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海到南洋:中將外交官陸寶蓀博士回憶錄

從北海到南洋:中將外交官陸寶蓀博士回憶錄
定價:320
NT $ 288
  • 作者:陸寶蓀
  •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 出版日期:2005-12-2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519655
  • ISBN13:9789867519658
  • 裝訂:平裝 / 17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低調的不凡,沉靜中見光輝
跨越四分之三世紀的傳奇人生
一個同時擁有電機博士、海軍中將、外交官三大光環的非凡人物!

  《從北海到南洋──中將外交官陸寶蓀博士回憶錄》一書共分五卷,從故鄉回憶、求學、海軍將領到外交官,作者廣博專業的學識、寬大細膩的胸懷、不以名利舉事的謙虛自律,都在書中歷歷可見;此外,更在縝細精確的文字敘述中配合大量照片,藉以引領讀者進入其壯闊浩瀚的一生,這不僅是一本詳實傳奇的人物誌,也是一部紀錄時代軌跡的現代史。

  一張報紙廣告的因緣際會,成形了一個夢想,造就了一段豐富多彩的生命歷程,讓一個大宅院裡的孩子走向海洋,推進國際世界。

  出生於浙江臨海縣的陸寶蓀,因為一紙廣告而進入嚮往之海軍機校電機系電訊組就讀,隨後公費赴美深造,辛勤不倦的五年求學生涯中獲得了碩士及博士學位。返國後,即被羅致到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所、中正理工學院,並晉升海軍中將,期間奠定國軍電子科技及電子作戰系統,積極培養人才,其謙沖自牧、沉潛認真的性格與涵養,獲得同袍、師生一致愛戴。

  人生至此,在高峰處又一轉彎,陸寶蓀意外受命轉調為荷蘭外交大使,積極推廣並連結兩國在農工業技術和經濟上的交流,從此步上人生的轉折,由軍界走向外交;繼而,又調任出使印尼,其軍人背景和專業理工豐富學養,獲得印尼政府的重視和友好,在印尼排華事件中,妥善協助僑胞遷撤,堅守職務,大獲僑界好評。

  本書共分五卷,從故鄉回憶、求學、海軍將領到外交官,作者廣博專業的學識、寬大細膩的胸懷、不以名利舉事的謙虛自律,都在書中歷歷可見;此外,更在縝細精確的文字敘述中配合大量照片,藉以引領讀者進入其壯闊浩瀚的一生,這不僅是一本詳實傳奇的人物誌,也是一部紀錄時代軌跡的現代史。

作者簡介

陸寶蓀

  一九三七年出生於浙江省臨海縣,二十歲在家鄉回浦高中畢業後赴南京投考海軍機械學校,進入童年時期即已憧憬與嚮往之電機系電訊組就讀。在海軍服務共十一年,於一九六三年任職專科學院電子系主任時,申請到美國伊利諾州西北大學全額研究獎學金赴美深造,五年中先後獲得碩士及博士學位。

  一九六八年為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羅致返國服務,十五年期間歷任電子研究所副所長、計畫處處長及電子研究所所長,於計畫處處長任內晉升為海軍少將。在電子研究所前後約十一年中領導國防電子科技研究發展,成效卓著,多次榮獲勳獎。其中所主持建立電子作戰系統,強化防衛力量,尤為國軍所重視。一九七三年奉調出任國防部中正理工學院院長,晉升中將。在任三年半,致力國防科技人才培育以及加強與中山科學研究院之合作。

  一九七六年年底受命轉任外交,奉派海牙出任駐荷特任代表,歷時四年半。在困難的外交處境中,藉廣結善緣提升與荷蘭實質關係。繼之派駐印尼,長達六年七個月之中,竭力推動兩國間互補互利的經貿合作,深化兩國傳統友誼,為兩國政府所肯定。

  自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九九年,基於個人的努力不懈,學業上獲得博士學位,軍職上晉升海軍中將,外交上榮膺大使頭銜。集三者於一身,實為獨特之殊榮。

 

目錄

自序 寧紹台日報的召喚

卷一 追憶往事
一、 我的家鄉——浙江省臨海古城
二、 陸氏家族與我記憶中的家園
三、 求學與成長
四、 真空管的故事
五、 照片集錦

卷二 回顧軍中
一、一念間成為職業軍人
二、海軍機校電子實驗室
三、兩度考取軍援留美受訓
四、與東北姑娘的千里姻緣
五、密歇根湖畔的嚴冬
六、完成博士學業,決心返國服務
七、中山科學研究院十五年的回顧
八、軍中四十年的最後一個任務——中正理工學院中將院長
九、照片集錦
 (一)留美受訓
 (二)結婚成家
 (三)西北大學求學生活
 (四)學成返國,重享天倫
 (五)中山科學研究院回顧
 (六)中正理工學院中將院長

