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OFFICE辦公空間經濟學:75個提案打造新工作型態

POST-OFFICE辦公空間經濟學:75個提案打造新工作型態
定價:360
NT $ 45 ~ 324
  • 作者:岸本章弘//等
  • 譯者:黃友玫
  •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 出版日期:2007-02-0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858006
  • ISBN13:9789866858000
  • 裝訂:平裝 / 328頁 / 32k / 13 x 1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你在上班,還是在坐牢?

  隨著衣、食、住各方面的設計逐漸發展進化,接下來便輪到「職」了。我們花了大半輩子工作,現在如此,往後亦是如此。「職」的設計將是這個時代的一大課題。

  這本書的目的,便是賦予新時代的工作方式一些設計靈感。——仲隆介(〈工作環境之設計〉《辦公空間經濟學》)

  一直以來,所謂「工作」便是坐在辦公桌前做事。然而,隨著資訊網路革命、知識經濟時代來臨,從職務內容、工作方式到公司組織都發生變化,工作本身的目的、意義和可能性,也成了每個人不時捫心自問、試圖找出新答案的課題。

  在令人無法喘息的變動與競爭中,每個人的工作都面臨更複雜的挑戰。為了支持想要實現自由且舒適的工作環境的個人,日本一群建築設計專業人士長期研究辦公型態的演進,交出結合構想與理論的《辦公空間經濟學》。他們認為,要挑戰當前做法愈發不明確的工作,唯有每個工作者展開「職」的設計(Work Design)。

  《辦公空間經濟學》結合了建築設計、工業設計、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角度,重新思索工作的型態(style)、空間(space)、工具(tool),整理出75則改造提案,反映出辦公室個性化、機動化、遊戲化、生活化的發展趨勢。每則提案的內容直接以插圖表現,輔以簡潔的解說,其中對工作的豐富想像和幽默感,讓每個人讀來感同身受。

  EVERYONE IS A WORK DESIGNER!《辦公空間經濟學》提醒,我們必須自己發現工作空間,建設工作空間。整頓支援工作品質的「工作環境」,往往是突破工作障礙的關鍵,也將成為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

  讓我們改寫辦公空間的既有規則,重新豐富對工作的想像!

作者簡介

岸本章弘 Akihiro Kishimoto

  Kokuyo Office研究所主席研究員,《ECIFFO》總編輯,千葉工業大學、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兼任講師。

仲隆介 Ryusuke Naka

  京都工藝纖維大學設計經營工學科助教授,並擔任辦公空間學會辦公空間文化論研究部會部會長、日本建築學會辦公空間小委員會主查、日經新辦公空間賞審查員等職務。

中西泰人 Yasuto Nakanishi

  慶應義塾大學環境情報學部助教授。進行有關感性情報處理、實際世界意向介面、行動運算軟體等之研究,並製作空間設計與多媒體藝術作品。

馬場正尊 Masataka Baba

  Open A Ltd建築設計事務所創辦人。曾任職著名廣告公司、雜誌編輯與自由撰稿人等,現在擔任設計、執筆、都市計畫諮詢等,著有《R the Transformers∕都市之再利用》(R-book製作委員會、2002年)、《東京R計畫 RE-MAPPING TOKYO》(晶文社、2004年)等。

MIKAN

  加茂紀和子、曾我部昌史、竹內昌義、Manuel Tardits等四人與十位工作夥伴所組成之建築設計事務所。

  1995年因獲得「NHK長野放送會館建築設計競技」最優秀賞而設立。

  以單戶住宅、托兒所、集體住宅、live house之建築設計為主,亦參與家具、產品、展覽之裝置設計等,範圍十分廣泛。

加茂紀和子 Kiwako Kamo

  MIKAN創立人之一,ICS College of Arts助教授

?田洋平 Yohei Shimada

  現任MIKAN主任

曾我部昌史 Masashi Sogabe

  MIKAN創立人之一,現任東京藝術大學助教授

竹內昌義 Masayoshi Takeuchi

  MIKAN創立人之一,現任東北藝術工科大學助教授

Manuel Tardits

  MIKAN創立人之一,現任ICS College of Arts副校長

譯者簡介

黃友玫

  1974年生,畢業於日本愛知縣立藝術大學,主修設計;作品曾獲選為愛知縣長久手町文化之家舞台布幔。

  興趣廣泛,熱愛攝影、服裝及飾品設計;酷嗜手工藝,最近沉迷十字繡不可自拔。現為專職翻譯,譯有藝術大師世紀畫廊叢書等。

 

