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的曼荼羅藝術

神祕的曼荼羅藝術
定價:600
NT $ 342 ~ 570
  • 作者:蔡東照
  • 出版社:藝術家
  • 出版日期:2007-02-0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034325
  • ISBN13:9789867034328
  • 裝訂:平裝 / 240頁 / 18 x 2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佛教美術全集」系列第十七冊
  作者繼《神祕的印度唐卡藝術》後,另一本圖文豐富的佛教美術著作
  蒐羅經年的曼荼羅圖片,深入淺出的文字敘述
  經由曼荼羅的空間美學,趨近佛教的教義核心

  複雜抽象的符號、深奧難解的寓意,是曼荼羅經常予人的印象。由於映現著與今天的我們有千年萬里之遙的古印度、西藏或中國古代的佛教教義原理,曼荼羅的圖像表現,儘管精細且通常色彩繽紛,總是在宗教的持護下顯得難以睥睨。「佛教美術全集」系列於2007年初出版第十七冊《神祕的曼荼羅藝術》,由涉獵藏傳佛教修行法多年、且已出版多本佛教美術著作的蔡東照執筆。作者於撰寫本書期間罹患癌症,在數度進出醫院的同時,仍著力於修改本書內容,使其成為作者生年最後一本心血著作。

  曼荼羅,梵文原義為「悟法的場所」或「萬德聚集之處」,在印度佛教高僧的歸類下,通分為自性曼荼羅、觀想曼荼羅與形象曼荼羅三類。其中形象曼荼羅即是今日人們普遍認識的曼荼羅,為一種具象的繪畫或雕塑,依形態又分為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羯摩曼荼羅等「四曼」,通常採內方外圓或內圓外圓的形式,用來代表古印度宇宙觀中九山八海的須彌世界,在佛教的特定儀式中發揮開悟啟示、協助觀想的作用。

  作為祭典儀式中諸神降臨的壇城的曼荼羅,原來在印度佛教中,是於每次修行儀式開始前製作,結束後隨即銷毀,因此古印度的曼荼羅留存至今者屈指可數。今日所見的古代曼荼羅,主要得益於將曼荼羅轉繪於紙上,隨每回儀式展開與捲起的唐代僧人,以及藏傳佛教傳人在寺院各處留下的曼荼羅壁畫。

  本書以這些在時間長河中演變出千萬樣貌的曼荼羅為對象,讓曼荼羅的藝術表現領在前頭,次第介紹大悲胎藏曼荼羅、金剛界曼荼羅、勝樂曼荼羅、集會曼荼羅等各種曼荼羅及和它們擁有相同旨趣的文化圖像,因目的、製作方式和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演化出的繁多形態、紋樣與藝術特性,並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詳細描述繪製不同曼荼羅的步驟。透過本書蒐羅經年的豐富圖片與識廣入微的精細解說,讀者將可在圖像引領下,逐步趨近在曼荼羅中互為參照的藝術與宗教哲學核心,並經由曼荼羅千迴百折的美學,進入佛教的奧祕世界。

作者簡介

蔡東照

  1949年生於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畢業。佛教藝術學者,曾任《儂儂》雜誌、《媽媽寶寶》雜誌創辦人與總編輯。

著作

  《從頭到腳看女人》、《從古到今看西洋女人》、《白話本西藏中陰度亡經》(曼尼文化)

  《內灣的故事》、《台灣鄉土民俗圖集》(聯經)

  《解開密宗輪廓與奧義》、《進入曼荼羅與佛尊對談》、《漢傳佛教顯密諸尊曼荼羅》、《佛部菩薩部曼荼羅》、《女尊天眾護法曼荼羅》、《聖綠度母與白度母》(唵阿吽)

  《神祕的印度唐卡藝術》、《神祕的曼荼羅藝術》(藝術家)

 

