變
第一節 遭遇鬼神類型小說在漢魏六朝時期的演變
一、先秦漢魏六朝時期的人神遇合故事從詩賦到小說
(一)詩賦中的人神遇合故事
(二)文人化的人神遇合類傳說或作品
(三)民間的人神遇合類傳說
二、漢魏六朝時期的人鬼遭遇小說︰幽明兩個世界的交融
第三節 唐代遭遇鬼神類型小說︰對六朝同類小說的繼承與創變
一、唐代人神遭遇類型小說的發展和演變
(一)人神遭遇類型小說的各個亞型
(二)唐代人神遭遇類型小說敘事藝術的演變
(三)唐代人神遭遇類型小說的文人化特征
(四)唐人對現實與非現實世界關聯方式的想象
(五)結論
二、唐代人鬼遭遇類型小說的發展與演變
(一)表現再生的亞型
(二)表現情愛的亞型
(三)表現詩文意趣的亞型
(四)表現諧謔意趣的亞型
(五)表現神秘怖怪意趣的亞型
(六)表現內心欲望的亞型
(七)人鬼遭遇類型小說對鬼魂及幽明關聯的想象
(八)結論
第三章 唐代夢幻類型小說的淵源與流變
第一節 從上古至六朝︰史傳敘事、哲理散文及抒情文學中的夢
一 史傳敘事中的夢
二 哲理散文中的夢
三 抒情文學中的夢
第二節 從六朝到隨唐︰小說中敘夢藝術的發展
一、“夢——佔夢——夢難”模式之演變
(一)托夢與夢驗
(二)佔夢與夢驗
(三)二人同夢與夢驗
(四)夢驗︰夢境在現實中重現
(五)夢驗︰虛夢成實或夢與現實相表里
二、從離魂到夢魂︰唐人小說對“魂行成夢”觀念的演繹
(一)離魂亞型
(二)勾魂亞型
(三)攝魂亞型
(四)夢魂亞型
三、夢︰作為人生哲學、人生體驗及人生理想的一種表達形式
(一)夢︰俄國人生哲理與人生體驗的表達方式
(二)夢︰作為人生理想的表達方式
第四章 全文結論
第一節 類型研究視野中的唐代非寫字小說
第二節 從民眾信仰、民間傳產到文人創作
第三節 非寫實小說中的現實與非現實世界及其關聯
第四節 唐代非寫實小說的藝術成就及其歷史地位
主要參考文獻
後讓
索引
 

唐代是我國小說開始走向成熟的時期,產生一批近代意義“小說”的作品,而承自魏晉南北朝的筆記小說也大量存在。兩者雖都被稱作唐代小說,規模、品格、價值、美感卻大有分別。前者後被名為傳奇,是文學史、小說史乃至某些專門研討唐代小說專著的論述重心。這是自然的和正常的。因為它們研討的是唐代小說的代表作,而傳奇也的確代表了唐代小說的最高成就。但這只是問題的一面。從另一面看,傳奇畢竟不是唐代小說的總體和全貌,除了筆記小說,還有數量和質量頗為可觀的介乎傳奇與筆記之間的中間體——準傳奇小說;便是傳奇,也有《東陽夜怪錄》那樣藝術上頗有特色之作久被忽略,這就使很長時段的唐代小說研究顯得範圍偏窄,有欠開闊,自然也影響探討的深度。加世紀80年代以前,只有台北出版的王夢鷗先生的《唐人小說研究》討論範圍較廣。近十數年,隨著學術思想的解放,唐代小說的研究也大為改觀,大為開闊,並產生了程毅中先生的《唐代小說史話》和李劍國先生的《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兩部甚富開創性的力著。兩者的考論不僅是唐代小說研究的重要收獲,也為後來研究的進一步開拓和深入發展建造了新的台基。鵬飛君的博士論文《唐代非寫實小說之類型研究》就是在這種條件下開始寫作和最後完成的。

