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富養不如用愛養

窮養富養不如用愛養
定價:168
NT $ 50
  • 作者:(美)張劍萍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6040115
  • ISBN13:9787506040112
  • 裝訂:平裝 / 21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窮養不能抹掉孩子的自信,養窄了孩子的胸懷;富養不能讓孩子的欲望無限擴大,忘了量入為主的基本。重要的是富養其精神。

城市里條件好的家庭,沒必要讓孩子天天晴窩窩頭;農村里條件不好的家庭,更沒必要不惜血本讓孩子天天山珍海味。

在窮養中磨煉男孩的品性,而女孩的品質培養也要窮養;在富養中豐富女孩的情感,而男孩的內心也需要精神食糧。

沐浴著父母愛心浸潤的智慧,孩子的內心必將開出幸福的花朵,最終將在未來世界里展示美好心靈的一扇扇窗戶。

不一定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翔龍、飛鳳,讓孩子做個在草原奔馳的馴鹿、活潑快樂的獼猴、威武而善良的大象,不也很好嗎?


張劍萍(Naomi Zhang),美籍華人,現居紐約。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教育學碩士,現任美國島公立學校漢語教師、美國外國語委員會會員、美國大學部會員、中文教師協會會員、長島外語教師協會會員。曾供職于世界500強企業IBM,對女性的職場生存哲學有深刻感悟;作為一名特殊教育教師和兩個孩子的母親,對當代女性的母親角色、孩子教育更有親身體驗。著有《幸福女人不抱怨》《女人要對幸福建立產權》等作品。
 

目錄

第一章 花錢不一定能買到最好的教育
從“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到“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不是什麼都要用金錢助跑
窮養,不是讓孩子天天吃憶苦飯
富養,不是無條件地答應孩子的一切要求
要舍得花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
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
第二章 窮養還是富養要看家境來養
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和最好的榜樣
不要讓“包氏父子”的悲劇重演
沒有錢,就別強求富著養
不差錢,也沒必要窮著養
尊重孩子,讓他做自己願意做的事
第三章 教育孩子沒有絕對的性別界線
上帝選擇性別,父母選擇教育
孩子都喜歡有力量的父母
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品質的培養與性別無關
有些生存技能,男女都需要
尊重孩子的天性最重要
第四章 寵愛有度,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必需的
不要把100分的疼愛變成101分的溺愛
牽著孩子走,不要抱著孩子走
孩子跌倒後,讓他自己站起來
你能“包辦”孩子的事情到何時?
讓孩子學會承擔與負責
關鍵時刻的一句“禁令”勝過百句“表揚”
第五章 把他培養成一個真正的“小皇帝”
像皇帝一樣修身治家
像皇帝一樣胸懷天下
像皇帝一樣飽讀詩書
像皇帝一樣勤學禮樂
像皇帝一樣苦習騎射
第六章 把她培養成一個真正的“小公主”
像公主一樣嬌貴但不嬌氣
像公主一樣可愛但不幼稚
像公主一樣愛慕但不虛榮
像公主一樣上得廳堂又下得廚房
像公主一樣似水柔情且落落大方
像公主一樣一生受寵卻不失自我
第七章 教育的出路︰愛能幻化出無窮的力量
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並沒有那麼不好!
隨時隨地都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
與你的孩子平等地對話和游戲
教育孩子的根本是富其知識和內涵
用愛釋放出孩子天性,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對孩子生活卷入度高,會剝奪他們的心靈空間
第八章 未來的美好︰用愛描繪孩子純淨的心靈
學會道歉,不要養成找借口的習慣
學會原諒,不要對小事斤斤計較
學會尊重,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學會勇敢,世界因你而開闊
學會孝順,生活因你而和諧
學會感恩,未來因你而美好
 

俗話說︰“窮養兒子富養女。”窮養兒子,讓兒子多經歷一些磕絆和摔打,多吃苦,才能磨礪出堅強的品質,成為項天立地的男子漢;富養女兒,給女兒富足的物質、優越的環境、開闊的眼界,才能讓女孩在長大以後對花花世界產生較強的免疫力,形成自信,形成禮儀,成長為優雅的淑女。

