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的說話哲學

生活里的說話哲學
定價:228
NT $ 198
  • 作者:清揚/主/編
  •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2515343
  • ISBN13:9787802515345
  • 裝訂:平裝 / 26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狀況、懷著不同的目的與不同的人要說不同的話,會做人首先要會說話。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把握尺度會說話,掌握分寸會做人。

  說話恰當,它絕非舌頭打把式的玩意兒!怎樣才能做。到說話“恰當”呢,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在恰當的時機,對恰當的人,說出恰當的話。

  說話對象的性格迥異,要視情況選擇說話的方式和內容︰如果對方喜歡委婉的話,說話就要含蓄一些;如果對方喜歡直來直去,那就大可不必與之繞來繞去……
 

目錄

序言 遇什麼人說什麼話
第一章 對不同個性的人你怎麼說
當你面對不同性格的說話對象時,就一定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如果對方喜歡委婉的話,你說話應該講求含蓄一點的方式方法;如果對方喜歡直來直去,你大可不必與之繞來繞去,擺迷魂陣;而如果對方喜歡推心置腹,你就應該多說些誠懇質樸的話……
1.對性情急躁的人你沉穩簡潔地說
太急躁常常是事與願違
沉穩簡潔地應對急躁之人
2.對爭強好勝的人你給足面子地說
不要爭強好勝傷人面子
給足爭強好勝之人面子
3.對吹牛拍馬的人你謹慎自守地說
做人不要言過其實
對吹拍者不可不防
應對吹拍者的技巧
4.對優柔寡斷的人你自信肯定地說
優柔寡斷的人容易失敗
如何應對優柔寡斷的人
5.對目光短淺的人你啟發引導地說
目光短淺是致命的錯誤
充當目光短淺者的謀士
6.對嫉妒心強的人你聰明地說
嫉妒心太強絕不是好事
如何與嫉妒者協調關系
7.對傲慢自大的人你言簡意賅地說
傲慢自大的結局只能是失敗
與傲慢自大者的相處之道
8.對自私自利的人你投其所好地說
越是自私的人越是不能自利
適當肯定自私自利者的利益
9.對恃強凌弱的人你露點鋒芒地說
恃強凌弱的人是可悲的
給恃強凌弱者來點鋒芒
10.對心胸狹窄的人你心容萬物地說
心胸狹窄的人不能容物
心容萬物,冷靜回應
11.對城府深的人你抓住其弱點說
城府深沉之人的特點
如何與城府深沉者相處
12.對奸詐小人你攻守兼備地說
以害人始,以害己終
謹防自守,當斷則斷
13.對耿直的人你容忍謙虛地說
耿直之人敢講真話
謙虛接受耿直之言
14.對勇猛的人你以柔克剛地說
“砍頭不過碗大疤”的氣概
“以柔克剛”的相處之道
15.對多疑的人你自隱鋒芒地說
無中生有的多疑者
如何釋多疑者之疑
16.對寡言少語的人你主動地說
桃李不言,不自成蹊
主動與寡言少語者交流
第二章 對不同身份的人你怎麼說
第三章 面對不同的情況你怎麼說
第四章 面對不同的事情你怎麼說
第五章 面對不同的場合你怎麼說
第六章 會說話的人是怎樣練成的
 

俗話說︰“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指的是說話要把握尺度,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古人說道︰“一言可以興邦”,同時又說︰“一言可以喪邦”,可見,這“一言”絕不是鬧著玩的,它不但可能決定你人生事業的成敗,甚至可能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命運的興衰。所以,荀子說︰“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意思就是一個人何時“言”何時“默”,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力求做到“當”——恰如其分。那麼,“言而當”在說話中真這麼重要嗎?

是的,讓我們來看一個故事吧。從前,有位國王,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滿嘴的牙都掉了。于是,他就找了兩位解夢的人。國王問他們︰“為什麼我會夢見自己滿口的牙全掉了呢?”第一個解夢的人就說︰“皇上,夢的意思是,在你所有的親屬都死去以後,你才能死,一個都不剩。”皇上一听,龍顏大怒,杖打了他一百大棍。第二個解夢人說︰“至高無上的皇上,夢的意思是,您將是您所有親屬當中最長壽的一位呀!”皇上听了很高興,便拿出了一百枚金幣,賞給了第二位解夢的人。這個故事是不是應了一句老話“好言一句三冬暖,話不投機六月寒”呢?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內容,為什麼一個會挨打,另一個卻受到獎賞呢?只因為挨打的人說話不“當”,受獎的人說話“恰當”而已。

魯迅在《立論》一文中,也曾生動地描繪了說話“當”與“不當”帶來的不同結局︰說是有一家生了一個男孩,合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一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謝。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幾句恭維。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何以如此呢?只因說話“當”與“不當”而已。