所謂“非寫實小說”,也稱表意小說,與擬實小說並為小說形態的兩大類型。非寫實即須超現實,形態也有兩類︰超出事物自然性的幻異類和超出人事社會性的變態類。後者早期多用于寓言(如削足適履、刻舟求劍之類)和笑話,唐前小說中偶爾有見,《抱樸子》即以夸誕之筆譏諷敢說彌天大謊的古強和蔡誕,而唐代小說中還未見到。前者——幻異類,唐代雖有,但沒有寓言與童話經常使用、近現代小說也不乏其例(如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與卡夫卡的《變形記》等)的與信仰全無關系的變異型,也沒有《列子》中通過扁鵲的高超手術為兩人調換o髒以使性格取長補短的那種早期科幻型,只有拄著民俗與宗教兩根信仰拐杖的神怪型(亦稱“神話型”)。此博士論文就是著重研討唐代非寫實小說神怪幻異的藝術形態。作者經過仔細考察,將此種形態分為三類︰精怪類、鬼神類和夢魂類。這分法看似簡單,實則深具科學內涵。將作品分類,有多種層次和不同視點。在同一層次且取同一視點,分類才是科學的,否則就會發生混亂。上述三類既可大體囊括看似紛繁多變的唐代非寫實小說,又各自獨立,各有特色,形態本身(非指作品)彼此平行,互不重疊,也互不包含。對千百作品的分類達到如此地步並非易事。對唐代小說雖然已有多種類型論著,但所論多為主題或題材的類型,還未見形態類型研究,將“夢幻”與“性愛”並立,或將“志怪”與“豪俠”對舉,前者就並非指稱形態,且有分類欠妥之虞。此書首開唐代小說形態研究之風,開拓性和填補空白的意義是顯見的。它將一大批以往不大為人注意的篇目開發出來,刮目相看,所言令人耳目一新,首先也是由于這種緣故︰即是從一種新的即小說形態的視覺研討和論述這些作品的。

由于作者對諧隱表意的特殊興趣,也由于第一部分最早單獨寫成,作者的形態研究意識當時還沒有明確形成,便在精怪類中將筆墨集中于諧隱的藝術,對它作了翔實的考索和深細的論述,使之成為全書最為醒目和出色的部分。但有所得,也有所失,“諧隱”只是精怪類表意方式之一種,將它加諸類名,無論置于“精怪”之前之後,都不僅使名目與另兩類不甚相稱和對等,也限制了作者對其別種亞型多作考論,使內容和結構好像缺失一角,與另兩類區分為多種亞型相比略顯失衡。

唐代三種形態的非寫實小說,數量並不平衡,鬼神幻異之作遠遠超過其余兩種,其中鬼幻益夥,表現的主題也更為多樣,這就是作者獨將此類按所表現的主題分為六種而逐一討論的原因了。這本論著並不單純研討作品的形態,而是在三種形態類型的框架之下,同時闡述唐代非寫實小說某些顯眼的主題模式、藝術品格、表現手段和敘述方式,並大力追溯各類小說的歷史源流。這就需要把握大量的相關資料。作者正是在熟悉和梳理資料的基礎上從事這些研究的。與其說提出的許多獨到之見多有比較充足的例證,不如說那些見解的提出是對唐代及唐前大量小說與詩文熟讀和深思的產物。材料的充實、考索的深細,是這本論著的又一特色。

作者對所研討的各類主要作品的獨特論析引人注目。一方面將大批準傳奇與志怪之作拂去塵垢,使其顯出光華和美點,匯入唐文學的藝術之流;另一方面,對一些為人熟知的傳奇小說(如《離魂記》《枕中記》等),或變換視點,或深入肌理,發現其新的價值、韻味和美文光彩,而與前人不謀而合或相似之見則點到為止,力避重復,從而增加了論析的分量和新異之感。

小說的形態類型及主題模式是作家的創造,又是社會時代的產物和歷史的發展,與文化環境、世人心態以及創造者的閱歷、教養密切相關。本書作者注意隨時對相關問題作理論的探索與闡釋,並設最後一章集中研討。此種筆墨增強了類型研究的理論高度和深度,亦多中肯,給人啟迪,但還顯得力度不足,似欠充分。

鵬飛君是葛曉音先生的博士生,曉音命我敲敲邊鼓,乃得于此著先睹為快,並得與作者多次切磋。但因每次所見都是一篇首尾完整的獨立論文,考慮的也就多是一些瑣細的具體問題。答辯前見到全著,而我重點讀的卻是以前未曾讀到的《緒論》和第四章,于全局思考還是很少。直到此次作《序》,才進一步審視其整體的長處和某些不足,寫了上面的話,作為對此書出版的祝賀。

馬振方
2003年9月18日于北大寓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