卷三 派駐荷蘭
一、 一個意外的任務付與
二、 以交友開拓關係
三、 「農業學荷蘭、工業學瑞士」的啟示
四、 荷蘭的水利工程——與海爭地的成就
五、 荷蘭與台灣的歷史淵源
六、 照片集錦
 (一)初抵荷蘭
 (二)交誼活動
 (三)國慶酒會
 (四)僑務工作
 (五)訪賓接待
 (六)花卉產銷
 (七)水利工程
 (八)景觀風貌
 (九)家人團聚
 (十)離別荷蘭

卷四 轉任印尼
一、 從北海到南洋
二、 經歷不同的處境
 (一)接觸階層未有限制
 (二)交誼活動機會甚多
 (三)軍人身分受到重視
 (四)科技背景亦起作用
 (五)訪團眾多,關係良好
 (六)急難救助,贏得友誼
 (七)金融風暴與印尼動亂
(八) 哈比比總統執政時期
三、 互補互利的合作關係
 (一)經貿關係
 (二)雅加達及泗水台北學校
 (三)農業合作
 (四)金融風暴後的經濟合作前景
四、 龐大的島國與眾多的華僑
五、 印尼的建國歷史
 (一)南洋群島中的古國
 (二)荷蘭人的殖民統治
 (三)印尼的民族運動
 (四)日軍佔領印尼與印尼宣布獨立
 (五)荷人交還主權,印尼獨立完成
 (六)共黨叛亂與蘇哈托接掌政權
六、 照片集錦
 (一)初抵印尼
 (二)交誼活動
 (三)經貿關係
 (四)農技服務
 (五)國慶活動
 (六)僑務工作
 (七)訪賓接待
 (八)民俗風土
 (九)家人團聚
 (十)離別印尼

卷五 安享退休
一、 無官一身輕,含飴享天倫
二、 音影任耹賞,豐裕閒暇情
三、 翻閱書刊,未忘科技
四、 雲遊四海,廣增見聞
五、 照片集錦
 (一)安居與團聚
 (二)北美洲遊蹤
 (三)旅遊中國大陸

後記

附錄——大事年表

 

自序 寧紹台日報的召喚

  早在就讀家鄉回浦高中二年級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對電子科技發生了極大的興趣,我這一生中學業與事業領域的歸屬電子科技,竟是那樣早就確定下來的。考進海軍機械學校之後在自由選系的當時,許多同學尚在猶豫不決的時候,我卻是胸有成竹,毫不遲疑的選定了電機系的電訊組,自始至終心無二志的走進了這一範疇的學業和事業。此後,在學業上兩次留美受訓,以及進入美國西北大學電機研究所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在事業上擔任海軍電子教官、主任教官及系主任,乃至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電子研究所副所長與所長以及軍中最後一個職務的中正理工學院院長,都未離開電子與科技的領域。在軍中長達四十年的人生旅程中,總算說得上學以致用。國家培植我,讓我達成學習電子科技的願望,並且給我機會讓我把所學的專長貢獻出來。無論在國防科技研究發展以及國防科技人才培育這兩方面,均已盡力而為,無愧於心。

  我進入海軍亦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決定,民國三十六年七月間,我和中學同學張秀山君離鄉背井,結伴同行前往上海尋求升學之路,我們原先希望考入交通大學或浙江大學繼續學業。就在所搭乘的輪船上,我們看到登載在寧紹台日報的一則廣告:「海軍創辦機械學校,今年開始招生一百名,一切費用均為公費。該校將設造船、造機、造械及電機四系,電機系又分為電力與電訊兩組,將採自由選系及選組。該校採四年制,畢業後授學士學位及海軍少尉軍階,將有機會選送國外深造,並有可能在年屆五十時晉升為將級軍官。」看了這一廣告,幾乎讓我下定決心:「到南京去考考看吧」,因為當時我的家境,供應一個普通大學的學雜費及生活費用頗有困難,而海軍機校的一切待遇以及遠景確實具有吸引力,特別是電機系的電訊組正是我心中的第一志願,因為這是我早已定下的目標。這一決定就如此確立了我一生事業的發展方向。而在軍中服務期間的兩次留美受訓以及赴美國西北大學深造,並於屆滿五十歲之時晉升為海運少將,竟然全部應驗了當年寧紹台日報上的各項預言。