歷史上說話“不當”的這種教訓也不知有過多少︰那位能夠猜出曹丞相“一人一口酥”、“門活”隱語、破譯“黃絹幼婦”謎底的才子楊修,不就是因為不合時宜地道破曹丞相的“雞肋”心事,而被送上斷頭台的麼?而那位搖唇鼓舌的狂士禰衡,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脫光了衣服,一邊擂著鼓,一邊狂妄譏諷曹營文武都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只配去“吊喪問疾、看墳守墓、關門閉戶、句詞念賦、擊鼓鳴金、牧牛放馬”,雖然嘴皮子痛快了半天,結果怎麼樣?還不是被曹大丞相使了個借刀殺人計,便在黃祖的刀下做了鬼?所以,佛家有經文說︰“一切眾生,禍從口出,夫口舌者,毀身之斧,滅身之禍……人生世間,禍從口出,當護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熾燃,能燒一世,惡口熾燃,燒無數世。猛火熾燃,燒世間財,惡口熾燃,燒聖七財。”——佛者如是說,亦同有德之人說話口無遮攔之勸箴。人不論輩分,也不論大小,都是要相處溝通說話。如果在說話之前,未經考慮便口無遮攔,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大則誤國誤民,小則誤人誤事。一旦事實既成,再欲圖補救,只怕也是悔之晚矣!

既然如此,做到“恰到好處”的說話就不能說不重要了!《三國《義》中有個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故事,說的是曹操和劉備在一起喝酒。曹操用手指了指劉各,然後又指了指自己,說︰“今天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兩人。”劉各听了,大吃一驚,手中的筷子不覺掉在地上。當時天下著大雨,正巧打了一聲雷。劉備就從容地俯身撿起筷子說︰“我被這聲驚雷給嚇著了。”曹操大笑,說︰“大丈夫也怕雷嗎?”劉備說︰“即使是聖人听到迅雷,遭到大風,也要變臉,何況我呢?”就這樣,劉各把因曹操一句話而受震驚掉筷子掩蓋過去。曹操從此就不再懷疑劉備有與其奪權的想法了。劉備是天下英雄,也是曹操的心腹之患,曹操總想找機會除掉劉備,因此在酒宴中用話試探劉備。劉各深知其利害關系,于是他韜光養晦,在交談中利用天氣變化,移開話題,轉移了曹操的注意力,因而免遭了一場殺身之禍,後來終于成就了一代霸業,

同劉備一樣,歷史上因“恰到好處”的說話而成就事業的人還有很多。著名的有戰國時的蘇秦、張儀。蘇秦因會說,打動了六國的首腦,結成六國聯盟,他自己也因此掛六國相印︰張儀也因會說,竟拆散了六國聯盟,最後導致六國被秦國滅亡。諸葛亮憑三寸不爛之舌,舌戰群儒,促成孫劉聯盟,共同抗曹,這都是“會說”的功勞。

所以,朋友,你千萬別小看這說話中要做到的“當”字,它絕非舌頭打把式的簡單玩意兒!既是這樣,究竟怎麼才能做到說話“恰當”呢?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在恰當的時機,對恰當的人,說出恰當的話。當然,要真正達到這一效果和境界,是很不簡單的。因為你到底該說什麼,怎麼說,什麼時間說,什麼場合說,對什麼人說,這里面實在有著大大的學問!

朋友,就是此時此刻,你只要簡單地注意一下你周圍的人,就不難發現他們是各種各樣的︰他們的心理特點、脾氣性格、語言習慣各不相同。由于這個緣故,也就決定了對他們說話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你不能用統一的說話方式來交流。一般說來,辦事嚴謹、誠實、老練的人,最喜歡听流利而穩重的話,這時,你說話時要注意態度尊敬,既不能高談闊論,也不可婉轉如簧,而應以忠實見長,樸實無華,直而不曲。話語雖簡單,但言必中的,給人以老實敦厚的印象。若對方性情豪放、粗獷,則他喜歡听耿直、爽快的話,那麼你就應忠誠、坦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對美丑、善惡的愛憎要強烈分明。若對方是學識淵博的高雅之士,他可能崇尚旁征博引而少蕪雜的言辯,你不妨從理論問題談起,引經據典,縱橫交錯,使談話富有哲理色彩,但言辭應表現出含蓄和文雅,顯得謙虛而又好學上進。

所以,親愛的朋友,當你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場合、不同條件下,因為不同的事、不同的目的與不同的人說話的時候,你完全有必要采取一種恰如其分的說話方式。這正是本書將要與你分享的人生秘訣,也就是——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