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三叉路口的大陸國有企業

走在三叉路口的大陸國有企業
定價:600
NT $ 540
 

內容簡介

  中國大陸從中央計畫型經濟制度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國有企業的改革確是舉步維艱,目前正走到三叉路口。

  如何跳脫公有制的思維範疇,邁向私有制的思維範疇,並轉化為現代化企業,作者謹慎地指出合理而可行的方向,並注入了兩岸年輕一代學者的務實思想,相信它會給讀者提供一個真實的面貌。
作者簡介: 王鳳生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
高雄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
簡 歷
一九五○年生於台灣省高雄縣,美國普渡大學經濟學博士(一九八○年),曾任教於美國萊特州大、克萊門森大學、密西西比大學、 科羅拉多大學、印第安那州大等大學,並曾於中華經濟研究院擔任客座研究員。
一九九○年至一九九一年應邀赴南非國立金山大學擔任Gencor經濟學講座教授,於一九九一年應台灣國科會之聘返國,擔任中山大學(高雄)財務管理學系客座研究教授,現為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及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並擔任華亞經濟管理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中華亞太經濟與管理學會秘書長、亞太經濟管理評論主編等職務。
著有專書Essays on Trad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Policy(一九九二年)、種族衝突中南非的政經變局(一九九四年)、我選擇故我在(一九九七年)及問診台灣經濟(二○○○年)。
另有學術論文,英文部分四十餘篇發表於國內外學術期刊,包括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ublic Finance、 National Tax Journal、 Public Finance Quarterly、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Academia Economic Papers等;中文部分三十餘篇發表於「中山管理評論」、「亞太經濟管理評」

 

目錄

  第壹章 全速或漸進 思變與思辯

  • 第一節 大爆炸或漸進式的經濟改革策略
    一、大爆炸式的改革策略
    二、漸進式的改革策略
    三、漸進式改革與激進式改革之「辯」與「變」
  • 第二節 大陸經濟改革之思維與目標
    一、改革前的經濟體制弊端
    二、改革的三個思想解放
    三、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 第三節 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成果與問題
    一、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
    二、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

      第貳章 回首來時路 摸石頭過河

  • 第一節 風華不再的國有企業
    一、回首國有企業改革路
    二、主導式微的國有企業
  • 第二節 國有企業改革的試煉
    一、以擴權讓利為主體的企業改革初始階段
    二、以利改稅為主體的企業改革第二階段
    三、以承包經營責任制為主體的企業改革第三階段
  • 第三節 預算不硬 虧損不停
    一、政策性虧損
    二、宏觀管理虧損
    三、個體經營虧損

      第參章 一掌難全有 兩權漸分離

  • 第一節 所有制結構的變化
    一、堅持不變的公有制
    二、實踐改變的公有制
  • 第二節 企業治理結構
    一、一條鞭的治理結構
    二、兩權分離的治理結構
    三、企業經營者的選擇機制
    四、激勵機制
    五、約束機制
  • 第三節 難分難解的政企關係
    一、政府職能轉變與管理分權
    二、外部稽察與企業監督
  • 附錄一、股權結構的轉變案例
  • 附錄二、轉軌過程新產權關係的形成案例第肆章 抓大與放小 國有或私營 第一節 國有企業股份化  一、產權與現代企業制度特徵  二、股份制是解決國有企業問題的
 

  自1979年,中共開始採行經濟改革,對外開放政策以來,中國大陸經濟起了很大的變化。 它不但每年以平均9%以上的速度成長,而且人民生活也有了普遍的改善,尤其是沿海、沿江、沿邊的重要城市,多出現了繁榮的景象。這種快速經濟發展的成就不但使西方國家另眼看待,更給中共當局以更大的信心,即經濟改革要持續下去,而對外開放更要加大,才能使中國經濟與國際經濟的潮流接軌,成為自由經濟的一環,使中國人民能完全脫離貧窮,進入小康之境。

  可是,由於快速的經濟成長,近年來,大陸經濟也逐漸出現了許多改革過程中難以完全避免的問題。這些問題或來自傳統觀念調整所產生的矛盾,或來自制度改變所產生的適應,如對這些問題不及時加以解決,它們會成為經濟進一步成長的絆腳石,使經濟改革的遠景蒙上陰影。