  就在我年歲屆滿六十之時,命運的安排竟意外的讓我在退休之前做了十一年的外交從業人員,越出了我的科技專業範圍,前後被派往西歐的荷蘭以及東南亞的印尼,兩度擔任特任代表。對我來說,踏入這一陌生的領域是以前連做夢都未曾想過的。就任之後誠惶誠恐,在困難的外交處境當中,除發揮個人的最大努力來學習因應之外,並運用客觀環境中一切有利的條件,竭力開拓出一片活動空間來執行我的外交任務,其中的困苦與辛酸可謂寒天飲冰水,冷暖唯己知。開始之時,面對艱困境況,常有無力之感,稍後結交的朋友多了,業務逐步推展開來,也漸次建立起自己對於執行外交任務的信心。外交部在我駐荷任滿之後,再度讓我出任派駐印尼的特任代表,這說明了我駐荷期間的工作成效獲得肯定,也使我在第二個外交任務中憑藉堅定的信心與不懈的努力,於駐印六年半之中,再度為爭取駐在國的友誼與合作,以及為兩國可共享的利益,確定目標全力以赴。

  回顧我這一生中,曾經有三個重大的決心下達,確定了我的人生道路及事業發展。首先是決定投考海軍機校,接受專業基礎教育,這一決定也使我免於滯留當時戰亂中的中國大陸。第二個重大決定是申請到全額研究獎學金進入美國西北大學完成了碩士及博士的學業,這一決定和努力使我這一生的事業如同獲得中繼加油,為其後的接受挑戰確立基礎。最後一個重要決定則是六年多以前在駐印尼任上,因已年高七十二,申請辭職退休。回憶我在國防及外交兩部長達五十一年的任職之中,除了尋求入學、受訓及進修以外,所有的派職及升遷均為奉命辦理,從未參加個人意見和選擇,唯有請辭退休是與妻共同下定決心之後爭取來的。回想起來,這三大決定均屬正確,實在是無怨無悔。

  六年多以前提出退休申請獲准之後,在次子愷民安排下來美安享退休生活。此期間家人及親友們認為我這一生擁有頗為特殊的經歷,值得寫成回憶錄公諸於世,提供參考,也許能對年輕人產生啟示作用。我自己心中也曾有此念頭,只是一直未能下定決心開始實行。直到去年春間感覺年事漸高,記憶力不斷減退,若再拖延時日,在細節的追憶上恐將愈益困難,於是下定決心,開始規劃這回憶錄的架構。無疑的,國防部的四十年經歷雖屬洋洋大觀,但是可以暢所欲言的事蹟僅一部分,因為許多工作成果格於軍中規定,是不便公開的,只好讓它埋藏腦海深處,而在這回憶錄中我僅作選擇性的敘述。至於其後十一年的外交生涯,我決定作比較詳盡的報導,但仍遵守規定,絕不觸及一切包含駐在國在內的國家機密。我也考慮到盡量避免有關國際政治的敏感話題以及牽涉到任一朋友的個人隱私。在這些設定的限制之下,我按照記憶所及,逐一陳述這十一年中所經歷駐外工作的各項心得。另為避免文字上過於冗長瑣碎,特別選用了許多記錄照片,以一見便知的分門別類畫面簡省了許多文字上的細述。

  手稿的撰寫修改以及照片的整理編集與加註說明,總共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本書的完成,我妻給予莫大的協助,她不僅長時期讓我一人靜靜的撰寫文稿與整理照片,而且在每一章寫成之後,由她來朗讀一遍,幫我再次發見其中仍有可能存在的任何錯誤或不妥之處。她的熱心襄助如同在駐在國的隨時隨地協助我辦理外交事務一般的仔細而有耐心,令我感銘無已。

推薦序

干青雲而直上,度君子以亮節 蕭萬長

  早年在國貿局工作,就久聞我國派駐荷蘭之陸代表出身軍旅,卻溫文儒雅,充滿人文氣質,後來一九八八年我因公赴歐洲訪問,在荷蘭與陸代表正面接觸,相識長談之下,更覺得他幹練過人,文武兼備,名不虛傳,對他印象非常深刻。

  後來陸代表在荷蘭任期屆滿,政府因其駐外績效優異,繼續延攬他出任駐印尼代表,從歐洲轉戰南洋,他一樣全心投入,表現不凡,讓中印兩國邦誼與互惠合作邁入一個嶄新的階段。我在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行政院長任內三度訪問印尼,見識到陸代表與印尼關係的深厚,處理事務的練達圓融,也瞭解他在外交經營上功夫扎實,自然開花結果累累,有目共睹。

  一九九九年陸代表自請退休,為五十一年的公職與軍旅生涯劃下完美的句點,他從基層到將領,從軍旅到外交,樣樣稱職,樣樣表現傑出,可以說是國軍楷模、公僕典範,功在國家,值得大家向他學習。因此,許多親友一再敦促他撰寫回憶錄,以見證歷史,也給後學者諸多的啟示。

  陸代表不負眾望地完成《從北海到南洋》一書,內容敘及童年往事、軍旅回顧、外交百事與退休之福,承蒙 厚愛,讓我先睹為快,拜讀之餘,深感陸代表出身傳統的中國家庭,處在新舊交替的年頭,歷經大時代動盪的洗禮,他用踏實、堅持、決心、信心與用心,逐步奉獻付出,終能干青雲而直上,度君子以亮節,他的成功有三大要素:

