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思想的踫撞︰從弗朗索瓦‧于連的研究說開去

中歐思想的踫撞︰從弗朗索瓦‧于連的研究說開去
定價:179
NT $ 156
 

內容簡介

哲學應當謹慎地研究中國……要一點一點地剝除西方投身在中國身上的不和諧的牽強色彩,看看中國究竟如何抵制西方的分析……

讀弗朗索瓦‧于連的書,使人強烈地感覺到像是在觸摸邊界,像是在標記和衡量某種差別。那是令人感到激情澎湃的時刻︰我們捕捉到了我們的思想中從未曾出現過的東西……

這是一場遠東和遠西的相遇一一中國作為歐洲的他者,是弗朗索瓦.于連以及本書中作者思考的對象。他們認為,哲學應當謹慎地研究中國,一點一點地剝除西方投射在中國身上的牽強色彩,看看中國究竟如何抵制西方的分析,找出西方是如何踫壁,踫的是什麼壁,以及為什麼中國會對西方無動于衷。

本書作者們擺脫了舊有的習慣,把中國作為一個理論分析的概念,以提出疑難的方式,重新確立一些哲學的重大問題(比如哲學的邊界、宗教的真理、罪惡、普遍事物等),並自然而然地從藝術上繼續對疑難進行分析,探索“無形”的“大象”和不可能的“裸體。。然後又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對交流、經營、管理進行了思考,打開這些領域的大門,讓人們听听中國有關效率的思想。這里既有迂回,又有暗示;既講過程,也講功效。

相遇是必要的,是有積極意義的。它讓歐洲更清楚地看到自己,以保持文化和思想上的特點和尊嚴。同時,中國也應該以他者為參照,以更好地看清楚自己,而不是只一味地認為別人的就是好。


閆素偉,生于1950年,河北省高陽人。1981年獲得國際關系學院的法國語言與文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得巴黎第三大學高等翻譯學院的翻譯理論博士學位,現為國際關系學院法語系教授。翻譯著作有《聖人無意》(法國弗朗索瓦‧于連著)、《社會學思考》(艾德加‧莫蘭著)、《薩特的世紀,哲學研究》(貝爾納—亨利‧列維著)等。

董斌孜孜,有志于翻譯理論研究的青年學人。在國際關系學院法國語言與文學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以《從〈聖經〉的翻譯看翻譯文本的可理解性》一文獲得碩士學位。現執教于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目錄


與弗朗索瓦.于連一起呼吸 達尼埃爾‧布尼奧
一 哲學的關鍵問題
思想冒險的圖譜 菲利普‧茹塞
弗朗索瓦.于連的對比分析法 阿蘭‧里約
哲學的要害一一《畫中的影子︰“缺點”還是“反面”》閱讀筆記 尼古拉斯‧馬丁
新的《方法論》︰論普遍價值的產生 帕特里斯‧博隆
二 藝術的震撼
看看別處 馬蒂厄‧波特—博納維爾
發明中國 阿蘭‧巴迪約
西方的裸體 奧利維埃‧卡雷羅
靜之音,或者世界的音響 曼弗雷德‧韋爾德
三 用途,實踐,管理
中心偏移的藝術,或者弗朗索瓦。于連的漢學如何闡明文化間的中介 奧利維埃‧阿利馮 菲利普‧利果
對中國經濟的戰略解讀 錢法仁
“墨提斯”或者商標的謀略 貝努阿‧艾爾布魯恩
四 位移,溢流
從外部(韓國身份)出發的重構一一弗朗索瓦.于連作品的政治運用 許繼庸
扭曲或者日本的異域 赫爾維‧庫肖
聯系中的不確定因果一一越南的人類學問題 樂友科
五 差別,無動于衷,不尊重︰與精神分析的相遇
對精神分析的無動于衷 讓‧阿魯
精神分析的差別 艾里克‧洛朗
精神分析師的無動于衷︰中國的詼諧 洛朗‧科納茲
六 關于漢學研究現狀的爭論
“政治上說得過去”的瑕疵 沃爾夫岡‧庫賓
 

一 誰在醒來?

西方常常以預言家的口吻宣布︰中國將會醒來,並通過連續的蛻變,從其歷史的麻木中擺脫出來。果真如此嗎?還是傳統上自信的西方,以極其幼稚的方式突然醒過神來,揉揉眼楮,看到了中國作為一個強國越來越明顯的表現呢?西方不得不承認,現在的中國僅僅是個開始。西方的“文明”,不管是從各種權力的調節分配,還是從其知識的建樹和思想範疇的規範效率上來看,理所當然地獨霸世界,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所向披靡,西方因此而沉浸在幸福的自信中,有點兒昏昏欲睡了。

實際上,人們從經濟和政治上十分關注的世界化,其開端其實要早得多;理論上的世界化始于一個多世紀之前的19世紀束。那時的歐洲以自己的科學成就為基礎,迫使全世界接受了其理性模式和話語體系。本來中國和遙遠的東方文明在與歐洲沒有任何關系的情況之下,發展了幾千年,這時也不得不驟然間套上了歐洲概念的枷鎖——可能這一枷鎖能夠起到解放的作用?

