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美食日記--木柵線

捷運美食日記--木柵線
定價:250
NT $ 225
  • 作者:黃安竹
  • 出版社:小知堂
  • 出版日期:1999-08-1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9184984
  • ISBN13:9789579184984
  • 裝訂:平裝 / 19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遊牧民族的戀戀風塵】
在台北生活,今年正式邁入第十個年頭,出生在屏東恆春的我,自小便跟著父母,沿著地球經線往北遷移數十次,順著人生意志力的欲求向中心發展,直到因妥協而存在的現實歷境,如今,落腳在台北,也深深體會到台北所給我的一切優勢,到目前為止,我一直都相信,這樣的選擇絕對是對的。
從小對台北一直存在著一種虛幻的遙遠感,根本不可能也不期待和台北產生任何共生關係,直到大學聯考後,選填志願的一個機率遊戲,將我硬生生地分配到位於台北的中興大學完成學業,對台北的感覺,由懼怕到適應,由適應到青睞,直到現在,和台北已經產生除了出生地故鄉之外另一種類血緣關係的發展,更可以清楚確認台北與自己的親屬關係,如果要我再一次選擇,我將會說,台北的確是我的家。
【食物與文字攪拌發生話學變化】
當初決定寫這一本書,除了想將自己對台北這個城市的觀察作一個小小的總結之外,更想利用自己習慣的城市語言,偷偷告訴心靈相通的人類「台北哪兒有寶,這些寶兒多好,好到哪兒去找。」但後來開始寫這一本書,才發覺這件事對我來說越來越困難,以前,很習慣把寫文章,當作一種發洩方式,而成為生活中的一種思考輔助,一種對活誠實表露的享受,深深覺得生活中再也沒有比寫作更容易將往日記憶讓人牢牢記住的了,但是由於這種自由抒發並不具任何目的,因此鮮少抒發後而對作品產生焦慮感,最多塗改重寫而已。
而在這一本書中,我從一開始試圖以都市遊牧民族的角度,完全摒除自己生活在台北十年來的刻板印象,而以一個outsider的立場來觀察這座城市中的一舉一動,卻發現寫出來的作品不但沒有情感,也少了對台北城市的人文關懷,咎其原因,主因是在於自己剛開始是用較冷血的觀察作為寫作基礎,而非深入探索人在社群中的微妙情感變化,以致寫出太制式結構的文章。
於是在嘗試幾個月後,又重新出發,積極試圖尋找在台北街頭中草根自發性高的生命及多樣貌的城市文化,利用已經被創造出來的都市地景及美食文化作為經線,以及承載了各種台北人對生活的見地,屬於台北人生活動脈的台北木柵捷運作為緯線,將自己獨特的習慣語言,重新為這城市解讀新的生活記錄,創造新的生活意義,希望能讓所有的台北人跟我一起,驕傲與感動,也讓還未感受捷運生活動脈衝擊的人們,有機會藉著我粗略的拙筆,及親手按下的每一個快門,感動這五十齣屬於台北捷運的精彩人生戲碼。
當然在這次的寫作過程中,每寫一篇,心中就有不同的悸動,對這五十齣戲碼中的精彩人物,更有深刻的共鳴,每每離開一家溫暖的餐館,心中就會默默祈禱著認真過生活的你們,因為你們讓我的文章更有情感、更富生命力。
【50齣人生劇碼正精彩演出中】
生活,當你越深刻地過著,真理就容易自然而然地清楚烙印在自己的心中,就像黃明川在《西部來的人 》一書中所寫到:「懂得理論的人不一定懂得實踐,但是永遠不斷實踐的人,總是可以從實踐中找到理論。」實踐,對一個人是何等困難,許多人在習慣光說不練之下,往往生活就是日復一日的喟嘆聲所堆積,但這些生活在捷運周遭的可愛人們,許多只是因為小小的生命理想,而鑽頭實踐,儘管所花下的時間以及精力不下於一般人在公司上下班的兩倍之多,但是這群人的傻福,卻已在這捷運的發展後日漸共生發酵,而產生新的轉折契機。
而在這次的寫作中我也發現到,每一個單一的實踐指令,已經悄悄地融入他們自己的身體以及生活,這樣的感動,唯獨親身與他們接觸,才容易體會。在我心中,他們絕對是生活的夢想家,也是自己心中的烏托邦實踐者,祝福這些執著的可愛人們,也希望能藉著這次書籍的出版,能讓更多的台北人,甚至來到台北的外國人,親自體驗這已經在台北木柵捷運上演的五十齣動人戲碼。
 