  第一,立足中華傳統道德文化,以道德實踐為要務。這道德即是孔子倡言的「知、仁、勇」三達德,孟子講求的「仁、義、禮、智、信」,我國軍人強調的武德「智、信、仁、勇、嚴」;這份美德,能誠於中、形於外,即能奠立一生事業發展的張本。陸代表一生忠愛國家,睿智仁心,嚴於律己,勇於任事,信孚內外,就是實踐傳統道德的寫照。

  其二,積極自我提昇,以科技專長報效國防。他青年時選擇了海軍機校電機工程學系就讀,後來兩度獲選赴美受訓,三十六歲那年又毅然赴美留學深造,終於五年後獲得博士返國,繼續以科技報國。正逢世界科技發展蓬勃,更與國防密切結合,演變成「科技決定國防力量,國防力量決定國家安全」,陸代表的學有專長正符合國軍建軍備戰的時代需要與「資電優勢、科技先導、聯合截擊、國土防衛」的建軍指導原則。

  其三,他實務與學術兼顧,接軌國際擁抱現代文明。他在中科院工作,不忘在大學研究所授課與學術研究;在中正理工學院任上,強化與中科院的互助合作;他積極讓實務與學術密切結合,與國際接軌,擁抱現代科技文明。所以,他離開軍事體系,可以馬上融入社會,在國際外交舞台演出即讓觀眾喝采,而在encore聲中,最後於駐印尼代表處圓滿謝幕。

  本書娓娓道出陸代表一生的際遇傳奇,更有豐富的圖片紀錄,相信可以給讀者後進頗多的收穫啟迪;而我此生因工作關係,閱人無數,像陸代表這樣的人物,可說甚難稀有,難能可貴,故而樂為之序,請有緣讀者大家一起來為他乾一杯。

軍官與紳士 蔣孝嚴九十四年九月書於台北

  我認識 寶蓀兄是在他以海軍中將的身分,借調外交部出任駐荷蘭特任代表之後的事,那時我是外交部常務次長,主管對歐事務。我以次長及海工會主任前往荷蘭訪問後,才有了更多的接觸。

  任何人和他交談過,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謙沖為懷、彬彬有禮、進退有據,和言談中自然流露的扎實學養,都令人難以忘懷,而且會想和他進一步多所接近。這當然和他出身要嚴格訓練成為「軍官與紳士」的海軍有關,更是由於他自年輕以來長期的自我要求與修養所致。他所表現出來優異的人格特質,正是做一個一流外交官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當駐印尼代表出缺,錢部長君復先生立即詢問我的意見,我毫不猶豫地推薦了 寶蓀兄,錢部長思考後也認為是非常恰當的人選,立即拍板定案,並且要我親自於八十二年六月將此一人事案電話通知在荷蘭海牙的 寶蓀兄。我記得他的初步反應是覺得有點意外,並以年歲作推辭,後來還是展現了軍人服從的本色,接受任命繼續為外交打拚。

  他自從正式離開公職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不再過問政事,分別在美國與台灣兩邊和子女與孫輩歡聚,過著閒雲野鶴般的清閒日子,並且提起他極富文采的筆,很細膩地將他豐富而多姿的一生記錄下來,完成了一本頗有可讀性的回憶錄。他要我為他作序,這是我極為願意做的一件事。

  寶蓀兄一九二七年出生於浙江省臨海縣,先後畢業於回浦高中、海軍機校、美國西北大學。

  民國四十一年及四十七年兩度考取軍援留美。四十八年調回母校擔任電子工程學系系主任,以上尉軍階承擔上校編階職務,在位三年半,其間通過晉升校官考試升為海軍少校。當時因應海軍增強戰力需要,成立了電子研究中心,某週日在無訊息中,總統 蔣公由海軍總司令黎玉璽上將陪同蒞臨該中心視察,即由 寶蓀兄擔任簡報, 蔣公聽後甚感滿意,尤對其於假日仍然加班,當面給予嘉許。

  寶蓀兄深感學無止境,於海軍機校工作十年後,通過了教育部之自費留學考試,並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入學許可及獎學金。五十四年,獲得碩士學位,進而通過資格考試及第二外國語測試修讀博士,五十七年完成學業。當獲得博士後,直覺感到是留美就業或返國工作;幾經思考最後下定決心返國回到軍中,藉以報答國家之栽培。安抵國門即獲得國防部長高魁元將軍親頒績學獎章,並由出國時的海軍少校連升兩級為海軍上校,同時以回國學人身分參加國民黨十中全會,為其一生中難得之殊榮。

  五十七年底,進入中科院,並在交通大學、中正理工學院,各開一門半導體固態物理課程,同時指導研究生的碩士論文研究。六十六年底晉升少將。因曾經擔任過計畫工作,擴大了工作領域,於七十三年六月調任為中正理工學院院長,並晉升為海軍中將。

