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不想定下來

老娘不想定下來
定價:280
NT $ 45 ~ 252
  • 作者:凱.崔姆博格
  • 原文作者:E. Kay Trimberger
  • 出版社:性林
  • 出版日期:2006-07-2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089081
  • ISBN13:9789867089083
  • 裝訂:平裝 / 31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單身不只是介於一段段伴侶關係之間空盪盪的休息站,
  反之,它是許多不想因為「定下來」而失去自我的女人,
  藉以開創出充滿愛、感性、成就與靈性生活的另類選擇。

  別以為很多單身女人都躲在家裡暗泣。作者花了近十年的時間追蹤訪問一群年齡超過三十歲的單身女子,她們有的未婚,有的離婚,也有的喪偶,但大多沒有瘋狂地追尋靈魂伴侶,反之她們擁有幾個好朋友、一個舒適的家、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也很坦然地面對自己的性需求,不但享受社交生活,也安於一人獨處。她們是一群努力活出自我的女人,雖然生活中充滿許多困難與挑戰,但也同時擁有許多樂趣與幸福做為回報。

專家推薦

  當自己、朋友,以及越來越多認識與不認識的人身邊的「真命天子」,一再變成「致命天子」時,不禁讓人想到……除了執著尋找Mr. Right,難道不可能有其他的選擇?《老娘不想定下來》大方地與我們分享,單身者在人生中另闢蹊徑的真實況味。──王蘋∕性別人權協會祕書長

  這份引人入勝的研究是一帖完美的解藥,適足以反制一天到晚告訴女人不結婚就會很悲慘的書。崔姆博格筆下描繪的女性擁有複雜有趣的生活,範圍廣泛的各種關係充斥其間,使之更形豐富,包括與子女、情人的關係,以及最重要的朋友關係。無論單身、有伴侶或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每一個人都應該讀的一本書。——凱莎.波利特(Katha Pollitt)∕女權主義作家

  過一個有意義又豐富的單身生活本非禁忌話題,但卻很可能就是如此。因為所有的書籍和電影都在談單身的苦惱,但在大眾媒體和學術著作當中卻看不到過得完整又充實的單身生活,實在很奇怪。這本不可多得的書以充滿同情的描述方式,絲毫不帶辯白或意識型態的居心,探討很多美國人都有但理論發展不全的狀況。——特洛伊.達斯特(Tory Duster) ∕美國社會學協會會長

作者簡介

凱.崔姆博格E. Kay Trimberger

  社會學家凱.崔姆博格是索諾瑪州立大學女性與性別研究的名譽教授,也是加州柏克萊大學社會變遷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她是《親密戰士》(Intimate Warriors)的作者,目前住在加州。

 

目錄

  第一章:「我們不必定下來」──靈魂伴侶與單身

  第二章:性與單身女性

  第三章:精心打造單身生活

  第四章:創造美滿單身生活的障礙

  第五章: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自主與長期單身

  第六章:「我最後會變成流浪街頭的女人嗎?」──膝下無子的單身女性

  第七章:爹地缺席──為人母的單身女性

  第八章:單身女性與已婚婦女之間的文化分水嶺和社會連續性

  第九章:友誼網絡是社群和照應的來源

  結論:質疑靈魂伴侶的理想

 

  我在一個電台節目上討論我的研究,一名三十歲女性在同樣的心境下打電話到節目中來,她說她的朋友覺得她單身比較快樂令人困擾。她的朋友說:「不要放棄愛情,有個人在身邊妳會比現在快樂很多。」另一個call-in聽眾是一位從未結過婚的四十七歲女性,她認為她有個人缺陷:「我覺得我的生活不錯,而且平常也都很快樂,但是我認為我和很多單身的人都有根深柢固的信任問題。」沒有研究證實她的論點,也沒有研究顯示有伴侶的人就比較能夠信任別人。但是,明明擁有令人滿意的生活,但又覺得單身不對勁,這種矛盾在中年單身女性身上很常見。

  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我在一九九○年代中期決定進行一個研究,對象是年齡介於三十到六十歲之間的單身女性。身為單身女性,也是個單親媽媽,我思考單身的議題已經十年左右,查閱現有但數量極少的社會和心理文獻、談過幾次這個主題的初步構想,設法確定我是否想把智識的焦點放在這種切身的議題上。身為社會學家,我有興趣查明單身女性人數增加,與婚姻危機及其對家庭的衝擊有何關聯,但是現在,身為一個從未結過婚的五十幾歲女性、一個十幾歲兒子的母親,我也在尋找個人的方向。一直到最近,我才接受我可能永遠不會有伴侶。因為我沒有榜樣可循,也沒有文化地圖可資參考,只能自己摸索單身的道路,所以我決定訪問長期單身的女性,希望的是,能夠找到成功創造令人滿意的單身生活,但是壓力不像我那麼大的女性。但是,我找到的卻不是這個。