  作為中華民族的成員,台灣經過去五十年的艱苦奮鬥使經濟得到起飛、衝刺、高速成長的事實,但也出現富裕生活所衍生的人性貪婪,行為墮落,從而導致的人際關係的疏離,社會秩序的紊亂。我們也觀察到在高速經濟成長中,農業發展往往最先成為問題;由於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有些產業無法維持過去的光輝,也必然會被淘汰下來。這些無可奈何的現象,也使我們意識到經濟發展無論到什麼階段,必然會產生些問題,如能化解這些問題,經濟發展會持續下去,否則,就會掉入「適者生存,不適者滅亡」的陷阱。

  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韓效忠先生是位學者從商而有建樹的企業家,他對台灣經濟發展歷程有深刻的認識,對大陸經濟改革,更密切注意。他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總希望能盡一份中國知識份子的一點心力,將大陸經濟已發生的,以及正在發生的重要問題,給予冷靜的觀察與客觀的分析,然後得出解決的途徑。對於他的構想,我們十分贊同,於是我們討論了今日中國大陸所面臨的許多經濟問題;而在這些問題中,最重要的是:國有企業改革問題、金融制度演變問題、財稅制度改革問題、農業持續發展問題、以及大陸經濟不平衡發展問題。如果這些問題能獲得大陸人民的充分了解,且有適當的答案,相信大陸經濟發展就會更上一層樓,臻於富強康樂之境。基於這個理念,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願意支持進行一系列的研究計畫。

  為了使這個構想實現,首先我們在台灣找到能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學者,事實上,在台灣曾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學者並不多,因受資料的限制,我們找到的多是具經濟研究的背景,對大陸經濟有興趣的學者。為使資料蒐集較易,且對資料分析有基本看法,我們必須再找大陸的學者來配合,以免對資料誤用,對史實誤解。根據這個構想,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資助此項研究所需經費,由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負責進行是項研究工作。

  在計畫進行過程中,先由我們擬好研究大綱和分析重點,請大陸的學者提供意見,經修改後,即按研究綱要進行研究工作。待研究計畫的初稿完成後,再請大陸的學者評閱,再根據評閱意見,修改或補充,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錯誤。

  這本「走在三叉路口的大陸國有企業」是由中山大學企管系的王鳳生教授主筆,與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維迎教受合作完成。在研究計畫進行之初,由張教授代為邀請到北京大學的曹鳳岐院長、董新保和吳棟教授,周其仁研究員及陸昊廠長。他們對研究綱要出很重要的建議;在初稿完成之後,又在張教授安排之下,蒙北京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張春霖博士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長承耀主任對初稿論點作了有價值的批評和值得參考的建議,這對初稿的修正與充實有很大的幫助。在此,我以研究計畫主持人的身份向他們致最誠摯的謝意。

  這本書的重點為:中國大陸從中央計畫型經濟制度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國有企業的改革確是舉步維艱,目前正走到三叉路口。如何跳脫公有制的思維範疇,邁向私有制的思維範疇,並轉化為現代化企業,正困擾著決策階層。在整本書的佈局上,包括了八章:第一章討論大陸經濟改革的策略,思維與目標,過程及成果;第二章分析風華不再的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改革的試煉,經營虧問題;第三章討論所有制結構的變化,不同方式的企業治理結構,以及政企關係;第四章探討國有企業的股份化、集團化與非國有化,以及民營經濟的興起;第五章討論勞動市場,勞工權益以及資本市場發展問題;第六章剖析股份制與勞動供需失衡,社會保障體系之建立及改革的範圍,職工下崗與再就業問題;第七章討論海外地區公營事業民營化,包括台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經驗,以及兩岸公營事業改革之比較;第八章為結論與展望,並寄語:「也唯有在三叉路口上,堅定、穩步的選定市場經濟的這一條不歸路,國有企業的改革才有成功的機會,才能描繪未來的美景。」

  這本書對大陸國有企業的改革過程作了客觀的剖析,對改革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也毫不保留地揭示出來。至於國有企業如何向前走去,作者也謹慎地指出合理而可行的方向。因為這本書不受一般傳統思維的拘束,而且又注入了兩岸年輕一代學者的務實思想,相信它會給讀者供一個真實的面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