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敵人的文化

製造敵人的文化
定價:220
NT $ 164 ~ 198
  • 作者:馬可‧克黑朋
  • 原文作者:Marc Crepon
  • 譯者:李鳳新
  • 出版社:果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5-05-1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796349
  • ISBN13:9789867796349
  • 裝訂:平裝 / 20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人類社會為什麼會發生戰爭?
為何會充滿混亂?
為何永遠離不開仇恨、對抗與壓迫?
這些人為的災難,難道是永恆的宿命,永無止境的詛咒嗎?

  第一次世界大戰傷亡人數幾百萬;第二次世界大戰傷亡人數幾千萬;依照人口的成長,以及戰爭武器的進步,將來若再有世界性的大型戰爭,傷亡必然是幾億萬人。這場可怕的未來災難,難道無人警覺?或者無法避免的嗎?發生在美國的九一一自殺性攻擊,讓這種末世災難的恐懼感,時時縈繞在我們心頭,揮之不去。

  本書作者為法國文化學者克黑朋,他認為戰爭與對立並非人類的宿命,事實上,在正常的世界秩序狀態下,人類的合作、交流與融合的關係,遠遠大於仇恨與對立的關係。但是,美國的智庫學者卻把人類對災難的恐懼感,理論化成一種定論,認為不同文明之間必然產生衝突。這樣的論述以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論」為代表。由於美國攻擊阿富汗、伊拉克的戰爭緊接而來,所以杭停頓就順理成章成為戰爭災難的預言大師了。

  克黑朋直言杭亭頓的理論是一種「製造敵人的文化」,明快地抨擊這是一種文化的二分法,完全無顧文明之間充滿交融互補的可能,完全漠視文明自身有著豐富且多元的面向,完全是用最粗糙的「非我族類」的原則,宰割複雜的文化問題。

  其實,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被某些美國的智庫學者看成是災難的根源,但在克黑朋眼中,這才是世界之所以豐富、美好,甚至世界之所以能夠相互學習、幫助的最重要基礎。

  本書法文版出版後,引發日本文化界的廣泛注意與討論,因此本書的日文版另附有三篇份量十足的日本文化界人士的討論文章,使原書更加富有可讀性。台灣的中文版,特別取得法方與日方兩地的版權,把這一重要的世界性文化議題,完整地呈現到台灣讀者的面前。

  台灣雖與九一一事件無直接關係,但在政治文化上也常常陷入二分法的災難危機中,透過克黑朋的論點,或許我們會發現不同文化之間和平共處的智慧。

作者簡介

馬可‧克黑朋(Marc Crepon)
  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入學典試長,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NRS)研究主任,同時為巴黎國立高等師範大學、社會科學高等學校及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教授。德希達學派第三代的代表學者,專研德國哲學、語言文化和民族主義之間的關係,以及法國現代思想。

譯者簡介

李鳳新
  筆名墨科,1967年出生,旅居法、日、台,以文化哲學與藝術相關方面的寫作、及中法日文翻譯為主。歷中國文學及西洋藝術史與考古學研究,曾任國際藝術節藝術企劃、展覽導讀策劃與翻譯等工作。譯作除本書外,譯有中川陽介導演的電影《日正當中的星空》劇本等。

 

目錄

1-1中文版序
1-2日文版序文
1-3法文版原序

2-1文明概念的問題

  • 文明概念的誕生
  • 複數文明與西洋的危機意識
    1.文明的獨自性
  • 作為「最終境界」的文明
  • 差異的本質化
  • 文明論的不可能性
  • 歷史的還原作業
  • 伊斯蘭社會中的民主主義與原教旨主義
  • 文明與民主的價值
    2.文明的一致性
  • 兩種一致性的虛構
  • 被單純化的因果關係
    3.文明生成變化的圖樣
  • 文明式微的教條
  • 文明的透過性

