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燾評傳(全二冊)

郭嵩燾評傳(全二冊)
定價:504
NT $ 438
  • 作者:王興國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5060356
  • ISBN13:9787305060359
  • 裝訂:637頁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在介紹郭嵩燾生平事跡時,著力揭示其思想發展的邏輯進程,並糾正了前人關於其生平事件的某些誤記;首次系統考訂了其著作寫作、出版和存世流傳情況。對學術界過去研究較多的郭氏政治、自強、外交等思想,本書作者有新的開拓;對前人研究較少或未曾涉及的領域,如郭氏的軍事、經濟、哲學、經學、考據、倫理、教育、科技、文學藝術等方面的思想,則設立專章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除了分析其獨到的思想學說和文化學術貢獻外,還特別注意探討傳主在這些領域,如何首開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文化比較研究之風氣。

本書初版榮獲第5屆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王興國研究員。1937年出生於湖南省長沙縣樟橋(今屬株洲市郊區雲田鄉)。196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1983年起,任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至今。現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中國《周易》研究會理事、中國實學史學會理事、中國近現代哲學史研究會理事、船山學社社長、湖湘文化交流學會副會長以及湖南省哲學學會、湖南省孔子研究會、湖南省書院研究會、湖南省譚嗣同研究會副會長等職。專著存《楊昌濟的生平及思想》、《毛澤東早期哲學思想研究》(合著)、《毛澤東與佛教》、《王船山認識論范疇研究》(合著)、《賈誼評傳》等10余種,發表論文100余篇。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南京大學出版社。
 

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緒論 時代、思潮與郭嵩燾
一、兩對根本的社會矛盾
二、兩股鮮明的時代思潮
三、兩重不同的歷史地位
第一章 家庭、師友及青少年時代(1818一l851年)
第二章 與太平軍相終始的國內官場生涯
第三章 從通知洋務第一人到出使西方第一人
第四章 晚年生活、後人評論及平生著作
第五章 「君與民交相維系」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 窮究本末,全面學習西方的自強思想
第七章 以理制勝,以禮相待的和平外交思想
第八章 兵政「同源而異用」的軍事思想
第九章 「以通商賈、阜財用為本圖」的經濟思想
第十章 「求實效不為虛語」和「得幾則勢如破竹」
第十一章 調和漢宋、堅持致用的經學考據思想
第十二章 「人心風谷為立國之本」的倫理思想
第十三章 政教、制造無不出於學的教育科技思想
第十四章 「有我性情學問」的文學藝術思想
索引
重要參考書目
後記
 

偉大的中華民族在長達五千年連綿不斷的曲折發展過程中,像滾滾東流的長江那樣,以磅礴之勢,沖破了重重險阻,奔騰向前,現在更以嶄新面貌,雄姿英發,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跡。產生這一奇跡有諸多原因,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勤勞、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社會活動、思維活動和對外交往以及抗擊外來侵略過程中,逐漸創造、積累、發展了具有以生生不息的內在思想活力為核心的優秀傳統思想文化。這是一種偉大、堅強的精神支柱,是我們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歷史留給我們所有海內外炎黃子孫引以自豪的無價之寶。

當然,和各國各種不同傳統思想文化一樣,在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傳統中,也是既有精華,又有糟粕,因而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不對;一知半解、信口開河或裹足不前、漠然置之,也不對。鄭重而嚴肅的態度應該是對它進行實事求是的科學的研究和分析,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繼承和弘揚這份瑰寶,振興中華,造福人類。人類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就是在不斷去粗取精、繼往開來和改革創新過程中實現的。繼往是為了開來,開來不能離開繼往。民族虛無主義和復古主義,都是違背歷史發展的辯證規律的。

現在我們國家正處在一個新的繼往開來邁向四化的關鍵時刻。繼往就是繼民族優秀傳統之往,開來就是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來。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從廣度和深度上進行系統研究,實現去粗取精的要求,正是繼往開來必須完成的緊迫任務。我認為這是中國各族人民,首先是文化界、學術界、理論界義不容辭的光榮職責。但面對這一時間上長達五千年,內容上涉及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等各個領域的傳統思想文化,將從何著手呢?毛澤東同志早在1938年就說過:「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是很有遠見而又切合實際的英明建議。從孔子到孫中山這兩千余年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豐富的時期,如果總結了這段歷史,也就基本上總結了五千年傳統思想文化的主要內容。當然,基本上不等於全部。孔子以前和孫中山以後的情況,可以另行研究。因此,我認為首先最好是在時間上從孔子開始到孫中山為止,方法上采取《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的形式作為實現這一任務的開端。這就是從這段歷史的各個時期、各個領域和各個學科(包括文、史、哲、經、教、農、工、醫、政治等等)有傑出成就的人物中,遴選二百余人作為傳主(一般為一人一傳,少數為二人或二人以上合傳),通過對每個傳主的評述,從各個側面展現那些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業績,從而以微見著、由具體到一般地勾勒出這段歷史中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總體面貌,揭示其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的主要內涵,以利於開門見山、引人入勝地批判繼承、古為今用,也為進一步全面系統地總結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打下基礎。自從毛澤東同志提出上引建議後,半個世紀以來,不少專家學者已從各個方面作了許多工作,但對全面完成這個任務來說還遠遠不夠,還要在深度和廣度上繼續努力。作為「拋磚引玉」,本《叢書》只是這個繼續努力所應完成的工作的一部分。《叢書》凡二百部,約四千萬言,自1990年開始陸續出版,爭取十到十五年全部出齊。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