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遼士浮士德的天譴

白遼士浮士德的天譴
定價:280
NT $ 252
  • 作者:南方朔//等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03-12-2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537203
  • ISBN13:9789867537201
  • 裝訂:平裝 / 144頁 / 23 x 19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內容簡介

浮士德在台灣

  歌德在《浮士德》的一開頭,讓浮士德博士寫下「太初有為!」(Am Anfang war die Tat)這句話,也因為他修改《約翰福音》裡的「太初有道」,間接引發魔鬼的出現,埋下交換靈魂的契約種子。既然是「太初有為!」,浮士德便以他實際的行動,隨著魔王梅菲斯特遨遊世界,為的也不過是那一瞬間的感受---「停下來,你是多麼的美。」

  如今看來,浮士德已成為西方文化的人格原型之一。根據戲劇史學者Felicia H. Londre的看法,二十世紀的戲劇主題有三大原型,分別是唐璜、浮士德與聖女貞德,而這三個原型分別又代表身體、心靈與靈魂。其中以浮士德為主題的劇本至少有七十六部,僅次於情慾大師唐璜的九十三部。而《浮士德》的重要性又可由以下傳說佐證,據說在一次大戰的時候,德國士兵會帶兩本書在身上,一本是《聖經》,另一本是《浮士德》。

  既然如此,「停下來,你是多麼的美。」這句話,就值得我們細細玩味。因為讓浮士德願意出賣靈魂的動力,並非萬冠家財,也非男歡女愛,而是美。這樣的美是什麼,難道是感官之美? 浮士德以他自己的行為說明了一切,在第二部的結尾,浮士德是為了想看「自由的土地和自由的人民站成一堆」的瞬間,才讓他說出「停下來,你是多麼的美」這句話。

  因此,能讓人出賣靈魂,讓人感到美好的,其實是實現自由土地與自由人民的偉大願景。反觀當前的台灣社會,情況並非如此,許多人願意出賣靈魂、尊嚴、甚至肉體,卻只是為了當下那一點點的「爽」,是這樣的態度讓我們想多停留一下。實際上「爽」這個字,已經成為台灣文化的原動力之一。台灣的後現代狀況,一點也不難了解,是爽不爽的感受構成所謂的多元化現象,而非理念。因為我爽,所以房子我想這樣蓋,因為我不爽,所以你就得遭殃。

  「爽」呈現了台灣生命力與身體之間的關係,台灣對主體性追求是透過肯定身體的存在而完成的。但這也是弔詭的所在,因為只能透過身體的肯定身體,因此飆車追求刺激可以肯定身體的存在,立法院裡打架也可以肯定身體的存在,但唯一的禁忌,就是讓身體不存在,否則「爽」的來源就付之闕如。因此為理念犧牲生命的行為就不值得一取,因此聖女貞德勢必不會成為台灣的人格原型,因為她否定肉身存在的價值。唐璜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台灣的情色文化一直有它的地下合法性存在。

  那麼浮士德呢?前李登輝總統先生在他的《台灣的主張》中曾提到,《浮士德》是他最喜歡的文學著作之一,而他在書末也以「停下來,你是多麼的美麗。」這句話,讚嘆福爾摩莎之美,並表達他對台灣的情感。這至少顯示了,在台灣,浮士德是有存在空間的。只是台灣的浮士德依然停留在感官的層面,他的停留是因為了世間的美好,而非精神的高尚。

  其實,我們也不必粉飾太平,目前台灣正陷入極端價值混淆的歷史狀態裡,語言早已成為口水,意思是語言等同生理反應的訊號,除了知道有人會說話之外,意義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而這樣的情況,與當年奧地利哲學家維根斯坦(L. Wittgenstein)面對世紀末的維也納是有幾分相似。因此維根斯坦對浮士德的「太初有為!」這句話特別有感受,因為語言必須結合行為才有意義,否則喃喃自語還好,社會溝通的互信被破壞才是大難臨頭。

  今天《浮士德的天譴》在台灣上演,表面上或許只是一個單一的特殊事件,但它卻讓我們有機會不再停留在「爽」的境界,進入與歐洲對話的精神層面。我們別忘了,這幾年特別流行將台灣納入太平洋發現史當中,歐洲人(法國人、荷蘭人、英國人等)眼中的福爾摩莎似乎成為台灣人尋求自我主體性的太初。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拘泥於耳目,何不在精神上與歐洲對話。或許我們與浮士德一線之隔的,只在「爽」與「美」的差別而已。

  實際上這次國家交響樂團製作《浮士德的天譴》,不但與國際上紀念白遼士兩百週年的活動相呼應,對該劇也以給予在地的創作詮釋,賦予台灣浮士德太初有為的意義。

  但願這些努力,也能讓歐洲在台灣停留一下,因為它是多麼的美。

作者簡介

  • 南方朔:文化評論家
  • 鴻鴻:導演
  • 黃俊銘:聯合報音樂記者
  • 陳漢金:東吳大學音樂系教授
  • 羅曼羅蘭:法國傳記作家
  • 白遼士:法國音樂家
  • 楊莉莉:清華大學藝術史講師
  • 邢子青:古典音樂電台主持人
  • 李茶:作家
 