目錄

序.用新生命譜出曼荼羅樂章
觀自在菩薩種字沙曼荼羅製作過程

壹.曼荼羅真諦與醍醐
曼荼羅到底是什麼?
曼荼羅孿生姊妹揚陀羅
曼荼羅的菟絲女蘿蔓藤

貳.須彌山器世間曼荼羅
九山八海巍然浩瀚
我們大家都是曼荼羅
曼荼羅與真言宗檀陀羅

參.悲憫眾生敬獻曼荼羅
結供養手印獻曼怛

肆.大悲胎藏生曼荼羅
純潔子宮孕育大悲心
真言宗最後舵手空海

伍.繪製胎藏曼荼羅要訣
繪修曼荼羅儀軌次第
突破傳統的叛逆佛尊

陸.金剛頂金剛界曼荼羅
金剛界九會曼荼羅
金剛界曼荼羅美術觀

柒.無上瑜伽部曼荼羅
自詡無上的高才爵尊 
黑話隱語相隨婀娜姿色

捌.繪製祕密集會曼荼羅要訣
解讀祕密集會曼荼羅
根本曼荼羅琳琅絢爛

玖.飲血忿怒勝樂曼荼羅
大成就者偏愛遏羅迦
剝繭解讀勝樂曼荼羅
根本曼荼羅勝樂六十二尊  

拾.繪製勝樂輪曼荼羅要訣
宮殿六道牆面畫法
三層樓閣與大門畫法
大樂三祕輪與輪幅畫法

八大遏羅迦沙曼荼羅製作過程
參考書目
圖版索引

 

序.【用新生命譜出曼荼羅樂章】∕蔡東照

諸佛引領上窮碧落下黃泉

  二○○三年,完成與日本攝影家加藤敬合作之《神祕的印度唐卡藝術》。翌年九月,打算送本書《神祕的曼荼羅藝術》稿件到藝術家出版社時,竟被突如其來的一場「天堂與地獄之旅」,使交稿時間整整延誤了一年。

  交稿前一週,鬼使神差,到醫院參觀畫展。同時看到醫院推廣健康檢查海報,心想既來之,順便檢查一下也安之。隔週去看報告,醫師說我擁有像三十五歲、使人羨慕的健康身體。

  走出醫院大門,想起最近數度腸胃不舒服,於是回頭掛號……。

  ……耳際響起有人叫我的呢喃聲,是內人。我躺在開刀之後的恢復室,接著被送進加護病房。恍惚之間記得「食道癌」開刀之前,醫師說我的體能很好,約三到五天就能從加護病房移到普通病房。沒想到在加護病房昏昏沉沉度過十天,神識一直穿梭在我寫的神祕曼荼羅圖像裡,從第一幅神遊到最後一幅,諸佛菩薩一一和我打照面、一一指出文稿和圖像的錯誤所在。

  加護病房的「片斷時間」,似乎都很清醒。曾告訴來探病的妹婿,說閻摩法王與我談了哪些話;告訴內人說我曾進入祕密集會曼荼羅;指著燈火閃爍的八里焚化爐煙囪,告訴護士說那是法幢;出示我與諸佛菩薩精采對話的筆記,內人當場假裝看得懂,出院後我才發現像乩童寫神諭,有看沒有懂。

  十月中旬出院,斷然拋棄寫好的文稿,從第一個字開始重寫,內容正是在加護病神遊曼荼羅世界的翻版。每每聽人談起怪力亂神煽情經驗,我總是嗤之以鼻,沒想到現在自己用怪力亂神口氣說:我在加護病房神識上窮碧落下黃泉,獲得諸佛菩薩教誡,從鬼門關回來,又花一年時間重新寫成本書。

生活之中離不開曼荼羅藝術

  曼荼羅的原點是「輪圓具足」,為預防輪圓隨性擴張到無法控制,也為了防止外力任意介入,擾亂原有的秩序,於是在最外面加上一層圓形或方形的結界(s?m?bandha),以維護曼荼羅聖性空間的完整性,這樣的觀念,自古就存在世界各民族的食衣住行與哲學思想裡。

