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與好的社會

金融與好的社會
定價:450
NT $ 392
  • 作者:羅伯特•希勒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8636074
  • ISBN13:9787508636078
  • 裝訂:352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為什麼社會需要金融?為什麼金融離不開社會?為什麼金融創新不能缺少?為什麼金融家一定要追逐風險?為什麼社會需要金融投機?金融家和詩人、音樂家、哲學家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公眾對金融行業如此不滿,這種不滿的根源在哪里?一部真正把金融看懂的書、全方位展現金融行業規則。

在金融領域,著名經濟學家羅伯特•希勒的成就幾乎無人可比肩——他是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標普凱斯—希勒房價指數的聯合創始人、《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他還在2012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他或許還是唯一一位既預測到2000年股票市場泡沫,又成功預言了房地產泡沫終將引發次貸危機的學者。羅伯特•希勒闡述認為,金融並不是社會的寄生蟲,社會離不開金融,而金融也應當服務於社會,而且我們需要有更多的金融創新。

在《金融與好的社會》里,金融行業的關鍵角色首席執行官、投資經理、銀行家、投資銀行家、放貸者、交易員、做市商、保險商紛紛登場,希勒一一揭開了他們的神秘面紗。而市場設計者、金融工程師、衍生品供應商、律師、金融顧問、游說者、監管者、會計師、公共商品融資商、政策制定者,幾乎沒有人知道這些游離於金融行業周圍的人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

通過閱讀《金融與好的社會》,你一定會知道,這些幕后策划者如何操縱了金融社會。這是一部金融行業的必讀書,同時也是一部了解金融行業的必讀書。

羅伯特•希勒,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標普/凱斯-希勒住房價格指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他還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競爭性市場顧問委員會的成員之一。2012年羅伯特•希勒入圍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經常為聯合報業集團下屬的報刊和《紐約時報》撰寫專欄。同時,他還是一位暢銷書作者,著述頗豐,《非理性繁榮》、《終結次貸危機》、《動物精神》等成為超級暢銷書。
 

目錄

序 XI
中文版序 XVII
前言 XXV
引言 社會需要金融 001

第一部分 角色與職責
第1章 首席執行官:那些獲得巨額獎金的人們
為什麼要對首席執行官進行股權激勵 026
首席執行官的獎金從何而來 029
如何解決道德危機延遲付薪 031
任人唯親的董事會 032
社會主義同樣存在激勵問題 034

第2章 投資經理:他們是如何拿取高額報酬的
投資經理:「我可以超越市場」 038
越聰明的投資經理勝出的機會越大? 042
投資經理薪酬泡沫 044
投資經理的迷魂陣 047
投資經理:「我們不是騙子」 050

第3章 銀行家: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銀行的起源 053
銀行是如何運轉的 054
銀行業的未來如何 059
銀行業:為大多數人服務 060

第4章 投資銀行家:股票市場能量巨大的隱形人
投資就是一種賭博 066
當代金融領域最激烈的斗爭 068

第5章 放貸者:他們被蒙蔽了,還是蒙蔽了別人
抵押貸款是如何發起的 072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事實 073
可怕的錯覺:房價永遠不會下跌 075
難道監管者就那麼傻? 078

第6章 交易員和做市商:社會離不開的「賭徒」
多巴胺系統:金融回報機制 083
交易速度越來越快 086
交易領域越來越廣 087

第7章 保險商:讓災難減輕,讓社會平穩
保險業:民眾的最佳保護措施 095
應對長期風險 097
保險業前景 099

第8章 市場設計者和金融工程師:麻煩的制造者,還是麻煩的解決者
市場設計的不同目標 103
從尋找人生伴侶到金融市場設計 104

第9章 衍生品供應商:為什麼他們成了聲名狼藉的人
衍生品的起源 110
不完美的衍生品市場 113
對期權的監管 116

第10章 律師和金融顧問:金融行業不可或缺的角色
律師與金融的密切關系 120
以色列人均律師占有量是中國的50倍 121
將低收入人群排除在外 123
金融顧問:他們是如何工作的 124
律師與金融顧問的關鍵作用 126

