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可以治國嗎?十六世紀不列顛女性統治之辯

女人可以治國嗎?十六世紀不列顛女性統治之辯
定價:350
NT $ 315
  • 作者:林美香
  • 出版社:左岸文化
  • 出版日期:2007-03-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174739
  • ISBN13:9789867174734
  • 裝訂:平裝 / 35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女人因為沒有能力,所以不能治國?

再開明的政治,一提到女性統治,還是免不了引起眾多爭議,
可是十六世紀歐洲各地風起雲湧的女性領導者,
卻一度開創了人類歷史上的新局面

本書揭開女性如何跨入男性主導的政治場域。

  十六世紀不列顛,正值蓬勃的「文藝復興」與多變的「宗教改革」時代。南方的英格蘭,在都鐸王朝第三任君主愛德華六世駕崩之後,便開啟了「女人治國」的時代。先有「血腥瑪麗」之稱的瑪麗女王(Mary I),後有伊莉莎白女王(Elizabeth I)。在北方的蘇格蘭,司徒亞特王朝從1554年到1567年,先有瑪麗王太后(Mary of Guise)攝政,後有瑪麗女王(Mary, Queen of Scots)統治,與英格蘭的女王相輝映。她們的出現,引發了當時女人有沒有權利和才能治國的討論。無論是引用聖經文獻,或是訴諸古老的傳統,這場辯論並不是單純的言詞交鋒而已,背後更牽涉當時宗教和政治利益的衝突。作者將這場辯論匯入十六世紀的思想文化脈絡中,還將視野擴大到同時代的歐洲大陸,增加了「女性統治」這個當代議題豐富的面向。

封底圖片說明

  此圖取自十六世紀天主教徒弗雷凌(Peter Frarin of Antwerp)作品:《反天主教徒非法叛變的演說》(An Oration against the Unlawful Insurrection of the Protestants, 1566)書中所附的插圖。圖中右方為蘇格蘭新教徒諾克斯(John Knox)對著蘇格蘭瑪麗女王吹起號角;左方為英格蘭新教徒古德曼(Christopher Goodman)對著英格蘭瑪麗女王也吹著號角。意指兩人反對女性統治。圖中文字為:「如果古德曼或諾克斯的書吹出真實的號角,沒有哪一個女王可以穩坐她王位」(No Queen sit her kingdom can or ought to sit fast, if Knox’s or Goodman’s books blow any true blast)。感謝大英圖書館提供此圖片。

作者簡介

林美香

  一九七○年出生於馬祖西莒。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1993)、台灣大學歷史所碩士(1996)、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所博士(2000),現任政治大學歷史系專任助理教授。從大學時起即對歐洲史有濃厚興趣,後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英國。研究範疇以歐洲近代早期(1500-1700)歷史為主,研究旨趣涵蓋人文主義、女子教育、性別論述、英格蘭都鐸時期等主題。著有《教而後為人——論伊拉斯摩斯的教育觀》(碩士論文)、The Mirror-for-Princesses: the Fashioning of English Queenship 1558-1603 (博士論文),另撰有〈女性與政治:湯瑪斯艾列特的《為好女人辯護》與十六世紀人文學者的「女主寶鑑」〉、〈十六世紀英格蘭女性統治的建立:以女王為主體的探討〉、〈一個王國中的兩位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時代對女性統治權的辯護(1567-1590)〉等相關論文近十篇。是年輕一輩投入西洋史教學與著述的優秀學者。

 

目錄

自序

  • 第一章 導論
  • 第二章 典型在夙昔:亨利八世時代人文學者的思辯
  • 第三章 神譴或神佑:瑪麗女王時代對女性統治的詮釋
  • 第四章 法律與習俗:伊莉莎白女王統治初期的辯論
  • 第五章 女子繼承權:伊莉莎白時代論辯之再起
  • 第六章 女王的雙體:為伊莉莎白統治之正當性辯護
  • 第七章 蘇格蘭的新教革命與女性統治
  • 第八章 法國的新教運動與女性統治
  • 第九章 結論
  • 注釋
  • 參考書目
  • 本書接受補助案及部分已發表章節出處一覽
  • 索引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導論
一、楔子
「是男生,是男生!」6日上午8時50分左右,日本各大頻道播出二皇子妃紀子產下男嬰的好消息,幾乎所有的播報員都提高了嗓門,向屏息以待的日本國民報告了這個消息。……這是日本皇室暌違41年之後,誕生的第一個男嬰,無疑解決了皇室長年以來沒有男嗣的皇位繼承問題。