  從美術觀點來說,造型之美千變萬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最美觀也最耐看、永遠不被淘汰的非「圓形」和「方形」莫屬。從含藏哲學觀念的太極圖和八卦圖,到戰國時代的金銀錯狩獵紋鏡,甚至建築物與家具等都是如此。

  住在離遙遠非洲與南美洲的原住民,或美洲原住民之印地安族,他們不但發現輪圓的奧妙,還從其中體驗出「靈異」,而且成為禳解驅邪避魔、祈請風調雨順必備的護符與圖籙。

  佛教思想自印度散開之後,曼荼羅輪圓思想跟著滲入各國佛教圈,使許多建築物以擁有曼荼羅造型為榮。小乘佛教圈高棉吳哥窟支提塔寺、印尼爪哇波羅浮圖、金剛乘佛教圈的西藏桑耶寺與白居寺,還有明清時代的故宮和天壇等,在在誇示曼荼羅造型之美。事實證明,時至今日,遊覽前述曼荼羅建築物古蹟之時,觀光客無不讚嘆宏偉處浩氣貫長虹、細膩處巧奪天工。

曼荼羅茅塞豁然開朗

  初次目睹大曼荼羅,是在東密啟蒙上師阿闍梨賴富本宏教授主持的實相寺,面對二.五公尺高的曼荼羅,震懾心情難以言詮,就此迷上了。

  數年後,在皈依上師法王貝瑪諾布仁波切的引導下,利用曼荼羅盤「投華得佛」:我把鮮花拋在五方佛的阿?如來上面,從此以阿?如來為本尊。本書在「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單元,會說明何謂投華得佛。

  一九九六年十月,僅在台北有過一面之緣的日本朋友,傳真告訴我:京都美術館正在舉辦「沙漠的美術館.永遠的敦煌」展覽,裡面有曼荼羅。於是和內人飛往京都參觀。展品其實沒有曼荼羅,而是類似曼荼羅的敦煌藻井圖案;雖非我心嚮往的曼荼羅,仍不虛此行。

  二○○○年九月,日本真言宗寺院龍頭東寺,舉行十年一度的曼荼羅展,和內人趕往京都。前後三天,流連東寺寶物館的曼荼羅世界裡,形同身處諸佛國淨土,感同身受戒定慧之中的喜樂與空無真諦。

  往後一段期間,應蒙藏委員會、中央日報社、鴻禧美術館和各佛學社團等邀請,演講曼荼羅藝術,可惜總是自覺不甚滿意。有一天,很幸運在觀想藝術公司聆聽張宏實先生演講曼荼羅藝術,內容精采,使我內心有如天雷勾動地火,茅塞頓開,發現自己的缺點是太學術化了;但是,這又何嘗不是優點?

無數貴人牽引踏上曼荼羅之路

  撰寫本書,幸運的事不止一端。敝宅壇城佛像為參與建造西來寺之賴氏兄弟的傑作,有天賴先生突然送我一面玻璃纖維曼荼羅,讓我大感意外,這是我擁有的第一件曼荼羅作品,當時湧生不知何以回報的心情。賴先生說:「我想你以後會寫曼荼羅的書籍,就送你這面曼荼羅當做契機吧。」

  因此契機,使我陸續收集很多曼荼羅作品,包括從日本東寺買回來的六幀曼荼羅。

  一九九七年,執筆《白話本西藏中陰度亡經》草稿期間,經白玉烏金喇嘛聯繫,委請鐵丘確林畫師貝瑪喇嘛繪製文武百尊唐卡。那時他突然拿出一幅一百五十公分見方的〈文殊師利九尊曼荼羅〉,說「我一直在等待有緣人,終於出現了,送給你吧!」乍聽之下,有點像開玩笑,我不敢接受;但一旁的烏金喇嘛說,貝瑪喇嘛從不打誑語,勸我收下來。貝瑪喇嘛是「畫師喇嘛」,依照佛法規定,不可以把畫好的唐卡或曼荼羅賣給人家,所以拒絕我給他任何形式的報酬。他擅長於曆算占卜,拉著我的手,神祕兮兮地說:「有一天你會寫曼荼羅的書,這幅曼荼羅派得上用場。」