    2-2製造恐懼的文化、製造敵人的文化

  • 製造恐懼的文化
  • 雅斯培的和平三條件之說
  • 製造敵人的文化
  • 「敵友」理論的挪用
  • 作為交換結果的諸文明身份認同

    ※延伸論述

    3-1文化與翻譯 

  • 翻譯──作為世界市民的地平線
      1.以本雅明翻譯論為指標
      2.本雅明向文化擴展的翻譯論
  • 翻譯──在批判的地平線上
      1.解構文化
      2.與文化人類學的參照
      3.橫跨文化的翻譯

    3-2共處──關於意象、影像與死亡的思考 

  • 「時事新聞」的製造和表現
  • 死亡影像的集體用途與目的
  • 分享和分擔(或不分享、不分擔)與「死亡的思考」之間的關係
  • 《第七封印》
  • 我們對死亡的思考是什麼?
  • 蘇格拉底、柏拉圖和《斐多》
      1.《斐多》所透露的問題
      2.記憶的問題和「死亡的影像」
      3.思考性(或思考性的缺席)之政治賭注
  • 對影像和意象的進一步分析

    ※附論

    4-1附論一:法、歷史、政治 桑田禮彰

  • 法與歷史
  • 法與政治
  • 暴力、非暴力的構造
  • 罪惡感的文化=自律

    4-2附論二:文化力的追求 出口雅敏

  • 批判「文明衝突」論的社會與接納「文明衝突」論的社會
  • 現實社會的文化場域─文化觀的對立、攙雜、取捨選擇
  • 文化觀點的政治性
  • 在文化充斥的時代之文化敗北
  • 文化力的追求及其條件

    4-3附論三:概說本書兼談從人文書批判之契機 白石嘉治

  • 文化本質批判或「文明衝突的欺瞞」
  • 人類的單一性或「文化與翻譯」
  • 人文書批判的契機

    4-4附論四:未濟、許諾與永久和平 李鳳新

  • 不假他求──自我批判之必要
  • 未濟、許諾與永久和平
  • 從世界思考

    6-1特殊用語、術語、人名中外對照表

 

  值此中文版《製造敵人的文化》出版之際,這本二○○二年五月在法國出版、二○○四年一月翻譯成日文版的小書,似乎註定了它將置身在兩個世界化影像的命運中;兩個事件,影像幾乎到處都相同──它們都曾占據了全世界的螢幕,激起全球各地前所未有的澎湃激動。其一,二○○一年九月,被恐怖份子劫持的兩架飛機斷然地撞上紐約雙塔大樓,第三架去衝撞五角大廈,第四架飛機則墜毀在鄉間平原上。持續了許多天,電視台競相作出向上修正死者數目的報導。其二,二○○四年十二月,海嘯蹂躪東南亞海岸。好幾個受到嚴重摧毀的國家 (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和印度),讓人一再看到駭人聽聞的罹難者人數不斷上昇(從第一天是幾千人,到一週之後變成超過十五萬人)。全世界的報紙與私人間的對話,一天接著一天交相傳播的,都是死亡的計算。

  在這兩個事件之間(一切都區隔開來),絲毫不容比較──而在死者之數上,確實如此 。因為在過去這三年當中,有那麼多其他的事件應該足以讓人理解,而又有那麼多其他的犧牲者可以喚起我們的記憶(就從所有由伊拉克戰爭為開端而來的記憶)。然而,在這兩個例子當中,好幾天,我們的視線被超出想像力以外的毀滅影像吸引,有時甚至被催眠,我們的思想被蠱惑糾纏在突如其來如潮的泛濫,和無法預料的死亡,以及所有在毫髮之間瞬即中止的生命中。在這兩個例子當中,其實是我們共同分擔的死亡影像(拜現代科技方法之賜,得以讓那些影像幾乎同時地強加到所有的意識中),將我們彼此之間連繫在一起。但因而產生三個問題,即這兩個例子中,出現在這裡的我們,「共同體」究竟在未來的遠景圖像意味著什麼?究竟是由於什麼性質讓我們和「共同體」關連在一起?而在這些分擔了影像的每一個人心中,到底「死亡的影像」作用是什麼?這篇短序旨在嘗試勾勒出答案的輪廓來。

