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襲:史上名將致勝之道

奇襲:史上名將致勝之道
定價:360
NT $ 324
  • 作者:貝文.亞歷山大
  • 譯者:張佩傑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06-03-1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252195
  • ISBN13:9789867252197
  • 裝訂:平裝 / 36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史上偉大將領最值得注意之處在於:除非他們掌握的武力佔有絕對優勢,否則,他們都是採取側面進攻的策略,贏得勝利。偉大將領懂得藉側面攻擊,切斷敵軍補給、通訊及後援,重挫敵軍戰力,並摧毀敵軍的信心與安全感。相反地,運用正面攻擊則會使敵軍加強鞏固其防衛,同使,即便敵軍因而敗退,也僅只是迫使他們退回預備部隊和補給集中地。──貝文?亞歷山大

  李德哈特曾言:「戰爭最經濟的不二法門,就是機動性與奇襲。」本書透過成吉思汗、賈克遜、隆美爾等將領在戰略與戰術上的靈活變化,再現他們如何運用戰爭原理,贏取勝利。讀者當可由穿插其間的欺敵迂迴、側翼包圍及出敵不意的戰術,更進一步了解史上名將如何克敵制勝。

作者簡介

貝文.亞歷山大(Bevin Alexander)
  為知名的戰略專家,韓戰時擔任美國陸軍第五史政組組長。著作包括《韓戰:美國的首次戰敗》、《失去的勝利:軍事天才賈克遜》。

譯者簡介

張佩傑
  1963年生,台灣省嘉義縣人。輔仁大學英文學士,中山大學外文碩士,目前從事翻譯工作。。譯作包括《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定位行銷策略》、《引爆行銷賣點》、《敦克爾克大撤退》、《泰坦星的海妖》、《加拉巴哥群島》。

 

目錄

緒論005
第一章 打敗漢尼拔的將領031
第二章 蒙古人的秘密 速度和欺敵067
第三章 拿破崙和殲滅戰103
第四章 石牆.賈克遜 使迷惑,使誤導,突襲139
第五章 薛曼 贏得南北戰爭的將領165
第六章 一九一八年的巴勒斯坦 打破壕溝戰的僵局197
第七章 中國內戰中獲勝的毛澤東219
第八章 一九四○年的法國 致勝的突擊戰247
第九章 沙漠之狐隆美爾279
第十章 麥克阿瑟 在高麗的雙重性格將領331
第十一章 戰爭的不變法則351

 

內容連載

沙漠之狐隆美爾
當希特勒在一九四一年二月六日指派隆美爾率領德意志非洲兵團時,隆美爾時年四十九歲。雖然他在近幾年當中明顯地爬昇起來,但他卻不是將客(Junker)。所謂的將客,是指出身於德國北部的軍事貴族,他們不僅領導普魯士軍隊達數個世紀之久,而且,自從一八七一年德國統一並成立了聯合部隊以來,也都一直擔任執牛耳的地位。隆美爾出身於德國西南部的史瓦賓(譯註:Swabiar現為德國的巴伐里亞省)地區,他的父親為小學校長。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獲頒象徵德軍最英勇軍人的藍徽勳章(Blue Max);而且,不久之後,他也寫了一本極為暢銷的軍事戰術書籍《步兵攻擊》。

希特勒曾經任命隆美爾擔任其禁衛軍的指揮官,自此之後,隆美爾以這個職位為起點,接著又被任命為第七裝甲師的指揮官。由於隆美爾的軍事行動相當快速、神祕且成功,因而使得他的部隊被法軍稱為「鬼師」(ghost division)。他和裝甲師之父漢茲‧古德林一樣,都在作戰中打響了知名度。而且,也正因為他的高知名度,使他成為希特勒為了掩飾其出兵北非只不過是向墨索里尼表示有意維持良好關係的最佳人選。其實,希特勒根本不把北非戰場當成具影響整個戰局的地區。

不過,不論希特勒是如何地對非洲不感興趣,隆美爾卻不是位浪得虛名的將領,他擁有一顆極為想要功成名就的野心,於是,他立即展開一項反擊計劃,以便攻佔昔蘭尼加(Cyrenacia),也就是利比亞東部。英軍自從於一九四○年十二月展開一項迅雷不及掩耳的作戰之後,就已佔領該地位。

英軍的攻擊行動由中東總司令阿奇伯德‧魏菲爾將軍(General Archibald Wavell)全權監督,李查‧阿康納中將(Lieutenant General Sir Richard O’Connor)直接指揮。英軍在北非之所以能獲致出其意料之外成果,主要是因為裝備極為不齊全的義大利軍隊並沒有機動性的運輸工具,再加上空曠的利比亞和埃及的沙漠地區,軍隊不易找到掩護的據點,使得英軍的機動部隊時常得以在包圍義軍之後迫其投降。

沙漠戰爭和海上戰爭亟為相似,因為機械化裝置不但能在其上朝各方向任意移動,就像船隻能在海洋上自由移動般。隆美爾自己就曾如此地描述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不論是誰,只要擁有射程最遠的武器,就像擁有最長的手臂,而這和在海面作戰完全相同。不論是誰,只有擁有較佳的機動性……就能藉著快速的動作,迫使其對手的任何動作都完全在其掌握之下。」

北非境內的戰爭完全必須仰賴機動性,而且,這也是唯一一個交戰國必須只靠坦克來從事作戰的戰場。從多次的作戰行動中可以顯示出,步兵要是沒有運輸工具和足以摧毀敵軍坦克的武器,那將不可能在戰場上立足。此外,從這些作戰活動中也顯示,由於坦克具有機動性,而且又擁有具保護性的鋼板外殼,因而成為致勝之道,相較之下,由於步兵並沒有具防禦性的鋼板以及反坦克的大砲,因而處境較為不利,也就是說,其所擁有的大砲口徑根本無法造成任何影響。

當英軍在義大利部隊從西迪巴拉尼(Sidi Barrani)撤退到埃及的途中擄獲和摧毀大多數的義軍之後,英軍在一九四一年二月五日和六日,於距離班加西(Benghazi)以南八十哩的貝達佛姆(Beda Fomm)所展開的軍事活動中,事實上已經掃除了義大利的殘餘部隊。一支英軍機械化部隊和砲兵部隊,沿著利比亞境內唯一一條舖上柏油的公路巴爾比亞通往海岸而組成一個戰略性的密集火網。同時,十九輛英軍坦克在義軍撤退縱隊的側翼(接近內陸)構築了隱藏式的陣地,然後還與己形成許多小組,而非集合成一部隊的義大利坦克交戰。到了夜晚的時候,英軍坦克雖只剩七輛,但卻也使六十輛敵軍坦克癱瘓,次日早晨,英軍發現另外還有四十輛被棄之不顧的義大利坦克。

足以提供防禦力量的坦克部隊已被擊敗,因此有兩萬多名義大利士兵向英軍投降。其實,英軍在貝達佛姆才部署了三千名士兵而已。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