  在一九九四年到九五年間,透過廣發給同事、朋友和熟人的一封信,我收集到一群三十歲以上、特質迥異的中產階級白人、非裔美籍和拉丁裔女性;有些從未結過婚、有些已經離婚,有小孩的佔一半。我把異性戀、同性戀和雙性戀都納入,總共訪問過四十六位女性,她們全都住在北加州,但是在各種不同的區域、階級和家庭類型中長大。這些女性成年以後的人生多半在家外面工作,有各種不同的工作和職業。由於這些女性本身以及她們的抱負、認知和價值觀的多樣化,所以我相信她們的經歷足以代表也能打動為數眾多的美國女性。其中有些女性參加過一九六○和七○年代的社會運動而且深受影響,但是對女性主義、黑人權力、公民權、新左派或反文化不甚了解也不受影響的女性人數也是一樣多。在那段期間,很多女性生活在宗教或保守的家庭,但這些運動後來延伸到一九八○年代和一九九○年代,所以她們也受到它們本身及其反對者的價值觀影響。

  在我訪問過的那些人當中,我「沒有」找到基本上心滿意足的女性。雖然她們並不孤立,也過著活躍、有創造性的生活,但是對於單身,她們大部分人的內在衝突卻比我還多。她們大多數都有穩固的家庭連結和(或)支持她們的朋友網絡,但讓我訝異的是,先是尋找靈魂伴侶,然後變成兼顧家庭與工作的平等伴侶,這個第二波女性主義提倡的新文化標準,對現今單身女性的自信造成的打擊似乎大過於強調女性不能兼顧事業與傳統家庭生活的舊理想。無論是異性戀、同性戀或雙性戀,幾乎所有女性,甚至五十幾歲的女性,都還是希望找到「適合的人」。

  這些發現令人不安。我怎麼可能寫出這些單身女性的故事,而不強化她們的負面文化刻板印象呢?這個兩難的困局,再加上得兼顧工作和單親母職,於是我把研究擱在一邊。七到九年之後,我再度訪問這些女性,當時是二十一世紀初,我發現一九九四到九五年間沒有同居的那些女性當中,有一半仍然單身(其中兩位最近剛過世)。她們的人生充滿經常無法預測的改變,包括生活、關係和態度都起了變化。

  我發現,這些女性大部分都經歷過一連串的個人掙扎,才接受自己的單身狀態,也才對自己的生活比較滿意。這二十七位單身女性(包括兩位過世的女性)的故事,以及我自己的故事,奠定了本書的基礎。雖然我們的人數不多,但是隨著時間逐步向我透露的故事,不但深入而且豐富,捕捉了二十一世紀初中產階級單身女性生活的精髓。身為長期單身女性,我們是率先開創可行和滿意生活的先驅。我們的恐懼、掙扎和焦慮,還有成功的喜悅,代表很多其他女性的經歷。

  新單身女性在三十幾、四十幾,有時候是五十幾歲的時候,創造出支持可行單身生活的結構,然而,在這「之前」,她們還無法揚棄唯有找到伴侶才會快樂的文化理想,通常到了四十五至六十歲之間,她們才有辦法這麼做。考慮到文化污名如此沉重,另類模式又不可見,在我研究中的大部分女性怎麼會而且為什麼會越來越能接受自己的單身狀態?有些人可能會說年紀越大,我們越來越能夠欣然接受生命分配給我們的一切。但是,我認為這種解釋不夠充分。我們全都想得出五十幾歲、甚至六十幾歲還一直拼命尋找伴侶,似乎真的很不快樂的單身女性,在我的研究中就有幾位這樣的女性。但是,聚集在歷史上這段時期的一些因素,使得中產階級女性的單身生活變得比較可行。

  純粹的數據有助於說明。二○○○年,在美國十八歲以上的所有女性當中,百分之四十二未婚,人數為四千四百萬(男性則是三千八百萬)。這些未婚女性當中只有六百萬人同居。因此,或許有三千八百萬名女性沒有伴侶。在這些沒有伴侶的女性當中,有一千兩百萬名年齡介於三十五到五十九歲之間(佔此一年齡範圍的百分之二十五)。單身住戶的百分比(二十五點八)現在高過於夫妻加小孩一人或以上的住戶(二十三點五)。單身女性百分比的增加,主要是晚婚和離婚人口所致。第一次婚姻的離婚率穩定維持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再婚的離婚率則比較高。一九五○年,離婚女性有三分之一再婚,但是今天,五年後再婚或同居的離婚女性只有一半。

