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披頭四的世代

吶喊~披頭四的世代
定價:550
NT $ 110 ~ 495
  • 作者:菲利浦‧諾曼
  • 譯者:吳逸文文鎧威
  • 出版社:滾石文化
  • 出版日期:2005-04-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718259
  • ISBN13:9789867718259
  • 裝訂:平裝 / 56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菲利浦.諾曼(Philip Norman),傑出的英國記者與小說家,其於1968年被指派採訪關於披頭四所建立的音樂烏托邦--「蘋果」公司(Apple Corps.)之一手新聞內幕。所獲得之驚人的豐富題材--目擊報導、採訪、對於媒體與大眾有所隱瞞的真相--即是完成這部鞭辟入裡的社會史之重要基礎。

  本書呈現披頭四發跡時於利物浦(Liverpool)不羈、時而詼諧的日子、以及漢堡市(Hamburg)之惡名昭彰的雷普班(Reeperbahn)所度過徹夜狂歡的生活;提到了約翰.儂才華橫溢的摯友史都.克里弗(Stu Sutcliffe)以及眼神魅惑的美麗德國女子艾斯翠德﹝Astrid﹞之傳奇的一生與悲劇性的死亡,其為披頭四塑造了日後風靡全球的形象;更不能遺漏敏感而孤寂的唱片銷售員布萊安.普斯坦﹝Brian Epstein﹞,其獨到的品味與鑑別力將披頭四的風格琢磨成那個年代的精華。

  從早期錄音裡的原創趣味到《Sergeant Pepper\’ 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裡的迷幻喜悅;從《Abbey Road》裡璀燦而一體的聲響到「蘋果」崩解成卑鄙、憤怒與猜忌;從保羅為了一場最後的復出演唱會之積極奔走到這個稱為披頭四的樂團永遠沈靜的那個悲痛時刻--《吶喊!》,如其主題所揭,記錄了一頁傳奇。

作者簡介

菲利浦‧諾曼﹝Philip Norman ﹞

  曾經側寫各種人物,諸如甘地夫人(Indira Gandhi)、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艾德華‧甘迺迪(Edward Kennedy)、胡笙國王(King Hussein)、伍德豪斯(P. G. Wodehouse)以及格達費總統(President Qaddafi)。

  他曾撰寫許多關於搖滾與藍調音樂的文字,包括《野東西》(Wild Thing)──一本收錄了許多搖滾樂界之簡短軼事而廣受讚賞的集子。諾曼也是一位小說家。

譯者簡介

吳逸文

  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曾任魔岩唱片企劃及教育工作。現為企劃及文案撰稿之自由工作者, 並經營音樂餐館。譯有”門合唱團 歌曲背後的故事”一書

文鎧威

  出生於高雄,台灣大學電機研究所碩士。好讀書、嗜音樂、愛電影,興趣繁雜,惜多不求甚解,目前混跡於資訊業。    

 

目錄

作者的話
序幕/1980年12月/「他救了我好幾次」

Part 1
1. 1940年10月/「我終於等到了他。」
2. 1957年7月/「採石者,天生強悍!」
3. 1958年7月/「假如那時我再多說幾個字,也許就能救了她。」
4. 1960年5月/滾過舞台的低音鼓
5. 1960年8月/「徹底解放」
6. 1961年1月/「嗨!你們這群穴居人,歡迎來到最棒的地下室。」

Part 2
7. 1961年11月/「什麼風把艾普斯坦先生吹來的?」
8. 1962年3月/「貓王的經紀人從伯肯黑德打電話給布萊安˙艾普斯坦……」
9. 1962年10月/「有人得為布萊安買下的一萬張唱片付出代價」
10. 1963年8月/「四個瘋狂的公子哥們一個星期賺5千英鎊……」
11. 1963年11月/「連彩色軟糖都有其象徵意義!」
12. 1964年2月/「他們那兒什麼都有了,那我們還去做什麼?」

Part 3
13. 1965年8月/「生活就是再一次上台,再一次坐上禮車,再一次奔赴下一站……」
14. 1966年12月/「布萊安,拿你的佣金就好,別多管我們音樂的事。」
15. 1967年8月/「我覺得他從遇上披頭四那天就沒救了。」