安竹的捷運美食日記,開拓了我的視野,增廣了我的見聞,讓我很驚訝的從一位年輕的文字工作者筆下,看到了台北市的新貌,讓我們對這個充滿生命力的都市有了更多的熟悉與陌生的感觸!
在多年的導演生涯中,從勘景到拍攝,我的足跡踏遍了台北的大街小巷,猛然回首,台北真的完完全全蛻變了,東區的神采與魅力逐漸取代西區的繁華景象。木柵捷運的通車,鐵路地下化,中華商場的拆除,市民大道與市政大樓的完工,信義計畫區的興起,徹底改變了台北的Landmark。
每一位台北人的程式語言不盡相同,而每一個時代的台北人的滄桑指數也冷暖自知。對一個在南部恆春出生長大的孩子,落腳台北十年的黃安竹而言,這是一本很年輕、很清新的都市導讀,值得細細品味,保證年老的,年輕的或是台北的過客,都會發出會心的微笑。讓我們都再年輕一會兒,很肉體、很物質、當然也有心靈的悸動。

李佑寧
中央電影公司製片部經理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 秘書長
有人花240億蓋個廟,
有人花100億買個尊嚴,
台灣的活力?福氣啦!
常理邏輯的不存在是種潮流?
為何只有悲情,沒有憤怒?
誰會感激您的包容、健忘?
我期待末世紀的來臨,
頹廢、潰爛。
坐捷運時聽著濁水溪公社的歌,
偶而抬頭看看窗外的景色,
心想,要蓋出這樣難看的房子、都市也不簡單。
傳統美學瓦解後,「不美學」發揮極致,
甚麼大格局,甚麼文化大國,
不如翻一翻黃安竹的食物戀,
想想放一些甚麼東西通過你的身體。
沈聖德
電影音樂工作者
第一次見到安竹是在一場會議上,頎長而安靜的大男孩,總是一語不發地坐在角落振筆疾書,會後立即遞上一份完整的記錄。

安竹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愛爬格子的寫手。
讀著捷運美食日記,日本偶像劇畫面如蒙太奇般在我腦裡切換,浪漫的情調餐廳,情人間的細語呢喃,彷彿在安竹的字裡行間流轉。安竹是細膩的、是大方的,他公開了珍愛的人事物,曝光了最深處的私密,以他所思、所想、所觀察,帶領我們一家家去品味美食、淺嚐生活。
穿梭在日記中,我禁不住喝一杯毒茶的衝動與慾望,帶著書,浸淫於安竹/風味餐廳的氛圍中。在繁忙而紛雜的事務裡,我們難能使鼓譟的心靜歇,難能靜心去留意熟悉而忽略的美好,然而,所有美好的人,依舊默默地努力生活著,所有美好的事,也不曾短少過。

安竹如實地記錄了這些我們所忽略的美好,
他的捷運美食日記——非常「可口」。
劉淑貞
環球唱片國語部總監生活,只要用心,不必太用力!
每天,我們都從這家餐廳走到那家餐館;再從這家泡沫紅茶店、逛到那家咖啡廳;更可能從捷運這一站,坐到那一站。一天中,我們嚐到各式各樣的美食餐點。看到形形色色的路人過客,也留下自己的浮光掠影,在不知多少片明亮的玻璃上。這些浮光掠影,可能是坐在餐廳靠窗的位子;可能是站在櫥窗前駐足;更可能是拉著吊環,呆立在捷運車廂內、楞楞地看著自己和別人。
這就是都會生活的典型看板,你會習慣坐在餐廳靠窗的位子,只是因為你想「觀察」;你的駐足,也是因為你想「觀察」;甚至,你透過捷運車窗的反射,掃瞄每一位乘客,也是為了「觀察」。
也許,我們都想在一張張或疲倦、或冷漠、或不時自語、或偶爾傻笑的臉上,藉由「觀察」,串連到一些可以描繪這個都會輪廓的線索。但是,也許我們用心不夠。也或許,我們太過用力,扭曲了輪廓,得到的是模糊的生活焦點。
這本蒐集發生在捷運木柵沿線「話學作用」的餐廳心情故事,其實就像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甚至,在你我身上。只是,我們可能忘了:「曾經,有一天……」,我們也曾經那般地觀察過。
安竹只是很用心地、把這些藏有你我心情背影的故事,輕輕鬆鬆地整理一下,讓你我都不必太用力,就可以想起,好像有一天,我也曾經在一家餐廳裡面碰到了那個叫什麼來著的人。

劉駿耀
SET電視台新聞部副理兼採訪主任
認識安竹以來,我只知道他不斷地自我磨練,用各種方式作個人生命經驗的累積,這本日記書也是歷程的一個註腳。這是黃安竹的第二本書,也是一本味覺加嗅覺混感覺又視覺的書。他會寫這本書,我並不驚訝,因為他十足的活動力、觀察力,加上實踐力,確實可以將人的各種感覺利用媒材加以傳輸,直達人心。
要安竹品味餐廳以及美食是恰當不過的專業,因為在他的生命歷程中,曾因經營一家迥異的餐廳而與美食結緣,如今,他不開餐廳,卻把對生活的感覺、看法藉由都市空間中最多變的餐廳來發揮,題材十足而有趣,觀察亦是入微。若不戰戰兢兢生活,何不輕鬆消遣。
安竹所想表達的都市語言不僅如此,還多加了自在,台北早就不是台北,生活更不需要理由,下次坐捷運之前,不妨帶著這本書,瀏覽生活。

潘恆旭
遠流出版社專案總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