  由於女性的經濟狀況提昇,使得有能力過單身生活的女性越來越多。在美國,越來越多女性有能力供養自己和子女。今天,三十五歲以上從未結過婚的女性和離婚的女性個人所得高過於已婚女性。雖然單親媽媽的經濟困難確實有令人擔憂之處,但是在她們之中,經濟狀況高出貧窮線的人佔百分之六十八,而且將近百分之四十經濟富裕。然而,光是經濟的自給自足,並不會讓人滿意自己的單身生活。

  自願為我的研究接受訪問的中產階級女性,在二十幾歲或三十歲出頭的時候,並不知道她們到了四十二歲、五十五歲或六十歲會是單身。雖然這些女性從未刻意決定單身,但是回想過去,她們發現自己的確做過導致她們變得更自主並建立支持結構的具體選擇。她們選擇離開婚姻、結束令人不滿的關係、專心開創事業、追求不同於流俗的冒險,或在沒有伴侶的情況下為人母。正如我所言,第二波女性主義並未讚揚單身生活,但卻和反文化及種族、民族和同性戀解放運動一樣,支持女性與傳統對女性的期待分道揚鑣。

  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這些離婚和終生單身的女性都有好工作,也有自己的家、穩固的家庭和朋友網絡。她們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義工組織、教會∕猶太會堂,或政治組織。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她們逐漸能夠調解個人的性需求。但是她們往往需要歷經個人危機才能完全接受,她們的充實生活與灌輸她們有伴侶才會快樂的文化訊息之間的絕裂。只有到那時候,她們才能拋掉文化標準,開始懂得欣賞自己創造的生活。她們暗地裡贊同作家愛麗思?寇勒的看法:「我逐漸進入一種及時認清的狀況,然後轉而善加利用這種狀況。」轉而善加利用原非自己想像或選擇的生活,並不是消極接受而是「積極」探索和改變的過程。我發現創造滿意的單身生活,和建立美滿婚姻一樣,都是一種發展、自我探索和努力的過程。

  女性需要有伴侶才會快樂的理想原本居於主導地位,但是新出現的文化訊息慢慢開始對它產生質疑,促使單身女性更能夠接受自己的生活。她們能夠把零零星星從女性主義、從離婚和女性事業成就的社會接受度越來越高,以及從逐漸改變的性標準收集到的另類價值觀拼湊起來。我的一個研究對象南希的看法是:「我在牙醫診所翻閱的一本雜誌裡面有一幅很大的廣告,宣傳的是給想要寵愛自己的女性戴在右手的鑽戒。從妳變成行銷工具那時候,妳就知道妳成功了。」

  在兩次訪問之間的那幾年當中,一小撮大眾文學和媒體開始肯定單身生活的價值。電視節目(例如〈黃金女郎〉、〈六人行〉和〈慾望城市〉)和電影(〈等待夢醒時分〉、〈大老婆俱樂部〉和〈Ya Ya私密日記〉)強調友誼網絡的重要性,因為不管是二十幾、三十幾、四十幾或年紀更大的女性,友誼網絡都能提供親密並支持可行的單身生活。在一九九○年代,一個電視節目的角色——三十幾歲的單身女性梅菲?布朗決定生小孩,當時的副總統候選人奎爾對此出言譴責。十幾年之後,〈慾望城市〉當中的一個單身女性也做了相同的決定,但卻沒有引起這樣的爭議。在這兩件事情當中,媒體的注意無疑引導更多女性考慮這個選項。播放六年之久的HBO熱門影集〈慾望城市〉在二○○四年二月推出最後一集。當時年齡介於三十幾歲到四十歲出頭的四名女主角已有三個結婚,或有認真交往的男友。但是,核心人物凱莉的未來卻是曖昧不明。她最後說她不應該放棄她的工作、朋友和她熱愛的城市,和一個沉迷於工作的著名藝術家搬到巴黎。她離開了他,之後她那個害怕承諾的前男友「大人物」,兼程趕到巴黎帶她回紐約。但是,他們兩個人的未來也是曖昧不明。凱莉堅稱她的快樂大部分來自於認識自己、愛自己和真實面對自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16
    $45
  2.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