  七十六年九月十四日,在無預警中奉參謀總長郝柏村上將召見,告知將派駐荷蘭特任代表,事出突然,但身為軍人,當受命不辭,欣然接受,並於七十七年一月十八日前往荷蘭赴任。旅途中並自擬:「細察、謹言、慎行、堅忍、持恆、冷靜、態度不畏縮、言行不逾越、管理不放任」作為座右銘,四年任內表現優異,良有以也。是時他已逾六十五歲,但是外交部錢部長和我商量後,還是要繼續借重他的經驗,以及難得的海軍中將背景,派往重視軍人身分的印尼,必可發生正面作用。於是 寶蓀兄便直接從荷蘭轉任駐印尼代表。以地理而言,正好從北海旁轉移到南洋群島,在印尼任職六年七個月,對強化雙邊關係上盡心盡力,建樹良多。

  四十年的軍職,十一年的外交生涯,半個世紀在為國家打拚,晚年安居美國,含飴弄孫,閒暇雲遊四海,並將見聞盡收筆下,描繪出錦心繡口文章,配合歷史性照片,作成圖文並茂的憶往紀實,在悠悠歲月中顯示出如何從北海到南洋一些風情,誠然可貴。茲承囑為序,略摘其重點推介,期與讀者共勉之。

相識逾一甲之友 蔣未迥

  「寶蓀:你要的回憶錄寫序,你知道我不是舞文弄墨的人物,但也是你拉我的。雖然我們兩個人從沒有在同一單位共過事,但卻默契永一。序文中有好多話要說,卻又覺得言不搭調,反而減少你的風趣。金聚說:『好朋友交代的事不能黃牛,好壞寶蓀自會修改。另位寫序的可是名人喔,有差勁的才能陪襯精彩的。』也有理。另外付回浦校歌很好,建議你看看是否錄入。」

  寶蓀是我的玩伴,高中時他比我高一班,我們一起打獵、做火藥、做土槍激發用的銅電池及繞再生線圈。半夜裡埋頭調諧天外傳來的音樂與語言,樂在其中。我們還常抄錄中央廣播電台夜間播出的新聞,第二天一早帶到學校貼在□□園地,比當日的臨海日報還早好幾個小時看到。記得有一位初中部的同學說,他們的自然課老師陳天彪曾在班上特別提起過說:「我們學校有兩個一樣的同學,高三的陸寶蓀與蔣未迥,將來有一天會冒出頭的……。」一個當時相當閉塞的山城中學生小毛頭,居然會去投考海軍,簡直是怎麼也想不到的事,誰也不知道什麼是海軍。倒是台大,我們學校還收到過當時免試入學的招生資料。寶蓀是三十六年進海軍機校的,學校在上海。當時我在大夏大學數理系一年級,原本想重考交大或南開。寶蓀來看我,介紹海軍機校,還特別帶我去看學校各種規劃與教授陣容等,特別指出隔壁就是江南造船廠,將來我們畢業後的工作場所。我與寶蓀一樣,家裡弟妹多,家境又不是很富裕,二人本來就興趣相投,又有伴,所以不用說,我也就進了海軍機校。回想當年上海,初闖天下的毛頭小子,單純而很瀟灑,跟著他,晃蕩居然已超過一甲子之久啦。

  寶蓀是一個凡事都很認真在乎、細心而堅持的人,有條不紊、一絲不亂。你如果打開他的抽屜看看,一定會教人不信,所有東西都排得整齊,連每枝鉛筆都削得尖尖排好,以備隨時取用之需。手帕也都要摺好、疊平。我曾當著他的面說:「誰當你老婆,怎麼受得了。」

  我們兩個都是電機系電訊組,在學校裡除上課外,也都喜歡在實驗室弄機器、做東西。記得那年貝絲颱風,左營整個地區受創嚴重,所有房舍、教室、廠庫幾乎全被夷成平地,所有屋頂不留半片瓦。我們學生分組檢修整理,兩天後我們已恢復部分電燈、電話線路,還修好一部小型汽油發電機以及擴音器。這時整個軍區都沒電,桂永清老總聽到遠處有擴音器在響,跳起來說:「那裡來的電啊?誰的擴音器在響?」親自馳車來查看,居然是機校學生自己弄的,當場誇獎不算,還在紀念週集會時重話責備海軍後勤單位表現太差,比不上機校學生。這些都是塵封多年小事,再次提出來吹吹,且作飯餘茶點,自我享受一番。

  寶蓀當然是海軍專業人材,在中山科學研究院亦曾執掌高層研發,還是台灣老鴉協會(國際電子戰協會台北分會)的第一代掌門人,三所各種專業計畫的總協調,功不可沒,但他在這書裡卻甚少著墨,甚至毫無所敘。我們軍事專業人員,工作上日以繼夜,全力投入,亦屢有傲人的成果,但卻限於軍事機密,不得與外人道也,連回家想吹給老婆、家人聽聽也都不行,你說有多嘔!