和影像共處以及死亡的思考

  二○○一年十月我開始執筆寫《製造敵人的文化》一書,最初是為了九一一事件,針對似乎是幾個報刊和電視節目主要的解說而作出的回應。他們說,這事件證實了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的論點,而我們已進入歷史上國際關係的新時代,將不再是由意識型態的衝突控制,如同冷戰時代那般,而將由彼此對立的文明圈之衝突紛爭所操控,介於每個文明圈內部相關的權力衝突,是為了控制和領導任意的文明圈。我們在書中到處都可以讀到如下他所結論的,與摩天大樓轟垮的那些影像相對照,「我們的」反應不該是相同的。那個反應憑據著一個凌駕於所有七情六欲和共通情感以外的關係,而這個關係連繫了「我們」中的每一個人到某個或某個「歸屬」當中。有人說在伊斯蘭教的世界,目睹一個「文明敵人」的權力中心遭到攻擊而稱心如意的情感,壓倒了憤慨、恐懼、驚嚇和忿忿不平的感覺。杭廷頓的論點是那麼地方便,讓電視台優先獨占地選取拍攝能讓人接納該論點的影像。我們是這些影像的觀眾,但是這個我們卻是被方向顛倒的斷裂線所穿過,視文明而定,而讓我們在其中彼此承認歸屬和所有。最強韌的關係就是那連結了我們到這個文明的,而不該是讓我們分擔共有恐懼、驚嚇和忿忿不平的情感。

  面對這樣一個試圖從同樣的影像中(在旁觀者的影像對照毀滅和死亡的影像)找到證實的辯論,《文明衝突的欺瞞》所主張的論點,是為了指陳,像這樣一個認為分擔共有是由文明歸屬的均一化所造成的觀點,遠不如恐懼在先也無法解釋它,這個結果就是本書嘗試尋找的。《文明的衝突》,正是恐怖份子想強加的世界形像──他們以恐懼為手段,因為他們沒有其他方法阻撓那些抗拒他們的力量,也就是在任何文明圈內,一切發揮文明間與宗教間對話,交流互通和引進,並且在不可能封閉於任一歸屬的價值上交換意見的力量。因此構成我們這個時代的威脅,並非對立文明之間的衝突,而是橫在我們眼前,兩種世界未來圖像的對立:其一,是制定這個衝突乃是歷史生成變化不可抗逆的法則 ;其二,是在文化的翻譯,以及在所有歸屬裡異質的混雜性質中,在對起源、純粹和均質單一等妄想的解構中,看到我們的未來──所有人之未來的意義。

  被全世界普遍分擔共有的死亡影像,在九一一之後接連的那些日子中,必須說,那根本不是一切好像早就註定了的那樣,而讓每個人回到他的「歸屬」中的感受,是當時面對那些死亡影像的感受,庇護了我們這個時代政治上的猶豫不決──而未來的意義,確實就是與接收那些影像的感受如何息息相關。然而我們知道,從今以後,我們將不可能從類似這樣的影像中逃離(不只九一一的影像而已)。這些影像就是三稜鏡,透過它我們首先就透視到世界的生成變化,從它看到我們該會變成的景象。因此所有人的未來,就是直接取決於我們是、以及我們將會是作為共同和幾乎同時性的(死亡和毀滅的影像)旁觀者,以怎樣的方式,觀看當這些來自世界的影像,每一次影像從時事中強加諸給我們──也就是說,同時是經過選擇和編排的影像中。這個未來,取決於我們將抱以怎樣的關心和警覺,來看待這些影像,取決於我們將隨之採取什麼樣的政治決斷,參與的行動,言辭和態度而定。這個將屬於我們的世界,就依靠在我們將以什麼樣的眼光來對待它,憑靠它是否能從任意「單一」的政治、文化、語言或者宗教的共同體之歸屬的藩籬中擺脫而決定。