2006年9月6日,日本皇室誕生了一位男嗣,舉國歡騰。對於這個消息,日本首相說這是「日本的喜慶之日」,一般店家則招待蛋糕或清酒共享喜氣。雖然已經是21世紀了,日本也身列民主多元的已開發國家之一,而且皇室並沒有政治實權,可是皇室與許多人民仍然認為男嗣才能延續皇室正統。

在此之前,日本天皇明仁已有三位孫女,卻遲遲沒有皇孫延續所謂「萬世一系」的皇位。現在皇室與許多支持皇室傳統的保守派人士終於一償宿願,也有人預估日本的經濟將因此看好。皇孫誕生之後,普天同慶的畫面,透過電視不斷播送,像極了英格蘭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亨利八世(Henry VIII, 1509-47)的時代。亨利在1509年登基,但最早的兩任王后都無法為他產下一子。直到1537年10月12日,他的第三任王后珍‧希摩爾(Jane Seymour, 1507-37)終於為王室產下一名男嗣,取名為愛德華,即後來的愛德華六世(Edward VI, 1547-53)。

王子誕生的消息公布後,亦是舉國歡騰,「全國各地施放煙火,人人充滿欣喜地感謝全能的上帝,因為祂賜與了一位尊貴的王子來繼承這個國家的王位。」 當時英格蘭人民不分新教徒或天主教徒,都相信愛德華的誕生,代表上帝不再讓英格蘭人遭受苦難,國家將會欣欣向榮。隨著王子誕生、受洗、受封(威爾斯親王〔Prince of Wales〕),歡欣鼓舞的氣氛在英格蘭延續了數週之久,這段時間人們在街上隨處可以喝到熱心民眾提供的酒,倫敦塔上也不時發射禮炮向王子致敬,估計這段時間共發射了兩千響禮炮。

在愛德華誕生之前,亨利已有兩名女兒,分別是亨利第一任王后凱薩琳(Catherine of Aragon, 1485-1536)在1516年2 月18日所生的瑪麗公主(Mary Tudor, 1516-58),以及第二任王后安‧葆琳(Anne Boleyn, 1504-36)在1533年9月7日所生的伊莉莎白公主(Elizabeth Tudor, 1533-1603)。雖然亨利的嬪妃布朗特(Elizabeth Blount, c. 1502-40)在1519年曾為國王生下兒子,名為亨利‧費茲羅伊(Henry Fitzroy, 1519-36),但他不具有合法繼承資格。在愛德華誕生之前,亨利始終擔憂王位繼承的問題。亨利的憂慮可從三個面向來看:第一,當時英格蘭的封建制度已解體,走向中央集權式的民族國家,在王朝世襲統治之下,王位繼承人攸關一國之命脈。英格蘭在法律上雖未禁止女子繼位,但歷史上從無女王主政,若一旦由女子統治,其前景讓人惶恐不安。

第二,繼承危機總易引發內戰,甚至使一個家族失去王權。對當時的政治菁英來說,因繼承危機而爆發內戰,殷鑑不遠,因為在1455至1485年之間,蘭卡斯特家族(House of Lancaster)與約克家族(House of York)之間,就是為了繼承問題而爆發流血衝突,史稱為玫瑰戰爭(Wars of Roses)。都鐸王朝即從此內戰脫胎而出,其首位君主亨利七世(Henry VII, 1485-1509)即位之後,仍不餘遺力地確立統治合法性,並藉著與約克家族的伊莉莎白(Elizabeth of York, 1466-1503)聯姻,增進王位正統性。至亨利八世繼承王位,由於他兼具蘭開斯特家族與約克家族血統,都鐸王朝的正統性才毫無爭議。但都鐸王朝能否穩固延續,當時都認為必須要靠合法的男嗣繼承王位。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315