然而,教育孩子絕對不只是在物質上花點錢這麼簡單。據統計,中國現在有一億多獨生子女,多數家長沒有原則、沒有節制地溺愛孩子,表面上看很無私,實際上卻害了孩子。人們對教育成本的認識存在誤區,正確的認識應該是物質投入的低成本和精神投入的高成本,但是現在很多人的做法正好相反,很多家長拼命掙錢讓孩子去上各種補習班,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情感、智慧、時間、精力卻都遠遠不夠。愛的形式重要,內容更重要,對許多人來說形式居多,但內容不夠。教育是一種責任,家長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影響孩子。許多家長在生孩子的時候並沒有想到這種責任,然而養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窮養富養的意圖都是愛的體現,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無原則的營造成長的條件。窮養不能抹掉孩子的自信,養窄了孩子的胸懷;富養也不能無限擴大孩子的欲望,讓他忘了量入為主的基本,最重要的是富養其精神。用愛養的用意和中國目前的溺愛是兩回事,僅僅把關注的目光投向物質生活上的“窮養”或者“富養”,那就過于表面。歸根結底,窮養富養不如用心養,用愛養。

我業余時間在一個由成年人組成的中文學習班里教學。因為語言是有文化背景的,所以我和他們常常會講起中國文化,從而引起一些中美之間文化對比的討論。

有一次,我和我的學生們談起中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談起國內外的中國家長怎麼促使孩子學習,不惜一切代價送孩子上好學校等,以至于九月時長島每一個好學區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涌進,把房價推得很高。有同學問為什麼學習好這麼重要?我回答,對中國家長來說學習好就能上好學校,上好學校就意味著將來能有好工作,掙錢多,生活就會好,從而也就意味著成功。他們問,孩子成功了就意味著他們能幸福嗎?你們是怎樣教幸福的呢?是啊,成功的人就一定幸福嗎?我們教孩子幸福嗎?

通常看到一個美國家長驕傲地談論自己的孩子上了某個大學,而這個大學極其普通;而我們中國家長對自己孩子上的大學永遠不滿意,好像除了哈佛、耶魯,其他的都不夠好。我自己的女兒也常常和我講不見得學習不出色的孩子就不成功、不幸福,就不是好孩子。對美國人來說,只要一個孩子做了最大的努力,發掘出最大的潛力,做他們喜歡做的事,那就是成功。每個孩子都有無窮的潛力,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了不起的自己,父母一個很大的責任就是無條件地愛他們,挖掘、培養出孩子了不起的一面。成功很簡單,只要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比今天做得好,每天都有進步,這就是成功。不需要孩子做誰誰誰,只需要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家長要鼓勵孩子樹立自己的理想,還應以欣賞的態度幫助他實現理想,因為這使孩子內心逐步形成~種動力,只要家長大膽放手,孩子就可以鷹擊長空。在家庭教育中,應以孩子為中心,而不是父母佔主導。聰明的父母不是權威者,不是操縱者,也不是管家婆,只把自己作為一個輔助角色,睿智、豁達,給孩子以信任,讓孩子信任我們,為孩子創造釋放才能的最大舞台。用愛養孩子,是尊重孩子的個性,尊重孩子的成長。

世界上最有名的投資家沃倫‧巴菲特在一次采訪中透露,他生活中的成就應歸功于他的父親。父親曾教給他怎樣生活和錢沒有任何關系,並且說所有的家長可以通過他們對孩子無條件的愛來造就“a better human being”(一個更好的人)。他說︰“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像無條件的愛一樣。我認為如果你給一個孩子無條件的愛,你就百分之九十地做到位了。也許有些天你不願意這樣做,但那不是關鍵。只要你知道你總是能回來,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我覺得每一個家長如果在他們孩子小時候把這種無條件的愛給予他們的孩子,那他們就能造就一個好的人才。”

沐浴著父母愛心浸潤的智慧,孩子的內心必將開出幸福的花朵,最終將在未來世界里打開美好心靈的一扇扇窗戶。

這本書是將我的經歷及見聞平白地敘述出來,和大家一起探討怎樣教育孩子,用父母的愛心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從而給孩子一個快樂成長的過程,並以此獻給那塊養育我給我愛的土地。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