  寶蓀於七十六年底居然奉調歐洲接任駐荷蘭特任代表,這是外交官大使職位,與電子專業相去何其遠也。但軍人本來就已養成服從命令的天性,上級任務分派,自當全力以赴。這在回憶錄第三、第四兩卷中記述一些概略事蹟,雖然眼花撩亂,卻又輕輕帶過。我們都瞭解外交是國力的延伸,荷印兩國距台灣那麼遠,還都沒有正式邦交,單憑經貿關係與華僑的協力支持。但這可是提高到國家與國家層級,個人的所有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當然關係重大,非同小可。而寶蓀在這樣的環境中,卻能突破困難,找出無中生有的種種方法,闢出道路,不卑不亢,沉穩地表現非凡的水準和信心。真是費盡心機,辛苦而難得,總算郝柏村總長沒有看錯人,但卻減少了一個傑出國防科技方面的將才,實屬可惜。當年經國先生創辦中科院,可以說是篳路藍縷,目的在深耕自己國防的基礎,經歷這些年來,確具□效,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時代在變,時空亦有所不同,當年精英漸趨凋零,上級領導人變動,政策觀念亦會變動,所以我們也得隨時提醒自己可能落伍太多,跟不上時代哩。

  寶蓀他從一個最基層的機校學生起,歷經軍方培植、訓練後晉升至將級軍官,已屬相當不易,而其間他能在有家小後遠赴國外深造,攻讀碩士、博士學位,至為難得。而更玄的,居然當起外交官,幹了十一年的大使,這樣的人生歷程,還能說不夠精彩風光嗎?

  寶蓀終於到達了無官一身輕回歸平淡的居家生活,陪陪辛勤終年,卻永遠不曾抱怨的老婆大人,蔡淑坤。說到這位大嫂,我就記得「青皮香瓜、?油餅以及蛤蜊麵疙瘩」,各位如果看不懂,則不妨去問她,順便幫我問一句我不敢當面問卻一直放在心中的話,當她這位大使夫人應酬迴轉在杯光鬢影間,賓主盡歡時,她這套本事是怎麼學來的?那可是我們一般人只能在電影鏡頭上才得一見的啊,不是嗎!

  我們都知道,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位偉大的女人在,她未曾出聲,卻總是默默地在支持著、照顧著你的一切,她不單是照顧著了你這個大人,還有你家三個孩子。多少雞毛,多少蒜皮,多少尿片,多少奶瓶,數不盡的勞力,訴不盡的心力……。

  還有,寶蓀是個連立定投籃、引體向上以及游泳這些海軍的基本訓練都只能勉強過了關的人,居然都被訓練成小白球高手,這才真的不簡單呢,誰不信,試試看!

回浦學校校歌(詞:陸翰文作)
莽莽中原逐鹿場,登高感慨長。
回浦波平赤城赤,壯哉吾故鄉。
山水清奇毓靈秀,英豪應運生。
願養鋒銳殲強梁,蔚為我校光。

靈江江水碧回?,□高星斗寒。
大好年華如逝水,容易換朱顏。
及時為學兼修養,浩氣薄雲端。
秉槎直向廣塞遊,摘得北辰還。

回浦學校校歌(小學部用)
我來回浦究何因,不學別的要來學做人。
信愛勤勇是校訓,必要時時歌詠放在心。
一切規則不犯毫分,惡習都除盡。
為的是自己前程,預備做社會事情。

我的父親 我的摯友 (3,400字) 陸 潔 民

  兩年前,知道父親要寫回憶錄後,我便滿心期待。因為父親一生為國家做事,風塵僕僕,平常很少跟我們談他的工作,藉著這本回憶錄,或許可以讓我重溫舊夢,也對他多一些了解。

  出版社決定付梓後,父親便囑我寫序,說實話,動筆寫序這是第一遭,想到有人說書本只要翻序來看好壞就知一半,就感覺有壓力。他一直是嚴守分寸的人,小時我老爺(外祖父)的話言猶在耳:「你父親是個完人」,他的不凡不是因為頭上同時頂著三個光環-電機博士,海軍中將及駐外大使,而是他那虛懷若谷,謙謙君子的態度讓人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對子女則是身教勝於言教,愛國愛家,始終如一。他一直是我敬愛的父親也是摯友,我對他內外兼修的威嚴向來崇拜,多年來父親對三個小孩的開明作風非但沒使我們退縮,反而讓人如沐春風,為這樣一位亦父亦友的長者寫序可謂誠惶誠恐,榮幸卻大過於壓力。