  二○○四年十二月到二○○五年一月,我們驚愕地看到遭海嘯重創、東南亞海岸滿目瘡痍的影像。在全世界許多國家中,混合了所有的「文明」,所有的宗教,所有的「歸屬」,在以任何「國族的」動機下不可能聚集的捐款,卻為救濟災民而募集起來,其中大部分的人絕不可能在路上擦肩而過,絕大多數為海灘重建的捐款人,恐怕他們一輩子都不會去到那些海灘。在無意過份地理想化之下,日復一日,經過數週以來全世界所顯現出同情共感和團結一心的特徵,這個「盡一點什麼心力」的共同意願,和絕不可能無動於衷的心態,恰好構成一個三重的跡象特徵來──該特徵將我們帶回到最初的問題上。首先,接收那些全世界的電視台連環播放的影像,清楚地突顯出不同於平常左右我們的政治之外,另一個我們和另一種關係的存在。只有在共同置身於分擔和分享的情感中──也就是說,同時在一共通的脆弱當中,才產生實際的共同體存在。我們所共同擁有的,正是那使得我們的存在變成承受共同威脅之存在的東西。因此,所欠缺的只是了解構成這個威脅的是什麼。我們的生命究竟暴露於怎樣的威脅之下呢?讓我們生命變得脆弱的,到底是什麼呢?對於這個解答,文明衝突的理論求助於(並製造出)「文明的敵人」作為回答。在這理論下,我們應該會有的共同威脅,就只是「另一個文明」的威脅,而且唯這個我們該會具有的意識,才能夠加強使我們彼此連繫在一起的關係。

  而波濤洶湧的海岸,以及所到之處橫掃一空的海嘯景觀,讓我們意識到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脆弱──這個脆弱不知邊界為何物,也對任何劃清歸屬界線毫不留情面。因為,敵意的大自然,並不會區別我們的所屬依歸。這就是為什麼,回過頭來,大自然引來另一種關係的意識──而這個關係,首先就是共有空間的關係。那些侵襲東南亞的猛浪,並非受人委託而為。在抵達某某國家以前,在殘害某個特定區域的居民以前,那些猛浪,首先就是發生在地球上的東西。那些發生在泰國、印尼、印度、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等海灘的,就是發生在我們身上,因為那是發生在地球上的東西。因此,這個使我們從死亡和毀滅的影像中意識到的,首先就是與地球休戚與共的關係。而在死亡和毀滅的影像中時,首先就是這個關係,凌駕於所有其他可能的關係。

  當大自然大發雷霆時,因此,即當它狂飆不眨眼時,當我們從我們的電視螢幕接收到這些影像時,我們不再辨認逝者和倖存者是屬於哪一個共同體(因為我們共同擁有地球而對他們遭受到的一切負責)。他們的死亡或他們的生還,緣於這樣的理由,都與我們共有。反對文明衝突之說的理論──即,將個人囚禁在那些把戰爭、謀殺和一切殘暴的死都歸給命運和歷史生成變化法則的所屬裡頭去──反對這個理論,也就是致力於讓我們觀看這些另一種形式之暴力死亡影像的眼光,能在我們心中喚起如此休戚與共的情感來──也就是拒絕還原化約死者與災難生還者到某個歸屬所有當中──這樣一個歸屬始終都否認發生在該歸屬當中的單一性(死亡、哀悼、悲慘和一切形式的悲慟憂傷)。反對文明衝突之說的理論,也就是使得我們休戚與共的良知意識,能超越共同置身在大自然暴力中的這個情感──而從中體會到一切息息相關,當那些發生在伊拉克的戰爭、蘇丹的虐殺、車臣的暴動和非洲所有游擊戰的景象出現到我們面前時。

  如果說這本書能夠在喚醒這個良知上有所貢獻的話,儘管是那麼微乎其微,是因為等待我們的道路已開拓出一小段來的緣故吧。然而要能達到這條路,必須靠另外一個語言的存在。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這篇短序結語時,我想要向鳳新致上所有的謝意,感謝她主動挑起責任完成中文的翻譯,同時感謝王思迅先生和果實出版社支持她完成實現這項計畫。

馬可‧克黑朋
二○○五年一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5
    $164
  2. 二手書
    75
    $164
  3. 新書
    9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