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暴力

情感暴力
定價:228
NT $ 198
 

內容簡介

生活中,你往往會聽到這樣的話:
考這麼多分,還不如去死。
你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呢!
你就是個吃軟飯的。
我都是為你好。

奇怪的是,這些如刀子一般鋒利的話,往往出自父母、夫妻、戀人、朋友等親近之人之口,它們像無形的殺手一樣傷人至深。為什麼這些人會不自覺地「殺親」?為什麼原本的愛和友好卻以傷害的面目呈現?

本書就是對這種看不見的暴力的深度揭示。作者利用他精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問題咨詢經驗,結合具體的案例,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講述了情感暴力的特征和隱藏在這些行為背后的心理機制,進而提出了實際的解決辦法,最終幫助我們擺脫看不見的暴力的束縛,更好地愛和被愛。

加藤諦三
1938年出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教養系、社會研究科碩士。日本知名心理學家、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哈佛大學賴肖爾研究所研究員、日本精神衛生學會顧問,同時還擔任過日本電台「人生問題咨詢」欄目的主持人,2016年被授予「瑞寶中綬章」大賞。

着有《我們為何如此不安》《做個真正自信的人:現代人透視自我的寶典》《不服輸的心理學》《自覺心理學》《「溫柔」與「冷漠」的心理》《自我定位心理學》《不高興的生活藝術》等數十部心理作品。
 

目錄

序章我們都是情感沖突的局中人
什麼是「善意的操控」/002
漸漸無法理解自己的感受/004
為什麼人際關系變得這樣復雜?/006
深藏在「人生倦怠」背后的因果/007
自卑到底從何來?/009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會失去求生欲/010
需要注意親子職能反轉/012
不是爭吵的爭吵/013
讓對方懷有負罪感的人/015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最需要的東西/017
施虐者的無意識和執着/018
第一章有一種病叫「情感習慣」
虛有其表的愛最可怕/022
「情感習慣病」對心傷害很大/024
有過度依賴心理的父母/026
用道德綁架對方/028
因為情感暴力喪失享受生活的能力/030
憎恨最善於偽裝/031
學會用心去看/033
情感暴力引起的深刻絕望/035
無法理解的事件背后隱藏的秘密/037
「巨嬰」這種悲劇/038
無法意識到偽裝的愛必定會陷入圈套/040
為了治愈自己的心病而需要對方/042
虛有其表的善意實際是憎恨/044
患有彼得•潘綜合征的母親/045
無論如何理解不了孩子受到的挫折/047
向孩子兜售自己的父母最惡劣/049
把過去的事拿出來講會形成雙重威脅/051
第二章看不見的偽裝:情感暴力的N種表現
以他人的不幸為樂的人/054
披着偽善的外衣綁架別人/056
情感暴力為何如此難以分辨?/058
用負面情緒控制他人/059
不要將強烈的依賴心理誤當成愛/062
心理處於溺水狀態的父母/063
有情感暴力傾向的父母不會誇獎孩子/064
只是想從不安中逃脫出來/067
對自己絕望的情感暴力加害者/069
可怕的「我都是為你好」/071
販賣善意的人/074
如何區分情感暴力的加害者與被害者/076
心的世界中有很多「冤案」/077
雙重束縛丈夫的妻子/078
連自己的意志都被剝奪的情感暴力受害者們/081
加害者也是心理弱者/083
「嚴厲的家教都是為你好」是一種騙局/085
總是責罵孩子的父母更容易有精神壓力/087
如何辨別真正的家教與虛假的家教/088
被道德綁架的人的心理/089
正義並不能解決煩惱/091
有情感暴力傾向的人會提出矛盾的要求/093
意識到自己生活在錯覺里才是新開始/095
第三章無意識的欺騙:情感暴力的心理機制
情感威脅/098
明白受騙了的時候已經晚了/100
狡猾的人善於說好聽的話/102
以愛之名榨取對方/104
一定要小心戴着善意假面的壞人/106
突然間,甜言蜜語變成破口大罵/109
施虐者無法察覺自己的真實願望/111
用美德去傷害身邊的人/113
生而為人,我們其實不一樣/114
為什麼強迫別人犧牲的一方喜歡拿良識說事?/117
為什麼會被騙呢?/119
加害者需要受害者,是一種怎樣的心理?/120
善意,不應該是被別人要求的/122
心懷不安的人的攻擊性不容易分辨/124
反過來攻擊委托人的辯護人/125
直接表現敵意的人還有救/126
扮演好人的壞處/128
狡猾的人對弱小的人非常敏感/130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心理上滿目瘡痍/131
總是不安、沒有心靈的人最容易遭遇悲劇/133
「向死而生」的危險性/134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意識不到自己的暴力行為/136
第四章無法自立的靈魂:受害者的內心世界
為什麼沒法對情感暴力提起抗議?/140
不講理地奪走你生存的能量/142
無法發泄的憤怒,讓你的靈魂越來越小/144
我明明是受害者,卻得不到理解/146
糾纏不休的傷害,絕對不會放過對方/148
以恩人自居,是一種強行付出愛的行為/150
榨取和被榨取的關系不會簡單地被破壞/151
讓對方感到不安並趁機而入/153
心懷憎恨卻只能沉默的心理/154
面對有毒的人,你該怎麼做?/156
為了受到感謝而煽動不安的情緒/158
欺負別人來治愈自己的心理問題/160
「都是我不好」是一種受害者心理/161
身在地獄也是自己的錯?/164
為了掩蓋真實而說的話/165
「和睦相處」只存在於對等的關系中/167
親切和善並不總是好事/169
在對方的心里上一把「道德」的枷鎖/172
順從的伙伴沒有責任感/173
除了傷害,就不會與人相處/176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是「孤獨的自我陶醉者」/179
為什麼要維護嗜賭的丈夫?/180
第五章與情感暴力做斗爭的方法
認真又軟弱的受害者們/184
不會反抗,是因為沒有自己的喜惡/185
沒有信賴關系,就無法拿出真感情/187
明明是最能賺錢的人,卻沒有話語權/189
人因為戰斗而改變/190
和否定的過去說再見/192
最恐怖的是「恐懼依賴症」/193
要明白,加害者沒有愛的能力/196
受害者也會緊緊抓住加害者不放/197
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199
后記萬千煩惱都有它的心理根源/201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