  小時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有台高大的菲利浦腳踏車,跟他高頭大馬,器宇軒昂的外表很相稱。他會非常細心地用黃色的卡紙畫上許多動物形狀,再剪成卡片給小孩,那是我記憶中第一個父親親手做給我的玩意兒。最常看到的則是手拿著被姥姥稱為父親吃飯傢伙的電烙鐵在焊東西,自己組裝音響,讓家裡經常飄揚著古典音樂,他喜歡音樂,並且經常透過講解主題音樂將清晰的圖像傳導給我們,也培養了我對藝術的感知力。

  我上小學時父親出國唸書,遠離了家園,家人也開始了馬不停蹄的搬家生活,從左營、北投、內湖、回到左營,最後又搬回內湖,搬了幾次家,新同學自我介紹對我好像家常便飯,困惑之餘,我才了解,是因為跟著老爺的居所遷移而搬家,這使我習慣了到哪裡都是家的生活。母親要上班,我們兄弟三人跟著姥姥老爺的生活還挺有趣的,二位老人家對於我們的疼愛與所付出的辛勞,尤使我們永銘難忘。姥姥老爺是東北人,家裡有兩個舅舅及三個阿姨,加上姥姥老爺都好客,家裡總是擠了好多人。姥姥喜歡燒菜,粉皮土豆燒鴨、紅燒蹄膀、粉腸、春餅、酸菜白肉火鍋、韭菜水餃,樣樣都來,無一不精,現在想起來還是「哈拉子」直流。老爺的朋友一來家裡吃飯,我二弟就會自動幫老爺當跑堂,取來酒瓶及花生米,兩位年高德劭的老翁酒足飯飽後,只要龍心大悅便開始講故事給我們聽,或帶我們去看電影;這樣日積月累,自然培養了我們看電影、聽說故事的喜好。有一回我去放風箏,我把它放得又高又遠,線斷了心慌,為了要找回自己精心製作的風箏,越走越遠,回來時天色竟然已變黑,姥姥站在眷村橋頭,看到我二話不說,狠狠揍了我一頓,邊哭邊說你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我怎對得起你爸。那次以後我便不敢再讓她老人家擔心,父親的影子雖然有些模糊,卻也漸漸在我心目中變得偉大起來。

  小時候玩具不多,夏天我們兄弟三人喜歡在姥姥醃酸菜的大缸裡玩水,到了冬天聖誕前夕,我們就期待收到從美國寄來的玩具,對台灣長大的小孩那是天大的禮物,常常不是舅舅阿姨過來湊熱鬧,就是隔壁鄰居小朋友喧賓奪主,跑來搶著玩。有次收到電動小火車,大夥兒迫不及待便分頭組裝鐵軌、火車頭及幾節車廂,全都按比例縮小,非常精緻,加上山洞,平交道等配件,趴在地上觀看,聽著逼真的聲音,活生生就像是真的火車,我的夢是從這裡開始的,父親如果看我們的樣子一定像小孩看火車一樣有趣。還有一次是充水打氣的火箭,小舅搶著表演發射,灌滿了氣,大夥兒都興奮地圍觀,咻!一聲,大夥兒一身水,火箭直飛天上,飛了幾十公尺遠,就消失不見了,這是我們玩過最短時間的玩具,但是那短暫的樂趣相信也感染了遠在海外的父親。母親手捧著父親的信,在一旁笑得好滿足,父親雖然不在,此時此刻他卻溫暖了每個人的心。

  父親學成返國,接機是個盛大的場面,大部分新聞媒體都到場,父親下飛機抱住母親的那一刻,留下了興奮的眼淚,母親則羞赧地把三個小孩推給父親,三弟還小,只顧哭著跑,還沒弄清楚這是他從未謀面的父親,第二天這個溫馨的天倫喜劇上了報紙和電視,幾十年前歸國學人這種團圓的畫面還算新鮮,可以登報上新聞。

  隨著年齡漸長,我的感性記憶也慢慢變為理性的觀察,我對父親的印象由敬畏轉生崇敬。他沒對母親兇過,對我們三兄弟也從不打罵,威嚴是他的統御之道,和平就是他的處事方針。母親性子急,常會先發制人,但父親總是不慌不忙,說一句「陸媽媽,不要急」,即刻春風化雨,變成一團和氣。父親做到了婚前男人必須了解這位他將廝守終身的女人,感受珍惜其特質;婚後,只要愛她就好,不必試著改變她。母親則受了父親修養的薰陶,也做到了婚前只問自己是否愛這位將要托付終身的男人;婚後,卻用一生去試著去了解她的男人,全力支持他。母親的訂婚禮服是父親親手設計的,父親也常陪著母親打高爾夫,在銀婚紀念時他製作了一本銀婚紀念專輯送給母親,如今完成了回憶錄,父親又開始忙著將所有照片整理,準備編一本金婚紀念專輯誌慶。父親對母親的恩愛及尊重,從這些小事上表露無遺!