目錄

  • 前言 在這個社會做浮士德的天譴 南方朔
    (有標題音樂大師之稱的白遼士,是在法國歷史最動盪的1830到1850年代創作浮士德的天譴;對每一個世代的知識分子來說,浮士德都是一個象徵。對指揮來說,在當下社會做這齣戲的意義)
  • 導演 理智(未來世紀)與慾望(過去來的人) 鴻鴻&黃俊銘(對談)
    (這是一齣科幻劇嗎?是。但他更是一齣理智與慾望拔河的情感大戲,導演要用什麼樣的表現手法來傳達未來世紀,要用誰來表達人類深沉的慾望。)
  • 綜論 天馬行空的一部歌劇 陳漢金
    浮士德原來是中歐的傳奇故事,它是如何為哥德喜愛並創作出不朽的詩篇;哥德的浮士德又是如何為18、9世紀的作曲家發揮,有多少的浮士德音樂創作,又為何獨獨這一齣白遼士的《浮士德的天譴》萬眾矚目。
    這部清唱劇的特色在哪裡,它跟當時的法國社會有什麼關聯,白遼士又是何方神聖,做這一部劇。
  • 傳記 法國最令人矚目的作品 羅曼羅蘭 (廖慧貞翻譯)
    他在世時,這部作品從未被注意;他過世後,卻被認為是法國最偉大的作品之一。音樂傳記作家羅曼羅蘭,如何看待這位音樂鬼才。
  • 回憶錄 浮士德創作始末 白遼士(廖慧貞翻譯)
    白遼士的回憶錄至少三大卷,每卷厚達千頁,我們抽出他創作這齣戲的年代翻譯,看大師當時想些什麼。
  • 追蹤報導 作品與演出史 楊莉莉
    音樂藝術史研究者根據幾場重要的演出,來說明《浮士德的天譴》如何為每一個世代的指揮導演所詮釋,他們對當代社會有什麼重要的影響。
  • 樂曲解說 +劇本(翻譯) 邢子青
    資深音樂人邢子青擅長在廣播電台中談歌劇,這次他化語言為字句,為我們導覽這齣戲。
  • 故事 李茶
    白遼士的浮士德只說了哥德的浮士德的第一部,這部作品到底是什麼樣的故事,由作家李茶來說一說這個故事給你聽。
  • 看圖說故事 Delacroix +陳漢金 30張照片+圖說
    畫家 Dela Broix 為《浮士德的天譴》創作了一系列畫作,他用畫表達戲的心聲,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為讀者說戲。
  • NSO+團員簡介 NSO
  • 演出者簡介
  • 製作團隊簡介
 

音樂導聆上帝與撒旦的賭局
邢子青

前言

  喜歡好萊塢電影的朋友,或許曾經看過《魔鬼代言人》,由基諾‧李維飾演的年輕律師,在艾爾‧帕西諾飾演的撒旦化身玩弄之下,為自己的人性進行一場重大考驗;影片末了,年輕律師決定捨棄名利誘惑,甘願與愛妻享受平凡人生,就在觀眾為他的聰明抉擇準備喝采時,撒旦卻猙獰地露出嘲笑的面貌,他不只嘲笑原本「錢」途不可限量的律師,也笑得觀眾心底發毛。當時你可能正猜想:我自己是不是另一個「影片中的年輕律師」?是否也有一個「明顯卻難以分辨的撒旦」就在我的生活裡?

  撇開宗教信仰或是人性哲學的話題不說,至少在藝術領域裡,「魔鬼誘惑」可真是誘人的題材!從美術、文學、音樂、戲劇、舞蹈、甚至二十世紀之後的電影藝術等等,撒旦的腳步不曾停歇,他激發了創作者的靈感,也激起觀眾的窺探慾望。人們總是以「第三者」的角度,想看看其他人被魔鬼誘惑的下場,要不然就是從這些創作裡學習自我警惕。

  姑且不論創作者與觀賞者的原始心態,能夠把「魔鬼撒旦與人性之間的交戰」描述得活靈活現,並且有「寓教於樂」功能的,可真是一項了不起的藝術貢獻。我們有幸,在藝術創作史上,就有這麼一位文學家,他讓上帝、撒旦與人類齊聚一堂,展開史無前例的對話;這場會談的召集人,就是德國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

賭局的催生者

  從十八世紀以來,西方文學發展一直受到歌德深厚的影響。這位德國文學家不只開創了「自傳文學」的寫作,同時透過文字開啟了「浪漫主義」的年代,影響所及,遍佈當時的歐洲文壇;而其最具代表性、也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則是花了將近六十年才完成的長篇詩劇《浮士德》。

  劇中主人翁浮士德,原本只是一位凡夫俗子,但是在上帝與撒旦的賭局裡,卻無端成了籌碼。浮士德禁不住魔鬼的誘惑,答應以自己的靈魂作為交換青春的條件;最後,當魔鬼依約前來索取浮士德靈魂時,上帝卻突然插手,赦免了浮士德的罪過,把他帶往天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