當時‧恰逢“有限世界”的時代剛剛開始,西方的勢力達到頂峰時的這一勝利,的確成了“最終的”勝利,由此,人們便不斷地衡量著它的意義。



自那以來,20世紀的西方自始至終都在進行著殘暴的自我殺戮,同時認為這些悲劇的主角及其意識形態上的沖突是歷史唯一的行為者。20世紀,西方以英雄主義的精神大刀闊斧地重新塑造了自己的藝術,但又在多大程度上重新整理過自己的思想呢?我們說的是西方所偏愛的思維對象︰存在、上帝、主體,等等。在新知識的狂妄推動下,哲學由于構建不出新的體系,而進入了昏昏欲睡的狀態。哲學不是不得不將提問的方向掉頭向內,向著語言的內部回溯了嗎?或者,要擺脫江郎才盡的處境,哲學又能夠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擺脫常規,發生轉變呢?如果“解構”還不夠,那又該如何呢?

福柯在日本與一個和尚會談時,曾極力主張說,從理論上作出重大結論的時代已經結束,從現在開始,我們須要進行“再思考”。而且哲學要想為自己的行動找到一個新的起點,只能通過與“外部”思想的對照來進行再思考。這並不是說,一定要急著把這個外部的思想納入自己的思想之中,將它生吞活剝,或者佔領它——因為哲學是各學科之王.自古以來便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以獨霸天下的氣勢自上而下地看待所有的學科——而是要讓執拗的他者與自己的思路作對,以此來改造自己封閉的提出問題的方式。當福柯呼吁讓歐洲和非歐洲“相遇和踫撞”時,他並不認為這只是單向的踫撞(只是西方的踫撞)︰他認為踫撞是在兩個方向上進行的。

中國是歐洲之外可以進行對照的優先目標之一。哲學應當謹慎地研究中國。現在對中國的研究不是為了像照鏡子一樣看到自己,不是為了核實其概念是多麼強大有力,不是為了通過中國的命運打量自己,以意識到自己的定位;而是要一點一點地剝除西方投射在中國身上的不和諧的西方色彩,看看中國究竟如何抵制西方的分析;最後找出西方是如何踫壁,踫的是什麼壁,而且為什麼中國沒有發出一種新的聲音,甚至奏出一首新的樂曲?



所謂相遇,首先就是要走出自己的框框,亦即擺脫自己的規範。要想切實做到這一點,只能逐步地來︰我們不能沒有過渡,直接進入他者的思想。我們必須擺脫自己的習慣,我們必須進行練習,做“苦行”(askesis)的修煉。因此,本書所收錄的研究是五花八門的,這本身就是一種方法。這本集體創作的作品是把中國作為一個理論分析的概念,以提出疑難的方式,重新確立一些哲學的關鍵問題(比如哲學的邊界、宗教的真理、罪惡、普遍性);並自然而然地從藝術上繼續對疑難的分析,探索“無形”的“大象”和不可能的“裸體”。然後又以出乎意料的方式,甚至是以出奇的方式,對交流、經營、管理進行思考,打開這些領域的大門,讓人們听听中國有關效率的偉大思想,這里既有迂回,又有暗示,既講過程,也講功效。但是,要把中國與世界隔絕開采,將自己禁錮在僵化的、成了鐵板一塊的“真誠”之中,那也是危險的。因此,與理論上的“他者”相遇時,也要靈活掌握——加強自己的穩定性,接受對方的沖撞。其範圍涉及整個與中國文化有關的世界(所以也包括另外三個國家︰韓國、日本、越南)。在遠東和遠西的相遇中,如果有一點會出現問題,會具有啟示的作用,使雙方在面對對方時都有危機感,那就是中國與精神分析的問題。這是本書最後一個專題討論的內容。

在本序中所論述的,是(歐洲的)哲學不大習慣的一種提法︰不是設想(concevoir),而是呼吸(respirer)。經過一系列的論述之後,我們覺得有必要對中國這個理論概念本身進行“再思考”,為此,有必要對研究中國的漢學方法及其未來進行探索。



本書所收集的文章有的來自交流和研討會的文稿︰2003年4月22日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召開過一次名為“大象無形”的圓桌會議;2004年6月14日圍繞弗朗索瓦‧于連給精神分析師的建議還組織過一個討論晚會。兩篇文稿——沃爾夫岡‧庫賓一篇,阿蘭‧里約一篇——是2004年11月5日至6日在台灣輔仁大學舉辦的題為“迂回與進入,作為西方新的釋義學的漢學——法國的貢獻”的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言。另外一篇文稿所采用的只是摘要,也就是樂友科教授2005年5月3日至5日在順化大學由他主持的國際研討會上以“弗朗索瓦‧于連︰渡越概念與設計交流”為題所作的演講的講稿。

皮埃爾‧夏蒂埃
梯葉里‧馬爾歇茲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