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簡要介紹了伽達默爾的生平經歷,幫助讀者了解其思想發展脈絡。然后選擇性地着重對其關於「哲學」、「藝術」、「歷史」和「語言」等方面的思想進行了詳細闡述,讓讀者能夠了解和把握其富有啟發性和包蘊性的思想。
 

目錄

1 學徒時期
開始思想
在馬堡求學
作為一個私人講師的生涯
萊比錫
海德堡
退休的時光

2 哲學解釋學
施萊爾馬赫
狄爾泰
海德格爾
哲學解釋學

3 藝術的經驗
審美意識
審美意識批判
藝術的經驗
一個被恢復了的藝術概念
游戲
融合的力量
恢復藝術的含意

4 歷史的經驗
歷史意識
偏見
海德格爾的理解的前結構
啟蒙運動反偏見的偏見
為偏見概念正名
解釋距離
效果歷史
應用
問題與開放
伽達默爾歷史意識批判小結

5 語言的經驗
作為媒介的語言
語言的概念史
作為視域的語言
作為思辨媒介的語言
人相互隸屬的空間

6 解釋學的普遍性
伽達默爾論解釋學的普遍性
哈貝馬斯與解釋學的批判
伽達默爾的回應
繼續對話

7 實踐哲學
亞里士多德和實踐
科學與實踐
作為實踐哲學的解釋學
健康的例證

8 對話
與柏拉圖對話
與黑格爾對話
與海德格爾對話
繼續對話
平靜的話語
重要術語德英漢對照表
參考書目
一、伽達默爾著作的英文版
二、研究性著作及文集
 

賀麟先生在抗戰時期寫道:「西洋哲學之傳播到中國來,實在太晚!中國哲學界缺乏先知先覺人士及早認識西洋哲學的真面目,批評地介紹到中國來,這使得中國的學術文化實在吃虧不小。」賀麟先生主持的「西洋哲學名著翻譯委員會」大力引進西方哲學, 解放后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的「哲學」和「政治學」系列以翻譯引進西方哲學名著為主。

20世紀92年代以來, 三聯書店、上海譯文出版社、華夏出版社等大力翻譯出版現代西方哲學著作,這些譯著改變了中國學者對西方哲學知之甚少的局面。

但也造成新的問題:西方哲學的著即使被譯為漢語,初學者也難以理解,或難以接受。王國維先生當年發現西方哲學中「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不少讀者至今仍有這樣體會。

比如, 有讀者在網上說:「對於研究者來說,原著和已經成為經典的研究性著作應是最為着力的地方。但哲學也需要普及,這樣的哲學普及著作對於像我這樣的哲學愛好者和初學者都很有意義,起碼可以避免誤解,尤其是那種自以為是的誤解。只是這樣的書還太少, 尤其是國內著作。」這些話表達出讀者的迫切需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