目錄

026 關於本書/馬場正尊
030 工作環境之設計/仲隆介

IDEAS

個人規模 PERSONAL SCALE
046 置身於工作場所/馬場正尊
050 攜帶式辦公桌
054 商務列車
058 商務小餐車/商務車廂
066 閱讀中展示椅
070 半夜加班假寐多功能桌
074 雙層辦公桌
076 圓形辦公桌
078 伸縮活動邊桌
080 升降式辦公桌
082 掃描功能桌
084 摺疊式會議桌
090 個人專屬馬克杯
094 感應式燈光
096 元氣覺察球
098 長耳朵聆聽器
102 智慧型名片

聚會規模 MEETING SCALE

106 腦力激盪的空間/仲 隆介
110 會議集結椅
114 外出會議袋
118 構想收集桌
122 會議發言棍
124 開闔式鍋蓋擴大版
126 任意高度會議椅
130 環抱著岩石開會
134 動物音響椅
136 水族箱會議桌
142 啵啵作響的會議桌
144 料理會議
150 泡腳會議
154 氛圍反映會議室
156 活動日誌會議室
158 數位影音大雜燴

樓層規模 FLOOR SCALE

162 聚集的空間,表述的空間/岸本章弘
166 吸引力櫃檯
172 移動式咖啡吧
174 會面塗鴉板
178 熱飲區
182 白板廁所
186 便利貼紙牆
190 24小時白板
192 板擦/坐墊式白板/塗鴉桌椅
194 大頭針資訊展示板
200 專案屏風
202 工作紀錄
210 足跡顯示地板
212 專案進度鐘
218 配合變動的蝸牛殼
220 蛇行白板
222 凹凸椅凳

建物規模 BUILDING SCALE

230 思考的心境/MIKAN
234 空間轉換系統
238 積木空間
240 垂直伸縮空間
242 超立體辦公空間
244 明與暗
246 高低樓層
250 轉動的樓層
252 階梯上的資訊
260 多功能牆面
262 辦公.運動合一巨蛋
266 老闆吊車
268 水族箱立面
270 膠囊辦公室
274 辦公室購物街
276 立體停車.辦公室
278 無所不在辦公室
280 交通連結點

不限規模 SCALELESS

286 Less is More/中西泰人
290 會議卡車/租賃式辦公車
294 路邊辦公筒/閒話白板/長椅護欄/辦公ATM
296 照明椅/公園會議/搖籃鞦韆/路邊辦公攤
298 備忘杯墊/玻璃辦公桌
302 時空管理機
306 主事者偵測儀
308 桌面集結中心
310 尺寸的力量
312 辦公攤位停車場
318 失敗之樹
320 知識循環拍賣

COLUMN

062 001 個人化
086 002 覺察
128 003 地位象徵
138 004 馬斯洛的實驗
146 005 人都喜歡吃
152 006 靈感觸發
170 007 吸引作用
198 008 關聯脈絡
206 009 視覺化
214 010 一起改造辦公空間吧
226 011 互動交流
254 012 約定俗成的辦公空間
258 013 緩衝空間
272 014 辦公空間的設計與都市計畫
282 015 建築形式類推法
314 016 軌跡
322 017 扁平組織

328 【年表】辦公空間之變遷
338 執筆者略歷

 

內容連載

工作環境之設計 仲隆介

工作品質與時間分配
如果可能,我想提升自己的工作品質,因為它耗費我人生的許多寶貴時間;但我又不能茍同這世間蔓延的「追求效率」的工作型態,這到底是為什麼?