第11章 游說者:究竟是施展陰謀,還是尋求正當利益
游說者失衡的權力 129
游說行為也是必不可少的 134
游說行為和游說者:爭取正當的利益 137

第12章 監管者:游戲規則的制定者
自律組織 143
政府監管者 144

第13章 會計師和審計人員:金融架構的護航者

第14章 教育者:金融危機始作俑者?
商學教育的使命 152
經濟學教育與道德培養 155

第15章 公共商品融資商:他們在為社會和公眾服務

第16章 政策制定者:肩負穩定經濟的重任
貨幣政策制定者 164
財政政策制定者 168
減少經濟波動的良策 170
央行在未來將消失 172

第17章 受托人和非營利經理人:信托計划的執行者
信托公司的目標 175
非營利性組織如何運作 176
用積累的財富做什麼 179
信托和非營利性組織的未來 180

第18章 慈善家:可以讓財富變得更有意義
比爾•蓋茨和巴菲特邀請中國富人:慈善家的基本角色是什麼 185
財富能帶來什麼 187

第二部分 金融之美與金融不滿
第19章 金融、數學以及美
金融是美的:對稱性和守恆定律 192
金融之美 194

第20章 金融家、詩人、音樂家與哲學家:他們有什麼不同

第21章 追逐風險的沖動
當追逐風險成為使命 205
焦慮和不平等 206

第22章 追隨傳統和習慣的沖動
以詞代物:貨幣是衡量價值的標准嗎 212
權利與金融演變 217

第23章 債務和杠桿
人為錯誤:他們為什麼被債務壓垮 223
瘋狂借貸,危機不斷 224
歐債危機誰之過 226
杠桿周期:繁榮之后,即是崩潰 227
丑惡債務和助益債務 230

第24章 金融是骯臟的嗎?公眾的認識誤區
金融與賭場有什麼不同 234
認知失調和偽善:金融危機的心理根源 237
道德目標:賺錢到底為了什麼 240
被錯誤地扣上骯臟的帽子 242
成功的商人都是骯臟的? 244

第25章 為什麼社會需要金融投機
投機行為與有效市場 248
動物精神 252
選擇與投機行為 254
有限責任制:特殊的金融制度 256
從合伙制公司到有限責任制上市公司 257
鼓勵良性的金融投機 259

第26章 投機性泡沫之罪
到底什麼是投機性泡沫 262
投機性泡沫是社會傳染病? 263
非金融投資泡沫 266
戰爭與泡沫 268
美好社會 268
泡沫也很重要 270

第27章 社會為什麼既不平等也不公正
金融和不公正 274
富人是如何處理金融問題的 274
金融業高薪泡沫 276
家族王朝 277
與社會地位匹配的消費行為 278
財產稅 281
不平等指數 283
讓不平等現象消失 285

第28章 金融社會中的慈善產業
增強慈善事業的驅動力 290
支持捐贈行為的稅法 292
簡化稅務刺激捐贈 294
讓富人有一種自我滿足感 295
用稅收優惠鼓勵捐贈 296
參與型非營利組織 299
改進慈善事業的其他方式 300
目標和我們的人生 303

第29章 資本應該掌握在誰的手里
土地改革 308
住房所有權 310
公積金與養老金 312
更加良性的金融體制 313
集中度的上限 316
各種政策對資本的影響 318

第30章 大幻覺:金融問題的真正實質
1910年的「大幻覺」 321
「大幻覺」是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原因 324
當今商業領域的「大幻覺」 326
人生滿足感 328
人生和商業中的進犯性 330
金融與沖突 332

結束語 金融、權力及人類的價值觀 337
致謝 351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一時間,向來在金融市場占有霸權地位的金融帝國開始傾倒,一直在金融業前沿的頂級金融公司轟然倒塌,那些傳奇的金融人物退到歷史的角落,傳統的金融基礎理論也在危機中受到挑戰……

正如我在2008年年末在《改變未來的金融危機》一書的序中寫道:「我們為一個又一個金融王國的轟然倒塌而震驚、為一個又一個事件中人性道德的喪失而沮喪,為一次又一次制度的缺陷而驚訝,為一批又一批財富的煙消雲散而惋惜,為一次又一次出現的人類的短視而痛苦。我們在觀察中思考,在困惑中體會,在斑斑事件中尋找歷史,在層層硝煙中探尋明天。」思考又一次把我帶到了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希勒的《非理性繁榮》,我們組織了一個閱讀小組,認真地討論。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