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教審判 中世紀猶太─基督兩教大論爭

猶太教審判 中世紀猶太─基督兩教大論爭
定價:120
NT $ 104
 

內容簡介

我國的現代文明建設除了要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遺產以外,還需廣泛借鑒和吸收包括猶太文明在內的其他各民族的寶典精神財富。由於種種原因,對猶太民族及其文化的研究在我國長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與其實際價值和對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頗不相稱。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中以兩國外交關系的建立,人們已經認識到認真研究這個偉大而奇特的民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正是為了適應這種需要,我們組織翻譯了這套叢書。

所謂了解和研究一個民族,最主要的莫過於把握其民族精神。猶太民族的精神寓於其文明的各個方面,尤其寓於其宗教和哲學中。因此,翻譯猶太教和猶太哲學方面的著作就自然成為我們的首要任務。當然,我們也考慮到了猶太歷史、政治、風俗習慣諸方面,但由於叢書的規模所限,這方面的內容就相對少了一些。

此外,我們還注意了如下幾點:

首先,選擇的宗教著作乃是學者們關於猶太教的論著,而不是猶太教的原典——《聖經·舊約》和《塔木德》。

第二,我們認為,猶太學者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理解往往比外族學者更為准確和深邃,其著作更具有權威性。

第三 ,雖然猶太研究在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迫切需要一般知識性的著作,但我們還是考慮到了必要的學術性。
 

目錄

「漢猶太文化名著叢書」總序
譯者序
中文版序
原平裝本序
緒論
第一部分 三大論爭:概論
一、巴黎論爭(1240年)
二、巴塞羅那論爭(1263年)
三、關於《維庫阿》的原本
四、出席巴塞羅那論爭的主要人物小傳
五、托托薩論爭(1413—1414年)
第二部分 巴塞羅那論爭:原文
六、《維庫阿》導讀
七、納曼尼德的《維庫阿》
八、基督教的一方關於巴塞那論爭的記述
第三部分 巴黎論爭與托托論爭:原文
九、巴黎拉比耶希爾的《維庫阿》釋義
十、基督教一方關於巴黎論爭的記述
十一、關於托托薩論爭的希件萊文記述
十二、基督教一方關於托托薩論爭的記述
附錄
附錄一:《塔木德》篇目
附錄二:縮略語表
附錄三:參考文獻
 

談到《猶太教審判》一書的翻譯,多少有點兒偶然。我的朋友傅有德從英圄回來時,把這本書的作者馬克比教授,同時也把這本在西方頗有影響的專著的英文本介紹給我。他對此書頗為推祟,囑我譯為中文。當時,只是想先讀一讀,借以了解一些有關宗教,特別是猶太教這個神奇而獨特的宗教方面的知識。因為我本身是理工出身,后改事行政,平日瑣事繁雜,過去雖然在工作之余看過一些哲學和宗教方面的書籍,也翻譯過一點文學作品,但那只不過是一時的興趣,談不上研究,更談不上精通。而對於晦澀而神秘的宗教專著,總覺得有點兒深不可測的味道。所以,讀的目的也有某種「測一測」它到底有幾許深,以免貿然陷進去的成分。然而,在讀的過程中,情形發生了變化,先是由閑讀變成了「渴飲」那種讀法,繼而有一種躍躍欲試的不安,眼前不時跳躍着一些中文的字符。在作者的筆下,那些晦澀的語句和深奧的論證,以及那些神秘的教條,變成了一部具有形象感的、充滿詩意的文學作品,書中反復提及和引用的《聖經》和《塔木德》,不再是一句三琢磨的枯燥古文,而是充滿着情趣的生動敘述;而生活在中世紀的那些冷漠、呆板的拉比和教士變成了我們今天生活中見到的平常人,就像面對面的那種感覺一樣。一個個情節栩栩如生,明晰而生動,再沒有教堂里或是官廷內所常有的那種神秘氣氛。所以,你讀的不是一部嚴肅沉悶的論著,而是一部文學作品,一部小說,一篇篇的故事。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了解和研究歷史上這些偉大事件,何樂而不為呢?正是出於這一原因,我願意把它引介給中國的讀者。

《猶太教審判》一書是英圄著名猶太學者海姆·馬克比「—部值得推崇的優秀力作」(塞克斯博士語)。該書集中論述了發生於中世紀歐洲的猶太一基督兩教之間的三大論爭,即巴黎論爭、巴塞羅那論爭和托托薩論爭。作者通過大量翔實原始的資料、嚴密細致的論述、優美准確的譯文和恰當獨到的注釋,再現了中世紀這一歐洲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兩教對峙的戲劇場面和真正意義,並力求在與今天相關的意義上闡述論爭的宏大歷史背景和精髓所在。書中廣博而精深的政治、歷史、哲學、宗教以及語言文字方面的知識,充分體現了作者在猶太文化研究領域里的高深造詣與研究成果,不僅使得肖時那些沖突中的重要場景再現眼前,使讀者有歷歷在目之感,而且會使人聯系今天的世界進行積極的思考。而由於作者的精心編譯和訂正,使書中的原文部分大大擺脫了原始的晦澀與神秘,「不管是猶太人,還是基督徒,都將會從關於那些沖突的記錄中獲得良好的教益」;並且由於對原文的故事性與戲劇化的處理,「從而使得易於為外行們所理解」(科查安博士語),「對於那些不熟悉原始材料的讀者無疑會激發起一閱為快的興趣」(塞克斯博士語)。

中世紀的歐洲,無論是從政治和歷史上來講,還是從科學文化方面來看,無疑是人類社會所經歷的最為黑暗的時期之一。其顯著特點就是基督教教會統治的形成與加強,並且這種統治往往帶有明顯的「政教合一」甚至「教高於政」的性質。這種統治的殘酷性在宗教上的一種表現,就是對非基督教(尤其是猶太教)推行的宗教統一化運動。當時,整個歐洲幾乎己經成了一個超國界的基督教統一王國,在這一王國中的那些所謂「倒退的飛地」都被視為「異端∵也就不會令人感到驚異了。而由於猶太教乃是基督教的母教,對這一(民族)宗教的改造和扼殺便成了首當其沖和最為迫切的事。所以,在流放、屠殺、鎮壓等一系列赤裸裸的手段用盡之后,在利用「宗教法庭」(叫做「異端裁判所」似忙乎更為恰當)這種「通過法律程序」進行無端定罪和殘酷迫害的「外圍戰」之后,便開始實施滅除猶太教的根本性「戰斗」,那就是強迫猶太教的重要人物出席公開論爭,從而在理論上、宗教原理和根本教義上擊垮猶太教,以達到猶太民族整體皈依新教的目的,把基督教的輝煌推向頂峰,同時也為其他宗教樹立一個「榜樣?。正是在這樣一片「東征」(十字軍東征)、「西剿」(宗教法庭與血祭誹謗)的殺伐聲中,猶太教作為一種宗教被推上了基督教當權人物所導演的論爭的「審判台」。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