想提升工作品質的欲望,在個人和組織雙方面都根深蒂固地存在著;但是同一個欲望對個人來說是指「自我實現」,對組織來說是「追求生產性」,理由大大不同。當然商務世界也就是組織所推動的「追求效率」的工作型態,並不一定會帶來個人所追求的人生。這種組織與個人間價值觀的差異,使得工作者有「把工作做完」的傾向,而不是「完成工作」。

在這裏我要稍微討論一下「追求效率」的工作型態背後的時間感覺。根據專門研究「勞動」的哲學家今村仁司氏的論證 ,現在我們所熟悉的時間感覺,是近代才有的產物。古人所理解的時間是「圓環時間」,創造出人類勞動的節奏;像一天或四季不斷循環,時間也是循環的。農業時代的人們,所擁有的時間感覺就是這種「圓環時間」。隨著近代化的過程,「圓環時間」也變成了「直線時間」,價值觀也轉變成往前進的一直線,產生了「趕快」的概念,由速度決定一切。

從重複同樣的事到往前進的直線型時間感覺,一但習慣之後,自然對直線的盡頭、也就是未來產生關心。這種未來意識,使得舊不如新,結果便是產生預測未來、計畫未來的價值觀,包括現今我們所熟悉的追求效率、未來志向、企劃型價值觀等等。原來,現代的我們對工作的價值觀,和這個直線型的時間感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許多人會排斥效率至上的工作方式,就是因為長期以來圓環時間已在我們的DNA裡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它在反抗初生不久的直線時間。

隨著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社會變遷,造成勞動人口的減少,甚至出現被稱為「NEET族」(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不願有固定工作的年輕人,形成新的社會問題。雖然將多種年輕人問題都以「NEET族」一概而論的方式稍嫌淺薄,這暫且不談,到底從何時開始「勞動」變成理所當然的事?若不工作就被冠上遊手好閒的臭名,又是何時開始的呢?實際上,僅僅是近代的一百多年而已;從人類漫長的歷史來看,是最近才發生的事。在這之前,只有當想做的時候、有必要的時候,才做必要的工作,我覺得這樣就夠了。即便如此,雖然僅是短暫的一百多年,時代的變遷竟然扭轉了我們的觀念,像緊箍咒一樣束縛我們。在強調往前進的直線型時間感覺當中,「休息」似乎是一種負面的價值;只能容許為了往前進的休息,沒有未來的休息都不被允許。「什麼都不做,怎樣也贏不過有工作」──我們對工作的價值觀,竟是建立在短短一百多年歷史的直線時間上,是否該檢討我們受它支配得太過?畢竟現在已經不是一直線往前進般的單純時代,應該從現在開始就開始思考,心無旁騖地、直直往前衝到臨界點時可能會產生哪些現象。

為了避免誤解,我在這裡要補充一點,我並不是要將懶惰正當化,而是呼籲不要因為重視前進而犧牲了工作品質。我認為重視時間,不如重視工作質量。某位有名的建築師曾說:「我設計的建築品質低落時,預算不夠不能成為理由,但時間不夠絕對是理由。」希望有朝一日,踏實地享受工作並創造高品質工作,能成為新的社會結構。

日本有位代表性建築家名叫林昌二,他曾說要用未來的一百年,重新挽回近代化的一百年。我不反對他的意見,我很贊成這樣的想法,問題是要怎麼挽回。與其和直線時間所創造的工作價值觀反方向地往回走,不如參考德勒茲 的理論,分散各個方向發展來得有效。我也不是說要全盤否定直線時間所創造的工作價值觀,而是一點一點地偏離,往各種方向輕鬆發展比較有意思。

這麼說下來有點抽象,重點在於為了改變只重視效率的現狀,個人可採取自己喜歡的方式工作;重視每個人多樣性的作法,創造屬於自己的工作方式很重要。在重視效率的結構中被迫工作,慢慢把目標轉換成照自己的方式創造高品質工作,相信將可以孕育出嶄新且豐富的價值觀與社會結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13
    $45
  2. 二手書
    31
    $110
  3. 二手書
    32
    $114
  4. 二手書
    53
    $192
  5. 新書
    9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