Part 4
16. 1968年6月/「我們得趕緊花掉2百萬,免得被稅務人員搶先一步。」
17. 1968年10月/你們個人的財務狀況一團糟,蘋果也是一片混亂。」
18. 1969年5月/「我是你想像中的樣子嗎?」
19. 1970年5月/「這一年大家都不好過。」

尾聲 1980年12月/「所有孤單的人……」

譯註

附錄

 

  我希望能夠感謝前披頭四成員──約翰‧藍儂(John Lennon)、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與林哥‧史塔(Ringo Starr)──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所給予之寶貴的協助。不幸地,我錯過這個機會了。儘管從1965年來,我已經採訪過他們四位許多次,儘管我有極佳的機會在1969-70年間目睹他們事業的顛峰,在這兩年《吶喊!》的寫作期間,他們卻都不願意接受一次正式的採訪。一直到1980年12月,我仍然希望約翰‧藍儂在發行《Double Fantasy》專輯之後的宣傳期間能與我碰面。這樣的希望,連同其他的,隨著12月9日星期二清晨的一通電話而破滅。

  我不認為他們之中有人不贊同我的計劃,因為我不認為他們知道這項計劃。披頭四留給搖滾樂界的遺產有一部分是複雜的聯繫管道以及溝通系統,這也是當今每個表演者所習用的。對於前披頭四的每位成員來說,老闆與部屬之間的網路幾乎是拜占庭式的。在透過約翰的首席顧問或是保羅的常務秘書卻依然白白浪費我好幾個月的時間提出申請之後,我明白我必須作個選擇。我可以花上幾年的時間來等待與前披頭四成員見面,或是使用我所一直進行的方式──以記者、史學家與評論者的觀點──來回溯他們的演藝生涯。

  無論如何,很明顯地,儘管曾經與他們進行長時間的訪談,但隨著披頭四傳奇逐漸形成,其真實的故事必須具有遠較於他們更廣的視野。到了他們演藝生涯的晚期,披頭四對於自己的際遇都一無所悉。他們所見到的只有彼此、更衣間或是囚禁他們的飯店套房。他們依然幸福地對於我所開始發掘的軼聞事蹟──比如與賽塔(Seltaeb)公司的授權商品合約爭議,或是布萊安‧艾普斯坦所苦惱不斷的雙面人生活──絲毫不在意。而且,在後來的幾年裡,他們連知道都不願意。對他們來說──即使是約翰──彷彿得了一種砲彈休克症;一個聳肩的動作或是一段不假思索的囈語都可能被濃縮或忽略整個美好的時代。當我聽到保羅‧麥卡尼在最近在《滾石》雜誌中堅持他與皮特‧貝斯特(Pete Best)因為「燒掉一個保險套」而被逐出漢堡,或是1964年的入侵美國「全部在預先的計劃中」,我知道披頭四就像其他人一樣深受披頭四迷思之所害。

  本書提到在倫敦、利物浦、紐約與洛杉磯等地給予我協助的許多人。他們慷慨將照片、文件與紀念物託付予我,我謹在此感激他們的耐心、熱心與意願。我特別要感激琨妮‧艾普斯坦(Queenie Epstein)女士與克里弗‧艾普斯坦(Clive Epstein);喬‧弗蘭納瑞(Joe Flannery)、馬克‧路易森(Mark Lewisohn)、米莉‧梭克里弗(Millie Sutcliffe)、德瑞‧泰勒(Derek Taylor)、艾倫‧威廉斯(Allan Williams)與巴布‧沃勒(Bob Wooler);《週日時報》編輯哈洛‧伊凡斯(Harold Evans);提供「蘋果」時期之重要資訊的約翰‧菲爾汀(John Fielding);提供打字文稿的艾莉森‧傑弗瑞(Alison Jeffery);長期給予我鼓勵彼得斯公司(A. D. Peters & Co.)的麥可‧西森斯(Michael Sissons)與派特‧卡凡納(Pat Kavanagh);進行照片檢索並且給予我靈感的海倫‧史汀森(Helen Stinson)。

菲利浦‧諾曼 Philip Norman
1980年於倫敦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
    $110
  2. 二手書
    46
    $255
  3. 新書
    9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