  還在撰寫《神祕的印度唐卡藝術》的期間,必須先畫好線畫圖稿,再拿到便利商店影印。才印幾張就來了位女士,我禮讓她優先。沒想到她是噶瑪巴弟子,正巧來影印造像度量圖稿和線畫曼荼羅,慷慨地多影印一份相贈;我滿懷欣喜地謝謝她,並說無論如何,會好好善用這些曼荼羅;現在就是了。

  有次不知道為何心血來潮,衝動地去世界宗教博物館參觀。誰知道廣宣部主管竟然是老同事郭玉文小姐,隨之獲得張富傑先生幫忙,惠借徐嘉宏拍攝的「沙曼荼羅製作過程」照片,刊載於《神祕的印度唐卡藝術》上。就這樣,一再出現貴人,挑起我撰寫「曼荼羅藝術」的念頭。

曼荼羅人間處處有溫情

  一九九八年,幸運採訪來台的寧瑪巴敏珠林敏令赤欽法王,會後採訪製作曼荼羅的敏珠林喇嘛。透過翻譯,我們相談甚歡,他把從印度帶來的壓箱寶貝——數十張曼荼羅畫稿,悉數讓我拍照。

  數年後,有幸到福華飯店採訪薩迦法王。薩迦法王是我所採訪過所有法王、轉世佛活、仁波切和堪布喇嘛之中,極少數不接受跪地三頂禮的藏傳佛教上師,儼如不喜歡眾人對他繁文縟節參禮的聖嚴法師,這種風氣值得提倡。採訪後,與隨行喇嘛閒聊藏傳佛教的唐卡和曼荼羅美術,過沒多久,就收到從印度寄送來的CD,裡面盡是薩迦派手繪古老曼荼羅唐卡,讓我既驚又喜。

  我在蒙藏文化中心學習基礎藏文,幸運獲得楊嘉銘先生協助,讓我盡興拍攝文化中心珍藏的觀自在菩薩沙曼荼羅。從而得知這件沙曼荼羅由寧瑪巴聞思修佛學會在十年前負責製作,於是前往該學會求教。

  萬萬沒想到,聞思修正忙於處理甫於台北巨蛋舉行結束,由貝諾法王弘法之二○○五年十月「世界和平眾生願樂大成就法會」的善後工作。他們還為此法會製作了一座立體羯磨曼荼羅。筆者幸運得到住持釋迦仁波切慷慨應允,拍攝到以為絕無機會拍攝的羯磨曼荼羅;若是去年交稿,就看不到這些曼荼羅了。

  在一連串幸運之外,最讓我驚喜的,是闊別多年的寧瑪鄔金喇嘛,雲遊行腳印度拉達地區,走遍藏傳佛教大小寺院,在著名的阿濟法輪寺、吉祥?字寺、道頂寺、吉祥法林寺和水晶寺等處,甚至到古老的達波寺,拍攝許多曼荼羅壁畫送我。這些照片,雖無法與專業攝影家加藤敬先生的相提並論,有焦距不準的、也有變形的,但是對我來說,張張皆為難能可貴珍品!

  回首前塵,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巧合安排,或受到鐵丘貝瑪喇嘛一語成讖的影響,不知不覺燃起了我想用輕鬆筆調撰寫曼荼羅藝術的念頭。……

  走筆至此,想到劉鶚自《西?記》和《琵琶記》各摘出一句話,拼在一起當做名著《老殘遊記》最後一段神來之筆的佳聯:「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注定事,莫錯過姻緣」。我借用後半句,來形容撰寫本書緣起的幸運奇遇際會,它可以說簡直像是前生注定事,不能錯過的「因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57
    $342
  2. 新書
    9
    $540
  3. 新書
    9
    $540
  4. 新書
    95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