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武漢大學211工程三期建設項目“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及其中國化研究”中的子課題之一“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問題研究”成果。

本書緊密結合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進程,將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從歷史、理論、現實三者統一的角度,研究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科技、人的發展歷程及其現實狀況,分析了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成績及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解決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具體路徑。


袁銀傳,1965年12月25日生,湖北雲夢人。1986年獲中南財經大學哲學學士學位,1989年獲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碩士學位,1995年獲武漢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00年7月至2001年6月,在美國伊利諾大學(UIUC)政治學系做高級訪問學者。現為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博士點負責人和學術帶頭人,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教學大綱編寫課題組主要成員。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當代發展、政治哲學和農民意識的研究工作。

在《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人民日報》等重要學術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論文120余篇。出版《小農意識與中國現代化》、《思想的譜系——西方思潮左與右》等學術專著、譯著9部。近5年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6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項。
 

目錄

導論
第一節 社會是一個有機開放系統
一 社會是活動和發展著的有機體
二 社會有機體的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
第二節 社會結構及其基本構成
一 社會的經濟結構
二 社會的政治結構
三 社會的文化結構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研究社會發展問題的整體視閾
一 馬克思主義的整體研究視閾
二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整體研究視閾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經濟發展
第一節 經濟發展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含義
二 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三 經濟發展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節 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和問題
一 當代中國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
二 當代中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三 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的經驗總結
第三節 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走向
一 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
二 當代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政治發展
第一節 政治發展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政治發展”概念辨析
二 政治發展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三 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現實意義
第二節 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成就和問題
一 當代中國政治發展主要成就
二 當代中國政治進步的具體表現
三 當代中國政治發展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基本走向
一 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基本趨勢
二 政治民主化與當代中國政治發展
三 政治法治化與當代中國政治發展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科技發展
第一節 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科學技術的物質文明功能
二 科學技術的精神文明功能
三 科學技術的政治文明功能
四 科學技術的生態文明功能
第二節 當代中國科技發展的成就和問題
一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科技思想
二 當代中國科技發展的成就
三 當代中國科技發展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當代中國科技發展的基本走向
一 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
二 自主創新的戰略意義
三 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文化發展
第一節 文化發展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文化及其基本構成
二 當代人類文化發展的基本趨勢
三 文化軟實力及其作用
第二節 當代中國文化發展的成就和問題
一 當代中國文化發展的主要成就
二 當代中國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提升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基本路徑
一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二 開掘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資源
三 借鑒吸收國外優秀文化成果
四 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文化創新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人的發展
第一節 人的發展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
二 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動力
三 人是社會發展的目的和標準
第二節 中國人的發展現狀
一 人的發展的內涵
二 現階段中國人的發展狀況分析
第三節 科學發展觀視閾中的人的全面發展
一 人的全面發展的物質基礎
二 人的片面發展的解決路徑
參考文獻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