  父親的整潔其來有自,記憶中,他的東西總是有條不紊,初中時在家中與兩個弟弟玩捉迷藏,大家都只找母親的衣櫥躲,不會去碰父親的,原因是他的衣櫥實在太整齊了,弄亂後難以恢復原狀,這是父親多年在軍中訓練養成的習慣。他的物品永遠歸定位,衣櫥裡的衣架鉤都是等距離,朝同方向的。所有西裝襯衫都燙得平平的,袖子向內折,褲子平整無比,領帶整整齊齊,襪子套好一律壓平,連內衣褲都疊得像豆干,我們三兄弟從沒人見過父親的衣櫥或抽屜亂過,有人碰過他也很快就察覺。

  長大後我們問父親為何一切東西都要歸定位,父親說這是從小的習慣加上軍中服務多年,東西或事情安排整齊,一旦有突發狀況,不會亂了手腳,這種行為模式,應用在收藏古典音樂唱片及CD,就是收藏架整齊美觀,一本目錄,清清楚楚,找起來毫不費事。他還有一個好習慣,就是隨身帶個小筆記本,記下每天發生的重要事件,這次父親撰寫回憶錄,他留在身邊的數十本小筆記本發揮了莫大作用,這個習慣已傳給了我。

  父親的酒量驚人,也名聞遐邇,雖然他不貪杯,但從父親在軍中到外交,總聽到他的朋友稱讚他千杯不醉的海量。我們不曾見他醉過,只有那麼一兩回返家後有點搖晃,笑笑就去睡覺了,可見父親不但有酒量,酒品也不錯。

  最值得一提的是父親永遠給我們充分的選擇權,當我們父親,也同時當摯友。二弟從精密機械躍升鴻海的管理階層,三弟從電子工程走到國際電子的行銷部經理,我從反雷達國防電子轉入藝術經營管理,父親都給了我們選擇的自由。回想在美國念書時,我也繼承父親衣缽,專攻電子工程,並在國防電子公司做了幾年事,最後發覺不是自己興趣,直到1989年,偶遇北京畫院工筆花鳥畫家趙秀煥老師,跟她學畫,這份機緣在我內心播下了第一顆藝術的種子。沒有父親的開明,我的命運不會像擲骰子般被擲到跟藝術一起。1990年7月我赴荷蘭探親,正逢阿姆斯特丹市舉辦梵谷逝世100週年紀念大展,由荷蘭銀行代售的預售票,推出三個月就賣完了,父母知道我要來荷蘭,對藝術又有興趣,很早就幫我買了入場券,當天我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梵谷迷排著長隊進入梵谷美術館,被人群擠到一張張原作前觀賞畫作,邊聽著導覽,出自梵谷靈魂的一張張作品進入我的心海,離開美術館時依然澎湃不已,我沒直接返回海牙父母家,而是沿著運河慢慢走著回味,梵谷和他弟弟西奧的故事觸動了我的心弦,也開導了我的藝術之路。此刻埋在我心靈深處的藝術種子,終於漸漸發芽-我找到了自己有興趣的藝術工作。

  轉到藝術這行,父母一直支持我,在一次荷蘭的社交聚會,父親向朋友介紹說我和他都是學電子工程的,他改行做外交工作,兒子則選擇了藝術工作,他總是像朋友一樣接納我。1998-2001年我返台擔任畫廊協會秘書長,多次為荷蘭銀行客戶及行員講授藝術欣賞,現任北京中央美院客座教授,北京及上海藝術博覽會藝術委員會委員,十五年的蛻變過程他都一路贊成。若不是這樣,此時的我可能還坐在雷達前面。

  父親曾提到奶奶,每逢過年她老人家會把家裡珍藏的海瑞大老爺的字掛在中堂,「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這個名訓就是父親人格的寫照,他的樸實讓我們後代子孫都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在藝術的領域,風格即是藝術成熟的標誌,大師的定義則是具有改變一代人欣賞觀念,有獨立風格的人物;「典藏人物」可貴在發現不同領域中各具風格的人物,他們也許不是大師,也不一定是富商,更鮮少赫赫有名的政治人物。只是他們的故事會讓我們深思,人應該如何少點繁華與富麗,多些真實和樂趣。這樣,有天回首來時路,我們也會深深讚嘆:這才是一個美麗的人生!

  感謝父親撰寫回憶錄,這份父親的手稿無疑將是我們的傳家寶,還要感謝一路陪我父親記錄人生的許多人,不論是達官顯貴,或是市井小民,沒有你們的參與,故事不可能精彩,更感謝典藏雜誌簡社長的慧眼,你讓我父親能在退休之年持續放光,也讓我們全家與有榮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88
  2. 新書
    9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